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研究α-干扰素对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SMMC-7221/ADM的逆转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常用化疗药物对SMMC-7221/ADM的毒性。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SMMC-7221/ADM细胞的P-糖蛋白(P-gp)的表达及细胞内柔红霉素的相对浓度,结果:α干扰素可提高SMMC-7221/ADM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增加阿霉素等化疗药物对SMMC-7221/ADM的毒性作用。结论:α-干扰素可逆转人肝癌多药耐药株SMMC-7221/ADM。  相似文献   

2.
Chen XS  Bao MH  Mei XD 《癌症》2007,26(8):846-850
背景与目的: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是从中草药粉防已的根块中提取的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具有逆转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作用.本研究探讨粉防己碱对人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细胞株KB-MRP1耐药的逆转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粉防己碱对KB-3-1细胞和KB-MRP1细胞的增殖抑制效应;MTT法检测顺铂(cisplatin,DDP)、长春新碱(vincristine,VCR)、阿霉素(adriamycin,ADM)、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对KB-3-1、KB-MRP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加用粉防己碱时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ADM蓄积程度以及细胞凋亡.结果:1.5μg/ml及更低浓度的粉防己碱对KB-3-1和KB-MRP1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KB-MRP1对VCR、ADM、VP-16和DDP的耐药倍数分别为21.23、38.39、12.47和1.31.加入1 μg/ml粉防己碱后,KB-MRP1对VCR、ADM、VP-16的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4.96、5.85和4.27倍.加入1.5 μg/ml粉防己碱后,KB-MRP1对上述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提高更明显.1.5 μg/ml浓度的粉防己碱可明显提高ADM在KB-MRP1细胞内的蓄积,增强VCR诱导的KB-MRP1细胞凋亡.结论:粉防己碱可以逆转KB-MRP1细胞的多药耐药,逆转效果与药物浓度有关,逆转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蓄积和增强化疗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作用机制的川芎嗪(Tetrainethylpyrazine,TMP)与β-榄香烯(β-elemene)联合应用,从多环节逆转耐药细胞K562/ADM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以期进一步提高逆转效果.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药敏性及抗药性逆转,流式细胞术及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应用SPSS(10.0 Production Pacility)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非细胞毒性浓度的TMP(350μg/ml)及β-榄香烯(4.0μg/ml)可显著降低ADM对K562/ADM细胞的IC50(P<0.01),逆转耐药倍数分别为2.03倍及2.18倍.β-榄香烯(4.0μg/ml)具有诱导该细胞凋亡的作用.2)上述两种药物以非细胞毒性浓度联合应用,对ADM的逆转倍数为4.65倍,明显高于二者单独应用,而且也高于两者单独应用之和.其主要逆转机制是两药的联合应用通过升高细胞内ADM的浓度,诱导该细胞凋亡的途径,实现提高逆转效果的目的.结论:TMP和β-e榄香烯联合应用能明显逆转K562/ADM细胞对ADM的耐药性和诱导该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黄芩素对卵巢癌耐药细胞株A2780/ADM逆转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黎丹戎  张玮  唐东平  涂文升  秦箐 《肿瘤》2004,24(2):111-113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卵巢癌耐药细胞株A2780/ADM耐药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MTT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细胞内ADM的浓度.结果卵巢癌耐药细胞株A2780/ADM对多种化疗药物产生多药耐药性,耐药细胞P-Gp和MR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亲本细胞(P<0.01);黄芩素在非细胞毒剂量时与ADM合用后能逆转A2780/ADM对ADM的耐药性;ADM与黄芩素合用时,其细胞内ADM的含量较单独使用明显增高.