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抗原性是异种组织移植最主要的问题,是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目的:观察经冻干辐照处理后的猪硬脑膜抗原性变化。方法:取新鲜猪硬脑膜,经冻干、辐照处理后分别制备成冻干猪硬脑膜、辐照猪硬脑膜和冻干辐照猪硬脑膜。分别移植于大白兔硬脑膜上,于术后3,8周行各组实验动物淋巴细胞毒实验。结果与结论:移植冻干组和辐照组淋巴细胞死亡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均高于冻干辐照组(P < 0.05)。结果提示经冻干辐照处理后的猪硬脑膜抗原性低。  相似文献   

2.
同种异体硬脑膜移植的超微结构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种异体硬脑膜移植的超微结构研究与临床应用郑大利,阚志生,杨宝贺,孟祥靖,付玉海,崔永鹏,王久珠,张宝栋自1958年campbell等(1)首先将人硬脑膜移植用于临床以来,人体硬脑膜是迄今认为最佳的硬脑膜替代物。但由于取材,消毒与保存方法等原因,始终...  相似文献   

3.
嗜铬细胞移植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治疗慢性疼痛的一种新方法 ,因供体来源缺乏而使同种异体移植受到限制 ,异种移植值得尝试。本文将对嗜铬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疼痛的作用机理、异种移植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风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背景:脱细胞的异种小血管支架已被初步去除引起排斥反应的异种抗原。目的:将脱细胞的Wistar大鼠尾动脉支架移植于日本大耳白兔耳血管间,长时间观察术后血流和管壁变化,探讨异种脱细胞小血管支架的实验移植应用。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比实验,于2003-03/2004-12在中国医科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完成。材料:供体用Wistar大鼠15只,受体为日本大耳白兔15只。从15只Wistar大鼠每只取2条长2.50cm的尾动脉干共30条作为异种小血管,其中的15条作为供体尾动脉干(尾动脉移植组),另15条经1%Triton X-100脱细胞处理作供体组织工程小血管支架(小血管支架移植组)。受体为15只日本大耳白兔左右耳背面中央动脉。方法:在外科显微镜下,用11-0线将实验兔中央动脉近侧断端套入供体血管近侧腔内,作全层套叠吻合;远侧断端按常规端端吻合。采用勒通试验法和常规血管管腔血液、管壁染色法连续观察血管内血流状况。主要观察指标:血管吻合术后,外科显微镜下不同时间血流通畅和光镜、电镜下血管腔血液与管壁结构变化。结果:血管移植术后的即刻通畅率达100%。 异种小血管支架移植术后最长通畅时间为46小时47分,而尾动脉干为14小时。两组远侧的端端吻合区首先出现血流不畅;套叠区小血管支架与中央动脉外膜间由蒂状结缔组织相连。第10天,小血管支架可见内膜纤维组织仍然呈梳头状整齐排列,未见细胞附着;在术后第100天,仍保留着血管支架的完整性。结论:①异种小血管支架可以作为血管移植物吻合于异种动物宿主体内,到100天时仍保留着较完整结构。②异种小血管支架血液通畅最长时间为46小时47分,长于异种小血管移植。③异种小血管支架移植的套叠式吻合法优于经典的端端吻合法。  相似文献   

6.
异种神经移植免疫排斥及克服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神经移植为中枢神经系统病损的修复带来了希望,但由于来源于流产胎儿供体的短缺及伦理道德的约束,人们不得不尝试应用异种动物(特别是猪)做供体进行移植。猪与灵长类动物相比,具有繁殖速度快、生产成本低及可用基因工程修饰的优点。猪胚胎脑组织移植入有免疫抑制的大鼠纹状体内,移植组织能恢复病损神经组织的解剖联系,纠正大鼠运动  相似文献   

7.
背景:以往研究表明体外琼脂糖微囊化成猪胰岛具有一定的有效生物活性。但移植到动物体内后的生物活性还有待明确。 目的:观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腹腔内移植琼脂糖微囊化成猪胰岛治疗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12/2008-12在郑州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以琼脂糖作为制备微囊的材料,用相分离方法包被成猪胰岛。 方法:①将纯化后未微囊化胰岛及微囊化胰岛分置于RPMI1640 培养液培养, 隔日换液。收集培养第1天及第5天培养液上清,检测胰岛素含量。②解剖镜下挑选同一时间微囊的胰岛细胞,分别置于5.6 mmol/L 葡萄糖、16.6 mmol/L葡萄糖 和10.0 mmol/L茶碱溶液中,做静态孵育下的胰岛素刺激释放试验,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含量。③27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 组:对照组、未微囊化胰岛移植组、微囊化胰岛移植组,分别注入生理盐水、(0.9~1.6)×103个未微囊化成猪胰岛、(0.8~1.7)×103个微囊化成猪胰岛。 主要观察指标:微囊化胰岛培养液中基础胰岛素含量变化,微囊化胰岛对高糖与茶碱刺激的反应性,胰岛移植后糖尿病大鼠的生存期。 结果:微囊化胰岛在1个月的培养期间可持续分泌胰岛素。囊内细胞生长良好,微囊没有溶解和破碎。培养2 d的微囊化胰岛对高糖与茶碱刺激有明显反应,胰岛素释放量分别为低糖的1.96倍和2.58倍(P < 0.01)。移植后 7 d 时,3 组血糖分别为(21.61±1.21) mmol/L,(19.11±2.39) mmol/L 和(13.67±1.43) mmol/L,微囊化胰岛移植组与前2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且生存期明显长于前2组。 结论: 琼脂糖微囊化成猪胰岛可存活于糖尿病大鼠体内,并且具有有效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8.
脑血管病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的三大致死性疾病。其中,脑卒中是指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性或全面性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也称急性脑血管事件。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逐年升高,生存者中50%~70%遗留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现有的治疗措施尚未显示出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而干细胞移植治疗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取得的初步成果及其对  相似文献   

