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4例早产儿病因及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巧玲  卫香菊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4053-4054
目的了解早产儿的病因及常见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该院入院早产儿病历。结果胎膜早破是早产的常见原因,并发症依次为窒息、肺炎、硬肿症、呼吸衰竭、呼吸暂停、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等。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做好孕期高危因素的监护,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是防止和减少早产儿及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06例早产儿的并发症及综合治疗方案.结果 ①主要并发症依次为硬肿症102例,高胆红素血症89例,肺炎87例,颅内出血72例,呼吸暂停60例,喂养不耐受4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7例.②临床转归:硬肿症、高胆红素血症、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的治愈率为100%,颅内出血、肺炎的好转率为100%,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死亡率为11.8%.结论 对早产儿加强护理,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助其平稳过体温关、呼吸关、喂养关、出血关、黄疸关、感染关这"六大关",积极的康复治疗,是减少早产儿并发症、死亡率及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apnea of premature,AOP)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可致脑损害,甚至可猝死,早期预防极为重要,我院儿科从2003年1月起对25例早产儿使用纳络酮与氨茶碱联合用药预防新生儿呼吸暂停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特点、可能的高危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5年3月收治入院的171例RDS新生儿,其中早期早产儿99例,晚期早产儿52例,足月新生儿20例。回顾性分析RDS新生儿的基本情况、围生期相关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171例RDS中,发病和入院年龄随胎龄减少、出生体质量减轻均有增加趋势,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新生儿高危因素分析,出生窒息和新生儿并发症均以早期早产儿最多,晚期早产儿次之。3组新生儿中,足月儿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S)应用剂量早期和晚期早产儿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均显著低于足月患儿(P0.05);3组RDS新生儿母亲在产前地塞米松使用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并发症主要有颅内出血、肺炎、视网膜病变和动脉导管未闭。3组新生儿治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早期早产儿死亡2例。结论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质量RDS新生儿的临床特征、高危因素、并发症及治疗反应均存在差异,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早期早产儿与晚期早产儿、足月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及预后的不同,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患儿的临床资料,按胎龄分为两组:早期早产儿组(<34周)、晚期早产儿、足月儿组(≥34周),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结果:RDS患儿中早期早产儿所占比例较高(57.38%),发病早,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高,PS再次使用率高,n CPAP使用率高,使用n CPAP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消化道出血、败血症、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更高,而晚期早产儿、足月儿合并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中,早期早产儿治愈率更低,死亡率更高,住院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胎龄新生儿RDS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存在差异,在治疗时应考虑胎龄因素,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刘冰芝 《河北医学》2012,18(11):1582-1584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发病原因及发病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院儿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呼吸暂停新生儿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58例呼吸暂停患儿中,早产儿42例,发生率72.4%,其中体重在1500g以下者呼吸暂停发生率明显增高;足月儿和过期产儿共16例,发生率27.6%.在引起继发性呼吸暂停的原因中,出生后0-7d早产儿的呼吸暂停主要由非感染因素造成,出生后8d以上早产儿的呼吸暂停主要由感染因素造成.结论:新生儿呼吸暂停以早产儿多见,应加强监护及治疗措施,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莫炜明 《广西医学》2008,30(8):1254-125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严重疾病,危及患儿生命,早期预防用药促进早产儿肺成熟,从而可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盐酸氨溴索静脉给药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在临床上已取得了证实[1].我科2004年1月至2007年2月采用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法治疗此病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早产儿常见合并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临床观察和构成比分析.结果 本组早产儿合并症发生率由高到低为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喂养不耐受、感染;而且胎龄、体重越小喂养不耐受及呼吸暂停、感染的发生率越高.结论 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与出生时体重、胎龄有关,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干预,可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及减少合并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极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呼吸暂停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展爱红 《广东医学》2007,28(4):625-626
目的 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呼吸暂停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6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和相关治疗及治疗效果.结果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5例,发生率为24.2%,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38例,发生率为61.3%(其中5例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继发呼吸暂停).治愈32例,死亡7例,放弃治疗9例.结论 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主张早期使用固尔苏和nCPAP通气,对早产儿呼吸暂停应加强监护和巡视以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以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在危重新生儿使用的临床资料,探讨减少新生儿鼻塞式CPAP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使用鼻塞式CPAP 16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通过分析通气前护理准备、通气过程中护理对策及并发症的及时识别与处理,以探讨减少新生儿使用鼻塞式CPAP时并发症的护理要点.结果 使用鼻塞式CPAP以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居多,用于治疗的疾病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及早产儿呼吸暂停为主,多数患儿可成功撤机,治疗效果好,发生与鼻塞式CPAP相关并发症以鼻小柱压伤为主.