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老年病人急诊特点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急诊科老年急诊就诊病人的疾病谱及相关信息,掌握24 h中就诊高峰时段及其它方面的流行病学资料,以明确老年人急诊就诊特点,为更好地在家庭、社区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开展疾病的预防、康复护理,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及减少老年人急症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设计电子表格,将2006年9月1日~2007年8月31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病人中大于60岁的老年急诊病人的相关信息,包括有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时间、诊断等,输入到Excel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急诊病人有3 486人,占总急诊人数19.7%,男女之比为1.42:1.疾病谱排序中前6位的依次为: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外科疾病、创伤类疾病;急诊就诊高峰时段相对集中在9:00~11:00,14:00~16:00,19:00~22:00.结论 根据急诊老年病人的就诊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提高救护质量.  相似文献   

2.
急救医学早已成为临床二级学科.急救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急诊科采取的模式应由急诊科救治患者的疾病谱来决定[1],因而综合医院的急诊科的医疗模式应适应独立完成涉及多专科的危重病人诊治、抢救任务.为研究急诊科急救就诊规律,探讨病谱构成梯次,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适应新形势下急诊急救工作的需要,我们对急诊急救患者的病种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科急诊观察室患儿病种及病情特点,寻求护理对策,以进一步规范观察室患儿护理管理。方法对5471例儿科急诊观察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患儿的病种、年龄、住院时间及病情特点。结果儿科急诊观察室病例疾病谱广,疾病变化快,危重患儿多(共984例,占17.99%),夜间收治患儿1641例,占29.99%。最常见的是呼吸系统疾病(2204例占40.29%)和消化系统疾病(960例占17.55%)。结论为提高急诊观察室护理质量,需加强对危重患儿的识别,重视低氧血症,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强化医疗安全意识,加强预防医院感染等。  相似文献   

4.
李明凤  李红  龚成英 《华西医学》2005,20(4):752-753
急诊诊断室是每个医院急诊病人就诊的重要场所,据调查大多数医院急诊诊断室都没有设立急诊诊断室护士.急诊病人的病情复杂、变化快,随着急诊医学、急诊护理学的发展,特别是护士向专科方向发展,急诊诊断室和急诊抢救室、EICU、观察室、急诊清创室具有同样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是急诊护理发展过程中一个应高度关注的问题,因此,急诊诊断室完全有必要设立诊断室护士,并明确其职责.  相似文献   

5.
李枝国  陶艳  陈杏芳 《护理研究》2004,18(21):1932-1933
通过在儿科急诊观察室实施集中静脉穿刺的方法 ,证实了该法不但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还能节约护理人力资源 ,提高病人满意率 ,减少医疗投诉和纠纷。  相似文献   

6.
李枝国陶艳  陈杏芳 《护理研究》2004,18(11):1932-1933
通过在儿科急诊观察室实施集中静脉穿刺的方法,证实了该法不但能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还能节约护理人力资源,提高病人满意率,减少医疗投诉和纠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在急诊病人病情评估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为急诊预检分诊时对病人病情进行定量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11月急诊就诊病人19 635例,在病人急诊就诊时预检护士均应用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对其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安排急诊病人就诊,对病情危重者做出相应的急诊处置,统计不同评分病人预后(好转回家、急诊留观、入住专科病房、ICU及死亡)情况。[结果]不同评分(0分~10分、11分~19分、≥20分)病人好转回家、急诊留观、入住专科病房、ICU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评分≥20分病人入住ICU及病死率明显增高,评分为11分~19分时病人急诊留观率及入住专科病房率最高,评分为0分~10分的病人好转回家率最高。[结论]急诊预检分诊评分系统将急诊病人病情量化,为急诊预检分诊病人病情评估提供了依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检分诊系统。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儿科急诊护患纠纷的发生.方法:主要在服务态度、技术操作、等候时间过长、就诊程序复杂、收费等方面分析原因.结果:提出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简化就诊程序、保证急诊病人得到及时诊治,建立完善的收费制度并合理收费等针对性对策.结论:正确处理护患关系是防止和减少护患冲突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罗淑玲 《护理研究》2004,18(12):2234-2235
医院急诊管理既有一般科室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急诊就诊与留观医疗保险费支付的比例不同,病人对急诊留观室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按病情需要观察1d~3d的急诊病人被安排在临时输液室观察,而患多科合并疾病和无入院指证或有入院指证暂时无法收入院的重症病人被收治在急诊留观室内。实现急诊留观室病房化管理是急诊绿色通道的延伸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急诊病人的疾病分类与就诊时间,提高急诊护理管理成效。[方法]对8372例急诊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损伤和中毒、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是急诊科的前三位疾病,急诊病人男性多于女性,急诊病人全天就诊量与就诊时间类似“m”型分布,08:00~10:00为全天高峰,03:00~06:00就诊者最少。[结论]护理管理中应根据急诊病人的疾病谱以损伤、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疾病为急诊科的护理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点,注意病人的就诊高峰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人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应急预案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内科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急诊内科收治的240例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应急预案的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及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患者的护理管理。