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陈攀  黄涛 《西南军医》2009,11(3):393-395
目的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在开始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治疗组和诺和灵30R治疗组,采用每日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方案,为期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事件的差异。结果诺和锐30治疗组三餐后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5);两组HbA1c、胰岛素用量及其他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2DM患者采用诺和锐30治疗时,对餐后血糖控制更为满意,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血糖控制、控糖方式与老年患者脑白质高信号(WMH)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5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我院并行2次头颅MRI检查的伴或不伴T2DM的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模型FPG、HbA1c、血糖控制和控糖方式对WMH进展影响。结果:共纳入394例患者,其中糖尿病175例,非糖尿病219例。非糖尿病组基线水平WMH体积及WMH体积年变化(ΔWMH/y)均低于糖尿病组(均P<0.05)。不同模型中,HbA1c与WMH体积和WMH体积年变化均显著相关;糖尿病患者WMH进展主要受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P<0.05),与控糖方式无关(P>0.05)。血糖控制不良组WMH体积年变化高于血糖控制良好和非糖尿病组(均P<0.05)。结论:T2DM与WMH进展相关,HbA1c可作为其进展的一种标志物。无论采取何种控糖方式,良好的血糖控制将有利于延缓WMH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武警广西总队医院进行诊治的10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bA1c水平,分析HbA1c与血糖、血脂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G、TC和LDL-C、HbA1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G、TC和LDL-C与HbA1c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86、0.327、0.456、0.520、0.428,P<0.05),HDL-C与HbA1c水平呈负相关(r值为-0.107,P<0.05)。结论血糖、血脂及HbA1c水平可作为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诊断指标,且HbA1c水平与血糖、血脂水平间存在相关性,结合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诊断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用于定量绝经后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病人骨髓脂肪成分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5例绝经后新诊断T2DM女性病人,年龄(57.4±4.5)岁,以25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者,年龄(56.6±4.0)岁。两组均行腰3椎体1H-MRS扫描,计算骨髓脂肪含量(FC)及不饱和脂肪指数(UFI)。测定被检者空腹血糖及HbA1C。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糖、HbA1C、FC及UFI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两组的FC、UFI与血糖及HbA1C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骨髓FC值(63.2%±7.4%)与正常对照组(60.9%±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2DM组骨髓UFI(6.1%±0.8%)较正常对照组(7.6%±0.9%)降低(t=-3.775,P0.001)。T2DM组HbA1C7.0%者的骨髓FC(66.0%±6.3%)高于HbA1C≤7.0%者(57.6%±6.5%)(t=2.893,P0.001)。T2DM组骨髓FC与HbA1C呈高度正相关(r=0.801,P0.001),而骨髓UFI与HbA1C水平呈负相关(r=-0.746,P0.001),但FC(r=0.226,P=0.206)和UFI(r=-0.184,P=0.589)与血糖无相关性。结论 T2DM病人腰椎骨髓FC可无明显变化,但UFI明显降低。T2DM骨髓脂肪成分与HbA1C密切相关,MRS测定骨髓脂肪组分可看作血糖控制程度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并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根据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将T2DM患者分成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6.5%,n=62)和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6.5%,n=41),分别对其脂蛋白(a)[LP(a)]、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常规血脂项目进行检测。结果:血糖控制不佳组,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a)、hs-CRP、Hcy均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1或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血糖控制良好组(P〈0.01)。结论:T2DM患者HbA1C水平越高,血糖控制越差,并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高,因此,控制好血糖对预防或延缓T2DM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初诊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自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27例肺结核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状态及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其分为单纯活动性肺结核(ATB)组(n=241)、2型糖尿病合并活动性肺结核(DM-ATB)组(n=266)、单纯潜伏性肺结核(LTBI)组(n=220)、2型糖尿病合并潜伏性肺结核(DM-LTBI)组(n=100)。