结论卵巢癌耐药细胞株A2780/ADM对多种化疗药物具有多药耐药性,其多药耐药性与P-Gp和MRP过量表达有关;黄芩素在非细胞毒剂量时能逆转A2780/ADM对ADM的耐药性,其逆转作用可能与降低P-Gp药物外排功能、增加细胞内药物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As_2O_3对胃癌细胞SGC7901/ADR阿霉素耐药性逆转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胃癌细胞SGC7901/ADR阿霉素(ADM)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和对Pgp、GSTπ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胃癌多药耐药细胞株SGC7901/ADR为靶细胞,用MTT法检测SGC7901/ADR细胞对ADM的敏感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药物浓度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Pgp、GSTπ表达。结果0.4~0.8μmol/LAs2O3对耐药细胞SGC7901/ADR无明显毒性(P>0.05)。As2O3可下调Pgp、GSTπ表达,提高SGC7901/ADR细胞内ADM浓度,增加SGC7901/ADR细胞对ADM的敏感性。结论As2O3能够抑制SGC7901/ADR细胞Pgp、GSTπ表达,增加细胞内ADM药物浓度而部分逆转其对ADM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两种中药提取物黄芩苷、京尼平苷对多药耐药(MDR)K562/ADM细胞的耐药逆转作用,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阿霉素(ADM)诱导K562/ADM细胞耐药模型,分别将不同浓度黄芩苷、京尼平苷作用于K562/ADM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1(mdr-1)、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两种中药提取物黄芩苷、京尼平苷,可增加K562/ADM细胞对ADM的敏感性,K562/ADM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耐药逆转倍数分别为1.95倍及1.46倍;RT-PCR检测mdr-1基因表达减弱,Topo Ⅱ基因表达增强(P<0.01).结论 黄芩苷、京尼平苷可通过降低K562/ADM细胞mdr-1基因表达和提高TopoⅡ的表达来逆转白血病细胞MDR.  相似文献   

7.
槲皮素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B-MRP的耐药逆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B-MRP的耐药逆转作用。方法: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槲皮素对细胞株KB-MRP的抑制率,确定其非细胞毒性浓度。用MTT法分别检测阿霉素(ADM)、依立替康(CPT-11)、长春新碱(VCR)、环磷酰胺(CTX)对细胞株KB-3-1、KB-MRP以及使用槲皮素处理后的KB-MR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KB-3-1、加入槲皮素前后KB-MRP细胞内的化疗药物阿霉素(ADM)的荧光强度以及加入槲皮素前后多药耐药细胞株KB-MRP的MRP1蛋白表达。结果:终浓度为0~40μmol/L的槲皮素对KB-MRP无明显细胞毒作用。KB-MRP对ADM、VCR、CPT-11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但对CTX不耐药。使用20μmol/L槲皮素处理后KB-MRP对上述ADM、CPT-11、VCR的敏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胞内的化疗药物阿霉素(ADM)的荧光强度增强。槲皮素的浓度提高至40μmol/L时,KB-MRP对上述药物的敏感程度提高更明显。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经槲皮素处理后KB-MRP细胞MRP1表达明显下降。结论:槲皮素可以逆转KB-MRP的多药耐药,逆转效果与剂量相关,逆转机制可能与MRP1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8.
三氧化二砷逆转人胃癌细胞SGC7901/ADR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鸿武  杨贤东  关宏伟 《肿瘤》2006,26(11):994-996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胃癌细胞SGC7901/ADR阿霉素(ADM)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逆转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As_2O_3的非细胞毒性浓度和SGC7901/ADR细胞对ADM的敏感性,用流武细胞仪检测细胞内药物浓度和P-gp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细胞GST-π和TPPOⅡ的表达。结果:0.4~0.8μmol/L As_2O_3对耐药细胞SGC7901/ ADR无明显毒性,0.8μmol/L的As_2O_3可抑制P-gp功能,下调GST-π表达,显著提高SGC7901/ADR细胞内ADM浓度,增加SGC7901/ADR细胞对ADM的敏感性。结论:As_2O_3可部分逆转SGC7901/ADR细胞对ADM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p功能及下调GST-π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β-榄香烯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Hu J  Jin W  Yang PM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5):268-270
