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增生结节、肝硬变化与肝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7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PC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癌产社组织中,增生结节PCNA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肝硬变及正常肝组织,而后两者间PC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增和一结节与肝硬变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细胞群体。肝硬变仍为成熟的细胞,而增生结节可以持续增殖,甚至转变为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肝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探讨PCNA与肝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评价PCNA可否作为一个新的客观预测肝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的可行生物学指标。方法:采用鼠抗人PCNA单克隆抗体,可8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9例胆管细胞癌,11例转移性肝癌标本进行了ABC免疫组化染色,以X^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及log rank检验对结果做统计分析。结果: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转移性肝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95%、77.77%、81.82%。PCNA阳性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病理分级及血清AFP明显相关,但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病人性别、年龄及HBsAg是否阳性无关。结论:PCNA的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CNA有望成为预测肝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增殖细胞核原(PCNA)在原发性肝癌(HCC)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民政部及其与肝组织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α和PCNA在正常肝组织、原发性肝癌(HCC)和癌旁肝组织的表达。结果:TGFα和PCNA在正常肝组织中均不表达;61.0%的HCC癌组织和57.5%的癌旁肝组织表达TGFα;100%的癌组织和97.5%的癌旁肝组织可观察到PCNA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在胆囊良恶性病变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 SP免疫组化法检测 35例原发性胆囊癌 ,10例胆囊腺瘤及腺瘤样病变组织 ,10例慢性胆囊炎中 PCNA表达结果。结果 :PCNA在原发性胆囊癌 ,胆囊腺瘤及腺瘤样病变组织和慢性胆囊炎中的阳性表达指数分别为 43.84%± 18.5 3%、6 .35 %±4.17%、4.5 8%± 3.5 8% ,原发性胆囊癌 PCNA L I明显高于胆囊良性病变组织 (P<0 .0 1)。胆囊癌分化程度越低 ,Nevin分期越高 ,PCNA L I有增高的趋势 (P<0 .0 1)。胆囊癌分化程度与 PCNA L I相关系数为 0 .3719(P=0 .0 2 78)。PCNA L I≤ 43.84%的胆囊癌患者 ,其生存率明显高于 PCNA L I>43.84%者 (P<0 .0 1)。结论 :原发性胆囊癌的发生、发展与细胞异常增殖有关 ,PCNA对胆囊癌的鉴别诊断、判断转移与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硬变、肝细胞不典型增生 (L CD)与肝细胞癌 (HCC)的关系。方法 :应用 S- 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 2 7例 HCC、 90例肝硬变组织中 PCNA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中 PCN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肝硬变组织 (P <0 .0 5 ) ;伴有 L CD改变或 HBV感染的肝硬变组织 PCNA阳性率明显高于无 L CD改变和 HBV感染者 (P <0 .0 5 )。结论 :(1) PCNA可能是检测各种细胞增殖状态的很有价值的标记物 ;(2 )具有较高 PCNA阳性表达率的 L CD有活跃的增殖能力 ,可能是一群具有肿瘤性增殖潜能的癌前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在原发性肝癌(HCC) 和癌旁肝组织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组织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GFα和PCNA 在正常肝组织、原发性肝癌(HCC)和癌旁肝组织的表达。结果:TGFα和PCNA在正常肝组织中均不表达;61-0% 的HCC 癌组织和57-5% 的癌旁肝组织表达TGFα;100 % 的癌组织和97-5 % 的癌旁肝组织可观察到PCNA阳性反应。经统计学分析,癌组织的TGFα染色强度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P<0-01) ;TGFα阳性组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的PCNA 标记指数(LI) 均分别高于TGFα阴性组( P均<0-01)。结论:HCC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存在TGFα的异常表达;TGFα与HCC癌组织和癌旁肝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推测HCC中可能存在正反馈的TGFα自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抗PCNA的单克隆抗体PC10免疫组化染色常规石蜡包埋的膀胱癌组织。结果:全部48例膀胱癌标本中46例PCNA显示阳性(958%),正常膀胱组织均为阴性。PCNA指数在Ⅰ、Ⅱ、Ⅲ级肿瘤中分别为(828±868)%,(2382±1602)%,(4468±2465)%。在Ta~T1和T2~T4期肿瘤中分别为(1258±1233)%和(3455±2189)%。PCNA指数在各病理分级和分期间均有统计意义(P<0.01)。为了比较PCNA指数与生存率,根据PCNA染色平均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即高PCNA组,其PCNA指数>21%和低PCNA组,其PCNA指数<21%。我们用Logrank方法对生存率统计发现高PCNA组的预后明显比低PCNA组的预后差(P<0.01)。结论:PCNA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均有密切关系,可作为膀胱癌一个有效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8.
