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收集的10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涉及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报告来源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6例ADR中,男54例,女52例,共有43个品种引起不良反应,涉及药品范围较广。从药物剂型分类统计以注射剂品种居多(29种,占67.44%),其次为口服(11种,占25.58%);从药物分类统计以抗感染药物的报告例次居首位(65例,占61.32%),其次为中药的报告例次(23例,占23.70%)。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30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300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9类,其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23.67%)。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41.67%),其次为免疫系统损害(23.67%)。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302例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5年302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302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54.64%;其次为中药制剂和循环系统药,分别占14.90%、8.28%;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9.01%;另外ADR的发生与静脉给药方式、老年患者、儿童有关。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李文杰  李慧 《中国药业》2006,15(16):41-42
目的 了解抗感染药物引起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收集的经因果关系评价为肯定、很可能的ADR病例报告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抗感染药物共涉及12类,引起ADR136例,其中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占28.68%,头孢菌素类占23.53%)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15.44%)、中药注射剂(8.82%)、大环内酯类(8.09%)。ADR类型以皮肤损害最常见,其次为过敏性休克、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减少或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院182例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菊琴 《安徽医药》2008,12(1):88-89
目的分析本院182例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2年至2006年上报的182例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所引发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感染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呈现数量上升、药物品种集中的特点;不良反应发生部位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器官。引起ADRS最多的药物为喹诺酮类;ADRS最常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临床应合理控制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减少ADR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我院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楼丽君 《中国药业》2001,10(10):68-68
目的:观察我院药物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信息。方法:通过46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药物不良反应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39.1%),其次中药制剂(28.6%),主要类型表现为皮疹。结论: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存在着药物不良反应,危害人类健康,临床医生要注意用药安全,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2007年汕头市11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莫姿丽  黄诺嘉 《今日药学》2008,18(4):43-45,40
目的了解我市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市2007年在线收集到的110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104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物共有357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心脑血管用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中药制剂、抗肿瘤药。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为神经系统损害等全身症状。严重ADR有36例(占3.26%)。结论应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危害性的认识,重视和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特别是中药制剂的不良反应监测和上市后再评价,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2424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2007年收集的242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涉及17类药物,383个品种,抗感染药居首位(728例,占30.03%),其次是抗肿瘤药(312例,占12.87%)和血液系统药物(224例,占9.24%);静脉用药引发ADR为1848例(占76.24%);严重不良反应205例,以抗感染药(23种)和抗肿瘤药(20种)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白细胞减少等;ADR可发生于人体各个系统,但主要为消化系统损害(810例),其次为皮肤损害(587例)。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收集的51例严重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1例严重ADR报告中,中药注射剂所占比例最大(39.22%),其次为抗感染药物(21.57%),临床表现以全身性损害最多(54.54%),45例(88.23%)严重ADR由静脉滴注给药所致。结论:应重视严重ADR监测与报告,加强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和避免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51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汤萍  王湘玲  冯利君  左翠美 《医药导报》2005,24(10):962-963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介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2003年5月~2004年10月51例ADR报告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有33个品种引起不良反应,从药物分类统计以抗感染药物的报告例次居首位(32例,占62.7%),其次为中药制剂(7例,占13.7%)。ADR病例中联合用药占82.4%,以静脉途径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心脑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损害。结论加强合理用药,重视中药不良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年收集到的90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0例ADR报告中,66例1965岁患者发生ADR,占73.33%;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 43例,占47.78%;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中药制剂41例,占49.38%,其次为抗感染药物19例,占21.11%;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32例,占36%);新的ADR 32例,主要为中药制剂引发;严重ADR9例,其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6例。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江亮  肖律 《中国药房》2012,(2):156-158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收集到的442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42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159种,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138例,占31.22%);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最多(349例,占78.96%);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209例,占47.29%),其次为中药制剂(64例,14.48%);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223例,占50.45%),其次为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害;新的ADR11例,以中药制剂引发的为主;严重ADR32例,以过敏性休克较多(7例,占严重ADR病例的21.88%),其次为肝功能异常和高热。结论: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收集到的11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40种,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39例,占33.62%);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最多(109例,占93.97%);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菌药物(53例,占45.69%),其次为中药制剂(44例,占37.93%);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80例,占68.97%),其次为全身性损害(以过敏性反应为主)和神经系统损害;新的ADR为18例,占15.52%,以中药注射剂为主(10例);严重的ADR有1例,为抗菌药物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结论: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重视和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我院1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贤铭  李庆十 《中国药事》2010,24(5):519-520,F000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收集的10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5例ADR涉及的药品有47种,其中抗感染药物所致ADR居首位(占35.24%),其次是中药制剂(占25.71%);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引发ADR为主(占74.29%);ADR临床表现以皮肤粘膜损害最常见(占24.76%)。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合理使用药物,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7~2009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报的98例中药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发生率居前10位的中药、严重的ADR、ADR发生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8例中药ADR共涉及31个中药品种,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DR的发生率最高(39.80%);静脉滴注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6.73%);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33.33%);中药注射剂是引发中药ADR的主要剂型;注射用穿琥宁引发的ADR最多(21.43%);严重的ADR有7例(7.14%);用药当天发生ADR的比例最大(85.71%)。结论:应提倡合理使用中药,重视中药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08年6月收集到的17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经、ADR出现时间、ADR涉及药品种类、抗微生物药物类别、涉及器官或系统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7例ADR涉及药品76种,抗微生物药物居首位(44.63%),其次是中药制剂(9.60%);给药途经以静脉滴注为主(58.19%);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36.27%);严重的ADR有3例。结论:应高度重视ADR工作,加强合理用药特别是抗微生物药物合理用药教育,慎用静脉注射剂,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中药制剂的应用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使用中药制剂住院患者的科室、病种、用药种类及引发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65535例次患者使用中药制剂,涉及35个科室、1400种疾病、267种中药制剂、20种剂型,其中抗肿瘤、益气扶正、清热宣肺类中药制剂为主要使用品种。此期间我院共收集中药不良反应92例,涉及29种中药制剂,以七叶皂苷钠注射液发生率最高为29例,占31.52%;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我院住院患者中药制剂的使用较为合理,但应加强中药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的ADR报告分别从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抗感染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45.6%);引起ADR的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66.0%);ADR涉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反应最常见(49.5%)。结论加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及ADR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到的231例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31例ADR报告中,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138例,占总数的59.74%。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方式,共218例,占总数的94.37%。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共133例,占总数的57.58%,其次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慧  张洪峰  陈晨  魏亚超  李倩  王乐 《药品评价》2012,(29):30-32,4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64例ADR报表进行分类、统计。结果:164例ADR病例中,中老年的患者较多(77.45%);构成比最高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90.24%);164例ADR共涉及46种药品,其中构成比最高的为抗感染药(占29.8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最常见(占40.49%)。结论:ADR的发生与患者体质、给药途径有关;在给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一旦发生ADR应及时处理;并加强ADR的上报及宣传,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