根据初诊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数值将205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分为A组(HbA1c<7%,血糖控制达标单纯活动性肺结核,n=28)、B组(HbA1c≥7%,血糖控制未达标单纯活动性肺结核,n=120)、C组(HbA1c<7%,血糖控制达标潜伏性肺结核,n=14)、D组(HbA1c≥7%,血糖控制未达标潜伏性肺结核,n=43)。分别比较DM-ATB组、ATB组、DM-LTBI组、LTBI组与A组、B组、C组、D组患者的人口学基本特征、肺结核相关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DM-ATB组患者咳嗽、咯血比例均高于ATB组,胸痛、其他症状比例均低于A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浆网膜素-1(Omentin-1)水平及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T2DM患者62例,随机分为T2DM对照组和T2DM运动干预组各31例,另选取正常健康对照组51例。运动干预组进行为期12周的有氧运动干预,T2DM对照组及正常健康对照组维持原有生活方式不变。于运动干预前后分别测量患者体质量、身高、腰围、臀围,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胰岛素(Fins)、Omentin-1、脂联素、口服75g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2h PG),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内脏脂肪面积。分析以上指标变化情况及其与Omentin-1的相关性。结果:运动干预前,糖尿病运动干预组和糖尿病对照组除HDL-C、Omentin-1及脂联素外,其余各临床和代谢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Omentin-1及脂联素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中,基线水平血浆Omentin-1与FBG、HOMA-IR、TC及腰围呈负相关(P<0.05),与脂联素、HDL-C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腰围、FBG是空腹血浆Omentin-1的独立相关因素。与运动干预前相比,运动干预后T2DM患者的BMI、腰围、WHR、内脏脂肪面积、TC、LDL-C、FBG,Fins、HBA1c、HOMA-IR、Omentin-1等指标均发生显著变化,其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周有氧运动干预增加了T2DM患者血浆Omentin-1水平;患者全身代谢指标也发生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DN0组、DN组、DN1组、DN2组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①DN组患者女性的比例、SBP和HOMA-IR较DN0组高,DN2组患者中糖尿病病程、HbA1c、SBP、DBP和HOMA-IR等指标均高于DN0和DN1组(P〈0.05);②TG和LDL-C与DN正相关(P〈0.05);③女性、TC、HOMA-IR、UA与DN正相关(P〈0.01),HDL-C与DN负相关(P〈0.01)。结论5年以上糖尿病病程、血糖、血脂、尿酸等代谢紊乱、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及女性可能是T2DM患者D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驻昆部队老干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达标情况及降糖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年龄、病程、血压控制和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留取血标本,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分析患者的降糖药使用情况,评估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控制效果。结果共调查驻昆部队离退休老干部T2DM患者258例,HbAlc达标率为54.7%,血压达标率为27.1%,TG达标率为39.5%,TC达标率为50.4%,LDL-C达标率为45.7%;使用>2种口服降糖药者占58.9%,使用胰岛素者占36.8%,其中联合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者占27.5%;降糖药物种类的选择依次是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瑞格列奈、格列奇特、二甲双胍。在糖尿病病程相同的情况下,使用胰岛素并联合>2种口服降糖药患者的HbAlc达标率明显升高;相同的治疗方案,随着病程的增加,HbAlc的达标率逐渐下降。结论驻昆部队离退休老干部T2DM患者血糖、血压和血脂控制情况较国内平均水平好;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以联合口服降糖药为主,使用胰岛素及联合>2种口服降糖药可提高HbAlc达标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2-mapping成像技术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纳入标准前瞻性搜集92例T2MD患者为T2DM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T2DM组分为NYHAⅠ级组26例,NYHAⅡ级组28例,NYHAⅢ级组25例,NYHAⅣ级组13例,选取年龄、性别、BMI匹配的健康成人30例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行心脏T2-mapping成像,T2DM组同期行钆对比剂延迟增强扫描(LGE),分别测量17段心肌的T2值。对比T2DM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心肌T2值的差异;分析T2DM组左心室非强化心肌T2值与心功能(NYHA分级)、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糖尿病病程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各组及对照组左心室各节段非强化心肌的平均T2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0.05),但FPG、HbA1c平均值均高于正常值。结论:T2-mapping可以定量评价心功能(NYHA分级),T2值越高,T2DM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可能性越大。同时,T2-mapping可以间接评估T2DM心肌损伤的程度,早期预测糖尿病心肌损害,为临床定量评价T2DM心功能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社区普查的34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男性831例,女性1 514例.按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lbuminto-creatinine ratio,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ACR<0.03 mg/g)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组:ACR≥0.03 mg/g).