目的 探讨 β 榄香烯 (β ELE)逆转人乳腺癌MCF 7/ADM细胞对阿霉素 (ADM)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β ELE对人乳腺癌MCF 7/ADM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经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 β ELE对细胞内化疗药物ADM积累的影响 ,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耐药细胞的凋亡抑制蛋白bcl 2改变。结果 β ELE对MCF 7/ADM的耐药性有明显逆转作用 ,非细胞毒性剂量 (6 μg/ml)及低毒剂量 (13μg/ml)的 β ELE逆转倍数分别为 1.4倍及 2 .2倍。β 榄香烯作用后 ,MCF 7/ADM的细胞内ADM浓度明显增加 (P <0 .0 1) ,bcl 2由 90 .2 %降至 70 .0 % (P <0 .0 5 )。结论 β ELE可部分逆转MCF 7/ADM细胞的耐药性 ,逆转机制与增加细胞内药物积累及降低bcl 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α-干扰素及合用异博定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系的耐药性的调节作用。方法MTT法检测药物对MCF-7/Adr细胞的抑制率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α-干扰素及合用异博定后,细胞内罗丹明-123的药物浓度变化。结果α-干扰素可增加耐药细胞内的药物浓度,α-干扰素与异博定合用比单用异博定也可增加细胞内的药物浓度。各用药组均可不同程度提高阿霉素对耐药细胞的抑制率。结论乳腺癌化疗中,合用α-干扰素及异博定,可在减少副作用的基础上逆转肿瘤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补骨脂素逆转K562/ADM多药耐药细胞系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补骨脂素对白血病细胞阿霉素耐药株(K562/ADM)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作用,计算其逆转倍数.结果:补骨脂素在1~20μmol·L-1范围内,对K562和K562/ADM无明显细胞毒作用,但与ADM联合用药可使ADM对K562/ADM的IC50明显下降,补骨脂素(1~20μmol·L-1)能不同程度地降低ADM对K562/ADM细胞的IC50值.结论:补骨脂素能逆转K562/ADM细胞的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to basic 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 mAb)通过P-糖蛋白(permeability glycoprotein,P-gp)对人乳腺癌多柔比星(adriamycin,ADM)耐药细胞株MCF-7/ADM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性的逆转机制。方法: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bFGF mAb对MCF-7/ADM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对化疗药物耐药的逆转作用;bFGF mAb作用后,FCM检测MCF-7/ADM细胞的细胞周期、P-gp的表达及细胞内罗丹明(rhodamine,Rho)123的荧光强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CF-7/ADM细胞中MDR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mRNA的表达。结果:1μg/mL bFGF mAb对MCF-7和MCF-7/ADM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19.87±1.05)%和(27.34±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FGF mAb可有效逆转MCF-7/ADM细胞对ADM、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和奥沙利泊(oxaliplatin,OXA)的耐药性,逆转指数分别为4.46、4.25和2.18。bFGF mAb作用MCF-7/ADM细胞后,细胞阻滞于G0/G1期,P-gp表达下调,细胞内Rho123的荧光强度增强,MDR1和bFGF mRNA的表达下调,与未作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FGF mAb能抑制MCF-7/ADM细胞增殖并逆转其MDR,该作用机制可能与bFGF mAb下调MDR1/P-gp表达、抑制P-gp功能以及增加细胞内化疗药物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研究多药耐药(MDR)的产生机理。方法通过不断提高培养液中阿霉素(ADM)的浓度,长期筛选培养,得到人肝癌多药耐药株SMMC-7721/ADM。用MTT法检测常用6种化疗药物对肝癌细胞敏感株SMMC-7721/S和耐药株SMMC-7721/ADM的毒性;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肝癌细胞MDRI基因产物—P—精蛋白(P-gp)的表达以及细胞内柔红霉素(DNR)浓度。结果SMMC-7721/ADM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下降了59.33倍,同时对表阿霉素(EPi)、柔红霉素(DNR)、丝裂霉素(MMC)也具有显著的交叉抗药性,对顾铂(CDDP)、氯甲喋吟(MTX)无抗药性。耐药株P-gp较敏感株有非常明显升高,耐药细胞内柔红霉素相对该区明显少于其敏感细胞。结论SMMC-7721/ADM对结构和作用不同的亲脂类化疗药物都表现出交叉抗药性。P-gp过度表达引起的细胞内药物浓度减少是SMMC—7721/ADM细胞抗药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三氧化二砷逆转人乳腺癌MCF-7/ADM细胞耐药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人乳腺癌MCF 7/ADM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As2 O3 的细胞毒性及非细胞毒性剂量 ,对MCF 7/ADM细胞药敏性的影响。