方法对514例急诊ICU监护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4例急诊ICU监护患者在护士的密切观察和严格护理管理下,家属满意度为99%。结论加强急诊ICU监护患者的护理管理,是减少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关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急诊潜在危重患者应用改良式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对病情评估及预后分析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方法对455例危重病患者分别进行MEWS及APACHEⅡ评分,对2种评分标准不同分数段患者在门诊、专科普通病房(HDU)、重症监护室(ICU)、急诊中治疗的构成比进行分析,比较2种评分标准的门诊治愈率、1个月内出院率,以及对门诊、HDU、ICU、急诊患者预后评价的灵敏性及特异性。结果 MEWS>5分时,患者病情危险性及死亡率显著升高,与5分以下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15分时,患者危险性显著增加,与15分以下者相比差异显著。两种评分标准对门诊、HDU、ICU、急诊患者的灵敏性及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评分标准均可对危重患者病情做出正确评估,能有效识别急诊中潜在的危重患者,但与APACHEⅡ相比,MEWS操作简单、评分快速、费用较低,更适合应用于急诊科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和手术室青年女性护士群体职业紧张现状,并分析其对心血管疾病易患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59名急诊、重症监护和手术室青年女性护士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门诊各科室工作护士46名为对照组,采用职业紧张调查表(OSI—R)修订版调查两组护士紧张隋况,比较两组护士职业紧张状况及血糖、血脂及血压状况。结果观察组护士ORQ总分为(156.41±33.18)分,PRQ总分为(97.55±20.43)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132.29±30.43),(82.36±18.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0,2.216,P〈0.01);两组护士的ORQ和PRQ各因子评分、FPG、TG检测值及血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甲等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和手术科室青年护士群体职业紧张程度重,存在着血压、血糖和血胆固醇增加倾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现综合医院医疗废物的全程化、规范化管理。方法: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建立院内"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职能处室—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三级全程综合管理体系,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院内操作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各层次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应急机制,注重应急演练;明确了各管理部门职责,加强协调与合作,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医院将医疗废物的环节管理与责任管理具体落实到科、到人,并计入各科室年终考核,与奖惩挂钩。结果:医院医疗废物设施、设备完善;各医疗废物产生科室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有效密封包装和记录,保洁公司能及时进行院内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及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公司交接工作;全院相关科室能及时响应、积极正确处理医疗废物遗撒等应急事件。结论:综合医院建立三级全程综合管理体系,明确各管理部门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运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可以实现医疗废物的规范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门诊质控管理中采用护士分时段现场预约与走动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4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89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质控管理;同时选择2020年5—9月在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84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护士分时段现场预约与走动式管理;对比两组诊疗服务效果、就诊质量、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挂号时间、候诊时间、诊疗完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务情况、就诊环境及诊疗体验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诊护理、药物管理、导诊服务、宣教水平、院感控制及行为规范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质控管理中应用护士分时段现场预约与走动式管理效果显著,有效提高门诊的护理质量,缩短就诊、挂号时间,保证就诊顺利。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了解并分析2级综合性医院门诊的噪声情况,为医院控制噪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1年8月18_20日,应用噪声测量仪测量上海市某2级医院门诊的各种噪声,并记录8.00—16:00的每小时等效声级及各种噪声源的A声级。结果门诊各区域噪声都超过国家标准,其中预检台、儿科门诊、儿科输液室和内科方便门诊的噪声强度较高,等效声级均在70dB以上。门诊各区域在不同时段的噪声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噪声主要来源于说话声、小儿啼哭声、打印机声及治疗车轮声。结论门诊的噪声污染严重,应加强医护人员对噪声危害性的认识,优化医院环境,改进医疗流程,以降低门诊的噪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儿科门诊和急诊就诊情况的影响及其可能原因,为未来优化儿童就医模式、实现儿童分级诊疗提供参考。 