9.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3例肾癌组织PCNA进行检测。结果:肾癌组织PCAN增殖指数与周围组织有无侵袭有显著性差异,且随肿瘤级的增高,其PCNA增殖指数亦相应增高,结论:PCNA的表达肾癌的恶性表型,对评估肾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子宫肌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子宫肌瘤组织和相应子宫肌层组织中PCNA的阳性表达水平.结果 (1)在子宫肌瘤组织中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子宫肌层组织.(2)不同分类子宫肌瘤组织中PCNA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 PCNA的表达水平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胃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定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BC免疫组化法研究50例胃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及意义。发现高分化、组织学分级I级、癌细胞浸润深度+级和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PCNA阳性细胞率评分均数明显低于低分化或未分化、组组学分级Ⅱ级或Ⅲ级、癌细胞润深度++级或+++级以及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结果提示PCNA阳性细胞率高的胃癌恶性度高和预后差,PCNA是一个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调亡抑制基因bcl-2产物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以及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SP(链霉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3例宫颈鳞状细胞癌(Ⅰ级10例,Ⅱ级22例,Ⅲ级11例),24例宫颈不典型增生,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CNA,bcl-2基因产物的表达.结果:PCNA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明显阳性表达,定位于宫颈鳞癌细胞核,PCNA在宫颈鳞癌Ⅰ,Ⅱ,Ⅲ各级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PCNA在正常宫颈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宫颈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宫颈组织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肿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升高.bcl-2阳性表达产物定位于宫颈鳞癌细胞质,bcl-2在宫颈鳞癌Ⅰ,Ⅱ,Ⅲ各级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宫颈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宫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CNA,bcl-2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其共同作用,可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增殖细胞核抗原及nm2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及nm2 3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 85例胃癌手术标本中PCNA及nm2 3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 85例胃癌中PCNA、nm2 3的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2 9% (4 4 / 85例 )和 4 4 .7% (38/ 85例 ) ,PCNA及nm2 3在胃癌中的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关 (P <0 0 5 ,P <0 0 1 ) ;PCNA与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结论 :PCNA及nm2 3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 相似文献
14.
腮腺肿瘤的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2例正常腮腺组织,3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及32例腮腺腺样囊性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PCNA在正常腮腺组织,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腮腺腺样囊性癌中呈阳性表达,但PCNA表达阳性率及强度与腮腺细胞分化程度相关;腮腺腺样囊性癌组的PCNA的阳性及强阳性表达构成比明显高于腮腺多形性腺瘤组。结论:PCNA反映腮腺肿瘤的增殖活动,可作为腮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及作为恶性程度的参考性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作为δ-DNA多聚酶的辅助蛋白,是一项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良好指标,对细胞由G1期向S期过渡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从细胞增殖状态的角度.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对大肠癌中PCNA的含量进行半定量检测,探讨PCNA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期为大肠癌的诊断、治疗和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在上颌窦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上颌窦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了35例上颌窦鳞癌和15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PCNA表达。结果:PCNA染色阳性细胞为细胞核染色。PCNA指数上颌窦鳞癌为86.94±9.83,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为46.14±2.6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上颌窦鳞癌的分化程度的降低,PCNA指数增加,不同分化间PCNA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PCNA的表达与上颌窦鳞癌的发生及分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汤秀华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1,2(1):25-25
为了解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分布特点,探讨其与肿瘤良恶性程度的关系,本对胃癌及癌旁组织进行了免疫组化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在甲状腺肿瘤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4例甲状腺腺癌,10例不典型腺瘤,15例乳头状腺癌,10例滤泡性腺癌,10例髓样癌,10例未分化癌。结果 PCNA增殖指数在甲状腺腺瘤为12.8,不典型腺瘤为19.8,乳头状癌为19.2,滤泡性腺癌为26.4,髓样癌为27.9,未分化癌为44.3。各组间比较:不典型腺瘤与乳头状癌之间无差异;腺瘤与不典型腺瘤和乳头状癌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余各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PCNA增殖指数可作为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指标,并可反映其临床生物学行为,为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P16、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怕在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肝细胞癌组织中P16、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怕的表达。结果:P16、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怕在肝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67%、56.67%、83.33%,且与肝细胞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有无肿瘤包膜受侵有关。P16蛋民P5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怕阳性表达无明显相关,而P53蛋白与增殖细胞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