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中期疗效。方法48例(67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44例63髋,平均随访时间为5.3年(2~9年)。按Crowe分类,I型18例24髋,Ⅱ型15例20髋,Ⅲ型6例10髋,Ⅳ型5例9髋。手术采用后外侧切口,除I例CroweⅣ型(2髋)外,髋臼侧均在真臼水平重建髋臼并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股骨侧3例4髋选用骨水泥型假体,其余均选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结果2髋术后脱位经保守治疗而愈。2髋术中小转子上方襞裂骨折,但股骨假体稳定。4髋有异位骨化,其中BrookⅡ型3髋,Ⅲ型1髋。随访期内未发现感染、假体松动、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45分,术后平均为89分。结论后外侧入路、真臼水平重建髋臼是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安全、有效的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螺旋臼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顽固性疼痛和功能障碍就诊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8例(32髋),均应用螺旋臼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随访13个月至7年,28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髋关节脱位,未见假体松动及髋臼植骨块不愈合的病例。Harris评分75~96分,其中优8髋,良20髋,中4髋,术后优良率达87.5%。结论:应用螺旋臼假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的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重建髋臼在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1月对髋Crowe分型在Ⅲ型和Ⅳ型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25例31髋,34~69岁,平均52岁;Ⅲ型15例19髋,Ⅳ型8例10髋;采用结构植骨重建髋臼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行股骨头结构植骨,保证覆盖率的基础上,于真臼或近真臼水平重建髋臼并安装假体。术后行影像学检查和Harris评分。成功随访23例29髋,平均随访5.1年。结果 植骨愈合良好,无植骨塌陷,1例1髋术后脱位,所有病例无假体松动发生。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4分,术后1年平均89分,最后1次随访平均88分。结论 应用自体股骨头结构植骨,满足覆盖率前提下在真臼位置重建髋臼行全髋关节置换,对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具有安全有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S-ROM假体联合股骨转子下横形截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评价其对于治疗Crowe 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疾病的疗效. 方法 收集11例(13髋)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采用S-ROM假体联合股骨转子下横断截骨短缩法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采集双下肢长度差、髋关节活动度、改良Harris髋关节评分、简明健康调查表及髋关节X线片等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1例患者均得到有效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0月(8~78月).未发现感染、骨折、脱位等并发症.双下肢长度差术前为(25.2±7.6)mm,术后为(1.2±0.4)mm(t=10.481,P<0.01).改良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8.2±6.4)分提高到术后(82.1±8.6)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4.186,P<0.01).影像学示假体固定优良,无临近骨质溶解表现.所有施行臼侧植骨及股骨截骨处均骨性愈合. 结论 S-ROM假体联合股骨转子下横形截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恢复Crowe 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髋关节功能、解除髋关节疼痛疗效确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严重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从2001年9月至2007年2月,32例(37髋)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严重骨关节炎的患者接受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1例,女31例(5例为双髋),年龄36~86岁,平均58岁。按Crowe分型分类:Ⅰ型3髋,Ⅱ型13髋,Ⅲ型14髋,Ⅳ型7髋。术前平均Harris评分47.8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至6年(平均2年7个月),最终随访时Harris评分为84.1分,优良率达93.7%,未见感染、无菌性松动和假体下沉等并发症的征象。结论对于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严重骨关节炎的成人患者,如能制定严密的术前计划、处理好病变髋臼重建、选择合适股骨假体、正确处理股骨近段并同时准备好植骨来源,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6.
李远景  张德  丘宏伟  黄耀斌  汪璟  黄秀娟  黄健 《广东医学》2012,33(20):3129-3130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常规方法和术中联合调整前倾角方法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方法 对照组为18例(21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观察组22例(25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联合调整髋臼杯前倾角及股骨假体前倾角手术.结果 对照组2例术后出现人工关节前脱位,观察组所有患者无关节脱位.结论 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股骨颈前倾角一般较大,全髋关节置换时联合调整髋臼杯及股骨假体前倾角,术中减小髋臼杯前倾角及股骨假体前倾角,能有效预防人工关节前脱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肖静蓉 《当代医学》2010,16(2):16-17
目的探讨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CFP)的近期疗效及程序性康复护理。方法应用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对髋关节骨关节病14例18髋进行股骨颈全长保留的全髋置换术。结果经过6月~1年6月随访,14例18髋人工髋关节临床效果良好。人工髋关节的活动和关节功能良好,X线摄片示人工髋关节位置良好,假体无松动和下沉。结论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CFP)符合股骨近端生理顺应性,使假体适应应力分布。防止股骨近端骨质疏松引起假体松动和下沉,髋关节病近期疗效较好,同时为今后需要假体翻修提供骨结构基础,尤其适用于可能需要行假体翻修的中青年患者,同时有利于髋关节康复。  相似文献   

8.