做好充分的通气前护理准备、细致的通气过程中护理对策以及早期识别与处理并发症,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新生儿使用鼻塞式CPAP治疗过程中,精心、细致、周到的护理是减少和避免并发症、提高治疗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早产儿常见疾病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探讨早产儿疾病的特点,加强对早产儿疾病的治疗,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高胆红素血症、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等。结论掌握早产儿生理特点和常见疾病的诊治,早期干预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托君保胎对新生儿成熟度的影响。方法:对36例利托君保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胎龄评分判断新生儿实际成熟度。结果:利托君保胎时间与新生儿体重增加成正相关,且新生儿出生胎龄评分大于孕周,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症的发生。结论:利托君在有效保胎的同时,促进胎儿成熟,减少并发症,提高早产儿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原因及早产儿并发症与胎龄、出生体重的关系及早产儿结局.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间住院分娩的孕28周~36+6周早产产妇304例及其早产儿3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早产发生的原因,对不同孕周及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并发症及近期结局进行比较.结果早产发生率18.3%,胎膜早破和子痫前期为早产的常见原因.治疗性早产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发生率高于自然早产组,新生儿感染及高胆红素血症低于自然早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增加,早产儿的并发症如窒息、RDS、吸入性肺炎、HIE发生率逐渐减少,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胎龄和出生体重的增加,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及死亡率下降,存活率增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医师应当掌握引起早产的原因,尽可能的延长孕周及出生体重,将有助于降低早产儿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从而改善早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循证支持。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月本院620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早产与足月产分为早产儿组(n=172)与足月儿组(n=448)。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及实验室常见指标异常情况,分析病原体分布情况。结果:早产儿组青紫、皮肤花纹、腹胀、黄疸、硬肿及呼吸暂停发生率均高于足月儿组(P0.05)。早产儿组呼吸衰竭、休克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均高于足月儿组(P0.05)。早产儿组白细胞计数(WBC)异常、血小板(PLT)降低及C反应蛋白(CRP)升高发生率均高于足月儿组(P0.05)。早产儿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足月儿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早产儿真菌感染较高。结论: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早产儿常合并并发症;早产儿与足月儿感染菌谱有差异;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多种检测手段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分娩并发症,围生儿患病率及病死率较高,是早产儿及围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1],也是难产的早期临床表现。如何预防并恰当处理胎膜早破是减少围生儿死亡的关键,为探讨胎膜早破对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现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81例胎膜早破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儿临床≮见并发症,分析其胎龄、出生体质量、孕期高危因素与并发症关系,为临床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4月—2008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新生儿室收治152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胎龄、出生体质量、高危因素与并发症关系。结果主要并发症有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窒息、呼吸暂停、缺氧缺血性脑病及硬肿症等;28~32周早产儿和出生体质量〈1500g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32~37周早产儿及出生体质量≥1500g早产儿,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有高危因素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无高危因素组(P〈0.01)。结论胎龄愈小,体质量愈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愈高,高危因素影响早产儿并发症发生,应加强孕期保健,早期干预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格尔木地区早产儿临床资料的总结,探讨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的规律,改善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8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早产儿181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11.4%,本文早产儿所发生的并发症以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最高。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呼吸暂停、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及硬肿症是格尔木地区早产儿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2005年1月~2008年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高危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30例出生后lh内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照组30例出生后1h内未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死亡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危早产儿产后早期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显著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82例死亡新生儿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病因。方法:对我科1994年1月~2005年12月82例住院死亡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新生儿为新生儿窒息,晚期新生儿为感染性疾病。围产期新生儿病死率高,占新生儿死亡人数的79.27%。早产儿的病死率较高,占新生儿死亡人数的69.51%。结论:加强孕妇的产前保健,防止新生儿窒息,减少早产儿的出生,正确的护理和科学的喂养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病房收治的38例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存活33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减少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缺氧窒息的发生率,做好保暖,预防肺出血的发生.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在原发病基础上出现反应差、呼吸改变和发绀应考虑为肺出血,连续胸部X线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早期诊断.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合理使用机械通气及止血药,可提高新生儿肺出血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