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补阳还五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中药成分、靶点,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PubChem 2个在线网站预测中药成分靶点;通过OMIM、DisGeNE、TTD、DrugBank 4个数据库检索动脉粥样硬化靶点;以VENN图展现补阳还五汤靶点与动脉粥样硬化靶点的交集;利用STRING网站构建PPI网络,筛选出关键靶点;通过Cytoscape3.6.0软件筛选出补阳还五汤主要成分;利用DAVID6.8网站对交集靶点精细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补阳还五汤靶点与动脉粥样硬化靶点的交集靶点有94个,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62个,补阳还五汤关键成分3个.GO分析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潜在生物学过程有炎症反应、药物反应等43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补阳还五汤抗动脉粥样硬化通路主要涉及到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途径、核转录因子-kappaB (NF-KB)信号通路等.结论:补阳还五汤主要通过红花、黄芪所含有的3个关键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奈酚,以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发挥抗炎症反应机制,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脂血症的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TCMSP数据库和STICH数据库收集补阳还五汤化学成分和靶点信息,通过HPO数据库筛选疾病的靶点,然后利用Cytoscape 3.6.1软件对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获取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靶点,再运用DAVID在线分析工具对作用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及分析,最后构建“补阳还五汤-化学成分-核心靶点-关键通路”的多层次网络关联图。结果 共得到补阳还五汤潜在活性成分107个,药物靶点487个,疾病靶点95个,拓扑分析共得核心靶点113个,主要KEGG通路20条。本研究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可能与CREBBP、TP53和PPARA等靶点及脂肪细胞因子、FoxO、TNF、HIF-1和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本研究筛选了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脂血症的关键靶点和通路,为补阳还五汤用于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补阳还五汤有效成分治疗糖尿病脑病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中科院化学专业数据库筛选出补阳还五汤有效化学成分及其靶点,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收集糖尿病脑病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并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中CytoNCA插件筛选关键靶点。利用ClusterProfiler程序包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补阳还五汤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最后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补阳还五汤中活性成分108种,对应潜在靶点469个,网络图显示槲皮素、甘氨酸、洋川芎醌等是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脑病的关键成分,蛋白激酶、P53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等是该方治疗糖尿病脑病的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该方可能通过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药物的反应、对金属离子的反应等生物过程发挥作用,与膜筏、膜微域、膜区域等细胞组分有关,与酰胺结合、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肽结合等分子功能有关。KEGG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中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作用靶点具有较为稳定的结合活性。结论: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补阳还五汤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糖尿病脑病的机制,为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露丹  王金  张美英  刘丹 《天津中医药》2020,37(10):1183-1189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对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化学专业数据库收集补阳还五汤中7味中药的相关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与Drugbank、GeneCards数据库获得的DPN疾病靶点相映射,得到补阳还五汤治疗DPN的潜在靶点;通过STRING在线数据库得到蛋白互作关系并筛选出关键靶点,进而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和"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关键作用靶点"网络;使用R软件对补阳还五汤的关键作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构建"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靶点-KEGG通路"多维网络图。[结果] 筛选得到补阳还五汤81个活性成分和238个作用靶点,DPN疾病相关靶点4 334个,补阳还五汤治疗DPN的关键靶点124个,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黄芩素(baicalein)等12个成分具有潜在抗DPN活性,其可能作用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SRC、JUN、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等靶点,通过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DPN的作用。[结论] 补阳还五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起到干预治疗DPN的作用,为补阳还五汤治疗DPN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补阳还五汤成分与缺血性脑卒中靶点的相互作用,探索补阳还五汤的有效物质基础及主要作用靶点。方法选取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的人体46个关键蛋白靶标,从数据库中筛选204个补阳还五汤活性成分,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所获得的活性分子与关键靶点对接,得到TotalScore,同时建立多成分-多靶点网络模型,再运用总量统计矩相似度法分析各靶点与所有靶点总体行为的相似性。结果通过分子对接虚拟筛选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活性小分子,其中有22个成分与40个或以上蛋白靶点有较好的相互作用,虚拟筛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靶点,其中22个蛋白靶点与80个或以上成分有较好的相互作用。