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内外合治黄褐斑10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是一种色素沉着性疾病 ,中医称之为“黧黑斑” ,好发于面部 ,尤以女性居多。其特点是双颧或双颊部对称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点或斑块 ,形态不规则 ,一般无自觉症状。笔者采用内服外用相结合的治法治疗黄褐斑 10 4例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并与单用面部非穴位按摩及无中药面膜治疗的5 2例作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两组 15 6例全部为女性 ,按 2∶1的比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0 4例 ,年龄 2 8~ 41岁 ,平均 32 .5±8.6 5岁 ;病程 3个月~ 4年 ,平均 1.4± 0 .84年 ;经病理确诊的有 12例。对照组 5 2例 ,年龄 2 5…  相似文献   

2.
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主要是发生在颜面部位的黄褐色素沉着斑片,临床常见,难以治愈。多因为妇科病、妊娠、口服避孕药、消化系统疾病、外用化妆品、日晒等原因诱发。近年来笔者采用针药结合治疗45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45例均为门诊女性病人;年龄最小17岁,最大38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7年;皮损主要分布在颧部、眶周、颓部、额部、口周、下颏等部位。主要兼夹症状有胸胁胀满,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口苦咽干,头痛头胀,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腿酸软,少气懒言,纳少腹胀,白带多,月经不调,经色暗红有血块,便溏或便干。舌质红或暗…  相似文献   

3.
内上合治黄褐斑92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2003年2月~2004年12月用自拟方内服外用治疗黄褐斑4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药内外合治遗传过敏性皮炎18例江西省南昌县人民医院(330200)万顺泉主题词皮炎/中药疗法过敏症/中药疗法遗传过敏性皮炎又称特应性皮炎或异位性皮炎,是一种具有慢性反复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疾病。治疗十分棘手。笔者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18例,获得一定...  相似文献   

6.
宫外孕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中医概括为“妊娠腹痛”、。目前,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宫外孕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笔者自1992年1月-1997年12月,采用“活血化瘀,消杀胚”中药保留灌肠及中药外敷等综合疗法,治疗本病60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系住院病人。列入本组治疗条件:凡生命指征平稳,属亚急性出血型和陈旧性宫外孕患者。年龄20-30岁45例;30-40岁15例,其中43例有停经史,最短的32天,最长的60+天,以40-50天为最多。60例均有阴道流血史,其中腹痛46例,属亚急性出血型者54例,陈;日性宫外孕6例。…  相似文献   

7.
内外合治带状疱疹70例双峰县中医院(417700)彭谊健主题词带状疱疹/中药疗法,清热解毒药(剂)/治疗应用带状疱疹系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皮肤病。中医困其多缠腰而发称为缠腰火丹,又名火带疮、蛇串疮、蛇丹、蜘蛛疮等。其特点是数个簇集水疤群,排...  相似文献   

8.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色素沉着而影响美容的皮肤病.以鼻两旁出现局限性黄褐斑或淡黑的斑块,两侧对称,形如蝶状为其主症,斑块面积大小不等,颜色亦有深浅之别.多见于已婚女子.笔者自2005~2008年,采用中药治疗黄褐斑4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褐斑是一种颜面部皮肤出现局限性淡褐色色素沉着的皮肤病。此病虽多无局部不适或全身症状,但有碍美观,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精神负担。笔者自1992年以来,采用耳穴贴压、患部毫针围刺结合美容按摩综合治疗6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并与单纯按摩治疗的30例作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10.
内外合治慢性唇炎1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雁 《河南中医》1998,18(2):52-52
内外合治慢性唇炎110例报告开雁河南省中医院(450002)主题词唇风/中药疗法薰洗慢性唇炎多见于下唇,寒冷或干燥季节好发,以唇部红肿、糜烂、皲裂、脱屑为主要症状,可伴痒痛,活检见胶原纤维嗜碱变性,病程可迁延数月或数年不愈。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  相似文献   

11.
黄褐斑又称“蝴蝶斑”,是一种常见色素增多性皮肤病 ,好发于颧、颊、额、鼻及口周 ,皮损呈淡褐色或棕褐色斑片 ,大小不等 ,形状不一 ,多见对称。笔者用中药内外合治法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治 84例中 ,男性 2例 ,女性 82例 ,年龄最大 48岁 ,最小 2 1岁 ,以 3 2~ 45岁为多见 ,占 85 .2 % ,病程最短 2年 ,最长达 14年 ,均用中药内外合治。2 治疗方法2 .1 中药内服治其本 拟当归 3 0 g、赤芍 9g、桃仁 9g、白附子 9g、川芎 6g、红花 9g、山药 15 g、山萸肉 15 g为基本方。肝郁气滞加柴胡、香附 ;血瘀加鸡血藤、泽兰 ;气…  相似文献   