计算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糖尿痛肾病的发生率,同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社区居民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等指标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为15.44%.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5.5%和15.4%,不同性别早期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比较,DN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BMI、WHR、HbA1c、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三酰甘油(TG)及血尿酸均高于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BMI、WHR、血尿酸、平均收缩压及TG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 空腹血糖、BMI、WHR、血尿酸、平均收缩压及TG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_DM)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HIS数据库中,采用回顾性分析体检报告的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且诊断为T_DM者,共计589人。根据HbA1c水平分为HbA1c≤6.1%组110例,6.1%7.0%组265例,比较3组间HbA1c水平与其他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T_DM患者中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及NLR在3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FPG、TG、中性粒细胞计数和NLR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PG(OR=1.760,95%可信区间1.434~2.161)与NLR(OR=1.270,95%可信区间1.015~1.589)是HbA1c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_DM患者中,NLR与血糖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给予艾塞那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中60例患者口服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中60例患者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塞那肽治疗.治疗3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FPG、2hPBG、HbA1c)、血脂指标(TC、TG)、体重指数、降糖达标率、C肽水平(FPC-P、2hPPC-P)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血糖水平、血脂水平、体重指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降糖达标率、FPC-P、2hPPC-P水平明显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塞那肽对T2DM患者的降压降脂效果明显,降低了患者的体重指数,有利于改善内分泌功能,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体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C-反应蛋白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及相关疾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辅助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在我院住院的102名病人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C-反应蛋白(CRP)检测。根据测定的结果分成两组,A组38例(同时具备HbA1c<6.1%、FPG<6.1 mmol/L、2hPG<7.8 mmol/L),B组64例(HbA1c、FPG、2hPG任1项大于或等于以上值),分别对A、B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其他3项指标作直线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B组(异常组)HbA1c与FPG、2hPG呈显著性正相相关关系(HbA1c与FPG:r=0.748,HbA1c与2hPG:r=0.766,皆为P<0.01),而与CRP也存在平行升高趋势(HbA1c与CRP:r=0.469,P<0.05);在A组(正常组)中HbA1c与2hPG存在平行升高趋势(r=0.276,P<0.05),而与FPG、CRP不表现出相关性关系。结论糖尿病患者中HbA1c与FPG、CRP、2hPG存在正相相关关系。同时检测患者的HbA1c、2hPG、FPG、CRP,能够为糖尿病诊断及其病情的控制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治疗A组、治疗B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予以糖尿病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A组加厄贝沙坦片;治疗B组加厄贝沙坦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疗程3个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β2微球蛋白(U-β2 MG)等.结果 治疗3个月后,各组FPG、2 hPG、HbA1c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A组、治疗B组U-mAlb、U-β2MG、Scr、TC、TG较治疗前下降,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比较,治疗B组U-mAlb、U-β2MG、Scr、TC、TG较对照组、治疗A组下降,HDL-C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糖尿病肾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能明显减少U-mAlb、U-β2MG,保护肾脏、减缓糖尿病肾病进程,同时对脂代谢紊乱也起到了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与股动脉僵硬度、内中膜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受损患者12例,正常糖耐量受试者20例,分别测定生化指标、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股动脉僵硬度,比较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糖耐量组比较,糖耐量受损患者HOMA-IR(P<0.05)、股动脉内中膜厚度(P<0.05)及股动脉僵硬度(P<0.05或P<0.01)明显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HOMA-IR、HbA1c、TG、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股动脉僵硬度明显升高。