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 ,也是世界四大致盲眼病之一。在糖尿病调查中 ,其致盲率为 2 3%左右 ,而盲人中则有近 10 %由本病引起 [1 ] 。笔者对近 5年来中医药治疗此病的概况综述如下。1 整体辨证与治疗古代医家对消渴症的认识与论述颇多 ,但对 DR的直接论述甚少。现代中医药工作者采用一些现代的研究方法与诊疗技术 ,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近年来充分认识到微循环障碍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认为本病主要是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形成的瘀阻眼络 ,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药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丽娟  蒋宇 《吉林中医药》2009,29(8):687-68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眼部微血管病变.主要病理是燥热灼伤目中血络,导致视网膜的一系列改变,主要以出血为主,而阴伤、燥热、血瘀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病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是阴虚内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过程.中医辨证有多种证型,但以气阴两虚最为常见,治以益气养阴固本为主,辅以清热化瘀软坚.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高达51.3%,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三大致盲疾病之一。早期表现以视网膜血管瘤、出血、渗出为主,随病程发展可出现新生血管、增殖性病变甚至视网膜脱落,根据有无新生血管临床分为单纯型和增殖型,  相似文献   

4.
邵永红 《吉林中医药》2012,32(5):464-46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祖国医学从阴虚、血瘀、痰浊等病机入手,以养阴、活血、化痰泄浊等为治疗大法,集内服、外用、针灸等多种治疗手段于一体,早期干预,对缓解眼干眼涩、视物模糊等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及改善远期预后方面显示了独特优势,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于糖代谢紊乱而引起的终身性内分泌疾病,随着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其患者数量日益增多,估计到2025年将突破3.5亿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onopathy,DR)是糖代谢紊乱引起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随着我国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模式的日益现代化及社会老龄化,DR发病率和致盲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我国的主要致盲病之一。目前中医药在治疗DR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笔者对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DR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冬梅 《中医杂志》2002,43(4):289-290
目的:探讨中医证型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内在联系。方法:对44例合并视网膜病变及50例未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辨证分型及比较分析,结果:合并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中气阴两虚证、血瘀兼证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合并组,有高血压病史者较多。结论:提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气虚关系密切,治疗上以益气养阴为主,配合活血化瘀等法,并积极控制高血压,防治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以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为主症,后期可因增殖性改变牵拉造成视网膜脱离而失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属中医学"消渴目病"、"视瞻昏渺"、"血灌瞳神"等范畴.  相似文献   

8.
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静 《中医杂志》1994,35(1):38-39
应用中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74例144眼,总有效率89%。经临床观察,证明中药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早期防治的作用,并对其病因病机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属中医学"视瞻昏渺"、"萤星满目"范畴,中医学对其辨证分型、治法用药的认识已久,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近10a来,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展示了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中医药相关研究,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治疗进展有重大意义.本文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的方式及疗效进行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许艳红 《光明中医》2011,26(6):1230-123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全身并发症中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主要致盲的原因之一,因此防治DR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医治疗DR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1治疗现状1.1辨证分型DR病情复杂,临床症状差异较大。董彦敏[1]分6型论治。①阴虚燥热型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②胃热伤阴型:方用玉女煎合增液汤加减;③肝肾阴虚型用养阴明目汤加减;④气血亏虚型用归脾汤加减;⑤瘀血阻络型用补阳还五汤加减;⑥脾肾两虚型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早期以视网膜血管瘤、出血、渗出为主.晚期出现新生血管、增殖性病变、视网膜脱离.近年来,现代医学在先进的诊疗技术支持下,对DRP的早期诊断和晚期治疗上取得不菲的成绩,尤其是激光治疗DRP的疗效肯定.但中医药在治疗DRP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中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11):492-49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初探李振中长春铁路医院(长春13005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下称“糖网病”)是糖尿病最早、最常见和严重的合并症,是致盲的首要原因,属祖国医学视瞻昏渺、暴盲、云雾移睛、青盲范畴。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方...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凯 《中医药研究》2002,18(5):61-62
  相似文献   

14.
陈臻 《山西中医》2010,26(6):55-57
糖尿病是常见的全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是致盲的重要原因,其发病率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而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早期发现、及早防治显得非常必要。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并初步显示了优势。仅就近年来中医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中医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就本病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治疗及专方加减等方面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治疗概况,并阐述了中医在治疗糖原病视网膜病变方面的优势及展望。  相似文献   

16.
杨玉青  臧乐红 《河北中医》2011,33(5):786-78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ny,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1]。兹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概况湖南省湘潭市二医院吴刚花(411100)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根据国内外文献报告,其患病率视病程及病情控制不同而异,平均约50%左右[1],其致盲率约占6-8%,是目前世界上四大致盲疾病...  相似文献   

18.
张风梅  李冠峰 《光明中医》2013,28(4):855-85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其以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为主要表现,后期可因增殖性改变造成视网膜脱离而失明。在我国,尤其在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DR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增加,40岁以上人群中DR患病率高达7%[1],因此,研究和探索DR的发病机制和  相似文献   

19.
<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病因之一。研究发现,DR的发生率在糖尿病5 a时为25%,15 a后为75%~80%。近年来,中医药防治DR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以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亦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病率在城市糖尿病患者中约为 5 0 % ,其致盲率为 2 3 2 % [1 ]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 ,对DR的不同时期诊治 ,都有了长足的进展 ,现将研究现状分析综述如下 :1 DR病因病机的深入探讨通过临床试验研究 ,结合眼底病变 ,使中医辨证与西医分型有机结合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DR的中医病机的研究逐渐深入。李志英等[2 ] 通过中医血瘀证与DR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 ,结合眼底荧光造影 ,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