以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药物浓度的改变 ,明确As2 O3 对MCF 7/ADM的逆转作用。同时 ,于逆转前后分别采用生化方法测定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s)酶活性 ,RT PCR方法检测GST π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 As2 O3 的非细胞毒性剂量为 0 .2 μmol/L ,低毒剂量为 0 .8μmol/L。0 .2 μmol/LAs2 O3 可增加MCF 7/ADM细胞内阿霉素 (ADM)浓度 ,使细胞MCF 7/ADM的IC50 由原来的5 3.74 μmol/L降低至 2 5 .0 μmol/L ,其逆转倍数为 2 .1倍。在 0 .2 μmol/L、0 .8μmol/LAs2 O3 作用前后 ,GSTs酶活性有显著性改变 ,由 2 9.6 8± 0 .2 9(U/ml)分别降低为 19.2 9± 2 .10 (U/ml)、12 .6 6± 2 .78(U/ml) ,P <0 .0 5 ,而GST πmRNA的表达水平也呈不同程度的下调。结论 As2 O3 可部分逆转人乳腺癌MCF 7/ADM细胞对ADM的耐药性 ,其逆转机制可能与细胞内GST π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α-干扰素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的耐药性的调节作用。方法 MTT法测药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对罗丹明—123药物浓度变化。结果 α-干扰素可增加耐药细胞内的药物浓度。结论 α-干扰素可提高阿霉素对耐药细胞的抑制率,提示临床上可用α-干扰素逆转肿瘤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β-榄香烯逆转K562/ADM细胞MDR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β-榄香烯(β-elemene)对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DM的耐药逆转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抗药性逆转,免疫组化检测Bcl-2及P-gp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对凋亡百分率及Bcl-2、P-gp蛋白的表达进行定量检测。结果:非细胞毒性浓度的β-elemene(4.0μg/ml)可显著降低ADM对K562/ADM细胞的IC50(P<0.01),逆转倍数为2.18倍;明显增强ADM对K562/ADM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凋亡率由(1.88±0.11)%上升至(3.93±0.06)%(P<0.01);降低耐药细胞Bcl-2及P-gp的表达,Bcl-2的表达率由(94.8±1.9)%降至(66.7±0.9)%,P-gp的表达率由(98.7±2.1)%降至(76.8±1.4)%。结论:β-榄香烯可部分逆转K562/ADM细胞的耐药性,其逆转机制具有异质性,主要以抑制Bcl-2的表达从而诱导细胞凋亡来逆转MDR,同时兼具降低P-gp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氧化苦参碱逆转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彭向前  张文会  李军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19):1127-1130
目的:观察非细胞毒性浓度(生长率>95%)氧化苦参碱对耐阿霉素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62/A02多药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并探讨其逆转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氧化苦参碱的细胞毒性及其时K562/A02细胞敏感性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非细胞毒性浓度的氧化苦参碱处理后K562/A02细胞膜表面糖蛋白P170表达的变化与细胞内柔红霉素的浓度,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氧化苦参碱对K562/A02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其非细胞毒性浓度为50μg/ml,低细胞毒性浓度(生长率为85%~90%)为135μg/ml,把非细胞毒性剂量的氧化苦参碱作为最佳逆转浓度,非细胞毒性浓度氧化苦参碱可显著降低阿霉素对K562/A02细胞的IC50,使K562/A02细胞的IC50由原来的(34.9±0.21)μg/ml降低至(13.3±0.21)μg/ml,其逆转倍数为2.62倍;氧化苦参碱作用于K562/A02细胞后,细胞膜糖蛋白P170的表达从90.22%下调至44.24%(P<0.01);柔红霉素外渗试验显示,氧化苦参碱作用于K562/A02细胞后,细胞内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增加.结论:氧化苦参碱可部分逆转人白血病K562/A02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氧化苦参碱通过下调K562/A02细胞膜糖蛋白P170的表达,使其将化疗药物泵出细胞外的功能受到了抑制,使化疗药物在白血病细胞内能达到有效浓度,从而可以杀灭耐药的白血病细胞,达到逆转白血病细胞耐药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甲基莲心碱对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性的逆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甲基莲心碱逆转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性;PI 染色流式细胞计数测定细胞凋亡;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P-gp 的表达;HPLC 检测细胞内药物浓度。