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60侧颈丛神经分支浅出点的测量,观察到颈丛神经分支多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附着点与乳突最突出点连线的中点以下穿出,並提出颈丛神经浅出点的体表投影。  相似文献   

2.
颈丛麻醉的实用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在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术中采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子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率、平均动脉压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在氧饱和度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中采用颈丛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的痛感,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应用臂丛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进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120例,在所有患者中采用臂丛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70例,将其设为A组;采用臂丛麻醉的患者50例,将其设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HR以及MAP等指标的水平以及对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表现。结果:在A组中,HR水平平均为(95.9±8.2)次,MAP水平为(89.3±21.6),与B组进行比较之后,发现差异非常明显(P0.05)。在患者麻醉效果方面,A组优于B组明显(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过程中,麻醉方法选择臂丛颈浅丛神经联合阻滞麻醉,获得的麻醉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5.
颈神经丛阻滞麻醉是甲状腺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近来临床已多用改良一针法阻滞,即于胸锁乳突肌与颈外静脉交叉点外侧1cm处垂直穿刺,针抵C4横突阻滞深丛,退针至皮下浸润阻滞颈浅丛各分支,临床效果满意。而单纯行颈浅丛阻滞临床报道较少,我们于1996年11月~1997年10月共行甲状腺手术175例,随机对其中59例施行颈浅丛阻滞麻醉,均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59例,男11例,女48例,年龄16~62岁,平均41.9岁,病种包括:甲亢1例,甲状腺腺瘤或囊肿58例。单或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6例,单或双侧甲状腺腺瘤或囊肿摘/切除术33例,手术…  相似文献   

6.
方法:病人仰卧,头转向对侧,令其抬头,在紧缩的胸锁乳突肌后缘定出其中点。用7号注射针头接20ml注射器,与皮肤垂直进针,当针尖过颈阔肌筋膜时有阻力消失感,回抽无血即可注入0.3%布比卡因或1%利多卡因、0.1%地卡因、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每侧10~15ml。进针不宜过深,针不宜伸向胸锁乳突肌深面。锁骨上区阻滞不全时,可沿切口缘浸润3~5ml。 资料:男9例,女20例;年龄18~72岁。甲状腺手术25例,舌骨以下其它颈前手术4例。手术  相似文献   

7.
232例颈部手术应用颈浅阻滞麻醉,效果皆良好,定位快,操作简单,用药量小。并对其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大部切除手术应用改良的颈神经丛阻滞麻醉效果。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一点法深浅颈神经丛阻滞。将全部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深丛均为0.25%布比卡因液或1.14%利多卡因和0.14%地卡因混合液,每侧各约5-6ml。A组为与深丛相同浓度的局麻药液,每侧约8-10ml,B组为与A组所用药同等剂量,但其浓度为A组的2/3(即加入1/3容量的生理盐水),使浅丛容量较A组增加1/3,约为11-13.5ml。结果:两组病人经过顺利,均无并发症。阻滞效果均较好,但A组病人在手术进行到牵拉甲状腺上极时,有12例病人牵拉痛较明显。结论:低浓度高容量法颈丛阻滞,效果可靠、安全、并发症少,是甲状腺大部切除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颈丛受压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颈丛受压的解剖学依据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采用解剖学方法,对6具成人尸全的双侧颈丛,并对其行经作大体及显微解剖观察;临床随访并分析16例颈丛神经受压患者的治疗及疗效。结果 C2-4根部及C2,3与C3,4的合干处有致密的纤维组织包绕,此外C3,4合干处还有成串的淋巴结与之伴行。本组16例患者中,6例合并胸廓出口综合征,5例作颈丛周围纤维组织松解后颈部耳周部感觉恢复正常。16例患者均作颈部局封治疗后随访6个月-2年,其中8例有效2例无效,6例伴有胸廓出口综合征。结论 颈丛在穿过颈部腱性组织时有可能受到卡压,产生颈部疼痛,不适及颈部与耳周感觉异常,局封治疗有效。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松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中颈浅丛阻滞改良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行甲状腺肿块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颈浅丛神经阻滞法(即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皮下注射局部麻醉药阻滞颈浅丛).对照组:采用C4横突一针阻滞法.局部麻醉药均为0.25%罗哌卡因.由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共同评价阻滞效果,监测抬头肌力,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等.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切皮时(T2)、分离瘤体时(T3)、手术结束时(T4 )5个时间点的血压、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与同组T0时间点比较,对照组T2、T3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1、T2、T3时间点的HR均显著增快(P值均<0.05);实验组T3时间点的SBP,DBP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2、T3时间点的HR显著增快(P值均<0.05).实验组T2、T3时间点的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实验组的阻滞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2/40,P<0.05).两组各时间点的SP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神经阻滞后,两组患者头颈活动均自如,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改良颈浅丛神经阻滞法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连续高位硬膜外加浅颈丛神经阻滞在颈部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部手术中浅颈丛神经阻滞难以阻断深部牵拉反应[1] ,易引起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2 ,3 ] ,且麻醉作用时间有限。高位硬膜外阻滞虽不受时间限制 ,深部牵拉反应较轻 ,但若用药量过大或管理不善 ,常会出现呼吸、循环方面抑制 ,且若阻滞欠完善切皮时部分患者仍有痛感。本研究将 2者联合应用 ,旨在探讨连续高位硬膜外加浅颈丛神经阻滞在颈部手术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0例ASAI~Ⅱ级择期颈部手术患者 ,男78例 ,女 10 2例 ,年龄 13~ 6 9岁 ,体重 37~ 82kg。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6 0例。Ⅰ组 (观察组 )采用高位硬膜…  相似文献   

