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是指心肌组织中出现胶原纤维过量积聚,胶原浓度显著增高,胶原亚型比例失调以及胶原排列紊乱的病理变化过程。现已证实,M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等)心脏结构重构的特征性表现~[1]。同时,MF也会引起心脏传导异常以及收缩、舒张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心房颤动(房颤)、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脏疾病~[2,3]。房  相似文献   

2.
<正>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是指心脏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中胶原纤维过量积聚,胶原浓度显著升高或胶原成分发生改变。ECM作为心肌细胞骨架能感应和传递各种刺激信号,参与心肌损伤修复和重构。作为ECM非结构蛋白一员的骨桥蛋白是公认的促纤维化因子。近年来,大量临床试验和基因改造动物实验为骨桥蛋白在MF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证据。本文综述了骨桥蛋白与MF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35例行心脏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约200 mg)分为3组,风湿性心脏病27例,其中窦性心律者8例,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者19例(≥16个月),分别列为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和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另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例(均为窦性心律)作为对照组,以β-肌动蛋白为内参照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技术,测定各组心房组织中HGF、CTGF、TGF-β1与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m病理染色观察右心耳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TGF、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在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和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均显著增加(P<0.05),且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与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比较也明显增加(P<0.05);HGF在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较对照组增加,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HGF下降明显,与对照组和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GF-β1和CTGF的mRNA表达与左房直径和组织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CTGF、TGF-β1mRNA表达上调.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的HGF mRNA表达在心房颤动时下降,可能是使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房颤动易于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心肌纤维化(MF)的关系。方法 将213例AMI病人作为观察组,20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阴性病人作为对照组;记录病人基线资料,检测入院时MF指标[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及血清Lp-PLA2、H-FABP水平,分析血清Lp-PLA2、H-FABP水平与AMI后MF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PⅢNP、PCⅢ、H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血清Lp-PLA2、H-FAB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p-PLA2、H-FABP水平与AMI后MF指标(PⅢNP、PCⅢ、HA)均呈正相关(P<0.01);血清Lp-PLA2与H-FABP水平呈正相关(P=0.040)。结论 AMI后病人伴不同程度的MF,血清H-FABP、Lp-PLA2高表达与AMI后MF有关,随着血清H...  相似文献   

5.
心脏胶原纤维增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心脏是由心肌细胞和非心肌细胞构成 ,非心肌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三分之二 ,其中 90 %以上是合成分泌胶原的成纤维细胞 (FBC)。婴儿出生后心肌细胞即丧失增殖能力 ,而非心肌细胞仍然保持增殖的能力。尤其当心脏遭受各种损伤时 ,FBC大量增殖 ,细胞外间质蛋白过度聚集 ,胶原类型改变而导致的心脏胶原网络重构是心室重构的一个特征性改变 ,在各种心脏病病程中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其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以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无疑对改善预后、提高疗效大有裨益。现将有关方面内容综述如下 :1 心脏胶原的合成及降解胶原的合成是在FBC的粗面内…  相似文献   

6.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心肌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纤维化(MF)是高血压左室重构的主要表现之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生物活性因子,体内和体外实验都表明,TGF-β1的过度表达与心脏肥大和MF密切相关,TGF-β1上调Ⅰ、Ⅲ型胶原合成并抑制胶原酶的释放,促进MF的发生。多种药物可对TGF-β1的表达产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和TGF-β拮抗剂在降低TGF-β1表达和减轻MF方面显示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IR)对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6月龄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IR组,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EICT)测定各组大鼠IR,葡萄糖输注速率(GIR)表示IR情况;测量大鼠心脏重量(HW)和体重(BW)并计算心脏重量与体重之比(HW/BW);原位末端酶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情况;观察心脏微细结构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心脏间质Ⅰ、Ⅲ型胶原水平。结果IR组大鼠GI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HW及HW/BW高于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增多(P<0.01),GIR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r=-0.7452,P<0.05),心脏间质Ⅰ、Ⅲ型胶原水平增加(Ⅰ型胶原P<0.05,Ⅲ型胶原P<0.01);光镜和电镜可见IR组大鼠心肌组织发生损伤性改变。结论胰岛素抵抗可损伤心肌组织,导致心脏肥大、心肌细胞凋亡、心脏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8.
正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是指心肌组织结构中胶原纤维的过度沉积,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合成和降解失衡,各类型胶原比例失衡,排列紊乱。MF特征是ECM的分泌增加及心肌细胞之间ECM的过量沉积。心肌中ECM由5种胶原蛋白组成,其中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所占比例最高。MF在心室重构的过程中会导致心肌功能、代谢及传导异常,发展成为心  相似文献   