方法对2020年2月25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门诊和急诊就诊的儿童及其家属、接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方便抽样法抽取疫情期间在儿科门诊和急诊出诊的儿科医师,采用专题小组半结构访谈法进行资料收集。 结果共回收合格问卷77份,应答率为87.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0例(51.9%,40/77)未带患儿仅家长前来门诊和急诊就诊,44例(57.2%,44/77)为了开药/咨询就诊。33例(42.8%,33/77)非开药/咨询就诊的儿童中,前5位主诉是发热、咳嗽、皮疹、黄疸和早产儿随访,前5位诊断疾病是肺炎、化脓性扁桃炎、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黄疸和早产儿随访,治疗以回家观察和口服药物为主,占75.6%(25/33)。33例患儿中,接诊医师认为没有必要来医院、可就诊于合格的初级医疗机构有13例(39.4%),认为线上咨询能解决部分问题有21例(63.6%),认为在线咨询完全能解决患儿的问题有5例(15.2%)。对6名出诊的儿科医师定性访谈结果显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儿科门诊和急诊患儿数量明显减少,急诊患儿病情较以往复杂,门诊患儿病情较以往简单,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未来应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三级医院儿科/儿童医院门诊和急诊患儿的分流。 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于综合医院儿科门诊和急诊患儿及其家长的就医行为影响巨大,未来应通过加强医学科普、发展在线医疗、合理解决慢性病患者取药问题、加强医师培训、发展医联体等多种途径,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改善儿童就医模式,推动儿童分级诊疗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Patients seeking ED services require intensive interventions. Minimal literature exists on outcomes of mortality for ED patients admitted directly to ICU beds and outcomes of hospital stay. Wait times of the following interventions-time to first medication, first radiologic examination, first blood work, arrival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to order for an ICU bed, and time of admission order to leaving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were investigated for associations with hospital mortality. METHODS: This study was a quantitative, retrospective, non-experimental, explorator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econdary data. RESULTS: Nearly 54% of patients arrived by ambulance; 46% were walk-ins. Mean minutes to ICU admission order was 206.50; from order to leaving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93.56 minutes; and length of stay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298 minutes. Mortality rates were higher for weekend admissions than for weekday admissions. An implication of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that longer periods from order to leaving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ffected hospital mortality rates. DISCUSSION: Mortality rate was more likely to increase the longer it took to leave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fter an admission order. Further study on timeliness of ED interventions related to hospital outcomes may provide the information to revise practice. Using a system-wide database interfaced with an in-hospital system would facilitate the ability to do outcomes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小儿普外科住院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收治的724例普外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62例和对照组3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儿童早期预警评分系统( PEWS),依据分值采取不同级别的早期预警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儿非计划入住ICU率、自动出院/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及医生对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非计划入住ICU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93%,9.39%,(6.09±3.30) d,低于对照组的4.97%,16.30%,(6.93±4.60)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分别为5.01,8.63,2.84;P<0.05);观察组患儿自动出院/死亡率为0.28%,低于对照组的0.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05);医生对观察组护士满意度在护士是否能主动巡视患儿、护士是否能观察到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告知医生、护士的沟通能力如何、科室医护配合是否满意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4.11,4.25,3.10,2.17;P<0.05)。结论 PEWS评分系统能帮助医护人员方便、快捷地识别、处理危重症/潜在危重症患儿,加强了医护间沟通病情的及时性、准确性,提升了患儿安全,有利于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为提高护士工作的独立性、增强职业自信提供了可靠支持,值得在小儿外科病房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