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衰老始于肝中老年记忆力减退的本质是脑功能的衰老和退化,脑功能在中医分属于五脏,脑的衰老就是五脏的衰老。《灵枢·天年》说:“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虚,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络空虚。”这段论述明确指出,五脏中衰老自肝开始,肝脏功能的衰减对其他脏腑又有很大影响。首先,肝作为气机调节的关键环节,可影响气的升降出入。气为血之帅,气的升降失常,必然导致血不能上荣于心,从而加速心的衰老进程;其次,肝能够调节消化系统…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衰老的根本原因,关键是五脏不坚,精气神渐减;若加之以病,调治失宜,则损人寿命而伤及天年。因此,对老人疾病的调治,抓住其五脏病机的特点,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老年人和老年病的特点《灵枢·天年》曰:“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灭,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衰老机理的探究经历代医家论述、研究已形成多种学说,血浊理论的提出为探究衰老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血浊的防治对指导临床防治老年疾病、引导保健防衰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有重要意义。1血浊的概念中医学认为血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又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血的正常运行及其功能的发挥是多脏腑功能共同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论老年性痴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痴呆属中医老年呆病范畴 ,其概念涉及“老”和“呆”两个要素 ,即发生于衰老过程中的以痴呆笨傻等神志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其病位在脑 ,但涉及心、肝、脾、肾诸脏功能衰退和失调。其病理特征是以正虚神衰为本 ,窍闭神匿为标。1 老年呆病是神衰基础上的神病 ,病位在脑1 1 神精气神被誉为人身之“三宝” ,其中神为“至宝”。《类经》云 :“虽神自精气而生 ,然统驭精而为运用之主者 ,则又在吾心神。”“神”对于生命活动过程的主宰作用不仅体现在机体的形态动静、言语气息、面部表情等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和有意识的思维活…  相似文献   

5.
老年糖尿病证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灵枢·五变篇》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o"指出了五脏柔弱是发生消渴的重要因素。老年是生命过程中组织器官走向老化和生理功能逐渐衰退的阶段。老年人其生理功能减退,脏腑功能衰弱,精血耗损,脏腑精气衰退。众所周知,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是脾肾两虚,脾为先天之本,肾为后天之本,脾肾两虚是老年病的主要原因和基础,脾肾亏虚继而出现气虚、血瘀、痰凝、肝郁等,脾肾亏虚为本,血瘀痰凝为标,本虚标实是老年病的基本病机。因此,笔者认为老年糖尿病关键在于从脾从肾从血瘀辨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常为夜尿次数过多,不得安睡而苦恼。而一些老年妇女虽说更年期早已过去,白带却时有发生,这都是脾肾虚衰所致。发育、成熟、生殖、衰老,这一增龄性演变过程,可以说是每个人生命过程的:普遍现象。清代丁其誉说:“凡人三十岁以后,年衰一年。”说明人体从三十到五十岁即已开始步入衰老阶段。老年性尿频与白带也正是人体内部某些脏腑器官,生理、病理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所表现的具体指征。  相似文献   

7.
人到老年,体内的各个器官的机能开始衰退。《黄帝内经》中说:"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肺气虚;九十岁,肾气焦;百岁,五脏皆虚。"由于各个脏器虚弱,外邪更容易侵犯,就会引起一些好发于老年人的常见病,比如老慢支、心脏病、慢性肾炎等病症,  相似文献   

8.
血瘀既是衰老进程的必然结果,又是促使衰老加重、加快的重要因素,故成为衰老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衰老-血瘀相关理论根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历代医家长期的临床实践和不断的经验总结,后世分有各家学说:直论血瘀致衰者认为瘀血内阻,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就要发生障碍,从而导致并加速人体衰老,因此,延缓血瘀证产生是防止早衰的关键;肾虚血瘀说,有因肾阳虚致瘀者,有因肾阴虚致瘀者,皆倡补肾活血以养生保健延缓衰老及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气虚血瘀说认为人体衰老的主要机制在于气血失调、气虚血瘀;瘀浊邪毒说力主虚实夹杂论;因瘀致衰是因虚致衰理论的延伸。衰老-血瘀相关理论在大量临床实践和基础实验研究中皆得到充分的证实,为中医药延缓衰老、防治衰老相关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益气活血法抗衰老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衰老是机体多器官功能逐渐减退的过程。衰老的学说繁多 ,衰老的本质众说纷纭。祖国医学认为“气虚血瘀”是人体衰老的本质之一[1,2 ] 。现代医学认为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增龄性变化是机体衰老形成的重要因素[3,4 ] 。通过“益气活血法”调理机体 ,可纠正气虚血瘀证 ,增强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功能[5] ,能有效地抗衰老 ,益寿延年。气血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 ,是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的本质在于气血 ,“以奉生身 ,莫贵于此”(《内经》) ;人体生长、发育、壮盛、衰老的过程 ,无不反…  相似文献   