结论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方法可用来寻找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活性成分及主要靶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高原低氧性脑损伤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TCMSP、Swiss ADME、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补阳还五汤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运用OMIM、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急性高原低氧性脑损伤的疾病靶点,筛出疾病与药物的共同靶点;运用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疾病与药物蛋白质相互作用图;运用Cytoscape3.7.1软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运用Metascape在线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补阳还五汤中发挥治疗急性高原低氧性脑损伤的主要成分是木犀草素、杨梅酮、芒柄花黄素、山奈酚、鞣花酸、毛蕊异黄酮等活性成分,主要靶点是蛋白激酶B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肿瘤蛋白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白介素-1β、缺氧诱导因子1α等;通路主要富集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信号通路等。结论 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高原低氧性脑损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细胞膜固相色谱法联合网络药理学探讨补阳还五汤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的作用机制.方法:细胞膜固相色谱法筛选补阳还五汤供试液中与海马神经元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成分;检索PubChem,PharmMapper,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GeneCards等数据库获取特异性结合成分的作用靶点及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和研究。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Drug Bank数据库和Pharm Mapper服务器,以口服生物利用度和类药性为限定条件对补阳还五汤所含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并预测作用靶点;然后,利用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成分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和脑梗死相关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以及进行网络合并获取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作用靶标;最后,通过DAVID在线分析工具和KOBAS 3.0软件对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虚拟实验预测得到补阳还五汤150个化合物和232个靶点;通过网络合并最终确定了208个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的候选靶标。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药物的反应、老化、对缺氧的反应、血液凝固等生物过程,并涉及蛋白质结合、酶结合和丝氨酸型内肽酶活性等分子功能发挥治疗脑梗死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I3K-Akt,TNF,HIF-1,c AMP等信号通路有关,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可能是关键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蒙药三味檀香汤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并分析关键活性成分在缺血性心脏关键靶点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获取三味檀香汤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与Gene Cards等数据库获取的疾病靶点取交集,筛选出三味檀香汤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对“三味檀香汤-缺血性心脏病”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进行可视化处理;再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出关键靶点,然后在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间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同时通过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探讨“关键活性成分-关键靶点-信号通路”间的关系。结果 ①得到活性成分20个,治疗靶点175个;②槲皮素、木犀草素、柚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为三味檀香汤的关键活性成分;③MAPK3、MAPK1、JUN、RELA、AKT1为蛋白互作网络中的关键靶点;④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间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⑤DAVID富集分析主要涵盖细胞对活性氧的反应、细胞对氧化应激的反应、老化等生物学过程,涉及B细胞受体、AGE-RAGE及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⑥三味檀香汤通过多个靶点、多种信号通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结论 本文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了三味檀香汤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潜在作用机制,可为进一步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靶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究川芎活性成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等及相关文献,获得川芎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缺血性脑卒中相应疾病靶点,并将作用靶点与获得的疾病靶点的交集作为潜在靶点;利用String平台,对潜在靶点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采用R语言软件包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然后使用Cytoscape软件分析其网络拓扑结构,筛选其核心靶点,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CCK-8法检测川芎中的活性成分对缺氧缺糖/再灌注损伤细胞模型的作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川芎单体成分对相关靶点蛋白的影响。结果 川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潜在活性成分有16个;药物-疾病靶点有53个;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有神经元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等;关键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大黄牡丹汤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研究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大黄牡丹汤的活性成分及靶点蛋白;应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平台(Genecards)预测疾病的作用靶点,再将药物-靶点-疾病关系制作成网络图形式。通过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寻找PPI核心基因,再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找出所涉及的信号通路,构建靶点-通路网络图。结果:通过筛选,搜索出大黄牡丹汤治疗UC的关键化学成分18个,共同靶点28个,得到15个PPI核心基因,分别为MYC、JUN、CASP3、ESR1、PTGS2、HSP90AA1、CASP8、CASP9、IL1B、CCNB1、CDKN1A、CHEK1、PPARG、BAX、KDR。GO富集分析发现紫外线应答、膜筏、半胱氨酸型内肽酶活性参与凋亡过程等;KEGG富集通路分析发现P53信号通路、小细胞肺癌信号通路、乙型肝炎信号通路、大肠癌信号通路等。