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乳腺增生病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华 《河北中医》2006,28(8):633-635
古往今来,历代中西医学者对乳腺增生病诊治方法繁多。近年以来,中西医结合对乳腺病诊治有了行之有效的新突破。现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对乳腺增生病诊疗概况综述如下。1中医诊断1.1疾病命名陆德铭[1]在《实用中医乳房病学》中对乳腺增生病命名做了详尽概述。乳腺增生病在中医文献  相似文献   

2.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增生性乳腺疾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全部乳腺疾病的首位,多见于25~45岁女性,且现在起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也逐渐低龄化。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内报道的中医药治法在乳腺增生病治疗的运用也日渐广泛,并取得较好疗效,现就治疗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宋红湘 《中医研究》2004,17(5):61-62,F003
乳腺增生病是以腺泡上皮、导管上皮及纤维结缔组织一种或多种组织增生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乳房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黄体素不足和雌激素相对或绝对过多的长期刺激,致使月经周期中乳腺增生和复旧不全,日久形成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乳癖"、"乳痞"、"乳中结核"的范畴.发病年龄多在20~44岁之间,大约成年妇女每20人在绝经前就有一人患此病[1],当前患者发病率亦有逐渐增加之势[2],且约有2~3%患者发生癌变,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治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结核等范畴,兹就手头1997年中医药有关资料综述如下:1中医药疗法1.1辨证论治周仕萍[1]治疗248例,辨证肝气郁结证,治以乳宁1号液(柴胡、香附、橘叶、夏枯草、山慈姑、三棱、莪术、瓜蒌、贝母等);冲任失调证,治以乳宁2号液...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进展进行了回顾,并从治则治法、辨证论治、外治法、针药并用治疗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好、副作用少,较易为患者接受,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与特效药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7.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病(Hyperplastic disease of breast HDB)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和进行性变化,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有增高趋势,故引起广泛关注。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研究,尤其是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乳腺增生病方面已取得可喜进展,现将其研究概况报道如下。 1 病因病机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陆氏[1]认为其发生与冲任二脉关系至为密切,肾气不足、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肝气郁结、痰瘀凝滞为发病之标。姜氏[2、3]认为肝郁肾虚是其发病之本,早期以肝郁为主,晚期以肾虚为主;气滞、痰凝、血瘀为发病之…  相似文献   

8.
张玉贤  杨洁 《辽宁中医杂志》2004,31(11):920-920
乳腺增生病 ,属于祖国医学乳癖范畴。多发生于 2 0~4 0岁妇女。笔者自 1993年 ,以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 16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 0例 ,均为女性 ,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4 9岁 ;病程 1年以内 85例 ,1~ 3年 5 4例 ,3年以上的 2 1例。均经临床检查 ,B超及红外线乳腺透照确诊为乳腺增生 ,其中肿块或弥漫性增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 (左 :12~ 3点 ,右 :12~ 9点处 ) 12 3例 ,增生于腋下的 7例 ,其它处 30例。2 治疗方法自拟中药基本方 ,药用 :丝瓜络、路路通各 15g ,柴胡2 0g ,香附、郁金 30 g ,海藻、青皮各 30g ,三棱…  相似文献   

9.
辨证论治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于1995~2000年辨证论治乳腺增生60 例,并与天冬素片治疗60例作对照,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6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2岁,平均(32.2±11.9)岁;平均病程(2.3±1.2)年;双侧乳房肿块者24例单侧乳房肿块36例;伴乳房肿胀者45例,与月经有关者27例。对照组6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0岁,平均(31.5±10)岁;平均病程(2.5±1.0)年;双侧乳房肿块者25例,单侧乳房肿块者35例;伴乳房肿胀者46例,与月经有关者26例。两组一般情况及临床表现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全国…  相似文献   

