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对栀子中的栀子色素、萜类、精油等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抗炎、保肝、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活性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栀子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是茜草科(Rubiaceae)栀子属植物,其干燥成熟果实作为中药栀子,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现代植物化学研究发现,该植物中含有大量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同时还存在一些有机酸、黄酮、香豆素、挥发油、皂苷、木脂素、多糖及其他类化合物;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栀子具有抗炎、抗氧化、利胆、利尿、抗肿瘤、解热、镇痛、辐射防护、降血脂等多种药理活性,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对最近5年有关栀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的新进展进行分类汇总,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莨菪碱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山莨菪碱(anisodamine,Ani)是我国首先从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ScopoliatanguticaMaxim)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1],属托品类生物碱。其结构为:HOCHH2CCHNCHCH3CH2CHCH2OCOCHCH2OH目前临床上...  相似文献   

4.
5.
栀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栀子的产地、品种及主要化学成分作了全面的介绍,对栀子苷及藏红花苷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为栀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亭 《中国药师》2015,(10):1782-1784
摘 要 中药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环烯醚萜、栀子黄色素、有机酸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栀子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保肝、利胆、降血脂、抗血栓、神经保护、抗阿尔茨海默病等作用。本文综述了栀子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何首乌因其黑须发、益精髓、延年不老等补益作用在处方及中成药中广泛应用,随着中药现代化的不断进展,关于何首乌及其成分的药理研究也不断深入,何首乌包含蒽醌类、二苯乙烯苷类、酚类、黄酮类、磷脂类等成分,关于何首乌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类及蒽醌类药理研究较多;具有抗衰老,降脂保肝、提高免疫力、治疗骨质疏松等作用,通过查阅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将何首乌及其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查阅古文献记载何首乌传统功效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对何首乌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探讨,为何首乌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化学成分复杂,目前已经分离出80多种组分及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综述其对免疫、炎症系统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栀子及其有效部位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栀子及其有效部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查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根据现行版《中国药典》中水分测定法对其进行水分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中栀子苷的含量。结果 TLC法能够对栀子及其有效部位进行鉴别。栀子及其有效部位的水分含量分别为8.4%、3.2%。同时测定栀子及其有效部位中5种元素的含量,砷、镉、铜、汞、铅分别在0~20、0~10、0~500、0~5、0~20 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各金属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3.3×10-5~1.3×10-3 mg/kg,精密度的RSD值为0.32%~0.82%,该方法的重复性较好,砷、镉、铜、汞、铅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3%~112%、98%~99%、98%~99%、105%~106%、100%~103%(n=3),各测定元素在8 h内的稳定性良好,5种元素的含量均在现行版《中国药典》限量范围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栀子及其有效部位中栀子苷的含量,栀子苷标准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10.
山栀子与水栀子的形态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山栀子,水栀子进行了生药性状,组织构造和粉末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山栀子与水栀子外观形态有明显的区别,水栀子内果皮石细胞形状和草酸钙簇晶的大小与山栀子有明显的差异,并发现山栀子与水栀子石细胞中均含有草酸钙柱晶,有栀子药材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栀子苷的药理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内外有关栀子苷的药理作用研究报道颇多,表明其具有抗哮喘、抗炎镇痛、保肝利胆、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且对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也有治疗作用。近年来的实验研究发现,栀子苷具有抗氧化、促进黑色素生成、抑制NF-κB/IκB通路和细胞黏附分子产生等药理活性。综述栀子苷的药理学研究新进展,为栀子苷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栀子苷的药理活性与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孙科  王翀  展鹏  刘新泳 《齐鲁药事》2011,30(9):530-533
目的综述栀子的主要成分栀子苷的药理活性和结构改造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近几年有代表性的论文为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和结论栀子苷在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抗肿瘤方面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因此近些年来,围绕着栀子苷进行了许多结构改造,像栀子苷作为结构特殊的天然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具有很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3.
郑江萍  肖琴  庹芹 《中国药师》2013,(2):232-234
目的:比较焦栀子及其配方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以Waters Atlantis T3(150 mm×4.6 mm,3μm)为色谱柱,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238 nm,柱温为30℃。测定焦栀子及其配方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比较两者含量差异。结果:配方颗粒中栀子苷的含量相当于原焦栀子饮片中含量的22.6%,与标示量不相符。结论:焦栀子配方颗粒需要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其生产工艺也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栀子药材及其制剂中栀子甙的含量。方法:采用C18ODS柱,甲醇一水(30:70)为流动相,为检测波长,结果:栀子甙浓度在0.317-2.54u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7%,RSD为1.96%(n=5)。结论:本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水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Ellis f.logicarpa)果实中化学成分。方法利用不同的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琥珀酸(succinic acid)(Ⅰ)、芥子酸(sinapinic acid)(Ⅱ)、莽草酸(shikimic acid)(Ⅲ)及D-甘露醇(D-mannitol)(Ⅳ)。结论化合物Ⅰ~Ⅲ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栀子颗粒剂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张贵岑 《安徽医药》2003,7(5):378-378
目的 建立栀子颗粒剂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栀子颗粒剂中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该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栀子苷含量为0.21%~0.28%。结论 HPLC法可作为栀子颗粒剂含量测定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大黄与栀子配伍机制及临床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40例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水肿胰腺炎患者,对其实施大黄栀子汤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治疗,对大黄与栀子配伍机制及临床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所选取的40例患者中,33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所占比例为82.5%,6例患者治疗有效,所占比例为15.0%,1例患者治疗无效,所占比例为2.5%,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而且大黄与栀子配伍能够有效治疗湿热黄疸、火热上炎、热度疮疡、血热出血等症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大黄与栀子不同的配伍机制对二者临床应用的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半胱胺(Cysteamine,CS)是细胞内的组成成分,具有抗氧化功能。1976年,被第一次应用于胱氨酸病(Cystinosis)的治疗,1994年获得FDA批准。半胱胺和它的相关药物也被应用于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和其他疾病的研究。本文搜索了相关的文献,对半胱胺的理化性质、用药剂量、药理机制和应用研究做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9.
20.
瑞巴匹特的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巴匹特在促进黏膜组织再生修复、减轻组织炎症反应、增强黏膜屏障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临床应用也不再限于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