10.
论肝与衰老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或病理过程,人至老年气血渐衰,百病丛生,脏腑功能减退,阴阳处于低水平的平衡或已不能维持平衡,产生阴或阳的偏盛偏衰,出现白发增多、体力下降、视听嗅味触等感觉能力下降及智力衰退、性格改变等表现,易出现中风、眩晕、震颤等老年多发病,其他疾病在老年期也大多呈现易发及加重的趋势,而疾病的发生又可提早或加速衰老的进程.在传统认识中,中医多从先天之本肾脏与后天之本脾脏功能的失常来说明衰老的过程[1],但用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论来研究衰老的这些变化,探究衰老的机理,可以发现肝与之关系也非常密切.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灵枢·天年>亦有"人生......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的记载.从这些论述知道,在<内经>时代的古代医家已经认识到肝与衰老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周德兴 《养生月刊》2007,28(7):608-609
人到老年,身体生理机能渐趋衰退,脏腑功能逐渐虚弱。《灵枢·天年》中说:“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相似文献   

12.
中医对老年痴呆病的认识与治疗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痴呆病是临床上老年人常见的难治病之一,属中医的郁证、癫狂范畴。目前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与疗法尚未形成格局。笔者综合近年来学术界的见解结合自己的认识略呈管见。 1 生理病理 老年痴呆病究其生理原因是年岁日增,髓海空虚,神气不足。《内经》云:“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始衰……;八十岁肺气始衰……;九十岁肾气焦……;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由此可见,人的生命每十岁为一个发展阶段,五十岁以后开始进入老年阶段,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变、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主骨生髓充脑,在体为骨,开窍于耳和二阴,在液为唾,其华在发。肾为人体生长发育之本,脏腑机能活动之本,一有耗损,则诸脏皆病。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五七,阴阳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相似文献   

14.
肾虚痰瘀与衰老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姜惟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3):106-108
本文认为肾虚系致衰的根本原因,在人体整个生命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其生理状态的不同,取决于肾中精气盛衰的变化。肾中精气阴阳充足,五脏六腑得其所养,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则衰老可望能延迟,寿命可望能延长。肾中精气一旦衰减,则衰老随之而来。痰瘀是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病理变化和病理产物,亦是致衰的重要因素。其形成后,不仅影响脏腑组织器官的营养供给,而且会导致机体发生新的病理变化,从而加速机体的老化。实际上在衰老的进程中,肾虚为本,痰瘀乃是标,本虚标实,互为影响,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5.
衰老既是一种病理变化,又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生理过程,而提高生命效率及生存质量,延缓衰老过程,使寿命尽可能达到或接近生理限度,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正虚夹瘀是衰老的主要病机 中医对衰老的认识源远流长,《内经》中即指出“脏腑虚衰”是衰老的主要原因,其中肾和脾的虚损更为重要。肾为先天之本,肾中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生之本也。”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衰老都与  相似文献   

16.
女性绝经前的特殊病理及生理内环境以"衰始阳明"为基点,女子"五七""阳明脉衰"的表现之一是"面始焦",即面部开始出现面色憔悴、无华甚至皱纹等衰老表现,可见女子皮肤衰老和阳明脉的盛衰关系密切。故从足阳明经脉的循行特点,阳明脉衰是皮肤衰老的先导,阳明脉衰是皮肤衰老的病理生理内环境,更年期是机体走向衰老的关键启动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速皮肤衰老和充阳明而实三阳,是"治未病"、延缓机体衰老重要环节的5个方面探讨女子"阳明脉衰"与皮肤衰老的病机及其防治的相关性。认为"阳明脉衰"是女子绝经前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改善"阳明脉不足"是延缓女子皮肤衰老的治本措施,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宗气是维系人体心肺功能的根本动力,宗气的形成与肺脾肾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宗气虚衰则直接影响心肺的功能,肺脾肾耗伤太过则宗气虚衰下陷。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病机以肺脾肾虚衰为主,故宗气虚衰贯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的始终。文章从宗气理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以期为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中风基本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风发病必根于气虚中医学认为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气者 ,人之根本也”(《难经 .八难》)。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均依赖于气的滋养和激发功能。正气充足 ,脏腑功能正常 ,阴平阳秘 ,在表可抵御六淫外邪侵袭 ,在内则无内生五邪之忧 ,疾病无以发生。正所谓“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如若正气不足 ,脏腑功能低下 ,则人体阴阳失调 ,气血不和 ,外易感受六淫之邪 ,内易滋生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 ,导致疾病发生 ,亦即“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灵枢 .百病始生》篇亦谓 :“风雨寒热 ,不得虚 ,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而不病…  相似文献   

19.
心肝虚衰是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重要发病基础;肝的生理代谢功能减退,导致本脏及其他脏腑气血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是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发病的重要病机;疏肝调血法是治疗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克勤 《河南中医》1995,15(1):49-50
谈补肾与抗衰杨克勤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150000)主题词补肾(中医);衰老/预防和控制《内经》认为,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此期形体外候开始逐渐老化,机体内部脏腑功能逐渐减退,进入老年多病阶段。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水火之宅”,故而人体衰老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