结论:大黄牡丹汤可通过调节PTGS2、PTGS1、HSP90AA1、BAX、CASP3、ESR1、ESR2、FASN、JUN、NOS2等靶点,调控P53信号通路等来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对UC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GEO芯片差异基因分析的方法,分析百合乌药汤治疗胃癌的分子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数据库检索中药药物信息,获得百合乌药汤的活性成分和分子靶点.在GEO芯片数据库通过检索“gastric cancer”分析筛选后获得GSE118916芯片数据,通过R软件分析得出差异基因,并绘制热图和火山...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经方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DKD)的核心作用靶标基因以及潜在通路机制,旨在指导临床用药同时为更深入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真武汤所含药物的有效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筛选与糖尿病肾病有关的疾病靶点,借助Cytoscape3.7.2绘制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交互网络。利用STRING平台绘制关键靶点PPI网络,在David数据库里针对关键靶点蛋白开展GO基因功能、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检索查筛出真武汤中有效活性成分59个、潜在靶点108个,其中涉及DKD的关键靶点47个,从蛋白互作网络中分析发现TNF、ATK1、JUN、RELA、IL6、MAPK8、CASP8、NOS2可能是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得到180个条目,主要涉及细胞增殖、代谢、凋亡及脂肪细胞因子、葡萄糖稳态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得到94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真武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涉及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给予真武汤的临床应用及更深层次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以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体内实验研究当归四逆汤治疗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的药效基础与潜在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当归四逆汤组成药材当归、白芍、通草、细辛、桂枝、大枣、甘草的化学成分,通过DrugBank搜集当归四逆汤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以"primary dysmenorrhea""dysmenorrhea"为检索词在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中检索相应的靶点,取当归四逆汤和原发性痛经靶点交集,进而进行反向筛选,获得对应的活性成分和中药,运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靶标-疾病网络,利用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靶点GO(gene ontology)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并绘制柱状图及气泡图。然后选取PPI(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网络中相互作用前5的靶标含靶点与最多的化合物进行对接。动物实验采用SD雌性大鼠通过每天腹腔注射己烯雌酚注射液一次的方法建立原发性痛经模型。SD雌性大鼠共60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当归四逆汤低(1.5 g·kg-1)、中(3.0 g·kg-1)、高(6.0 g·kg-1)剂量组及布洛芬(20 mg·kg-1)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第4天起,除对照组外,对各组大鼠进行灌胃给药(1次/d),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观察各组给药前后的扭体次数、给药后的宫缩抑制率和子宫指数,并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组织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水平以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水平。通过网络分析可知,7种中药包含了114个活性成分共149个靶标,与PD共同靶标基因有30个,关键靶点涉及VEGFA,IL6,PTGS2,TNF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条目399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条目353,细胞组成(cell composition,CC)条目21个,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条目25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选得到14条信号通路,其中有3条通路与炎症相关,分别为花生四烯酸代谢、MAPK信号通路和NOD样受体信号通路。当归四逆汤中的化合物可以通过作用于VEGFA,IL6,PTGS2,TNF等靶点调节花生四烯酸、炎症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PD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结合文献检索获取星蒌承气汤有效药物成分;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成分相关靶点;利用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急性脑梗死疾病相关靶点;绘制韦恩图得到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潜在作用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潜在作用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使用DAVID 6.8数据库对潜在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通过TCMSP结合相关文献检索共获得星蒌承气汤药物有效成分47个,包括芹菜素、香叶木素、胆酸等;得到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潜在作用靶点85个,包括STAT3、ESR1、CCNB1等;共获得GO富集分析功能条目225条,包括生物过程(BP)132条,细胞组分(CC)34条,分子功能(MF)59条;KEGG信号通路共20条,主要包括花生四烯酸代谢、胆汁分泌、cAMP信号通路等。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从分子层面阐释了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制可能为抑制氧化应激、抗炎、调节能量代谢、抗凋亡等,为后续实验研究、新药研发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龚普阳  郭瑜婕  李晓朋  王楠  顾健 《中草药》2020,51(7):1685-1693
目的探究金花清感颗粒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潜在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金花清感颗粒中11味药材所含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基因,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材-成分-靶点"网络,运用DAVID对相关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评价"药材-成分-靶点"网络中核心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的结合作用。结果金花清感颗粒"药材-成分-靶点"网络包含154个化合物和276个相关靶点,关键靶点涉及PTGS2、HSP90AB1、HSP90AA1、PTGS1、NCOA2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278个条目,主要涉及ATP结合、转录因子活化、细胞凋亡进程调控等。KEGG通路富集得到127条信号通路,涉及TNF、PI3K/Akt及HIF-1等与肺损伤保护相关通路。分子对接显示金花清感颗粒中芒柄花黄素、豆甾醇、β-谷甾醇、脱水淫羊藿素等核心成分与SARS-CoV-2 3CL水解酶及ACE2的亲和作用较好。结论金花清感颗粒可能通过多成分结合SARS-CoV-2 3CL水解酶及ACE2作用于PTGS2、HSP90AB1、HSP90AA1、PTGS1、NCOA2等靶点调节相关信号通路,从而防治COVID-19。  相似文献   

17.
