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比磺达肝癸钠与低分子肝素(LMWH)在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8月本院确诊的ACS患者105例,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均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他汀类、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等基础药物治疗;在基础治疗上磺达肝癸钠组(50例)每日1次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2.5 mg,LMWH组(55例)每日2次皮下注射LMWH 0.4 ml,均连用3~8 d.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以及7 d、30 d时心血管事件和治疗期间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磺达肝癸钠组与LMWH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0%比92.7%,P>0.05);7 d、30 d时心血管事件(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再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7 d:4.0%比7.3%,30 d:8.0%比10.9%,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大出血,磺达肝癸钠组轻微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LMWH组(2.0%比32.7%,P<0.01).结论 应用磺达肝癸钠治疗ACS具有不劣于LMWH的疗效,而且有着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一年的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冠脉支架术后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安全性.方法:将行冠脉支架术的611例冠心痛患者按年龄分为4组.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4组靶血管重建率、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的发生率.结果:靶血管再通治疗发生率、出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多元Logiatic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金属裸支架、回旋支病变、合并糖尿病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951、4.073和4.215,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靶血管重建率及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并未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PCI术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行PCI的 166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 85例 )和对照组 ( 81例 )。试验组在PCI术后长期联合应用 ( 3~ 12个月 ,平均 6个月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至随访结束 ;对照组在PCI术后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1个月 ,以后长期应用阿司匹林。观察两组间主要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复发进行靶血管再通治疗 )及出血事件 (严重出血、轻微出血 )的发生。结果 试验组发生 9例心血管事件 (心肌梗死 3例、靶血管再通治疗 6例 ) ;对照组发生 2 0例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性死亡 1例 ,心肌梗死 5例 ,靶血管再通治疗 14例 )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间均无严重出血发生 ,轻微出血事件无显著性差异 ( 3vs 2 ,P >0 .0 5 )。结论 PCI术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安全、有效 ,可减少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替罗非班治疗女性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的对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134例女性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68)和对照组(n=66),对照组常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替罗非班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48 h和30 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全因死亡)、出血以及血小板减少等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48 h两组均无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发生病例.用药后30 d,替罗非班组有3例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其中2例心绞痛,1例全因死亡;对照组有10例心脏不良事件,其中5例心绞痛,3例再发心肌梗死,2例全因死亡.替罗非班组于对照组相比,用药后30 d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4.4%vs 1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替罗非班治疗是降低女性ACS患者非介入治疗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独立因素(OR=0.40,P<0.01).两组总的出血发生率(8.8%vs 3.0%)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1.5%vs 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可显著改善降低女性ACS患者心绞痛及心梗的发生率,并不增加其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在妇科手术后使用预防措施对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干预的价值.方法 因妇科疾患接受盆腔手术的患者219例,根据患者并发LEDVT的风险程度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无预防措施;预防组分别使用下肢间歇性气囊加压(IPC)预防(IPC组)和低分子肝素(LMWH)预防(LMWH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二天开始扫查双下肢,若有血栓,则继续动态观察.结果 LEDVT发生率对照组为11.64%,IPC组为4.11%,LMWH组为0.68%,预防组较对照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001),IPC组与LMWH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对照组高危患者中血栓发生的比例为42.86%,中危患者为5.88%,低危患者为8.00%;IPC组高危患者中血栓发生的比例为14.28%,中危患者为6.06%,低危患者无血栓发生;LMWH组中危患者中血栓发生的比例为2.94%,低危和高危患者无血栓发生;预防组高危患者中血栓发生的比例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盆腔手术后下肢IPC及LMWH均可有效预防盆腔手术后LEDVT的发生,后者疗效更为显著;高危患者术后应常规使用预防措施;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手术后应用预防措施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HA)围手术期应用便携式气压治疗仪(MCD)或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预防血栓和出血发生率的效果评价。方法:纳入200例THA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MCD组(n=100)和LMWH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月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及住院治疗期间输血量及血红蛋白的变化、大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住院治疗期间,有6例病人发生大出血事件,均为LMWH组(6%)。术后三个月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相近,MCD组为5.1%,LMWH组为5.8%。结论:MCD与LMWH在预防VTE方面的效果相当,但前者的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急诊PCI组(23例)和静脉溶栓疗法组(对照组26例)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ST段抬高总和和治疗开始后90min ST段回落程度、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23例急诊PCI组血清CK-MB峰值(396±126U/L)明显低于对照组(793±139 u/L),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开始后90 min ST段回落程度急诊PCI组大于对照组(62.0%vs 44.0%,P<0.05).急诊PCI组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7%vs 26.9%,P<0.05).出院前左室射血分数急诊PCI组大于对照组(分别为0.58±0.09和0.48±0.10,P<0.05).结论:对AMI伴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急诊PCI优于静脉溶栓疗法.  相似文献   

8.
生脉预防老年人围手术期急性心脏事件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媛  王晓燕  黄英 《护理研究》2004,18(9):790-791
[目的 ]探讨老年病人围手术期静脉输入生脉注射液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脏事件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择老年非心脏手术病人62例 ,治疗组 ( 3 0例 )手术后给予生脉注射液静脉输注 ,对照组 ( 3 2例 )仅输注生理盐水及 5 %葡萄糖 ,观察围手术期内心电图、心率、心律、血压及临床症状的变化 ,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 [结果 ]治疗组急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无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脏事件发生 ;术后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结论 ]正确的护理观察和护理方法是老年围手术期后应用生脉预防和治疗急性心脏事件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内科保守治疗联合瓜蒌皮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其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且选择内科保守治疗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给予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联合瓜蒌皮注射液,对照组70例给予西医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2组在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几率为12.9%,对照组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几率为27.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出血事件的比例为28.6%,对照组发生出血事件的比例为25.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皮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在院期间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介入治疗的老年患者78例,年龄65~81岁,平均(71.6±8.3)岁.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36)和对照组(n=42).观察两组患者的TIMI3级血流获得情况、术后1 h ST段回落情况、左室射血分数变化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的TIMI3级血流获得率、术后1 h内ST段回落比例及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联合应用替罗非班可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并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