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论述人体隐显态系统理论提出的背景及这一理论提出前后的一些思考。认为结构与功能对立统一的矛盾,也是关系中医学发展与否的基本矛盾。中医学只有在规范人体结构及结构层次与运行规律中才能得到发展,中医学一直在呼唤人体结构的新理论。对人体隐显态系统理论的理解,应立足于现代物质结构的理论、生物学对生命现象的新概念及中医学对气在人体中存在形式的规范,才能有全面的认为,人体隐显态系统理论与现代医学人体结构理论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人体隐态系统与显态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发现人体存在两种形态结构和功能系统,即具有不可见形态结构的气化脏腑、经络所组成的隐态系统与具有可见形态结构的五体、五官等所组成的显态系统。人体的结构及结构层次是由隐性形态结构的组织器官和显性形态结构的组织器官共同组成的。人体作为“活”的有机体,其生命动力之源的隐态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3.
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发现人体存在两种形态结构和功能系统,即具有不可见形态结构的气化脏腑、经络所组成的隐态系统与具有可见形态结构的五体、五官等所组成的显态系统.人体的结构及结构层次是由隐性形态结构的组织器官和显性形态结构的组织器官共同组成的.人体作为“活”的有机体,其生命动力之源在隐态系统之中.  相似文献   

4.
用人体隐态系统(Y)和显态系统(X)理论[f(XY)]推证中医学的一般证候,其内蕴四个拓扑不变量:隐态系统的隐性病变(Yy)、隐态系统的显性病变(Yx)、显态系统的隐性病变(Xy)、显态系统的显性病变(Xx);可导出证候(Z,n为构成证候的症状个数)的拓扑结构形式:f(XY)=f(Zn)=Yy∨(Yy+Yx)∨(Yy+Xy)∨(Yy+Yx+Xy)∨(Yy+Xy+Xx)∨(Yy+Yx+Xy+Xx)。这一结论及其在此基础上的深入研究,将会揭示证候理论的数学机制和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5.
论疾病发展过程中四种病变状态和五个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人体是由隐态系统与显态系统组成的有机统一体的理论 ,认为人体疾病存在四种病变状态和五个发展阶段。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 ,人体隐态显态两系统有四种病变状态 ,即隐态系统的隐性病变状态和显性病变状态 ,及显态系统的隐性病变状态和显性病变状态。这四种病变状态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又可分五个阶段 ,并依此提出了疾病“四态五阶段”的辨证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中医学人体结构的模式与架构。方法按一元、二性、三才、四气、五脏、六经循序渐进地展开讨论。结果中医学把人体分为中心和周围两大单元,两大单元中又分为若干小单元,人体各单元的结构模式是三才模式。结论命门是中心单元,经络是周围单元,中心单元支配周围单元。  相似文献   

7.
关于脏腑位置的争论及其结构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中医学中有关三焦及肝位置争论的分析,提出了中医学的脏腑位置较解剖位置更多的内涵。本质上它们是对对应于人体整体功能的某种内在结构机制的概括,这种结构既是空间的,又是时间的,是时空结构的统一。因而,从已确定的整体功能入手,具体地分析真正对应于这种功能的内在结构,是中医学脏腑位置认识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中医学的主要结构分析方法,而脏腑的空间位置只是人体结构的一种。认为中医学的结构分析方法,对于中医理论的现代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人体结构理论即形气统一人体结构理论,由河北省职工医学院(东校区)李尧振老师于1992年提出,经本人多次参加国家及国际性会议,于1996年正式发表于中国综合医学杂志(第4期)。2000年9月在第二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宣读后,该理论遂逐步被社会认可。本次刊登的“关于新人体结构的若干问题(一)”是请李尧振老师对所研究的新人体结构理论作一较全面的介绍,旨在欢迎热心该研究的同仁及广大读者积极参与该理论的研讨。  相似文献   

