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热病在山西省流行已久,据文献记载,山西省黑热病首先由 Young CW(1923)报告:在太谷县发现有类似黑热病的病例,但未作确定诊断。解放后,50年代初期,黑热病在山西分布广泛,流行严重。据调查当时有67个县市有该病发生(何凯增等1959)。随后采取大力防治措施,于1959年,黑热病得到基本控制。但是60~70年代,由于放松  相似文献   

2.
寄生虫病是山东省的常见病、多发病 ,传播范围广泛 ,流行历史久远 ,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给工农业生产和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经过 5 0多年的防治 ,已彻底消灭了黑热病 ,基本消灭了丝虫病和疟疾。有效地控制了华支睾吸虫病和钩虫病的流行 ,目前 ,对猪绦 /囊虫病和其它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也取得了很大进展。1 “三大”寄生虫病的防治概况黑热病、丝虫病和疟疾 ,曾是山东省的三大寄生虫病 ,防治前流行非常严重。1.1 黑热病  195 0年 ,山东省黑热病的流行率平均为 35 0 / 10万 ,约有病人 18万 ,占全国 16个黑热病流行…  相似文献   

3.
黑热病是由黑热病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北(16个省市),四川省为非流行区,但少数县有黑热病散发。现将我院(1956~1987年)收治的6例小儿黑热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武都区近10年来黑热病的流行情况、防治工作及成效进行总结,分析发病率变化趋势,探讨今后防控策略.方法:统计黑热病疫情,确定疫点和疫区范围,开展治疗患者、捕杀病犬、犬只管理、为犬只佩戴溴氰菊酯药物项圈和宣传教育等相应的防治工作.结果:在2007-2017年期间,陇南市武都区黑热病总发病数为458例,年发病人数45.8例,年发病率为7.86/10万;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2012年后武都区黑热病发病成逐年下降趋势(P<0.05);男性、女性黑热病发病率无差异;不同年间职业分布差异非常显著(χ2=48.70,P<0.001).结论:在犬源性黑热病流行区,病犬是主要的传染源,采取宣传教育、捕杀病犬、防蛉灭蛉等措施是控制黑热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湖南地区首例黑热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以白蛉为传播媒介所引起的地方性传染性寄生虫病,曾经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目前我国北方省份仍有少量散发病例,在长江以南地区尚没有黑热病确诊病例报道,但随着物资和人员的全球化流动,黑热病出现在一些非流行地区。该病与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以及组织胞浆菌病容易误诊。现将湖南地区首例黑热病确诊病例合并败血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饲养中华白蛉的方法刘锦华,赛书元(寄生虫学教研室)中华白蛉是黑热病原虫的传播媒介,历史上山东省为黑热病最严重的流行区之一,经大规模有力防治,本病已于60年代在全国率先基本消灭,因而有放松麻痹思想,教学也很少讲黑热病及白蛉。以致遇到黑热病原虫也不...  相似文献   

7.
黑热病 (Kala-azar) ,亦称内脏利什曼病 (Vis-ceral leishmaniasis) ,系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在解放前 ,黑热病在我国流行十分猖獗 ,危害严重。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将黑热病列为重点消灭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在各流行区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工作。至 1 95 8年 ,我国大部分流行区已基本消灭了黑热病。 70~ 80年代在苏、皖、鲁、豫、冀南、鄂北及陕西关中等广大平原地区仅出现少数皮肤型黑热病患者以及为数很少且病程较长的成年病人 ,未见新感染的病人 ,媒介中华白蛉数量也很少 ,…  相似文献   

8.
<正> 黑热病曾流行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包括普查、普治、灭犬(储存宿主)、灭蛉等大规模的防治工作,至1958年以后基本控制了本病的流行,目前仅在边远地区不时还可见到少数散发病例。我国对黑热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流行病学以及疾病的控制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江苏省黑热病在解放前和解放后的流行情况,解放后采取了防治和科研结合的具体措施,较大规摸的进行治疗病人和大面积消灭白蛉。1958年基本消灭黑热病,近20年来未发现新感染病例,证明江苏省人源型黑热病防治成效巩固。  相似文献   

