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临床上进行皮肤外扩张治疗过程中,发现外扩张后的皮肤有类似延迟的作用。为探索其变化的机理,选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皮肤外扩张组,对照组为不扩张组。各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LDF)及血氧饱和度(SpO2)检测计进行皮肤微循环血流监测,并对2组皮瓣成活面积及微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12天后,LDF值比未扩张前增高,SpO2值恢复到扩张前水平;皮瓣成活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微血管造影皮下血管吻合支明显增多。认为,外扩张后的皮肤生存质量未较正常皮肤下降,并有近似于延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皮肤外扩张延迟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临床上进行皮肤外扩张治疗过程中,发现外扩张后的皮肤有类似延迟的作用。为探索其变化的机理,选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组,实验组为皮肤外扩张组,对照组为不扩张组。各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及血氧饱和度检测计进行皮肤微循环血流监测,并对2组皮瓣成活面积及微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静脉皮瓣成活的影响,探讨静脉皮瓣经预扩张后皮瓣成活安全性的变化。方法以新西兰成年兔为实验对象,进行自身双耳对照。采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成像、酶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以及皮瓣成活面积的测量等方法,观测预扩张静脉皮瓣的微循环变化及皮瓣的成活情况。结果静脉皮瓣经预扩张后,皮瓣的微血管管径由扩张前的(7.2±0.7)μm增至扩张后的(15.6±1.9)μm,微血管密度由(0.010 8±0.000 2)μm2/μm2增至(0.052 5±0.002 1)μm2/μm2(P<0.01),成活率由(21.89±1.12)%增至(85.10±2.32)%(P<0.001)。结论静脉皮瓣经预扩张后,皮瓣的微血管密度、管径均有明显增加,皮瓣的成活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静脉皮瓣成活的影响,探讨静脉皮瓣经预扩张后皮瓣成活安全性的变化.方法以新西兰成年兔为实验对象,进行自身双耳对照.采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成像、酶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以及皮瓣成活面积的测量等方法,观测预扩张静脉皮瓣的微循环变化及皮瓣的成活情况.结果静脉皮瓣经预扩张后,皮瓣的微血管管径由扩张前的(7.2±0.7) μm增至扩张后的(15.6±1.9) μm,微血管密度由(0.010 8±0.000 2) μm2/μm2增至(0.052 5±0.002 1) μm2/μm2(P<0.01),成活率由(21.89±1.12)%增至(85.10±2.32)%(P<0.001).结论静脉皮瓣经预扩张后,皮瓣的微血管密度、管径均有明显增加,皮瓣的成活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扩张皮肤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探索将扩张皮肤设计成任意皮瓣进行皮肤移植的最佳时机.方法以72只兔耳为活体实验标本,应用微循环显微图像计算机分析系统、酶组织化学染色和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技术,观测对照组(n=8)皮肤与处于不同扩张时间的扩张组(n=8×8)皮肤内微血管直径、密度、血流速度、血流量等指标值,并将扩张皮肤设计成任意皮瓣移植,测量皮瓣成活部分的长宽比例和面积.结果 (1)扩张皮肤微血管直径(13.43±0.98)μm、密度(0.0472±0.0022)、血流速度(1012.70±65.51)μm/s、血流量(14.71±0.74)μm3/s较对照皮肤[(分别是(7.22±0.71)、(0.不扩张0108±0.0002)、(327.01±65.51)、(1.46±0.41)μm3/s]明显增大变快,差异有显著意义(6.49<t<49.49,P均<0.01).(2)扩张过程中,血流速度加快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血管直径和血流量每4周有1次周期性变化,每1周期的第3周末均出现一增量峰值,后一周期的变化是在前一周期增量基础上的进一步增大;血管密度也呈周期性变化,但各周期间密度3变化范围相同.(3)每一变化周期第3周末的扩张皮肤设计成任意皮瓣移植,与同一周期其他扩张时间的扩张皮肤移植比较,皮瓣成活面积增量变化最大,与不扩张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q=3.7215,P<0.05;q=5.5026,P<0.01),而且后一周期要优于前一周期.结论皮肤扩张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发生周期性变化,每一周期血流量峰值的出现时间即每一变化周期第3周末是将扩张皮肤设计成任意皮瓣移植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
扩张程度和皮肤血运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扩张皮肤血运和扩张程度的关系。方法以扩张容量和扩张皮肤面积作为扩张程度的指标,观察猪皮肤在不同程度超量扩张下的皮肤激光多普勒血流值(LDF)和血管造影。结果超量扩张下LDF呈下降的趋势,而血管密度却是增加的,主要以小静脉和微小静脉的增生扩张为主。结论超量扩张下虽然皮肤血管密度增加,但皮肤血运却逐渐下降。本文浅略解释了这一特殊现象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兔股动脉、静脉预构轴型扩张皮瓣的微循环血流晕动态变化、光镜下结构的改变及其成活面积,为预构轴型扩张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4组:预构轴型扩张皮瓣组、预构轴型不扩张皮瓣组、单纯预构轴型皮瓣组及无蒂游离皮瓣组,每组4只,前2组股动脉、静脉移位后,预构轴型扩张皮瓣组、预构轴型不扩张皮瓣组分别在肉膜深面置入容量为50 ml长方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预构轴型扩张皮瓣组7 d后开始注水;无蒂游离皮瓣组为对照组,未采取预构及扩张处理.定期对4组皮肤进行微循环血流量检测,并取样进行光镜观察.预构术后52 d,前3组形成以预构股动静脉血管束为蒂的岛状皮瓣,游离皮瓣组则形成无蒂游离皮瓣后均原位缝合,观察其成活面积.结果 预构轴型扩张皮瓣组较其他组微循环血流量增加,成活面积大[(97.54±2.73)%],光镜下改变显著(P<0.05).