14.
肌沟神经丛伍颈浅丛神经阻滞行锁骨骨折复位麻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锁骨骨折复位术麻醉往往采用颈丛阻滞或肌沟臂丛神经阻滞,但部分患者出现麻醉阻滞不全,本文观察肌沟臂丛伍颈浅丛神经阻滞行锁骨骨折复位麻醉,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89~2003年共行颈神经丛阻滞麻醉1300多例,臂神经阻滞麻醉1500多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行持续颈神经丛阻滞麻醉330例。以颈神经丛麻醉为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器械:一次性静脉留置针5号1具、7号1具,5ml注射器1具。操作:乳突与锁骨中点连线之中点为C4椎体,乳突下1.5cm为C2椎体,在C2与C4间找到C3椎体,常规消毒、局麻及浅丛阻滞。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穿刺找到C3横突回吸无血液及脑脊液,固定针套,拔去针心,在针套下垫一小块纱布使针套与皮肤夹角大于90°,固定针套连接局麻药注射器。评比标准:①优:手术中,手术部位无疼痛,肌肉松弛良好,术…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以小剂量氯胺酮(0.5mg/kg)处理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时的牵拉反应,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曲马多对颈丛麻醉的辅助作用。方法选择30例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1组为曲马多组(T),2组为对照组(C)。消毒时T组静脉给予曲马多1.0mg/kg,持续静脉滴注曲马多2.0mg/(kg·h)至术毕。分别于手术切皮(T0)、切断颈前肌群(T1)、分离甲状腺上极(T2)、分离甲状腺下极(T)时用视觉模拟评分评估疼痛情况,术中监测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3T组于T1,T2,T3各时点镇痛优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血压和心率的升高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曲马多可改善颈丛麻醉的效果,减轻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8.
深、浅颈丛神经阻滞对心血管反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岭  李永庆  路红社 《重庆医学》2003,32(5):635-636
颈丛神经阻滞常用于颈部及甲状腺手术 ,方法简便、实用 ,但颈丛阻滞后的心血管反应发生率较高 ,有的甚至影响手术的进行。为了进一步探讨颈丛阻滞后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将颈丛分为颈深丛阻滞和颈浅丛阻滞两组 ,并通过监测麻醉前和麻醉后MAP、HR的改变 ,了解两组心血管反应的变化程度并进行比较。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 4 2例 ,男 9例 ,女 33例 ,年龄 17~ 74岁 ,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级 )为Ⅰ~Ⅱ级 ;其中 4例伴有高血压 ,其它无异常 ,随机分深颈丛组和浅颈丛两组 ,每组 2 1例。1 2 方法 两组病人均在麻…  相似文献   

19.
20.
瑞芬太尼持续应用对颈丛麻醉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颈丛麻醉效果的影响及不良反应,了解瑞芬太尼的有效性、安全性,并探讨其最佳剂量。方法选择甲状腺腺瘤手术、无气管压迫或气管偏移者40例,ASAⅠ~Ⅱ级。行一侧或双侧次全切除手术。用0.5%罗哌卡因行一点法双侧颈丛麻醉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实验组,20例,辅予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B组为对照组,20例,辅予哌氟合剂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的VAS评分、镇静评分(OAA/S评分);并观察两组的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呼吸影响、牵拉反应、恶心、呕吐)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A组患者VAS评分0~3分,镇静评分4分,对呼吸无影响,无恶心、呕吐,术毕时意识清醒,患者满意,手术医生满意。B组患者VAS评分0~3分,镇静评分3~4分,亦无恶心、呕吐,但部分患者术毕时意识较为模糊,呈嗜睡状态,随访患者满意。结论瑞芬太尼持续应用能强化颈丛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少,可控性好,安全度高,是颈丛麻醉较好的麻醉辅助剂,能达到清醒镇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