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胃切除病人术后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全胃切除病人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进展期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病人52例,随机分为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试验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EN组).两组病人均从术后第1天起自营养管给予等热量、等氮量的肠内营养制剂.试验组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Stresson,EN组使用常规的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共7d.于术前及术后第1、8天分别抽取外周血,测定IgG、IgA、IgM及 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病人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下降,而术后第8天两组的IgG、IgM、IgA、CD3、CD4和CD4/CD8均明显回升,并高于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病人术后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报告一例因外伤行肠切除吻合术后因肠粘连、肠扭转、肠坏死、肠系膜栓塞而多次行小肠切除而行十二指肠-结肠吻合术患者,术后发生严重的短肠综合症(SBS),经抢救和TPN长期治疗现存活3年,可行轻体力劳动和正常饮食。  相似文献   

3.
营养支持在肝移植病人术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病人营养支持的作用和方法选择。方法:3例肝移植术后第2天开始给予全肠外营养(TPN),后在PN基础上加肠内营养(EN),并逐渐过渡到全肠内营养(TEN),最挂一漏万转为完全经口饮食。结果:术后病人肝功能恢复,黄疸减轻,血浆蛋白提高,氮平稀改善,康复良好。结论:肝移植术后病人需要营养支持,并从TPN→PN EN→TEN逐渐过渡;胃肠功能一旦恢复,早期EN有利于促进肝移植术后病人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EEN)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在腹腔联合器官切除术后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将腹腔联合器官切除的28例病人随机分为PN +EN组和TPN组,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N+EN组病人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PN组.PN+ EN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TPN组.结论:腹腔联合器官切除术后行EEN安全可靠,可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同时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在胃癌病人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在胃癌术后病人中的应用价?方法:将60例胃癌根治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肠外营养支持(PN组)、肠内营养支持(EN组)和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PN-EN组).观察在治疗过程中三组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肝功能、血糖及营养评定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肝功能、血糖无明显差异;EN组病人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早于PN组和PN-EN组(P<0.05).各组术后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在营养支持后均明显升高(P<0.05),负氮平衡均得到有效纠正.结论:三种营养支持方法均能明显改善胃癌术后病人机体营养状况,肠外联合肠内营养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病人.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术后病人两种营养支持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病人两种营养支持疗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食管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所有病人在手术前1 d和术后第8天检测血红蛋白(Hb)、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体质指数(BMI)以及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营养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血清ALB,住院时间、BMI、Hb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EN组病人血清PA,TF明显高于PN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PN组(P<0.05),所用营养费用低于PN组。结论:两种营养支持治疗均可改善食管癌病人的营养状况,但EN与PN比,更具有符合生理、安全、价廉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丙胺酰.谷氨酰胺双肽(Ala—Gln)对全胃切除患者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方案、需要接受6天肠外营养的择期全胃切除患者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行全胃切除,并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途径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其中研究组添加Ala—Gln0.5g·kg^-1·d^-1,对照组接受的营养液只含有平衡氨基酸。两组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3小时,1、4和7天采血2.5ml,测定终点指标及替代有效性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感染相关并发症(P〈0.05)和住院时间(P〈0.01)显著降低,CD4和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1),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P〈0.01)。结论Ala-Gln可明显增强全胃切除患者的免疫力,对临床近期预后有较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2008年3月-2012年7月的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共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肠外营养组(PN),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效果。结果:EEN组患者营养支持术后7d其BWI、ALB、PA、HGB、TF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PN组(P〈0.05);EEN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明显少于PN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术后早期营养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方法.方法:对28例肝移植病人术后的营养支持方法和营养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术后1~3天内采用肠外营养,术后第4天开始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直至完全肠内营养,第7天过渡为完全经口饮食.结果:多数病人术后营养状态明显改善,除5例病人死于术后并发症外,其余23例生活质量均良好.结论:肝移植术后第1天起就给予肠外营养,一旦病人胃肠功能恢复,宜尽早开始肠内营养,并尽快过渡到完全经口饮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全胃切除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47例全胃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组(EIN组)。比较两组肠内营养支持后1、3、7d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并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营养支持后,两组3d及7d后EIN纽与EN组比较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治疗第7d,EIN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EN组;治疗结束后,EIN组与EN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有统计学差畀。结论全胃切除患者应用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可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手术及死亡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治疗为对比,评价全胃切除术后采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 方法:检索国外文献Pubmed数据库,同时检索国内文献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鉴定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23个随机对照试验(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PN组比,EN组可提高胃癌全胃切除术的血红蛋白[WMD=3.66,95% CI(1.21,6.11)]和转铁蛋白含量[WMD =0.22,95% CI(0.13,0.31)],缩短术后住院时间[WMD=4.95,95% CI(-6.54,-3.37)],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OR=0.38,95% CI(-6.54,-3.37)]. 结论:采用EN对全胃切除术后进行营养支持,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针刺导管空肠造口术肠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导管空肠造口术(NCJ)肠内营养(EN)在胃癌全胃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全胃切除术病人,28例术后行肠外营养(PN)治疗,32例术后实施了NCJ的EN治疗。结果:术后EN组血清清蛋白与PN组相同,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低于PN组。结论:NCJ的EN比PN更加适合胃癌全胃切除病人术后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13.
谷氨酰胺双肽对全胃切除术后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添加谷氨酰胺双肽的肠外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6 8例行全胃切除的胃癌病人 ,随机分为对照组 (n =34)和实验组 (n =34)。两组病人均接受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 1周 ,实验组同时补充谷氨酰胺双肽 ,相当于谷氨酰胺 0 .34g/(kg·d)。在术前和术后第 1、8天取外周血测定IgM、IgG、IgA、CD3、CD4、CD8、CD4 /CD8比值。 结果 :术后第 8天 ,实验组IgG、IgA、CD4、CD4 /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含谷氨酰胺双肽的肠外营养可改善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EN+GH对改善全胃切除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病人营养状态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对11例全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病人给予EN+GH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总蛋白(TP)、ALB、球蛋白、纤维连接蛋白(FN)、C-反应蛋白(CRP)、PA和TF的浓度. 结果:EN+GH治疗后病人血清相关蛋白中FN和TF水平有明显增加(P<0.01,P<0.05),CRP水平明显减少(P<0.01). 结论:EN+GH治疗可促进全胃切除术后病人吻合口瘘的快速自愈.  相似文献   

15.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经肠营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病人,术后经鼻空肠营养管输注要素饮食进行早期肠内营养30例,观察营养指标及并发症。结果:术后早期经肠营养支持后与营养支持前比较,TSP,AMC,TRF,TLC,DCH,CD4/CD8显著增高,伤口均一期愈合,少数病人出现腹胀、腹泻、恶心、但经调整滴速及浓度后症状可以控制,病人能耐受。结论:认为全胃切除  相似文献   

16.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的l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38例收住于SICU的SAP病人营养支持实施情况、EN相关性并发症及感染进行观察.17例病人在PN过程中加入EN(EN PN组),21例单纯应用PN(PN组),定期检测血清蛋白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营养支持中PN应用总时间为(25.58±3.84)天,17例病人于发病后(17.00±3.35)天开始应用EN,(17.58±5.42)天达到最大喂养量;5例病人应用EN后肠功能明显恢复.EN 2周后感染性并发症明显降低;两组血清蛋白质轻度升高,PN7天、EN 14天血清前清蛋白升高(P<0.05).结论:SAP早期应以PN为主,肠功能允许时,PN EN是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肠道喂养有助于降低SAP病人的全身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