结论 扩张术能促进预构轴型皮瓣的血管化进程,明显增大预构轴型皮瓣成活面积,增加其移植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超量扩张皮肤的血流量改变与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不同扩张量的皮肤血流量的变化与皮瓣存活的关系。方法以小型猪(香猪)为动物模型,实验分为7组:①1/2注水量组;②3/4注水量组;③注水满量组;④注水量超50%组;⑤注水量超100%组;⑥埋置扩张器不扩张的延迟对照组;⑦正常皮肤的空白对照组。测量不同注水量时皮肤的血流量及其波幅的变化和皮瓣成活的长度,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注水量的增加,扩张皮肤的血流量和皮瓣的成活长度均增加,但微血管的运动波和不稳定性亦同时增加。尤其是超量注水100%后,皮肤的血流量和皮瓣的成活长度反而下降。结论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适度的超量扩张能增加任意型皮瓣的成活长度,增加修复缺损的面积。但过度扩张,注水量超过100%时皮瓣的成活反而下降,影响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 (liposome prostaglandin E1,Lipo PGE1)对扩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小型猪背部扩张随意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Lipo PGE1干预组)及对照组.在其背部形成8 cm×2 cm扩张皮瓣,通过不同时间远端扩张皮瓣组织匀浆中髓过氧化酶(MPO)及丙二醛(MDA)含量测定,以及皮瓣微血管密度(MVD)、皮瓣存活率和皮温测定,观察Lipo PGE1对皮瓣成活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皮瓣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MPO及MD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MVD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用药后皮肤温度明显升高.结论 应用Lipo PGE1可以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扩张皮瓣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低能量体外震波(extracoral shock wave,ESW)扩大随意皮瓣成活面积的可能性.方法 4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只.在鼠背部制作蒂位于头侧的随意皮瓣,长10 cm,蒂宽3 cm,分离后原位缝合.治疗组术后即用1500脉冲0.09 mJ/mm2的ESW对皮瓣进行干预,对照组不作处理.术后第1、3、5、7、10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定皮瓣的血流量,大体观察皮瓣内血管分布情况,组织学检查微血管密度,计算皮瓣的存活面积和存活率.结果 治疗组皮瓣的中部、远部在各时间段的相对血流量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0 d,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微血管密度分别为31.5±4.9和10.3±2.8,皮瓣成活率分别为(78.0±8.0)%和(48.4±6.0)%,成活区的长宽比分别为2.52:1和1.51:1.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能量ESW通过增加皮瓣的血流量、促进血管新生而扩大随意皮瓣的成活面积,为扩大随意皮瓣的临床用途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1.
内外双囊扩张器注药加速组织扩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索加速组织扩张速度、提高扩张皮瓣质量的新方法。方法 我们采用自行研制的带导药系统的内外双囊扩张顺(下简称双囊扩张器),并应用抗收缩剂罂粟碱,以豚鼠为实验动物与传统的扩张方法对比。结果 双囊扩张器能有效地将药物导入到扩张囊周围的组织中发挥药理作用,使扩张后的皮瓣血流量较常规扩张组显著提高,成活长度、长宽比例也明显增加,回缩率明显降低,表皮明显增厚,包膜较其他各组明显变薄,真皮在各种扩张组和不  相似文献   

12.
S R Baker 《Head & neck》1991,13(4):327-333
The relatively recent advent of tissue expansion for medical purposes precludes the availability of extensive knowledge concerning the physiologic and histologic changes that occur during controlled expansion of the ski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asic science and clinical research that has been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and summarizes the finding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flaps harvested from skin previously expanded have an improved survival rate compared to similar flaps developed in nonexpanded skin. Increased vascularity to either the skin, the capsule that forms around the expander, or both probably in some way accounts for the improved survival. Controlled expansion of the skin results in the creation of additional new skin at the expense of thinning the dermis and subcutis. This thinning is associated with an overall decrease in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expanded skin. The increase in surface area gained from skin expansion probably varies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skin expanded and the underlying tissues that serve as a foundation for the expander.  相似文献   

13.