9.
心肌纤维化(MF)以细胞外基质积聚、成纤维细胞活化、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为特征,是心脏损伤后心脏重构的特征之一,MF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反应性纤维化和修复性纤维化,在心室重构的过程中,两种纤维化常合并存在,MF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成为心室重构持续发展和难以逆转的重要原因.一些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0.
972765容量超负荷型及容量合并压力超负荷型心脏心肌胶原的变化/封启明…刀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一1997,18(1)一19一20 1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室问隔缺损12例,房间隔缺损7例,其中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者6例。结果:容量超负荷心脏.无论房间隔缺损还是室间隔缺损,在肺动脉高压形成前,右心耳心肌胶原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5例);当合并压力超负荷后,胶原浓度显著增加心肌胶原含量与肺动脉高压程度呈高度正f1]关(尸(0.025)。表l参6(梁桂棋)972766 QT离散度正常值和性别差异研究/刘艳…//西安医科大学学报一1997,18(l)一27一28 检测504例…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醛固酮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表达的影响及醛固酮对血管紧张素Ⅱ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效应的影响 ,采用3 H 脯氨酸掺入法对体外分离培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分别检测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以及二者共同作用后对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量的影响 ;分别利用放射配体结合实验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经醛固酮处理后细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 ,并比较其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发现血管紧张素Ⅱ (10 -7mol/L)可使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量显著增加 (P <0 .0 1) ,醛固酮对心脏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无影响 ,但醛固酮可明显地增强血管紧张素Ⅱ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的效应 ;经醛固酮 (10 -7mol/L)处理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2倍 ) ,细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mRNA的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增加 (1.5倍 )。结果说明醛固酮虽然不能通过直接作用影响心脏成纤维细胞的胶原代谢 ,但它可以通过上调心脏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的表达来增强血管紧张素Ⅱ致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增多的效应  相似文献   