9.
背景:大多数异种移植的研究仍局限在两个不同种属间的哺乳动物,两个不同纲间的肝细胞移植却罕有报道。 目的:观察不同纲间(罗非鱼/大鼠)肝细胞移植的排斥反应及其途径。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实验,于2007-09/2008-09在同济大学医学院完成。 材料:健康成年尼罗罗非鱼。健康成年SD大鼠20只,体质量200~250 g,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方法:采用胶原酶冷消化法分离罗非鱼肝细胞,以生理盐水重悬,细胞浓度调整为2×1010L-1。实验组脾内注射提纯后的罗非鱼肝细胞2 ×107,对照组脾内注射生理盐水。 主要观察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不同时段移植物组织学改变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物周围IgM及IgG。 结果:实验组移植后2 h可见红髓内弥散分布的成簇、小灶状肝细胞,肝细胞呈圆形,细胞边界清晰,胞核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染色较淡。肝细胞移植物在移植后很快的被排斥,移植后4 h,部分肝细胞边界不清。核固缩、核溶解,存活肝细胞明显减少,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移植后8 h只能见到少许正常肝细胞,24 h后未见到完整肝细胞。移植后3 d可见肉芽肿样区域,大量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对照组术后早期可见小出血灶、炎性细胞浸润较轻。实验组移植后1h大鼠脾内移植物周围可见少量的IgM,移植后4 h移植物周围IgM明显聚集,一直持续到移植后3 d时反应程度减弱,IgG在移植后24 h开始出现,3 d后反应程度减弱及消失。对照组大鼠脾内始终未见IgM和IgG出现。 结论:罗非鱼肝细胞移植于大鼠体内可能发生了超急性排斥反应,可能是大鼠天然抗体和罗非鱼肝细胞表面的异种抗原反应后,通过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和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对罗非鱼肝细胞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背景:了解面神经损伤的修复方法,以及各种组织支架的特性与优势,对于修复方法与材料的合理选择是十分必要的。 目的:总结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或异种神经移植在面神经缺损中的应用进展。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在标题和摘要中以“组织工程支架,神经移植,面神经,修复”或“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s,nerve transplantation,facial,repair”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根据纳入标准选择21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面神经缺损后立即直接缝合神经的断端是最好的修复方法。自体神经移植受神经移植体来源之限,常造成供区失神经支配;以及产生束外有髓和无髓轴突无规则生长会导致神经纤维错向再生,造成严重的联带运动的不足。异体或异种神经移植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处于动物实验的研究阶段,尚难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12.
新型人工硬脑膜和自体膜的对比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通过对新西兰大白兔和本地犬的开颅手术,对比观察应用新型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及自体骨膜来替代原生硬脑膜的转归。方法全部动物共分为6组,兔9只,分l、6、12个月三组fn=31;犬12只,分12、24个月及更长时间i个组(n=4)。每只动物分别应用新型硬脑膜及自体颅骨膜替代原生硬脑膜,手术后主要观察不同植入物在各组动物体内的转归。结果因两种替代材料替代动物原生硬脑膜6个月或以内实验动物的解剖未达到完全愈合,故呈不典型性,无代表意义。12个月或以后的实验动物解剖显示,两种替代材料外表面与颅骨膜有少许粘连、易分离,与周边缝合的原生硬脑膜已完全愈合,不可分辨,不能分离。从两种替代材料内表面来看,新型人工硬脑膜生长更接近原生硬脑膜.与脑表面无粘连或偶有丝状粘连;而自体骨膜与脑表面有丝状粘连并有少许柱状粘连。组织学镜下显示.植人物与宿主之间无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反应,无囊壁形成。新型人工硬脑膜内表面可见上皮细胞覆盖,上皮下可见纤维组织增生,纤维母细胞增生,植人物被降解,总量明显减少,内部可见毛细血管。结论新型人工硬脑膜的特性使其能产生上皮,不易形成与脑组织的粘连,并逐渐被自体组织蚕食、降解和替代,达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硬脑膜重建。新型人工硬脑膜在修补硬脑膜缺损的实际应用中比自体膜有更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Vascular anomalies in the intracranial dura mater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4.
15.
The presence of heterotopic neuroglial tissue in the cerebral dura mater has not been documented.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ree cases of heterotopic neuroglial tissue in the parasalgittal cerebral dura mater found in a study of 257 adult brains, with an incidence of 1.2%. None were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al abnormalities of the CNS. The heterotopias were isolated and completely encased within the dura mater with no attachment to the leptomeninges. Their number varied from one to nine. They were composed primarily of astrocytes in a glial network and often stained strongly for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nd S-100 protein. Oligodendrocyte-like cells were noted but nerve cells, ependyma-lined canals and choroid plexus were absent. Dural neuroglial heterotopias are likely developmental malformations and may represent formes frustes of encephalocele.  相似文献   

16.
17.
The authors present two cases of du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treated in Dept. of Neurosurgery, Warsaw Medical School. The main clinical problems of this type of AVM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