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孕40周后妊娠结局的分析,了解孕期延长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及终止妊娠的最佳时机与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我院2002年1月-2006年1月孕足月无合并症的初产妇资料进行分析,总例数24210例,其中415例孕周为40~40 6,384例孕周为41~41 6,93例为过期妊娠。结果过期妊娠剖宫产率为73.1%,胎儿窘迫率为69.8%,明显高于其他孕周组;孕41~41 6周胎儿剖宫产率和胎儿窘迫率高于孕41周前孕妇(P<0.01);孕周为41~41 6引产组剖宫产率为51.3%,自然临产组剖宫产率为33.9%,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儿窘迫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43.5%和0.9%,33.9%和0,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组宫颈Bishop评分小于4分者剖宫产率为66.6%,高于评分7分以上者剖宫产率为40.8%,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41周后,胎儿在宫内有缺氧的危险,应适时终止妊娠,宫颈条件不成熟者,予促宫颈成熟后引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2.
妊娠中晚期饮食控制与妊娠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妊娠中晚期饮食控制孕期体重增加,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通过孕中晚期合理的营养,控制孕妇体重增加及胎儿出生体重。结果:观察组孕期体重增加值、胎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率均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孕中晚期饮食控制可降低巨大儿发生率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2月住院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比较糖尿病合并妊娠组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组的母儿预后以及胎龄与新生儿病率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合并妊娠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FGR、胎儿窘迫、新生儿心血管畸形及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GDM组(P0.05);GDM组的巨大儿、羊水过多及剖宫产率均高于糖尿病合并妊娠组(P0.05);胎龄37周及40周与胎龄37~40周比较,新生儿病率明显升高(P0.01);剖宫产与阴道分娩比较,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危害巨大。对糖尿病合并妊娠者应加强孕前内科治疗,对所有孕妇于24~28周行50g糖筛查,对高危孕妇于32~34周复查可及早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孕36周始促胎肺治疗可降低新生儿病率;分娩时间以妊娠37~40周为宜,剖宫产对母儿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我院1995年1月~2007年12月分娩双胎173例,其中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妊娠(研究组)83例,自然受孕双胎妊娠9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并发症、孕周、分娩情况、新生儿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①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娩孕周多数在32~36周之间,两组妊娠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平均出生体重、出生双顶径、平均分娩孕周和性别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③研究组孕妇平均年龄、住院天数及失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自然双胎妊娠相比,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妊娠单卵双胎少见。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妊娠剖宫产率较高,但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窒息率无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描述1996--2010年北京市多胎妊娠变化趋势,比较单胎和多胎妊娠产妇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以1996--2000、2005和2010年北京妇产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活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回顾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采集项目包括产妇年龄、胎数、分娩方式、是否患有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妊娠贫血、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孕周等。_l{;生体重及率的趋势分析采用线性回归直线拟合来评价。组间率的比较采用f检验。结果研究对象包括63 661名活产新生儿和62 895名产妇(其中单胎产妇62 135名,多胎妊娠且胎儿均为活产产妇751名)。1996--2010年多胎妊娠发生率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02%(P<0.05);多胎妊娠剖宫产率平均每年增加2.25%(P<0.01);15年来多胎和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2000年以前单胎儿出生体重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23.7 g(P<0.001);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变化不明显;早产发生率多胎儿平均每年增加1.62%(P<0.05),单胎儿略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16%(P<0.05)。此期间单胎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250 g,多胎JL<2 500 g;多胎儿低出生体重率和早产率显著高于单胎儿;多胎妊娠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单胎产妇。多胎妊娠产妇的妊娠高血压、妊娠贫血的发生率(44%和11.2%)明显高于单胎妊娠产妇(12.8%和23.2%),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995--2010年北京市多胎妊娠率明显增加。多胎妊娠产妇较之单胎妊娠产妇更易于发生妊娠高血压、妊娠贫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检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意义。方法研究组为收治的存在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293例;对照组为同期收治的健康单胎妊娠晚期孕妇315例。于妊娠33周检测2组孕妇血清Hcy水平,随访至分娩;对两组的Hcy水平、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等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孕妇Hcy水平(10.2±2.9)μmol/L,高于对照组(8.6±2.5)μmol/L,早产发生率(25.3%)高于对照组(11.1%);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孕周均低于对照组;2组早产孕妇Hcy水平均高于本组足月产孕妇,早产和足月产孕妇Hcy水平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在研究组3种新生儿体重组中(低、中和巨大儿),低体重组孕妇的Hcy水平最高。结论妊娠晚期孕妇血清Hcy水平升高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需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前置胎盘对胎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8月间因前置胎盘于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分娩孕周不同,依次分为孕28周+0天~31周+6天(A组)、孕32周+0天~33周+6天(B组)、孕34周+0天~36周+6天(C组)、孕37周+0天~40周+0天(D组)及孕40周+1天~41周+0天(E组)为实验组;同时取同时期同孕周单纯早产及足月妊娠的患者为对照组,按不同前置胎盘类型分类,比较相对应孕周出生时新生儿体重。