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2001年3月~2007年5月应用重建钢板手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87例。结果术后随访4~18mo,平均7mo。骨折愈合时间12~19wk,平均15.6wk。并发症6例,螺钉松动2例,皮肤钢板刺激2例,感染1例,不愈合1例,治疗结果按庄起昌等评价标准,优63例,良1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4.2%。结论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1年3月~2007年5月应用重建钢板手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87例.结果 术后随访4~18mo,平均7mo.骨折愈合时间12~19wk,平均15.6wk.并发症6例,螺钉松动2例,皮肤钢板刺激2例,感染1例,不愈合1例,治疗结果按庄起昌等评价标准,优63例,良19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4.2%.结论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甘海朋 《吉林医学》2012,33(33):7187
目的:比较重建钢板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锁骨干中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75例锁骨干中段骨折的患者分别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38例)和重建钢板治疗(37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重建钢板组患者并发症总数明显高于锁定加压钢板组,并且锁定加压钢板组DASH评分明显低于重建钢板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是锁骨中段骨折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应用锁定钢板与重建钢板治疗锁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为选择内固定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对应用重建钢板与锁定钢板治疗锁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56例随访病例显示,骨折愈合良好;锁定钢板组60例,重建钢板组96例,疗效差别无显著性。结论:锁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中选用重建钢板可获得良好疗效,与重建钢板相比锁定钢板并未显出优越性,因此不主张作为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61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均为RobinsonⅡ-B1型及Ⅱ-B2型,行手术复位重建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根据Edward疗效评定标准,优92例;良51例,中11例,差7例,钢板断裂、内固定失效18例。结论:对新鲜中段粉碎骨折内固定应慎重,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9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结果:69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均获得随诊,时间823个月,平均12个月,67例患者一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23个月,平均12个月,67例患者一期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3.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2.5个月。2例患者因钢板疲劳断裂,采用取自体髂骨断端植骨并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术后43.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2.5个月。2例患者因钢板疲劳断裂,采用取自体髂骨断端植骨并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术后45个月达到骨性愈合。本组患者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无切口感染及螺钉松动,无骨不愈合。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固定牢靠、能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是手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陈书勇 《中外医疗》2008,27(33):169-169
目的:分析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段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28例锁骨中外段骨折中,3块以上碎骨块5例,有1~2块碎骨块18例,5例无碎骨块,均未合并血管神经及韧带损伤,全部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其中21例获得随访(75%),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结果:参照Lazzcano标准评价术后功能,结果优18例,良3例,优良率100%,临床效果满意.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1/3段骨折疗效可靠,值得信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锁骨中段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以探讨锁骨中段骨折更满意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8例全部为锁骨中段骨折,全部手术切开复位行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本组病例随访5-12个月,骨折部位全部愈合,肩关节活动达正常生理活动度18例(100%)。结论锁骨中段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固定,复位效果好,固定稳固,利于患者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练,较适合位于锁骨中段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51例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术后随访平均11.5个月(9-13个月)。结果:骨折愈合良好无畸形,肩关节活动正常。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骨折愈合良好,肩关节活动正常,并发症少,是锁骨中段骨折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院骨科于2002年3月~2004年2月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37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7例均为新鲜骨折,无其他合并伤.男22例,女15例,年龄19~68岁,平均37岁.右侧锁骨骨折24例,左侧13例.伤后距手术时间1~11天,平均2.9天.横型及短斜型21例,粉碎型16例.合并肩胛骨骨折2例.车祸伤12例,骑车摔伤16例,运动伤9例.  相似文献   

11.
The lumbar ligam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spinal biomechanics.The results ofthree-dimensional finite dem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one of the functions of lumbar ligaments istransmission of the tensile load between the lumbar vertebrae.The 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isloaded in extension of lumbar spine and the resistance to the tensile load in flexion is providedby other ligaments.These ligaments are subject to much more tension with degeneration of theintervertebral disc so that a series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occur.Relevant significance in clinical as-pect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证明现有种植体难以完美替代天然形态牙。方法:通过扫描标准模型牙,建立上下颌第一磨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施加垂直、水平及斜向3种方向100 N的瞬间载荷,获得各方向载荷下牙齿、黏膜、骨皮质以及骨松质的应力分布情况及最大应力值。结果:上下颌磨牙之间最大应力值差别并不显著,但与传统柱形螺纹种植体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结论:单一形态的种植体难以满足复杂形态的牙齿,尤其是磨牙的功能需要,今后针对磨牙修复的种植体应选择与天然牙形态相近的仿生牙为宜。  相似文献   

13.
Fei Q  Li QJ  Yang Y  Li D  Tang H  Li JJ  Wang BQ  Wang YP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1):2943-2946
目的 建立脊柱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邻近节段的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初步的生物力学分析.方法 利用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MIMICS软件对患者的CT图片进行预处理,后导入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了胸10-腰2四个运动单元的三维模型,并且准确模拟了椎间盘、软骨终板、关节突关节以及连接韧带.通过设置0.3、1.0、4.0 Mpa 3种轴向载荷进行力学分析,观察力学改变情况.结果 当轴向压力以0.3、1.0、4.0MPa增加后,椎间盘、软骨终板和椎体整体的应力也成比例增加.椎间盘所受应力分布不均;各椎体前部所受应力最大,而后部结构所受应力较小,椎体局部出现受力较大情况,尤以相邻椎体更为明显.结论 本研究的有限元模型符合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特点,模拟了其生物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不同材料桩核修复后的牙本质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峰  盛祖立  刘鹏飞 《浙江医学》2004,26(12):903-904,907
目的对使用不同材料进行桩核修复以后的牙体进行生物力学分析,观察牙体内的应力分布情况.方法建立上颌中切牙桩核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分析铸造钴铬合金、碳纤维增强树脂、钛合金、铸瓷桩修复以后受载情况下牙体牙本质的应力分布.结果牙本质应力主要分布于根上1/3,愈靠近牙根表面应力值愈高;四种材料修复后最大应力值无明显差异,传统钴铬合金桩和牙本质交界处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碳纤维加强树脂桩和牙本质交界处应力集中不明显.结论低弹性模量材料修复后牙本质内应力分布更有利于牙体抗折.  相似文献   