12.
心肌纤维化(MF)是指心肌中正常心肌细胞减少,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增生,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比例升高,排列紊乱,细胞外基质(ECM)过度生成和沉积。MF是心室重构的主要病理表现,主要引起心肌舒张和收缩力下降,为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本文综述了MF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寻找有效靶点开发对应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心房颤动(房颤)可分为心脏瓣膜性房颤和非瓣膜性房颤两种,前者主要包括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修补、二尖瓣脱垂等,后者则主要由各种缺血性心脏病所致,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及肺源性心脏病等。近年来,相关资料显示,心脏非瓣膜性房颤已经是脑栓塞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对心脏非瓣膜性房颤合并脑梗死患者行低分子肝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enalapril,Ena)抗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及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 myocardial fibrosis,MF)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培养的新生Wistar大鼠乳鼠CFb及在体心脏为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AngⅡ组、Ena三个剂量组,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培养CFb,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CFb增殖;羟脯氨酸法测定胶原量;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和心室重量指数( LVI).结果Ena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CFb增殖(P<0.0l,P<0.05),降低羟脯氨酸含量(P<0.01,P<0.05);改善心肌形态学变化,降低LVI(P<0.01,P<0.05).结论 Ena具有抑制MF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增殖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甲亢性心脏病伴其它器质性心脏病的诊断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伴其它心脏病时甲亢性心脏病 (THD)的诊断标准。方法 分析 1996~ 2 0 0 1年住院的2 80例甲亢患者资料 ,90例伴其它器质性心脏病 (甲亢A组 ) ,190例不伴其它器质性心脏病 (甲亢B组 )。结果 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标准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Ⅰ ,有 96例诊断为THD ,占 34 3% ;按照传统的THD诊断标准 (标准诊断Ⅱ ) ,有 37例诊断为THD ,占 13 1%。甲亢A组 5 9例出现心脏受累 ,甲亢B组 37例出现心脏受累 ,两组比较甲亢A组心脏受累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 (χ2 =5 7 76 ,P <0 0 1) ,甲亢A组出现心脏受累的危险度为甲亢B组的 7 87倍 (95 %可信区间为 4 4 8~ 13 8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 (Partial=0 198,P <0 0 1)、伴其它心脏病 (Partial=0 340 ,P <0 0 1)、年龄 (Partial=0 195 ,P <0 0 1)及甲亢复发 (Partial=0 15 5 ,P <0 0 5 )与心脏受累显著相关。结论 伴其它心脏病的甲亢患者更易使心脏受累。这些患者出现心脏损害时 ,应作动态观察 ,如能证实心脏病变恶化与甲亢有关 ,应诊断为THD。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妊娠时的处理原则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一向是妊娠合并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但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下降,而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风湿热得到及时预防与治疗,风湿累及心脏情况逐年减少;同时由于心脏内科诊断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陈蓉  谢梅林 《山东医药》2012,52(15):20-22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心肌纤维化(MF)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葛根素低、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各10只。葛根素低、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预先分别予葛根素600、1200 mg/kg及卡托普利25 mg/kg灌胃给药3 d;对照组予葛根素溶媒灌胃3 d。给药后五组同时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30 d制作MF模型。观察各组心重指数(CWI);消化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Hydro)含量;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采用RT-PCR法观察心肌MMP-2、MMP-9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MMP-9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葛根素低、高剂量组CWI和Hydro含量明显降低;心肌细胞间胶原含量明显减少,CVF明显下降;心肌MMP-2及MMP-9 mRNA表达明显升高;MMP-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葛根素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MF有一定预防及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MMP-2及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6心脏间质病(cardiac interstitial disease)的概念1989年,Weber首次提出间质性心脏病(interstitial heart disease)的概念。根据文献及作者自己的理解,所谓心脏间质病是指由于原发或继发的心脏胶原网络及其它间质成分的结构及功能变化,而导致心脏的构型及功能发生变化的一类病理状态。现已有研究证明胶原过度沉积会使心肌僵硬度增加,胶原容积分数(胶原组织体积百分数)增加2—3倍即可使舒张功能受损,增加到4倍以上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皆受损。而胶原降解过度,使心脏发生破裂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螺内酯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心肌间质和血管周围胶原沉积的干预,探讨螺内酯在高血压心肌纤维化进展期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20只雄性SHR随机分为螺内酯组(10只)和安慰剂组(10只),另设Wistar-kyoto鼠7只(WKY组)。Western blot方法分析Ⅰ型胶原的表达;天狼猩红-苦味酸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螺内酯组Ⅰ型胶原含量、CVF、PVCA显著降低(P<0.01),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血压、血K+、心脏重量指数、左心室重量指数、心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口服小剂量螺内酯通过减少Ⅰ型胶原的沉积,起到抗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西拉普利和阿司匹林对实验性大鼠心肌梗死(MI)后心脏间质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冠脉)左前降支的方法建立大鼠MI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梗死组、西拉普利组、阿司匹林组、联合组。术后2周测定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6酮PGF1α(6ketoPGF1α)、内皮素1(ET1)水平和心脏梗死区、左室非梗死区及右室的间质胶原含量。结果:各实验组与假手术组比较,血循环中AngⅡ、ET1升高,6ketoPGF1α降低,左室非梗死区及右室的胶原含量明显升高。各实验组间梗死区的胶原含量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梗死组比较,阿司匹林组血6ketoPGF1α显著降低,左室非梗死区及右室的胶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西拉普利组、联合组血AngⅡ、ET1明显降低,6ketoPGF1α显著升高,左室非梗死区及右室的胶原含量明显降低。联合组与西拉普利组比较,6ketoPGF1α显著降低,而左室非梗死区及右室的胶原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后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循环中AngⅡ、ET1明显升高并导致心脏间质胶原含量的升高。西拉普利通过抑制循环紧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内皮素系统,降低AngⅡ和ET1,并通过抑制缓激肽降解,抑制心脏非梗死区间质胶原的过度沉积。阿司匹林对MI后心脏间质胶原的沉积无明显影响。西拉普利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不影响西拉普利的抑制非梗死区心脏间质胶原过度沉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