9.
预选卫生士官是基层部队一线卫勤保障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在平时防疫,还是战时火线救援,他们都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我校招收的预选卫生士官培训课程中,《人体结构与功能》是主干课和必修课。因为只有在充分认识和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否,进而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因此,本课程是学习其他医学课程重要基础。但在学制短、课程密、课时少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必须讲究效率,即有效性。通过一轮的教学,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从人体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作用方式和各年龄阶段各要素相互关系的强弱,讨论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成及结构稳定性变化。认为结构形成主要通过制约、选择、协同三种作用方式。结构的稳定性,随着年龄增长有很大差异:小儿时期不太稳定,青壮年时期比较稳定,老年阶段,随着各脏功能先后衰弱,稳定性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1.
浅谈人体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根据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系统解剖学是用肉跟和借助于显微镜的观察方法来研究人体胚胎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局部解剖学则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就人体某一局部,由浅人深,逐层研究各器官形态、结构及其相互位置关系的科学。人体解剖学和其它医学各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在正确认识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判断和辨认正常和异常,区别生理和病理过程,尤其是在临床认症、诊断和治疗上更无法离开人体解剖学。因此人体解剖学是医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医学临床课的基础。它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人体解剖学中的几对矛盾关系李振平,刘武顺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结构的学科。人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静态与动态的关系,是解剖学中三种最基本的矛盾关系。本文仅就这些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一、人体是诸种矛盾的统一体系统解剖学将人体划分为运动系统、内脏...  相似文献   

13.
对孙喜灵同志的论文“人体隐态系统与显态系统”提出商榷,认为孙喜灵关于“人体结构的新理论”,只是一种对脏腑、经络、五体、五官等熟知的中医基本概念的分类假说。这种分类是以主体视界为标准的,有很大的主观性、相对性和不稳定性,因而是不科学的。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在中国古典哲学影响下,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现象、病理变化、中药和针灸治疗反应等的综合概括,因而难以与现代解剖、生理学“对号入座”;也不必将解剖、生理学范畴内“不可见”的内容归之于“隐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4.
论肝失疏泄与人体平滑肌功能态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提出疏泄是以肝为总枢的功能系统,这一功能系统的生理模式可以概括为“神经—内分泌·体液—平滑肌”功能轴。阐明了功能轴内部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对平滑肌功能态的认识基本上也就是对整个疏泄体系功能状态的认识。从循环、消化、生殖三方面初步论述了肝失疏泄与人体平滑肌功能态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试论人体经络的物理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经络的本质一直是中医学研究中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利用物理、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生物液晶等多学科的知识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为生物大分子、组织及脏器的电磁振荡与机体液晶系统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经络的形成和功能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笔者提出了人体的三维电磁波网络系统和三维液晶系统。  相似文献   

16.
对孙喜灵同志的论文“人体隐态系统的显态系统”提出商榷,认为孙喜灵关于人体结构的新理论“,只是一种对脏腑、经格、五体、五官等熟知的中医基本概念的分类假说。这种分类是以主体视界为标准的有在的主观性、相对性和不稳定性,因而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在机体的组织结构等各方面都是基本相同的,那为什么唯有人类患有慢性病?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特有的直立结构是人类患有慢性病的内因;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人体直立结构导致血液竖向循环而减慢,头部供血尤其不足,内脏器官下垂,脊椎竖向排列受压。这些弊病是发生各种慢性病的根源。由于地心引力的存在,人体直立结构无法改变,所以任何手段都无法消除上述四大类弊病,人体发生慢性病的根源是始终存在的;只有反其道而行之,即做人体倒挂才能对人体反向调节,抵消人体直立结构的负面影响;把内因的作用抵消了,外因就无法通过内因起作用了,防控慢性病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8.
西医人体认识中没有“气”概念,中医是以“气”认识为基础形成的医学理论,却搞不清气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因素,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即在搞清气本质的同时,也在西医人体结构中找到它,建立新人体结构才有可能。因此,搞清气的本质,就成了创新的点。  相似文献   

19.
和谐的人体——有感于人体结构的科学和完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体的消化系统与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代谢;神经系统与信号的产生传导以及对肌肉、腺体活动的调节;机体与微生物的关系;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维持和生老病死等方面,展示人体结构的完美性以及结构与功能的高度协调一致,并比较了人体与社会结构体系的相似性,期望对学习和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以及促进社会的仿生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人体心肌梗塞,同时把对数正态模型和病理模型进行了比较。通过大量病例验证表明,病理模型预测人体心肌梗塞的效果要比对数正态模型的预测效果好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