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学派建设,学派促进学科的发展,这是学科发展所经历的一条必由之路.中医药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完善,自始至终学派都在发挥关键的作用.但是,学派意识的欠缺却是目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学派意识的欠缺对学科的交流、推广和发展具有负面影响,以致于学术创新不足和交流不畅.学派意识注重对学科个体的强调,每一种新学术思想或观点背后往往有一个"梯形团队"在支撑,"顶端"产生的是一种学术闪光点效应,是一种创新,而"底座"越庞大则代表其学术延伸性、完整性越好. 相似文献
2.
周安方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2):65-69
中医药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及其诊疗的科学。1)中医药学的学科属性,即其医学属性、科学属性、时代属性、文化属性。2)中医药学的社会贡献,包括构建了理论体系,建立了医德规范,拯救了无数患者,增进了大众健康。3)中医药学的特色优势,即理念先进、方法灵活、手段独特、安全环保。4)中医药学的发展困境,包含废医逆流的影响,以药养医的影响,药品质量的影响,以及不实媒体的影响。5)中医药学的发展前景,即任重道远,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参加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有关传统医学国际标准的研制以及中医相关国家标准(英文)的制定时,注意到中医一些基础学科名称的英文翻译在国内外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010年8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组织专家对我们所承担的“1995和1997中医国家标准”的英文翻译进行了审定。在审定会上,笔者代表课题组向与会专家汇报了本项研究所依据的理论、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道德情操是中医药学发展历程中,在不断完善学科自身的同时,积极结合历史性的社会要求,承担社会道义的学科责任.d中医药道德情操具有深刻的思想、现实与情感渊源,其指向主要是学科发展、振兴中医、传承文化、自主创新、彰显道德等社会责任.在中医药道德情操的实现途径上,提高服务能力是前提,推进学科体系发展是基础,培养人才是核心... 相似文献
5.
6.
中医药学学科方向的变革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学的学科方向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中医药学人的思维与相关的行为.中医药学学科方向变革的现实需求指出了学科发展的朝向:在自然哲学的引领下实施健康医学行动,主要针对中医中药诊治的优势病种,开展以辨证论治为主体的个体化医学;不断完善中医药学疗效的评价方法体系,以获取共识性的循证... 相似文献
7.
从经典中医药学到现代中医学的发展 ,需要在中医药学与现代生物医学之间开展比较研究 ,以便建立两者相互联通的“接口”。本文从医学模式和生物医学分子、量子水平及其正在蓬勃发展的某些边缘学科理论举例提出了一些这样的“接口”问题 ,并对其实践价值及意义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王均宁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1):F0002-F0002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科,创建于1958年,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也是中医学博士后流动站覆盖学科。本学科奠基人为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周凤梧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为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刘持年教授。 相似文献
9.
王永炎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10):797-802
在后现代社会,有必要研讨如何于变化的环境中认知中医药学的科学性。从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的互动,分析了中医药学所具有的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及其独特的象思维理念。认为中医学理论不是唯唯物的而是以唯象为主体的,是非线性不确定的,强调人类本体学实体本体与关系本体整合,注重能量与信息的时空转换,谋求在复杂系统科学领域里开展中医中药科学问题与方法学的研究。提出在后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医学价值观将引导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整体论与还原论的整合,象思维与概念思维的整合,系统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的整合,循证医学与叙事医学的整合,最终朝向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汇通,中医西医和合共进,实现统一的新医药学。 相似文献
10.
傣医药学“风病论”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傣医认为“风”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傣医临床“风病”所占比例较大,因而傣医提出“风致百病”的观点及“风病论”之说。但是迄今为止,尚无对傣医学有关“风论”的论述进行的系统研究。对傣族文献、佛教理论及傣医药学著作中有关风的论述进行梳理,探讨风论的发展源流。结论:傣医药学“风”理论的形成经历了直观认识、引入佛教“风”理论、傣佛文化融和及历代傣医药工作者充实升华的过程。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医疗实践中医疔知识、医疗经验的积累与佛教医学理论的完美结晶。 相似文献
11.
对"整体观念"的教学进行了设计。在内容方面,丰富了"整体观念"的内涵,指出"整体观念"应该包括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环境和人体本身的统一三个分论点。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人体物质组成、形态结构、体质特征、生理节律、得病倾向等与自然界的统一;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则包括人体本身物质组成、形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统一与人体局部是全身的映射等。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表现为人与社会时代环境的统一,人与本身所处个体社会小环境的统一等;提出了整体观念本身包括局部是全体的映射或缩影的观点。在教学素材的组织上,注重对中医经典理论的引用,特别是《内经》原文的引用,同时结合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在教学过程上,注意渗透中医"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等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在中医药学的发展过程之中,其不断收到西药的冲击,在我国处于一种式微的状态。本文主要就目前中医药学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进而探讨其继承与发展的具体措施,为我国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学师承教育已经有了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在古代是中医中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培养中医药学人才的主要模式;1949年以来,开创了以现代院校教育为主的培养中医药学人才新格局,使中医药学人才培养制度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及教育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中医院校教育真正成为中医药学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但是,两者在中医药学人才培养上都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应当加强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药学传统经验的传承和高素质中医药学人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5.
关于中医药学百年纷争的断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药学近百年来的历史风云变幻,从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可以梳理出发展传统和重新构建两大思潮,这两种思潮的对立、转化,是科学精神与科学观传播过程中的特殊现象,也可以说是东西方思想文化交融过程中的必然.笔者尝试从认知心理学、知识论、可误论、科学精神几个角度对该现象进行分析,不求得出某种结论,只想通过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思想文化内涵,深入认识中医药学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以期对形成中医药学研究工作中的应有态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生物全息论是一种有关科学的新理论,经由中国学者张颖清先生1973年正式提出,经过二十多年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与应用,证明了它的客观存在,并开始春它科学领域渗透。它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将随着它的不断完善而被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学发展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匡调元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1):4-5
对中医药学发展的现状与未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当前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中医学术“西化”、“淡化”等现象;研究工作中存在“证”的动物模型未能解决,中医基本理论的实质未能阐明,中药研究大体上沿袭西药开发思路等问题。提出强化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的结合;中医医院应以中药治疗为主,逐步形成诊疗规范;从事中医研究者均应加强对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再学习,按照中医药学发展固有的规律与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二)梁华龙郭芳(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中医药学/发展趋势目前,国内的中医药教育机构中,本科院校就有32所,虽然建校的时间不一,招生规模不等,大约每年共为社会输送高等中医药人才一万人左右。这个数字,还远远不能...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门传统科技文化.有着她悠久的历史、喜忧参半的现状和辉煌的未来。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将成为未来医学的主宰力量。因而.了解中医药学.学习中医药学,普及中医药学;计世界了解中医药学.让中医药学走向世界.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尤其是中医药界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让中医药学成为人类健康长寿、繁衍昌盛的保护神.是我们每一位有志于中医药学的科技工作者的良好心愿。1悠久壮阔的中医药学历史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其悠久灿烂的历史.在祖国科技的花圃中.以其独有的芬芳和扭力.经受住了时间老人的… 相似文献
20.
王筑民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2,14(2):8-9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大系统,中医药学就只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中医药学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产生、发展,必然与中国文化的其他部份互相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哲学思想、文化心理、直至语言、文字,都包含着某种整体性(整合性)、模糊性、开放性、“抽象”与“具体”的统一,以及特有的创造精神,必然影响到中医药学。应从总体特点及“横”(不同的文化部份)和“纵”(历时性研究,其中,断代的研究是基础)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才能防止故步自封和弃置民族文化两种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