10.
11.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建功  张方元 《中医杂志》1998,39(2):118-120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乳腺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乳癖”范畴,一般认为冲任失调与肝气郁滞为发病的主要原因。临床观察表明,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有明显的优势。笔者特就1990年以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概况综述如下。1 分型治疗1.1 辨证分型治疗:顾乃强将本病分为三型。肝郁气滞型,用乳癖灵1号(柴胡、’当归、白芍、香附、茯苓等);冲任失调型,用乳癖灵2号(柴胡、白芍、熟地、当归、仙茅、淫羊藿、鹿角等);痰瘀凝结型,用乳癖灵3号(柴胡、当归、桃仁、三棱、莪术、海藻、牡蛎等),经期停服。共治疗213例,临床治愈59例,显效69例,有效55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的发病率占育龄期妇女的36%左右。西医对乳腺增生病无特效疗法,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1997年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文献报道概述如下。1 内治法安丽等[1]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为法,自拟增生消散液,方药:青皮、昆布、乳香各9g,夏枯草、浙贝母各12g。20日为1疗程。治疗200例,痊愈125例(62.5%),显效37例(18.5%),有效21例(10.5%),无效17例(8.5%),总有效率91.5%,平均4个疗程。胥桂生[2]以补肾填精,活血化瘀,涤痰散结为法,自拟补肾活血汤治疗乳腺增生病131例。方药组成:鹿角霜、泽兰各15g,菟丝子、女贞子、何首乌各…  相似文献   

13.
中医外治法通过药物或者刺激直接作用于患处,可以克服口服给药可能发生肝脏首过效应以及胃肠道消化液对药物的灭活作用,临床上多用于乳腺增生病的治疗。另外中药辨证论治内服、中药外敷、中药外洗、巴布剂、针灸、推拿、磁疗等方法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目前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仍存在疗效标准相对主观,缺乏客观可靠的指标、文献报道普遍没有随访数据;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等,应进行更加规范和客观的临床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乳腺增生病中医药治疗浅谈谢纪源(江西省上犹县中医院上犹341200)关键词乳腺增生病中医药疗法临床体会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房疾病中的常见病,属中医学乳癖范畴。笔者多年临床实践运用中医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理血行瘀法治疗本病,临床疗效确切,现作如下介绍:基...  相似文献   

16.
肖利芳  吕仕银 《河北中医》2005,27(4):310-311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但以30~50岁的中青年妇女最为常见。由于本病的一小部分有发展成为乳腺癌的可能性,所以有人认为乳腺增生病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本病的临床命名较多,如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良性上皮增生病、乳腺小叶增生症、乳痛症、乳腺腺病、乳腺结构不良症等等。为避免命名上的混乱,使本病名称趋于一致,近几年来,国内临床工作者对本病的治疗进行了不少探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就本病的治疗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本余 《河北中医》1993,15(1):36-38
乳腺增生病与中医的“乳癖”相似,我国最早见于《中藏经》,国外1829年Cooper首先记述此病。国內常见的名称有乳腺小叶增生病,慢性纤维囊性乳腺病。百余年来国内外对本病的研究较多。1972年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定名为“乳腺增生病”1978年我国将此病列为乳  相似文献   

18.
徐利 《中医药导报》2005,11(1):69-70
文章对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进展进行了回顾 ,并从治则治法、辨证论治、外治法、针药并用治疗等 4个方面进行分析 ,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好、副作用少 ,较易为患者接受 ,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与特效药物 ,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朝群 《中医研究》2008,21(12):54-57
乳腺增生病是临床常见的乳腺疾病,乳房肿块和乳房胀痛是其两大主要症状,症状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病是一种非炎症、非肿瘤性的以乳腺不同程度增生为主的病变,与卵巢内分泌失调有关,即黄体功能相对不足而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致乳腺在经期过度增生,月经后复原不全,从而导致乳腺导管、小叶或周围结缔组织细胞增生。其病属中医“乳癖”范畴。笔者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民 《新中医》2002,34(4):75-76
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治疗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从辨证论治,按月经周期治疗,专方治疗,药物外治,针灸治疗,内外合治等方面详尽介绍了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治法的优缺点及今后研究方向提出见解,以供临床进一步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