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探讨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与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心绞痛138例,急性心肌梗死11例,非Q波心肌梗死6例),全部病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单支或多支病变.超声心动图选用标准左室短轴和长轴观声像图,显示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结果:20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170例,阳性率达85%.其中多支病变患者室壁运动异常节段与病变血管支配的供血区域较一致,前壁心尖段及后下壁一致程度稍低,前侧壁最低.结论:无创性超声心动图提示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对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疾病提供较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的临床表现特殊 ,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 ,容易造成诊断失误。我院 1999年 7月~ 2 0 0 2年 3月共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5 6例 ,其中 9例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误诊并延误治疗 ,致病死率明显升高。为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水平 ,减少误诊率 ,本文对 9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6 5~ 80岁 ,平均 75岁。1 2 临床表现及诊断 急性前间壁心梗 3例 ,广泛前壁心梗和下壁心梗各 2例 ,广泛前壁及侧壁心梗 1例 ,无Q波型心梗 1例。前 8例心电图改变均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电图前间壁心肌梗死室壁运动异常部位以及冠脉闭塞情况。方法:以100例急性前间壁心梗者为研究对象,以病患心电图为依据,将病患分为单纯前间壁心梗33例以及广泛性前间壁心梗67例,开展冠状动脉造影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结果。结果:两组病变范围和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就罪犯病变位置来看,对照组集中LAD近段,观察组集中在中远段,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的各个位置室壁运动分数明显比观察组高,P0.05.观察组主要表现为前壁以及心尖部运动障碍。结论:心电图资料证实,单纯性前间壁心梗者的运动异常位置在前壁临近心尖部位以及心尖部位中,而冠脉闭塞部位则集中在LAD中远段,使用心电图设备对前间壁心梗者梗死部位进行分析,有着相当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症状及心电图常不典型或在原有慢性病基础上发生 ,易误诊。现将我们近 5年来门诊和急诊以各种疾病收住后经心电图及血清心肌酶检查确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18例分析如下 ,以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1 临床资料18例 ,男 12例 ,女 6例 ,男性高于女性 ,年龄 6 0~ 85岁 ,平均 76岁。18例中有冠心病心绞痛史 5例 ,高血压 3例 ,糖尿病 3例 ,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 2例 ,高脂血症 3例 ,胆石症慢性胆囊炎 2例 ,其中下壁心梗 3例 ,前间壁心梗 3例 ,正后壁心梗 4例 ,前壁心梗 3例 ,心内膜下心梗 5例。误诊时间 2小时至 2天。误诊…  相似文献   

5.
作者选择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研究其住院期间心电图病理性Q波动态变化及肌钙蛋白Ⅰ与心脏事件之间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86例急性心肌梗死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男 66例 ,女 2 0例 ,年龄 43~81岁。梗死部位 :前壁 5 6例 (包括前间壁、广泛前壁 ) ,存活 48例 ,死亡 8例 ;下壁心肌梗死 30例(包括右室壁、正后壁 )存活 2 4例 ,6例死亡。血清肌钙蛋白测定采用美国贝克ACCESS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 ,正常参考值 <0 0 1ng/L。计算每份 1 8导联心电图 ,病理性Q波数目、宽度、幅度。结果见表 1。表 1 异常 Q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Q波与非Q波心电图表现的冠状动脉(冠脉)闭塞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有1支冠脉闭塞106例,依据心电图表现分为Q波组35例及非Q波组71例,分析两组冠脉闭塞病变特点、临床特征。结果非Q波组有不同程度缺血型ST-T改变46例,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窦缓)并低电压各1例,余22例心电图大致正常;临床诊断为心绞痛5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心梗)14例,急性心梗3例。Q波组依据不同部位导联的心电图特征性变化(异常Q波、ST-T改变)、临床症状、心肌酶变化全部诊断为心梗。建立侧支循环情况非Q波组64例(90.14%),Q波组23例(65.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Q波组有心绞痛史54例(76.06%),高血压53例(74.65%),脑梗死15例(21.13%);Q波组有心绞痛史17例(48.57%),高血压17例(48.57%),脑梗死2例(5.7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冠脉闭塞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心电图表现为非Q波者,虽然多已建立了侧支循环,但仍有危及生命健康的潜在风险,临床对这部分患者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140例确诊为AMI的患者于心肌梗死后2~4周行CAG和左室造影,据CAG结果分为冠脉正常组和冠脉异常组.记录两组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梗死区收缩百分率和Cortina室壁运动不良积分.结果140例患者中冠脉正常组15例,冠脉异常组125例,前者较后者年轻,男性多见,除吸烟外,其他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对较少;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左室射血分数较大(P<0.05),梗死区收缩百分率增加(P<0.01),Cortina室壁运动不良积分较少(P<0.01).结论AMI冠脉造影正常患者多见于年轻男性,除吸烟外,其他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对较少,住院期间临床预后及左室功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1本病例心电图特点入院时心电图有典型SⅠ、SaVL加深>1.5mm,Ⅲ异常Q波,即SⅠQⅢ图型。入院后2周的心电图表现逐渐出现TⅢ倒置,即TⅢ图型,胸前导联V1~4,R增高、ST段下移和T波深倒置,SⅠ、SaVL变浅,QⅢ消失并且出现小r。2应考虑的疾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本例心电图Ⅲ异常Q波应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鉴别,但该患者吸气后Ⅲ异常Q波变小、aVF异常Q波消失,Ⅱ无Q波;同时本例心电图V1~V3R波增高和T波倒置需与正后壁心肌梗死鉴别,后者V7~V9Q波大于R波的1/2,并且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应明显增高,超声心动图显示局部室壁运动障…  相似文献   

9.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造影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为二尖瓣病变,其中4例合并心房纤颤。心电图显示前壁心肌梗死3例,下壁心肌梗死2例。合并其他部位栓塞者1(脑栓塞)。4例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1例提示为冠脉栓塞,3例提示为粥样硬化性冠脉病变。结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可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可为血栓栓塞。血栓栓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者常有心房纤颤等血栓好发因素,急性期造影常表现为冠脉闭塞,有时可见栓塞征象。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造影则多显示多支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探讨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对冠状动脉疾病心脏解剖结构的影响 ,以及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认定。方法 受检对象共 12 5例。冠状动脉疾病组 63例 (其中普通患者 41例 ,急性心肌梗死 7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15例 ) ,全部病例分别经临床冠状动脉搭桥术、球囊扩张并支架安放术、冠脉造影及放射性核素扫描证实 ;正常对照组 62例。二维超声选用标准的左室短轴和长轴观声像图 ,显示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构成心室整体的向心性非协调性运动和非向心性矛盾样运动 ;运用M型超声连续扫查观察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的典型特征。结果  63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中的 43例 (68.2 % )显示为单发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2 0例 (3 1.8% )则显示为多发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P <0 .0 1)。所有患者左室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局部心内膜均显现回声增强 ,收缩运动幅度减低 ,舒张速度减慢。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无论单发或多发 ,均被二维和M型超声清晰显示。 58例合并心房扩大 ,单纯左房扩大者 3 9例。发生心肌梗死的 2 2例重症患者中 ,有 17例合并左、右心室不同程度的扩大。结论 无创性超声心动图可对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所致冠状动脉解剖结构变化特点以及病变的严重程度提供客观准确的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