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模型,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SF)刺激自体骨髓干细胞分裂增殖,并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观察大鼠神经病学评分,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脑缺血区病理改变及CD34和Brdu阳性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模型动员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24h,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再灌注后48h,缺血区可见CD34和Brdu阳性细胞;72h后CD34阳性细胞消失,而Brdu阳性细胞持续存在;模型未动员组缺血区无CD34和很少Brdu阳性细胞表达。48h缺血区新生毛细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再灌注后24h细胞凋亡显著,1周时达高峰;与模型非动员组比较,模型动员组48h后细胞凋亡改善明显。结论 自体骨髓干细胞经G-CSF动员后可向大鼠脑缺血区趋化并可分化为神经元前体细胞,显著促进脑缺血区血管再生,降低脑神经功能评分,降低细胞凋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巴曲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CD54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D54在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的动态变化,比较巴曲酶组和模型组的异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巴曲酶组CD54阳性表达在脑缺血再灌注6h,3天,4天,7天均降低,6h降低最明显,主要位于神经元严重受损的缺血区。结论:巴曲酶对脑缺血/再灌注后CD54表达有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鼠真皮多能干细胞(SKP)经股静脉移植后在缺血性损伤脑组织中的分布及分化情况。方法分离培养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C57BL/6-gfp)SKP,随机选取5只同基因型小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缺血2h后行再灌注,再灌注24h后将C57BL/6-gfp来源的SKP经小鼠股静脉输入动物模型体内,植入后第7天处死小鼠,作冷冻切片,采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法,检测SKP在脑缺血小鼠体内的分布及分化情况。结果移植SKP7d后,MCAO小鼠脑组织冷冻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移植的SKP主要分布在缺血灶周围,且这些细胞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论经股静脉移植的SKP主要分布在MCAO模型鼠脑缺血损伤区周围,并可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CRmRNA表达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转化酶(ICE)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ICEmRNA表达。结果 缺血3h及缺血3h再灌注随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缺血中心区与半影区ICEmRNA表达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再灌注24h、48h半影区表达持续高水平,而中心区表达下降。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ICEmRNA表达增强,促进神经细胞凋亡,ICE参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MCP-1蛋白表达、mRNA转录水平。结果 (1)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存在表达MCP-1/NSE和MCP-1/GFAP双阳性细胞.提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是产生MCP-1的细胞来源之一。(2)各缺血再灌注组MCP-1 mRNA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再灌注1h MCP-1的mRNA转录即有升高.且随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升高.24h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引起MCP-1表达上调.提示MCP-1可能参与了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阿魏酸钠定向诱导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体内移植后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的存活及分布状况。方法分离、培养人MSC,经阿魏酸钠定向诱导后用于移植。复制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实验组经股静脉注入诱导后CM-DiI标记的MSC,对照组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周后取脑组织行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在脑组织中的存活及分布状况,同时检测神经元标志物NSE的表达。结果 MSC经阿魏酸钠诱导24h后,细胞逐渐圆缩并伸出突触,呈现神经细胞样形态,CD29表达阳性,CD34表达阴性。实验组大鼠脑内可见CM-DiI标记的MSC,主要分布在缺血侧损伤灶;同时可检测到细胞表面表达神经元标志物NSE。结论 MSC经阿魏酸钠诱导后向神经细胞分化,诱导分化的细胞能在脑缺血大鼠脑内存活,且主要分布在缺血侧损伤区,并仍保留已分化神经细胞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皮质和纹状体Hephaestin表达的变化。方法 线栓法制备大鼠急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在再灌注后的不同时间点应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以及SDS-PAGE Werstern blot方法检测缺血侧皮质和纹状体的表达变化。结果 MCAO再灌注后大鼠出现大脑中动脉梗死的神经系统损害体征,TTC染色有白色梗死区。Hephaestin在正常大鼠的皮质、纹状体有表达,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12h缺血侧皮质、纹状体表达明显增加并持续到再灌注后48h,在24h时到达高峰(P<0.01),至1周时表达较正常明显减少(P<0.01)。结论 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Hephaestin的表达出现明显的变化,在急性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变化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HUK)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后大脑皮质缺血灶周围区Caspase-3、凋亡诱导因子(AIF)的时相表达及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HUK干预组,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于术后,模型组、HUK干预组于缺血2h后再灌注6h、24h、48h、72h,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不同时相各组缺血灶周围脑区Caspase-3、AIF和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大鼠I/R后在缺血灶周围区各个时间点均可见到Caspase-3、AIF和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HUK组与模型组相比较,两组Caspase-3、AIF和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趋势基本一致,Caspase-3、AIF和TUNEL的表达高峰均在I/R后24h。HUK组各时间点Caspase-3、AIF和TUNEL阳性细胞的光密度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均为P<0.05)。结论HUK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UK抑制Caspase-3、AIF的表达,减轻迟发性神经元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剂量人骨髓间质干细胞(hMSC)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小剂量hMSC移植组.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MCAO)模型后24h缺血再灌注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hMSC移植组尾静脉注射PKH26标记的hMSC,1、3、7、14d后测定神经功能评分,14d后测定脑梗死面积,观察小剂量hMSC静脉注射后能否到达脑缺血周边区.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损伤最重,hMSC移植组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较缺血再灌注组7d和14d时明显恢复(P<0.01),hMSC移植后脑梗死面积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缩小(P<0.01),小剂量(1×106)hMSC尾静脉注射后能到达脑缺血周边区.结论尾静脉注射小剂量hMSC后能改善神经功能,缩小梗死面积,小剂量hMSC尾静脉注射后能够到达缺血周边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早老素(Presenilinl,PS1)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及穿梭箱训练的干预作用,探讨影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神经干细胞Brd U、PS1的表达及穿梭箱训练的干预作用。结果随着脑缺血再灌注3 d缺血海马神经元Brd U阳性细胞明显增多,7 d达高峰。PS1反应产物脑缺血再灌注7 d较正常组增多,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进一步延长逐渐减少,14 d后持续低水平表达。穿梭箱训练后Brd U、PS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穿梭箱训练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缺血脑组织PS1的表达,提示穿梭箱训练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可能由PS1信号介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