12.
13.
笔者目拟土等解毒利湿汤内服合黄连油膏外用治疗脓疮疮7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至临床资料本组7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最大者12岁,最小者2岁半;病程最长者ZO天,最短者3天;皮损发生在头面、颈部者18例,四肢者24例,躯干者3例,头面、颈部、四肢均有者33例;伴全身发热者26例,肿痛者55例;所有患者患部均有不同程度搔痒、疼痛。2治疗方法LI土革解毒利湿汤组方土狭警Bg银花Mg生枪子sg黄年vg黄柏vg蚤休vg前仁eg(包煎)半枝莲vg苦参vg甘草sg。‘岁以下儿童剂量酌减。水煎,每日1剂,第1…  相似文献   

14.
内外合治法治疗小儿疳积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积”是中医儿科四大证(痘、疹、惊、瘠)之一,是农村小儿常见的多发病。小儿本是稚阴稚阳之体,脾常不足,过食甘腻杂食或喂养不当,饮食不洁,极易形成瘠积。笔者自1990年一1995年,运用内服健脾消积汤、针刺四缝穴、用淘米水揉搓推按四缝穴,并配合药食疗法,治疗小儿瘠积9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2例均为门诊患儿。其中男54例,女28例;年龄最小者1岁2个月,最大者4岁7个月;其中l~2岁者25例,2~3岁者38例,3~4岁者ZI例,4岁以上者8例。1.2诊断标准形体日渐消瘦,肌肉松弛,面色皮肤色泽不华,…  相似文献   

15.
中药内外合治中风瘫肢水肿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4年3月~1998年12月,对56例中风瘫肢水肿患者,运用中药内外合治,获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56例患者中男32例,女24例;脑出血者11例,脑梗塞者45例;痉挛性瘫痪者13例,弛缓性瘫痪者43例;中风后1月内发病者42例,1月后发病者14例;仅有下肢水肿者5例,上下肢均水肿者51例。2治疗方法中药煎剂口服结合外洗。内服方:桃仁10g,水蛙6g,红花12g,当归、川芎、泽泻各15g,生薏苡仁、获警、车前子各3O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外洗方:芒硝1009,开水1000ml,冲芒硝外洗患肢,每次洗30min,每日2次,洗时加热。治疗1…  相似文献   

16.
中药内外合治小儿腹泻40例江西赣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41000)肖玉玲朱玲玲主题词补中益气汤/治疗应用五倍子/治疗应用泄泻/中药疗法敷脐小儿腹泻临床上很常见,我们自1986年以来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内服及配合五倍子研粉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现总结...  相似文献   

17.
凌春波 《陕西中医》1999,20(12):531-531
采用口服清热利湿、行气祛瘀的基本方(败酱草、黄芩、香附、柴胡、川楝子、丹参、赤芍)及外用灌肠方(败酱草、红藤、公英、银花、丹参、赤芍、三棱、莪术、野菊花)治疗慢性盆腔炎92例,总有效率为97.8%。提示内外合治该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消斑洁容丸治疗妇女黄褐斑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斑又名黎黑斑、黎黑黑干黑曾,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和产生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也缺乏可靠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用自拟的消斑洁容丸治疗48例黄褐斑,收到了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以供参考。1一般资料本组共81例患者,以一、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与外用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黄褐斑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药内外合治黄褐斑能更好的增强血液循环,淡化色斑,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赵藏朵  李常发 《新中医》2002,34(6):12-12
鹅掌风乃手掌部皮癣,症见皮肤粗厚皲裂。本病多由传染所致,治疗较棘手。笔者以中药内服、外洗,收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方药组成与用法 内服方:当归、生地黄、何首乌、蝉蜕、地肤子各10g,苦参、徐长卿各20g,白芍12g,乌梢蛇9g,白鲜皮30g,甘草6g。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外洗方:苦参、蛇床子、鹤虱、花椒、明矾(后下)各30g,五倍子12g,防风10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