结果 Nef(1、5、10μmol·L~(-1))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S)和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MCF-7/ADM)无显著毒性作用。阿霉素(ADM)对敏感株 MCF-7/S 的 IC_(50)为0.13μg·mL~(-1)而对 MDR 细胞株 MCF-7/ADM 的 IC_(50)为11.63μg·mL~(-1),MCF-7/ADM 细胞较MCF-7/S 细胞对 ADM 耐药88倍,1、5、10μmol·L~(-1) Nef 能使 ADM 对 MCF-7/ADM 细胞的 IC_(50)从11.63μg·mL~(-1)依次下降至4.59、2.44、0.27μg·mL~(-1)。MCF-7/ADM 细胞对 ADM 具有凋亡抗性,Nef(1、5、10μmol·L~(-1))能克服 MCF-7/ADM 细胞对 ADM 的凋亡抗性。MCF-7/ADM 细胞较 MCF-7/S 细胞高表达 P-gp,Nef(10μmol·L~(-1))处理24h 后,MCF-7/ADM 细胞 P-gp 表达明显下降。ADM 作用3h 后,MCF-7/ADM 细胞内 ADM 的浓度比 MCF-7/S 细胞少2.8倍,Nef(10μmol·L~(-1))可使 MCF-7/ADM 细胞内 ADM 的浓度增加3.2倍,但并不增加 MCF-7/S 细胞内 ADM 的浓度。结论 Nef 具有逆转耐阿霉素人乳腺癌细胞 MDR 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与促进 MDR 细胞内 ADM 积累和下调 MDR 细胞 P-pg 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槐耳颗粒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金克-槐耳颗粒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药物的细胞毒性、耐药倍数和逆转倍数;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ADM药物浓度;荧光定量PCR仪测定药物对细胞内MDR-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1)0.01 mg/ml剂量的槐耳颗粒能显著降低化疗药物ADM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的IC50(3.95 μg/ml),与逆转前耐药细胞株MCF-7/A的IC50(17.67 μg/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逆转倍数为4.5倍,耐药倍数为21.7倍.(2)0.01 mg/ml槐耳颗粒能显著增加耐药细胞内ADM浓度,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3) 人乳腺癌敏感细胞株MCF-7/S无MDR-1 mRNA表达,低毒剂量和非细胞毒性剂量的槐耳颗粒使MCF-7/A细胞的耐药基因MDR-1表达水平下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4)临床观察发现,槐耳颗粒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对化疗有增敏作用.结论金克-槐耳颗粒具有逆转MCF-7/A细胞耐药性的作用,逆转机制是使耐药基因MDR-1表达水平下调.槐耳颗粒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具有双效性,一是抗肿瘤活性,二可作为耐药逆转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耐药性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克服耐药性的方法之一是使用逆转剂.目前尚无一理想的、可应用于临床的阿霉素(ADM)耐药逆转剂.本研究探讨聚束微波加热对ADM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利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ADM耐药模型MCF-7/ADM,采用MTT法检测聚束微波加热对MCF-7/ADM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用Real-Time PCR测定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related protein,MAP)的表达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细胞内ADM浓度.结果 MCF-7/ADM细胞对ADM的耐药指数为45.5.经聚束微波加热后,ADM对MCF-7/ADM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由(60.56±2.38)ug/ml下降至(22.86±2.76)ug/ml,逆转倍数为2.64倍.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MCF-7/ADM细胞的MAP与P-gp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MCF-7细胞,经聚束微波加热后,MCF-7/ADM细胞胞内的MAP与P-gp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HPLC法测定细胞内ADM含量的结果显示,经聚束微波加热处理后,MCF-7/ADM细胞内ADM的含量明显增加.结论 聚束微波加热能逆转MCF-7/ADM对ADM的耐药性,聚束微波加热逆转ADM耐药性的机制可能是减少MCF-7/ADM细胞内MRP与P-gp 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增加了MCF-7/ADM细胞内ADM的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