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微创锥颅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对31例SAH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微创锥颅侧脑室穿刺及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此方法能明显提高SAH的存活率、复醒率,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该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微创锥颅侧脑室穿刺联合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 对31例SAH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微创锥颅侧脑室穿刺及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此方法能明显提高SAH的存活率、复醒率,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该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腰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联合注入尿激酶 (UK)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临床疗效。方法  2 0 0 2 0 1~ 2 0 0 3 0 62 8例SAH患者为观察组 ,应用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并椎管注入UK ;2 0 0 0 0 3~ 2 0 0 1 12 2 0例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术者为对照组。结果 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 (P <0 0 1) ;头痛缓解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快 (P<0 0 1) ;意识障碍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 (P <0 0 1) ;CSF压力下降时间较对照组短 (P <0 0 1) ;明显降低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三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采用腰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联合椎管注入UK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优于腰穿脑脊液置换术。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2003—06—2004~09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采用腰大池引流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2003-06~2004-09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采用腰大池引流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其中原发性出血5例,外伤性出血12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4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5~63岁,平均43岁。所有病人均经CT检查证实,14例病人有意识障碍,其余病人均有剧烈头痛、躁动,脑膜刺激征阳性。2治疗方法及效果2.1常规治疗止血、止痛镇静、降颅压治疗,控制血压,应用尼莫地平抗脑血管痉挛。2.2腰大池引流术选用硬膜外麻醉用管做为引流管。患者取侧卧位,取腰4,5间隙进针,进入蛛网膜下腔后拔针芯,见血性脑脊液流出,缓…  相似文献   

7.
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价值。方法对30例经头颅CT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腰大池引流术及常规治疗并做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积血清除时间明显缩短,脑积水发生率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提高,病死率下降。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采用腰大池引流术治疗,措施积极,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显著,可快速消除SAH患者的头痛,减轻脑血管痉挛,对脑积水有较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HA)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1999-01-2003-12,应用19G硬膜外导管进行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SHA60例临床疗效。结果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确切,无再出血、脑疝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通过腰大池引流血性脑脊液治疗SHA,疗效好、安全,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侧脑室腰大池联合穿刺置管脑室血肿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2例自发性脑室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总结侧脑室腰大池联合穿刺置管脑室血肿引流术的临床治疗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行CT检查示原发性脑室出血10例,继发性脑室出血22例;其中脑叶出血破入脑室2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30例.按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80~120 mL 5例,30~50 mL 15例,51~80 mL 12例.治疗后2周,GCS提高1~3分18例,GCS提高3~6分6例,植物生存1例,其余7例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术前脑疝、呼吸衰竭5例,并发肺部感染4例,肾衰竭、消化道出血各1例.对25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ADL1、ADL2 10例,ADL3 8例,ADL4 4例,ADL5 3例.结论 侧脑室腰大池联合穿刺置管脑室血肿引流术效果良好,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早期(伤后48h内)腰大池引流术(LCD)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tSAH早期LC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放管时间3~7d21例,8~14d28例,〉15d5例。死亡1例,存活53例。随访3~6个月,GOS评分:恢复良好48例,中残4例,重残1例。结论tSAH伤后早期开始LCD,控制每小时脑脊液的引流量,引流7~10d,必要时更换引流管延期引流,拔管后配合腰椎穿刺术,监测颅内压和释放脑脊液,可达到安全、有效的引流目的。  相似文献   

11.
