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及与受体学说关系的论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长期以来历代医家的经验总结 ,在指导中药临床用药中起重要作用。早在《内经》中就有类似归经的记载 ,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有“五味所入 :酸入肝 ,辛入肺 ,苦入心 ,咸入肾 ,甘入脾”。《神农本草经》中亦有“沙参补中益肺气”;“五石脂随五色补五脏”等。直至金张元素才正式提出归经理论。后世医家对其亦有所继承和发展。归经的确切概念 ,历代本草未见记载 ,现代学者对其理解有所差异。如凌一揆在《中药学》中指出 :“归经就是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1] 。郭兰忠认为 :“归经是…  相似文献   

2.
1中药归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1同一味药物,其归经在各书的记载则不尽相同如羌活的归经,《珍珠囊》谓其归“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汤液本草》言其归“足太阳、厥阴经”。《本草蒙筌》称其归“手、足太阳,足少阴、厥阴经”。究其造成分歧之原因,不外与...  相似文献   

3.
对中药归经与引经理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珍 《河北中医》1988,(1):30-31
中药归经、引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医家从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些部位的特殊选择性作用。如某药只对某经或某几经有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无作用。归经理论的形成,可追溯到《内经》的脏腑、经络、药理学说。《素问·宣明五气论篇》云:“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可视为归  相似文献   

4.
中药归经理论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归经学说,是中药药性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起源较早,在《内经》中就已有萌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以后,中药归经理论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归经学说与四气五味、升降沉浮等药性理论一样,从不同角度反映药物的性能,对指导中药临床应用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了对归经问题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本文从几个方面对目前常用中药的归经情况用统计的方法作了初步的归纳分析,现将统计结果及有关讨论作一介绍。由于历代本草对药物的归经记载出入较大,本文以凌一揆编高校第五版《中药学》教材为蓝本,参考《中药大辞典》、《中草药药理学》(吴保杰编)、《中药学》(周凤梧编),取所载有归经的中药进行分析。一、药物归经与作用部位的关系一般认为,药物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些病变部分(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选择性作用。即药物在机体内发生作用的部位和范围。现参考《中药  相似文献   

5.
中药归经理论是中医药的基本理论之一,对临床“遣方用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川芎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历代典籍与中外文献,从川芎归经的本草考证与配伍应用来阐明川芎作为归经药存在的必然性,并从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两个方面来论述川芎归肝经而治头痛的合理性。以期为川芎的归经治疗作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为更好地指导川芎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王瑾  梁茂新 《中医杂志》2012,53(8):635-638
《黄帝内经》所论之“五入”、“五走”较早建立了药食五味与脏腑的对应关系,被普遍认为是归经理论的源头.然而《黄帝内经》确立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并非专属,借助《素问》病机十九条明确疾病的五脏病位,对归经学说的建立可发挥一定作用,却难以直接确定众多药物的归经.发现早期本草学“诸病通用药”以疾病为纲,对主要治疗药物进行系统归类,这一编撰体例无形中在《素问》病机十九条和《黄帝内经》相关论述与具体药物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形成了由“药物→干预疾病→脏腑定位→药物归经”的逻辑链条,进而为金元时期建立归经学说及后世医家分析判断药物归经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 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其创立以来,就颇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今天,归经已成为归纳和阐述中药功效重要的理论方法之一,并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用药。但是,纵观历代本草著作,我们发现,不但没有专著论述归经,而且各家对大多数常用中药归经的载述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样,就给归经的学习、理解、运用、研究等造成了某些混乱,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对现有归经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探讨,实属必要。本文仅就中药归经众载不一的情况作一初步辨析。  相似文献   

8.
归经,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其创立以来,就颇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今天,归经已成为归纳和阐述中药功效重要的理论方法之一,并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用药。但是,纵观历代本草著作,我们发现,不但没有专著论述归经,而且各家对大多数常用中药归经的载述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样,就给归经的学习、理解、运用、研究等造成了某些混乱,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对现有归经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学习、探讨,实属必要。本文仅就中药归经众载不一的情况作一初步辨析。  相似文献   

9.
中药归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用药方法,作为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然而归经概念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归经是药物对机体的某部位,还是某征候的作用呢?至今仍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有认真讨论的必要。笔者通过对中医基本理论的认真学习,和对归经理论的反复探讨,认为归经是中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证候能起主要的治疗作用,而不是中药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下面仅就这一问题,作为初学者,谈谈个人看法。一、归经学说的渊源在《内经》、《神农本草经》,以及历代中药书籍中,每论述一味药物时,首先标  相似文献   

10.
益智药物与归经入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智药物是指能促进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药物。中药中具有益智作用的药物很多 ,按药物归经的依据应是归经入脑而不再是心 ,但从古至今归经理论中无归经入脑之说 ,这里存在矛盾之处 ,值得研究。1 归经的含义及药物归经的依据历代本草都没有关于归经概念的确切记载。现代比较公认的理解是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一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药物作用于机体后 ,其药效能够调节某脏、某腑或某经络的功能。“归”,应是指药物药效的归属 ;“经”,应理解为是建立在脏腑、经络理论之上的功能单位 ,是药物药效作用的部位 ,不能单纯认为是经络。归经药性的理…  相似文献   