持续扩张后任意皮瓣的活力及回缩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持续扩张后皮瓣的活力及近期修复效果。方法 用小家猪和恒压灌注仪制作持续扩张动物模型 ,A组动物用 180ml扩张器 ,B组动物用 2 10ml扩张器。完成扩张后 3d制作扩张区皮瓣和正常区任意皮瓣 (对照组 )。结果 A组和B组皮瓣的存活长度比正常任意皮瓣分别增加 92 60 %和 91 96% ,A、B两组差别不明显 (P >0 0 5 )。术后早期扩张后皮瓣有明显回缩 ,术后两个月皮瓣的宽度恢复到正常任意皮瓣水平 (P >0 0 5 )。结论 持续快速扩张后皮瓣的存活能力和修复效果可靠 ,可在临床使用。利用大容量扩张器不能进一步增加皮瓣的存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对快速扩张皮肤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快速扩张皮肤血流量的影响。方法:以新西兰大白兔为动物模型,实验分为3组:①高压氧治疗快速扩张组(A组);②单纯快速扩张组(B组);③仅埋置扩张器不扩张的对照组(C组)。测量各组术前、术后、注射盐水前后及高压氧治疗结束后即刻血流量及皮肤温度的变化,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A组扩张区域皮肤血流量为93.32±11.93pu,B组为96.35±14.31pu,扩张前两天,两组血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扩张第四天至扩张结束A组扩张皮肤血流量较B组多(P〈0.01),扩张最后一天,注水前A组扩张皮肤血流量为130.63±16.68pu,B组为35.05±4.89pu;在扩张前7天,A组与B组注水前后皮肤温度均下降约0.6℃,从第8天开始至扩张期结束,A组注水前后皮温仅轻微下降,而B组下降约0.6℃。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将高压氧疗法应用于快速扩张术中可有效增加扩张皮肤血流灌注量,对扩大组织扩张术的应用范围、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bFGF和硫糖铝局部应用促组织扩张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bFGF和硫糖铝在持续恒压扩张术中局部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白色小家猪为实验动物,自身对照,分为3个实验和对照组,扩张同时分别注入bFGF加硫糖铝、bFGF、硫糖铝、生理盐水。扩张结束后第3天分别进行扩张器上总面积、皮肤净增面积、周围组织移行面积和皮肤即时回缩率的测量。结果:实验I组所获得的扩张皮肤面积、皮肤净增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Ⅱ、Ⅲ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结论:bFGF和硫糖铝用于持续恒压扩张术中,能有效地促进皮肤增殖扩展,扩张局部面积增加,皮肤即时回缩率降低,从而促进组织扩张。  相似文献   

16.
维持扩张期对扩张皮肤张力和即时回缩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维持扩张期对扩张皮肤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的影响,并以此指导临床。方法:以狗为动物模型,在6只成年大狗的背侧,对称设计6个区域。实验分为注水2周组、6周组、实验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包括有包膜和去包膜)。结果:皮肤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随着维持期的延长逐渐缩小,而注水期的长短对其影响不大;去除包膜后皮肤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明显降低。在此基础上,临床应用16例23个扩张器的效果较好。结论: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可以通过缩短注水期(2周左右)、适当延长维持期(4周)以及去包膜的方法,可以达到减少扩张皮肤的在体张力和即时回缩率,增加扩张皮肤面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表皮干细胞(ESC)的分化和分布情况,初步探讨扩张皮肤组织的相关生长机制. 方法 取15例行Ⅱ期头、颈部皮肤扩张术患者扩张后(平均注水期45d)皮肤标本及正常皮肤标本,按取材部位分为:(1)头部近扩张器中心组:取与扩张器中轴线垂直距离为3cm处的扩张后头皮;(2)头部扩张器侧壁组:取与扩张器中轴线垂直距离为5~7 cm的扩张后头皮;(3)颈部扩张皮肤组;(4)未扩张头皮对照组;(5)未扩张颈部皮肤对照组.各组皮肤标本行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角蛋白19(CK19)阳性细胞的分化及分布特征. 结果 与2个末扩张对照组比较,HE染色可见各扩张组表皮层凹凸不平且相对增厚,皱褶明显,细胞层次增多;细胞呈密集分布,以靠近基底层最为显著,但排列欠整齐,极性过度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各扩张组基底层CK19阳性细胞的连续性基本存在,基底层个别部位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呈复层排列;基底层之外亦有少量成团或散在分布的CK19阳性细胞.2个未扩张对照组未见上述现象. 结论 J 皮肤软组织扩张后,ESC 在修复过程中增殖和分化加强,并出现异化分布.  相似文献   

18.
皮管快速扩张的组织形态学和体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皮管快速扩张后皮肤组织形态学和体视学进行研究。将15只日本大耳兔分成三组:①快速扩张组,每日注水扩张一次,连续扩张7d;②常规扩张组,隔3d注水扩张一次,共注水扩张21d;③对照组,未置扩张器。结果表明,皮管快速扩张后皮肤表皮层增厚,细胞层次增加,真皮层增厚,胶原纤维呈疏松状态,有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常规扩张组有类似快速扩张组的改变;对照组则无上述变化。体视学观察显示,快速扩张皮管的血管密度和血管体积分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证明,皮管快速扩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