15.
锁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正常锁骨有限元模型,并模拟锁骨轴向受力状态下应力分布及应变特征,为锁骨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数值分析模型.方法:通过CT扫面正常成年男性右侧锁骨,获得连续断层图片,导入Simpleware医学建模软件生成实体模型后,应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0.0,进行网格划分、材料属性赋值生成有限元模型.约束边界条件,模拟锁骨轴向受力状态进行加载,得出锁骨有限元模型上的应力分布与应变结果.结果:建立的锁骨有限元模型节点共62 182个、四面体单元40 878个.锁骨在轴向载荷状态下应力集中主要位干锁骨干中1/3区域,且下表面应力集中现象较上表面明显.结论:应力分析结果解释了锁骨骨折好发于中1/3的原因,并且发现主要应力集中于下表面,锁骨产生断裂的弯矩位于冠状面,提示临床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时,钢板放置于上表面能有效抵抗产生的弯矩,避免内固定失败.有限元分析法可较好分析锁骨的生物力学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数字仿真评估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注入量及弥散范围对邻近椎体生物力学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骨质疏松性腰2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CT三维重建,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优化设计和测试,模拟椎体在人日常生活中进行各种运动的受力情况,选择施加500 N的轴向压力,观察注入骨水泥前后相邻椎体终板的应力分布及所受最大应力变化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和分析下颌骨颏部骨折联合双侧髁突囊内骨折的致伤机制,提高此类骨折的预防和诊断水平。方法: 获取1名下颌骨发育正常、无第三磨牙、无颞下颌关节病史的青年男性的颌面部CT和颞下颌关节MRI数据,通过Mimics和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取不同角度的外力作用于下颌骨颏部,分析下颌骨及髁突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同时,比较有无关节盘、咬合与非咬合状态下下颌骨的应力分布差异。结果: 准确建立了包含颞下颌关节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当外力作用于下颌骨颏部时,髁突、升支前缘及颏部受力区是主要的应力集中区,其中应力最大值位于髁突顶部。随着外力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由0°逐渐增大直至60°,下颌骨上的应力由分散逐渐集中至颏部与双侧髁突三个部位;超过60°时,应力又出现分散的趋势。当对关节盘进行模拟后,髁突关节面及髁颈部的应力分布明显减小。与非咬合状态相比,咬合状态下下颌骨上的应力集中于咬合面,而其他部位无明显的应力分布。结论: 外力方向与水平面呈60°时,应力分布主要集中于颏部及双侧髁突顶部,即三点骨折发生的部位;在下颌骨颏部受力过程中,关节盘的存在以及稳定的咬合状态下,髁突部位(包括颈部和关节面)的应力分布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三维有限元法研究根管预备过程中硬组织丧失和牙根微裂纹对上颌第二前磨牙的应力影响,为分析临床上根管治疗后患牙根折率增大的成因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利用Micro-CT扫描上颌第二前磨牙,结合逆向工程软件建立完整牙体、仅有预备过程中组织丧失的牙体及预备后有不同牙根裂纹的预备后牙体3D模型,研究其在静态载荷下的应力情况.结果 轴向力作用于完整牙体时,牙本质Von Mises应力集中分布于舌侧颈部;侧向力作用下,Von Mises应力集中分布于加力同侧牙根中上2/3处.轴向力和侧向力作用于预备后无牙根裂纹形成的牙体时,应力分布及应力值与完整牙体相比无明显变化.当牙根裂纹产生时,轴向力作用下应力值相对于预备前无明显变化,应力有向裂纹集中的趋势;侧向力作用下,应力峰值多增大明显,且应力多集中于裂纹局部.结论 根管预备过程中的组织丧失对牙体应力情况无明显影响;牙根裂纹的产生会导致侧向力作用下应力值明显增大,且应力分布集中区域也多由牙体舌侧颈部转移至裂纹局部,牙根裂纹可能是导致根管预备后根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近中移动下颌第二恒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下颌第二恒磨牙不同载荷下近中移动时的位移及应力分布情况。方法 在建立的下颌第二恒磨牙及其牙周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牙体部分,相当于颊面管的部位模拟加力,以及模拟颊舌侧同时加力的情况,计算和分析牙体各个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牙体平行移动时(M/F为8 :1),其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在加力点处,牙体颈缘处及根分叉区应力比较集中。根尖部位没有高应力集中。结论 下颌第二恒磨牙近中移动时,颊舌侧同时加力并且施加适当的近远中向的力矩,有利于牙齿的整体平行移动。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treat humerus fracture with three dimensional pattern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providing mechanical basis for treating humerus fracture. Methods: Humerus pattern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T images, and calculation was done by ANSYS5. 6 software. Three dimensional ten-node tetrahedron unit was select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2 729 nodes, 49 041 units. Distribution and amount of axial compression of humerus were analyzed when clip angle was 30°, 45°, 90° between fracture face and axial line with fixed X, Y, Z directions. 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 was greatly different between fracture face and non fracture face. Stress in fracture part was fairly concentrated with incomplete symmetric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center of fracture face; Greater stress distributed in the regions 10 mm from fracture face, which was 2-3 times that of other stress regions. Conclusion: Required load must be estimated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 as to select the suitable internal fixation implants du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