11.
从中药归经的概念、渊源及历史沿革,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中药归经的系统理论及中药归经系统理论在治已病和治未病中的运用四个方面来说明中药归经概况和归经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12.
浅议中药归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归经理论归纳的是中药对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而归经的判定依据应当以所治病症的病位为标准,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中药的归经与其药理作用有一定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与中医对脏腑功能的理解基本一致。目前,对归经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增加了新的内涵,正确应用归经药可收到显著的临床疗效,笔者在多年临床运用中也取得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129种归肺经中药的化学成分类别构成与其归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经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清代名医徐大椿曾言:"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归经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研究的热点,目前,许多学者从有效成分体内分布、微量元素体内分布、信号传导水平观察、药效观察等多个方面对中药归经理论进行了探索研究,其中对归经中药化学成分与其归经作用的关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化学成分是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而中药所含化学成分很复杂,每一种单味中药都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类别。这些成分是中药临床治疗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汉唐时期虽未有关于中药归经理论的明确记载,但实为归经理论产生的学术渊源。《内经》确定了五味、疾病等与五脏的关系,《神农本草经》归纳了中药对机体脏腑的趋向性作用,唐代已有药物对脏腑经脉概括性治疗作用的描述。宋金元时期中药归经作为一门单独的药性理论已渐成体系。北宋后期医家结合五味理论等对药性理论进行阐述和发挥,金元易水学派用药重视分析脏腑病因病机,将中药归经进行具体化、系统化的归纳,使之由用药经验上升为单独的药性理论。明清时期中药归经理论渐趋成熟完善,出现药物归三焦、走卫气营血、入络和入奇经等思想。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辨证理论的盛行,及药性理论的发展程度等均对中药归经理论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7年10月28日,由上海市政府、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第103期东方科技论坛“本草物质组计划”专题研讨会在上海沪杏科技图书馆隆重举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梁鑫森研究员在本次论坛上提出了《本草物质组计划》的设想与建议,该《计划》深入分析了本草物质组计划的背景、目标、任务、路线、策略和可行性,建议对我国的中药资源进行系统研究,全面解析中药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构建本草物质资源库,从而完整系统地阐述中药的多组分多靶点整体调节机制,解读中药的科学性,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建立我国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可持续、高效的重大创新中药研究和产业化提供技术与资源支撑。该《计划》为我国中药现代化科学研究描绘出较为清晰的路线图,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深远影响。该《计划》的产生源于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基于现代化理论和技术的复方中药系统研究”和科技部973计划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药归经理论蕴含着前人对经络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其影响不言而喻.当今归经研究对经络理论的忽视一定程度上造成其研究方向的偏移,正确认识经络理论在归经理论中的应用是研究药物归经的必要途径,文章就经络理论在药物归经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运用系统性概念及经络环型模式研究药物归经理论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统计与分析《中华本草》根及根茎类中药外用的性能及应用特点,以期为中药临床外用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中华本草》收录的中药进行逐一筛选,以“来源”一项明确出现根、根茎、根皮、块根、子根等为纳入标准,统计根类外用中药的性味、归经、部位、鲜用、毒性、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等信息,并将信息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华本草》中明确记载根及根茎类中药共2 662种,可外用根及根茎类中药1 653种,性味以寒凉、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肝、肺、脾经为主,入药部位以根、根茎、根皮为主;半数以上的可外用根及根茎类中药能够鲜用;功效以“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祛湿止痛”为主,主治病证以皮肤疮疡、跌打损伤、痹证为主;外用方法以捣敷、煎水浸洗、研末撒敷为主;大多数根及根茎类中药的外用给药并未给出明确的剂量,以适量为主。结论:《中华本草》所载可外用根及根茎类中药数量众多,疗效确切,应用前景广阔,但目前还存在有用量不明确、研究较少等问题,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更好地发挥中药外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止咳平喘药归经统计发现,桃仁属于止咳平喘又不归肺经的极少数中药。按照“以效识性”的中医药思维,桃仁具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应当归肺经。桃仁归肺经的缺失,是中药性效不符的代表性问题。文章对桃仁止咳平喘功效、应用与归经进行本草考证,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寻求古今依据,以期弥补缺失的药性。分析表明,桃仁止咳平喘功效记载明确,应用悠久且内容丰富,但古今桃仁归肺经的记载罕见,因古人认为其止咳平喘的机理为“活血→降气→止咳平喘”,从而认为桃仁止咳平喘而不归肺经。这一“性效不符”的矛盾,可能是当下只看到了古人未记载桃仁归肺经的“表”而未看到古人受制于历史条件难以深入研究的“里”造成的。文章认为,搁置矛盾难以推动中药药性理论的进步和突破,“止咳平喘”是否为桃仁的独立功效是判断桃仁是否归肺经的“分水岭”,文献研究明确桃仁具有独立的止咳平喘功效,为其归肺经的确认奠定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每一学科都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而这些概念正是该学科存在的基石。本草、本草学、中药、中药学的概念就是中药学科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但《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辞典》对“中药学”的解释为近代中药学科的通称,中国药学古称“本草”。随着西方医药学在中国的传播,“本草”或“本草学”逐渐改称为“中药学”。这样的解释令人难以满意。下面是笔者对这几个概念的检索(见表1)和探讨,请雅正。  相似文献   

20.
中药归经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归纳中药归经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的各种方法,分析其优越性和局限性,总结出中药归经在理论研究方面既要整理古代文献,还应整理归经实验及临床研究方面的现代文献;实验研究应该利用高科技手段。从系统的药效学研究入手。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形成现代中药归经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