结果:孕37周前新生儿体重与单纯早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孕37周~40周组新生儿体重与足月妊娠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孕40周后前置胎盘新生儿体重较正常足月妊娠组偏高,且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中明显增高。结论:孕40周前前置胎盘对胎儿生长无影响,而孕40周后胎儿生长体重增高患者需警惕胎盘植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扬州地区孕妇血糖及体重控制对出生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扬州地区活产新生儿1 138例,检测孕妇血糖水平,记录剖宫产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计算孕妇妊娠期增重,分析孕妇血糖及体重控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巨大儿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体重儿组孕妇孕期和孕前20周增重明显小于正常儿组和巨大儿组(P0.05),巨大儿组孕妇孕20~30周和孕30周~产前增重明显高于低体重儿组和正常儿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血糖水平和孕妇妊娠期体重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孕妇孕期应合理饮食,纠正孕早期营养不良状态,控制孕晚期热量摄入,积极调控血糖,控制新生儿出生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9.
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韩爱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2):4534-4535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1082名单胎初产孕妇的孕前身高、体重计算其体重指数,记录其孕期体重增加数;分娩后,记录有无妊娠并发症(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剖宫产、经阴分娩)以及分娩并发症(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胎盘早剥)。结果:①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巨大儿及产后出血组的孕前体重指数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②子痫前期、妊娠糖尿病和巨大儿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③子痫前期、巨大儿和剖宫产组的孕期体重增加数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④新生儿体重与孕前BMI和孕期体重增加的相关系数为0.207(P<0.001)。结论:对孕前及整个孕期体重的控制可以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引产时间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15例足月引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产失败所致剖宫产比较:孕38~39+6周引产孕妇(A组)66例引产失败所致剖宫产率分别与孕40~40+6周(B组)91例及孕41~41周+6(C组)5例比较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妊娠期高血压、胎儿宫内窘迫、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引产时机的选择不应单纯根据孕周决定,而应综合分析孕妇情况、加强监测、制定个体化方案。完善的孕期管理,适时选择终止妊娠时机,有助于减少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母儿并发症的发生,对降低剖宫产率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同妊娠时期身体质量指数(BMI)增加与糖脂代谢指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于永康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和分娩并确诊为GDM的孕妇11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孕妇不同妊娠时期体重增长情况和糖脂代谢指标,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并分析不同妊娠时期BMI增加与糖脂代谢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孕13~26+6周与孕33周至分娩前BMI增速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9.261、6.411,均P<0.001)。观察组孕妇分娩前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067、4.193、8.271、8.893、4.943,均P<0.001),而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t=5.573,P<0.001)。GDM患者任何妊娠时期BMI增速与FPG呈正相关(r分别为0.623、0.487、0.635,均P<0.05),孕13~26+6周与孕33周至分娩前BMI增速与HbA1c、TC、TG、LDL-C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4、0.617、0.542、0.578、0.568、0.552、0.562、0.614,均P<0.05)。结论孕13~26+6周与孕33周至分娩前BMI增速与糖脂代谢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提示孕13~26+6周与孕33周至分娩前BMI增速过快可能会导致孕妇糖脂代谢紊乱,从而使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分娩方式及其妊娠结局。方法:通过对某医院非糖尿病孕妇分娩巨大儿236例与随机选取同期分娩正常儿的孕妇225例作对照回顾性分析。以产前B超或临床估计胎儿体重≥4.0kg为标准,将研究组再分为临床预测组(A组)108例和非预测组(B组)128例,对其分娩方式及母儿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在平均孕龄、孕末期体重、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孕妇身高、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A组总剖宫产率及选择性剖宫产率高于B组(P0.01);产道损伤及新生儿产伤发生率低于B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孕龄、孕末期体重及胎儿性别是巨大儿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巨大儿发生,加强产前预测,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是降低围生期并发症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分娩巨大儿孕妇及200例分娩正常体重胎儿孕妇的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及妊娠合并症。结果 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巨大儿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平均年龄(28.32±3.1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28.53±2.87)岁。两组平均年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年龄>35岁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孕次平均为(2.21±1.13)次,对照组平均孕次为(1.52±0.93)次,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40周后巨大儿的发生比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孕妇身高、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中糖尿病或GDM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糖控制不良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周、孕次产、身高、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及糖尿病均有关系,掌握好巨大儿的高危因素和巨大儿的预测方法,对产前准确判断巨大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麦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孕晚期未孕足月羊水过少孕妇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加参麦注射液、林格氏液;对照组给予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加维生素、林格氏液。