宗阳  陈婷  董宏利  居文政 《中草药》2019,50(20):4995-5002
目的探讨四逆散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检索四逆散中柴胡、白芍、枳实、甘草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TTD、Drugbank、Digsee等多个数据库查询与抑郁症(depression)相关的基因。通过Uni 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进而运用Cytoscape 3.2.1构建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最后通过DAVID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靶点网络包含121个化合物和相应靶点259个,关键靶点涉及PTGS2、CALM1、ESR1、HSP90AA1、AR等。PPI核心网络包含15蛋白,关键蛋白涉及CASP3、CHRM2、CYP3A4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375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307个,细胞组成(CC)条目37个,分子功能(MF)条目31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37条信号通路(P0.05),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多巴胺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结论四逆散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主要通过作用于CASP3、CHRM2、DRD1等15个关键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获取半夏泻心汤有效成分及预测药物作用靶点,运用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数据库)获取消化不良疾病基因,运用STRING在线工具构建蛋白互相作用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进行蛋白网络可视化处理,使用DAVID工具进行GO及KE...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小陷胸汤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SymMap、TCMSP、DrugBank 3个数据库获得小陷胸汤的有效成分及其靶点;并与TCMSP、TCMIP、DrugBank 3个数据库收集的高血压的靶点进行比对,获得小陷胸汤作用于高血压的靶点。运用David数据库对小陷胸汤和高血压共同作用靶点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STRING数据库得到小陷胸汤作用于高血压的PPI网络;运用Cytoscape对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得到关键靶点。结果:小陷胸汤作用于高血压的有效成分有33个,相关靶点48个,关键靶点基因14个。GO富集分析显示,小陷胸汤治疗高血压的生物过程显著富集在对非生物刺激的反应、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信号通路、系统过程的调节、第二信使介导的信号、细胞增殖等;细胞组分主要富集在轴突、质膜部分、不对称突触、神经末梢、神经元投射、突触后膜、细胞外基质等;分子功能主要富集在胺受体活性、肾上腺素受体活性、毒蕈碱乙酰胆碱受体活性、G蛋白偶联的乙酰胆碱受体活性、α-肾上腺素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显示小陷胸汤治疗高血压影响的通路主要有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色氨酸代谢等。结论:小陷胸汤治疗高血压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小陷胸汤黄连的成分槲皮素、小檗碱、R-氢化小檗碱,半夏的成分卡文定碱、豆甾醇、松柏苷和瓜蒌的成分菠菜甾醇等达到抗炎抗氧化应激,改善内皮功能等作用,通过调节相关靶蛋白的基因表达,调控血管组织重构与细胞外基质代谢,减轻炎性反应,参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血管平滑肌收缩等通路来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用网络药理学探讨增液汤的物质作用基础及可能机制。方法基于BATMANTCM、TCMSP、Chemistry Database、DrugBank和UniProt公共数据平台筛选增液汤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其对应靶点并建立可视化网络模型;利用David及OmicShare数据库对靶标进行KEGG通路富集、基因本体论(GO)分析;靶标相互作用分析基于STRING,并利用Cytoscape进行拓扑参数分析,寻找核心靶点及主要信号通路。结果增液汤共筛选出51个有效成分,对应靶点数目为373个;GO及KEGG富集结果显示其功能多集中在代谢、细胞增殖、免疫系统等,可能与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代谢通路等相关;靶标相互作用及网络拓扑分析可知其核心靶点共12个。结论增液汤有效成分及靶点多样,通路丰富,为其临床治疗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