与糖耐量受损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HbA1c、TG及股动脉僵硬度明显升高(P<0.05);两组股动脉内中膜厚度未见明显差异。不同糖耐量人群股动脉僵硬度与年龄、吸烟、SBP、HbA1c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年龄、SBP、HbA1c、TC之间呈正相关(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HbA1c为股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BP、HbA1c为股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股动脉僵硬度及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在糖尿病前期已有不同程度增加,可作为筛查糖尿病外周血管早期病变的可靠指标,而前者尤为灵敏。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需予以控制血糖为基础的全方位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超重及肥胖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09月至2023年04月在哈尔滨二四二医院诊断的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80例超重或肥胖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且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对照组病人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予以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登记患者入院时的体质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3月时再次测定BMI、FBG、2hPG、HbA1C、LDL-C、TC、TG、SBP、DBP、Hcy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BMI、FBG、2hPG、HbA1C、LDL-C、TC、TG、SBP、DBP、Hcy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BMI、FBG、2hPG、HBA1C、LDL-C、TC、TG、SBP、DBP、Hc...  相似文献   

18.
力平脂治疗糖尿病并脂质代谢紊乱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微粒化力平脂治疗糖尿病合并脂质代谢紊乱的疗效。方法 :6 8例糖尿病血糖控制在 <8.3mmol/L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稳定。每日睡前服力平脂 2 0 0mg。结果 :服药前 :TG :4 .0 9土 0 .5 6 ,TC :6 .73± 0 .4 2 ,HDL -C :0 .73土 0 .4 5 .服药四周后 ,TG :2 .5 6士 0 .4 9,TC :5 .2 1士 0 .2 9HDL -C :0 .84± 0 .14 .下降幅度 :TG :37.4 %TC :2 2 .5 %HDL -C升高 16 %。整个治疗期间未见明显副作用。治疗前后血脂有明显变化 ,比较P <0 .0 1,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 :微粒化力平脂治疗糖尿病合并脂质代谢紊乱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个体血糖、血脂及氧化应激与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40例,糖耐量减低者(IGT组)37例,糖耐量正常者(NGT组)43例。分别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测定血糖、血脂、8-羟基脱氧尿苷(8-OHd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空腹胰岛素(FINS)等,计算0~10m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急性胰岛素反应3-5(AIR3-5)、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分析氧化应激指标与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AUC、AIR3-5、HOMA-IR及HOMA-B的关系。结果 IGT组、T2DM组SOD、AIR3-5、AUC显著低于NGT组(P<0.05)。IGT组、T2DM组LDL-C、TG8、-OHdG和MDA显著高于NGT组(P<0.05)。IGT组SOD、AIR3-5、AUC显著低于T2DM组(P<0.05),而LDL-C、TG、8-OHdG和MDA则显著高于T2DM组(P<0.05)。MDA、8-OHdG与FPG、TG、LDL-C呈正相关,与FINS、HOMA-B、AUC、AIR3-5呈负相关;SOD与FINS、HOMA-B、AUC、AIR3-5呈正相关,与FPG、TG、LDL-C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8-OHdG、SOD的独立影响因素是FPG、LDL-C;且8-OHdG、SOD是AIR3-5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患者存在明显的糖脂代谢紊乱以及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对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功能有显著影响,可能与T2DM的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B(ApoB)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糖、血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MS将患者分为MS组(n=30)和非MS组(n=46)。另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组。检测并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poB。ApoB对T2DM患者MS的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poB与T2DM合并MS患者血糖、血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非MS组、健康组FBG、TC、TG、LDL-C、ApoB水平低于MS组,且健康组低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MS组、健康组HDL-C水平高于MS组,且健康组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B诊断T2DM患者M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54.10%、81.10%、75.30%,曲线下面积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