治疗前、后以多普勒超声检测AFI、S/D值,观察不同用药对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状况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AFI值均明显提高(P<0.01),而观察组AF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S/D值均明显降低(P<0.01),而观察组S/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6.67%,对照组剖宫产率为26.67%;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新生儿平均体重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提高AFI值、降低S/D值、改善新生儿出生状况、增加新生儿体重方面,参麦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再孕妇女孕期营养、运动、心理个体化管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中山市东升医院产检、有阴道分娩意愿的剖宫产再孕妇女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除常规产检外,接受孕期营养、运动、心理个体化管理干预;对照组60例,仅常规产检及孕妇学校学习。观察比较两组孕期体重变化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18.3%明显低于对照组(5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体重增加幅度大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出生平均体重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措施与分娩方式、孕期增加体重、胎儿出生体重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15、0.14、0.48。结论孕期营养、运动及心理个体化管理干预,对剖宫产再孕产妇在孕期控制体重、控制胎儿出生体重、降低剖宫产率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妊娠晚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方法选择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晚期孕妇61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健康妊娠晚期孕妇6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及新生儿均接受血清Hcy检测,检查两组孕妇体内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分娩孕周。结果观察组孕妇及新生儿血清Hcy高于对照组(P0.05),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孕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妇妊娠晚期血清Hcy表达水平升高时,易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影响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检测脐动脉血流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孕周≥37周的单胎孕妇共1686例进行超声多普勒胎儿脐动脉血流检测,以S/D值异常的226例(观察组)和同期脐动脉血流S/D值正常的220例(对照组)进行孕妇一般情况和围生产儿预后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患病率和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观察组围生儿脐带异常、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和低体重儿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孕晚期胎儿脐动脉血流检测对孕妇状况和围生儿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S/D值增高提示胎儿处于不良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如何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将102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41例及剖宫产组6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孕龄<37周时,阴道分娩人数所占比率显著高于剖宫产人数所占比率(P<0.01),孕龄≥37周时,阴道分娩人数所占比率显著低于剖官产人数所占比率(P<0.01);产后出血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体重≥2500 g者,剖宫产人数所占比率显著高于阴道分娩人数所占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分娩组活产儿82例,剖宫产组活产儿119例,共发生新生儿窒息28例(13.93%,28/201),第一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阴道分娩组36.59%(15/41)显著高于剖宫产组5.1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孕龄≥37周或围生儿体重≥2500 g者以剖宫产为宜.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早中晚期营养干预对降低巨大儿出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6月于该院定期产检并分娩607例孕妇,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由自愿接受营养干预的305例孕妇组成,对照组由未接受营养干预的302例孕妇组成。观察两组孕妇在孕20周、孕30周、孕36周时的体重、宫高、腹围、估计胎儿的体重(超声检查)等指标;观察孕妇的分娩方式、巨大儿的发生率、妊娠结局状况及存在的妊娠期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孕妇在不同孕周(包括孕20周、孕30周和孕36周)的体重、腹围、宫高及胎儿体重均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剖宫产率为39.67%,对照组孕妇剖宫产率为63.91%,两组孕妇剖宫产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20 6,P=0.000 0);试验组孕妇巨大儿发生率为3.61%,对照组巨大儿发生率为8.61%,两组孕妇巨大儿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4 8,P=0.010 0);产后出血、头盆不称、新生儿窒息、胎膜早破的发生率相比较,试验组孕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2.62%,对照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8.94%,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45 9,P=0.000 8);试验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0.66%,对照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3.31%,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2 0,P=0.018 8)。结论:早中晚期营养干预能够有效地控制孕妇体重过快增长并有效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高龄孕妇妊娠结局与妊娠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孕妇年龄、产次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95例高龄孕妇(>35岁,高龄组)和95例适龄孕妇(25~30岁,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两组妊娠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的体重和畸形情况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龄组初产妇的流产、妊高征、双胎妊娠及经产妇的前置胎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龄组初产妇及经产妇的剖宫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产后出血也明显增多(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畸形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孕妇高危妊娠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临床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