10.
解放前,黑热病在长江以北广大农村流行严重。徐州、淮阴地区发病多见。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积极开展防治工作,黑热病已基本消灭。1973年11月江苏省在徐州地区组织黑热病复查工作,曾在邳县发现一例20余年病程的黑热病侏儒症,经治疗痊愈,连续随访十年,现简要报道如下: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6岁(1973年)、未婚,江苏省邳县××公社人,农民。约在3岁(1950年)时就患黑热病,常常发热,牙齿出血,鼻衄,“痞块大”,曾接  相似文献   

11.
1986年7月间,应用利什曼素对471名山丘型黑热病流行区延长县的健康人群进行皮内试验调查。结果各年龄组人群均有阳性反应出现,但以16岁以上人群多见,总阳性率为3.2%,此与1974年在该区宜川县的调查结果8.0%(28/348)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提示该区虽仍有传染源存在,但15岁以下人群免疫水平已显著降低。调查结果表明.黑热病在当地的流行已呈下降趋势,防治是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该区首例输入性黑热病流行病学资料,为今后该区防控黑热病提供借鉴。方法接到疫情报告后,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核实诊断,媒介调查,健康教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确定为该区首例输入性黑热病,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结论黑热病在当地传播风险较低,应加强黑热病防治知识培训和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30年代江苏北部黑热病流行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 30年代 ,江苏北部黑热病流行区域广 ,涵盖 16县 ,且传染速度快 ,患病人数多达30万 ,对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防治、扑灭黑热病的努力 ,并在其主导下 ,各级力量如淮阴黑热病研究队、淮阴区黑热病防治队均开展了较有成效的诊疗及扑灭工作。但由于对黑热病传染途径的不明了 ,经费的缺乏 ,农村经济和公共卫生的落后 ,农民收入的低下 ,以及国民政府防疫机制的缺陷等各方面原因 ,这次防治与扑灭工作总体上收效不大。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安岳县无媒介昆虫白蛉,系黑热病非流行区。1989~2008年,在其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发现6例输入性黑热病,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解放前,黑热病在我省流行猖獗.解放后,由于大力开展了防治工作。患病率大幅度下降,自1958年以后仅有散在发生.近年来,我们接诊了由各地介绍来的所谓“黑热病”患者,但经详细询问检查,均排除了黑热病.这些人被误诊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必要的病原体检查,未能仔细询问和分析病情所造成的.亦有个别病例,虽经穿刺但未查到黑热病原虫而仍然怀疑本病。疑似黑热病者应根据黑热病的症状和体征,开展对黑热病有关线索的调查:①长期不规则发热,食欲减退,乏力,鼻衄及齿龈出血,伴有脾肿大或肝脾均肿大,而排除了其他疾病者.不满周岁的婴儿,虽具备上述某些症状,但必须经过白(?)季节(6~9月)。②面、颈、四肢皮肤发红,并生有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疙瘩,色素减退斑,或全身、口鼻内长有不痛、不溃烂的疙瘩,可除外一般皮肤病者.③颈部及四肢淋巴结肿大,长期治疗无效,而  相似文献   

16.
姚正林  周俊  苏惠勇  钟国梁  赵宾 《吉林医学》2009,30(22):2916-2916
黑热病(Kala-azar)又称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oishmaniasis),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morani)引起,经白蛉传播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该病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云南为非流行区,2005年6月和2008年7月我们发现了2例黑热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2例黑热病患者临床资料,提高黑热病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黑热病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及转归。结果:黑热病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为黑热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葡萄糖酸锑治疗有效。结论:黑热病误诊率较高。骨髓涂片或活检,查找立什曼原虫,结合39ku蛋白重组抗原(rk39)检测,能正确作出诊断。葡萄糖酸锑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过去黑热病流行颇为严重,但皮肤型黑热病的发病率很低。在我国黑热病流行的16省(区、市)中,除青海、宁夏、四川、湖北、辽宁、内蒙、山西和北京,共发现106例。现将湖北首例报告如下。 一、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9岁,湖北光化县人。自1959年始出现面部对称性红斑,无发热、疼痛,疑为“红斑性狼疮”。1980年,面部红斑上发生结节,渐播及  相似文献   

19.
黑热病是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解放前由于反动统治阶级不关心人民的疾苦,以致造成黑热病在我国长江以北广大地区流行十分猖獗,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解放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开展防治工作,我省从1950年患病  相似文献   

20.
黄热病与黑热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当前黄热病与黑热病的流行动态,简要比较和概述了二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便于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