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伤后24h内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共73例,选择L3 ̄4或L4 ̄5椎间隙行穿刺置管术,使用全封闭无菌腰大池外引流套管(美国产Meditronic),进入椎管内头端方向置入引流管5 ̄6cm,通过调节引流管及引流袋的位置高低,控制引流量和流速,留管时间3 ̄10d,平均5 ̄6d,引流量:200 ̄300mL/24h。结果本组73例,脑脊液明显转清亮5 ̄6d,最长10d。拔管时脑脊液细胞计数≤500×106/L,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3 ̄10d(平均6.5d),头痛消失或明显好转3 ̄14d(平均8.5d),脑脊液压力恢复正常3 ̄7d(平均4.8d)。5例行腰穿2次成功置管,2例术后48h出现发热、颈强直、脑脊液化验证实颅内感染,经鞘内注入敏感抗生素后,7 ̄10d后脑脊液恢复正常。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发生比率9.59%,随访一年后硬膜下积液和脑积水比率4.1%。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早期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脊液转清快、脑膜刺激征恢复时间短、头痛症状缓解快,随访一年后硬膜下积液和脑积水发生率低,避免了常规腰穿引流量有限,且反复操作导致感染局部红肿等缺陷。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腰池恒压灌注林格氏液加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纯种比格犬10只均做成脑室内出血的模型,模型建立后4 h开始治疗,实验组5只,以2.96kPa的压力经腰池灌注林格氏液,同时行侧脑室外引流;对照组5只,用常规侧脑室外引流的方法.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严格监测颅内压及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引流量及灌注量,经12 h治疗后处死动物并收集脑室内全部残余积血,比较两组标本的含铁血红蛋白的光密度值.结果两组动物从模型建立后至处死前生命体征平稳,颅内压波动不太.实验组的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脑内残余积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2.96kPa的压力恒压灌注林格氏液于腰池内,同时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该方法能更快地清除脑室内积血,更快地消除脑室内积血对脑室周围结构的刺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大池恒压灌注林格液加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疗效。方法应用腰大池恒压灌注林格液加侧脑室外引流的方法治疗脑室内出血9例。结果死亡1例,存活8例。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3d4例,5d4例。结论腰大池恒压灌注林格液加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方法安全可行,能更快地消除脑室内积血对脑室周围结构的刺激,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应用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侧脑室持续引流并注射药物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合并颅内感染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间断腰穿鞘内药物注射,观察组行侧脑室联合腰椎蛛网膜下腔引流。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缩短,意识、颅内压、体温、脑脊液细胞计数、脑脊液WBC计数的恢复时间均相比对照组显著缩短。观察组临床预后结果较对照组更佳。结论腰椎蛛网膜下腔联合侧脑室持续引流并注射药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能有效降低致死率与致残率,提高预后效果,同时缩短恢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椎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3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41)给予常规脑室外引流术,观察组(n=42)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腰椎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血性脑脊液变澄清时间以及三、四脑室积血基本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室外引流术联合腰椎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引流液澄清快、拔管早、病人意识恢复好,具有较高的近期效果,但远期效果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密闭式腰池循环引流与置换脑脊液(CSF)治疗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98例重度SAH患者随机(投掷硬币法)分为治疗组(采用腰池置管密闭式循环引流置换CSF治疗,146例)和对照组(采用间断腰穿CSF置换治疗,152例)。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为(6.34±5.15)分、Barthel日常生活活动(ADL)指数评分(91.39±15.32)分、GCS(13.98±1.04)分;对照组NIHSS(15.91±7.26)分、ADL指数评分(53.86±13.39)分、GCS(10.05+1.46)分;两组均差异明显(P〈0.01)。治疗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6+2.63)d、SAH廓清时间(4±1.7)d、住院(23±3.1)d。并发症的发生率35.62%、死亡率13.01%,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5±1.72)d、(11±2.6)d、(39±3.7)d、55.92%和25.66%(P〈0.05)。结论腰池置管密闭式循环引流与置换cs术治疗重度SAH简便易行、经济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治疗组(28例)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及脑脊液净化加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结果 治疗组无1例死亡,对照组死亡4例(13.3%)。治疗组急性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均为3.6%,对照组急性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13.3%和2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结合脑脊液净化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重型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尽早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灌注,术后第2d开始行腰穿脑脊液置换 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结果86例患者中,恢复良好40(46.5%)例,中残28(32.6%)例,重残8(9.3%)例,死亡10(11.6%)例。结论该方法治疗脑室内出血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 SAH)患者局部脑代谢、认知功能障碍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57例t 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常规治疗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2)腰大池引流组:29例,自伤后第3 d起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腰大池持续引流处理。另设10例交通事故外伤患者(头颅CT检查未见脑挫裂伤及脑出血)为对照组。3组患者分别于伤后第10 d和治疗后3个月门诊随访时行磁共振波谱(MRS)检查、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且常规治疗组和腰大池引流组患者于治疗后3个月门诊随访时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伤后第10 d,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腰大池引流组的MRS NAA/Cr、NAA/Cho增高,Cho/C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腰大池引流组的CDR评分减低,GOS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能改善t SAH患者的局部脑组织代谢及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引流(LCD)与腰穿释放脑脊液(LP)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132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LCD组(腰大池持续引流组)66例和LP组(腰穿组)66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LCD组患者预后、颅内压恢复正常时间明显优于LP组。LCD组远期疗效明显高于LP组,LCD组治疗及随访期末脑积水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低于LP组。结论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tSAH疗效优于腰穿释放脑脊液,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但发生颅内感染风险明显增高,临床应作相应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