武峰 《吉林医学》2010,31(28):4870-487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继发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11个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本组随访11个月~9年,平均49个月。结果:根据MerleD'Aubigne评分标准,优7髋,良3髋,中1髋,优良率90.9%。无坐骨神经及股神经损伤患者。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继发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注意肌力平衡,真臼安放生物性假体,细直柄假体应用骨水泥固定,调整前倾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Wagner翻修股骨柄在髋关节股骨侧翻修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共对10例患者的10个髋关节进行了翻修手术.男6例,女4例.年龄45~76岁,平均61.2岁.感染后翻修2例,臼杯及柄无菌性松动6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采用改良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X线评价术后假体有无松动、下沉和骨愈合情况.股骨侧假体选择Wagner翻修股骨柄.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本组1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月,平均19.2月.植骨处愈合,无明显骨吸收及假体下沉.无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5.7±10.77分提高到术后87.10+4.68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Wagner在人工髋关节股骨侧翻修术中,可获得良好的远端固定,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物型组配式假体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股骨粗隆下截骨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26髋)CroweⅣ型DDH患者,行生物型组配式假体(S-ROM,Depuy)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股骨粗隆下截骨治疗。采用Harris评分比较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测量术后大粗隆平移距离、肢体延长距离、髋关节旋转中心下移距离,并随访生物学固定效果。结果18例(20髋)有完整的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3~96(39.3±22.9)个月。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粗隆平均平移30~65(49.1±9.5)mm,肢体延长0~13(4.9±3.4)mm,髋关节旋转中心平均下移32~63(48.0±9.2)mm。术后2例出现后脱位,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余患者均无骨折、感染、有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中发生股骨矩处骨折。术后1年2例遗留轻度跛行,其余患者均无明显跛行、髋部疼痛。至随访末无假体松动、移位,无翻修病例。结论生物型组配式假体的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粗隆下截骨治疗CroweⅣ型DDH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12.
范永前  刘志宏  王毅  冯建民  杨庆铭 《上海医学》2005,28(2):96-98,i001
目的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症状严重时常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本研究针对髋臼和股骨侧重建以及假体选择等几个方面对不同Crowe分级的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2003年8月~2004年10月我院对37例(39髋)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女35例,男2例;年龄44~79岁。按照Crowe分级:Ⅰ级16髋,Ⅱ级 7 髋,Ⅲ级8髋,Ⅳ级8髋。对CroweⅠ~Ⅲ级患者选用普通的生物型假体或Hybrid假体。对8例高位脱位的CroweⅣ级患者,髋臼侧选用骨水泥假体1例、小髋臼生物型假体5例(其中1 例采用髋臼内移技术)、普通生物型髋臼 2例,股骨侧选用生物型假体2例、普通骨水泥假体4例、长柄骨水泥假体柄 1 例、S ROM假体 1 例。有 8 例劈大粗隆行钢丝或大粗隆再连接装置和钢缆固定。结果 CroweⅠ~Ⅲ级的患者术后拔除引流管即可下床活动进行功能锻炼。高位脱位的8例CroweⅣ级患者中1例采用髋臼内移技术;1例采用粗隆下去旋转截骨,术后卧床3个月后进行功能锻炼;劈大粗隆行钢丝或大粗隆再连接装置和钢缆固定的患者术后3周下床活动,2 例术后出现股神经麻痹,3个月后恢复。结论 发育性髋关节结构不良的患者髋臼和股骨均存在解剖异常;对于高位脱位的CroweⅣ级  相似文献   

13.
宋舸  金勇  张冠宏 《中国医刊》2007,42(5):31-33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2003年8月至2005年9月,对16例(20髋)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其中双侧4例,单侧12例。平均年龄38岁(33~53岁)。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6~48个月,平均32.6个月;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4.7分恢复到术后1年的91.3分。术后5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伴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对于此类患者,充分理解全髋置换的复杂性和细致周密的治疗方案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髋关节强直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11年7月对61例(70髋)髋关节强直(Ankylosed Hip)的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术后1、3、6、12个月及此后每年1次随访,采用 Harris 评分标准及放射学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所有髋关节强直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手术治疗,手术时间50~90 min,平均65.4 min,术中出血量100~400 mL,平均194.8 mL,6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73个月,平均32个月。Harris 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1.3±15.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86.5±13.4)分,其中优25髋(35.7%),良36髋(51.4%),中4髋(5.7%),差5髋(7.2%),手术优良率为87.1%,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中、术后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折、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期内未出现松动翻修病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髋关节强直的一种有效方法。如若髋关节骨性融合,手术难度较大,则术前准备应充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性骨性关节炎的全髋关节置换,恢复正常髋臼旋转中心高度和下肢长度的方法.方法 1996年7月~2007年7月收治18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按Crowe方法分析:I型7例,Ⅱ型4例,Ⅲ型4例,Ⅳ型3例.髋臼旋转中心的重建方法包括标准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构性自体植骨和旋转中心内移.术前和随访时采用摄片观察和Harris评分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术后随访9个月~10年(平均6.3年),所有患者髋臼旋转中心都恢复正常,所有移植骨块经X线证实,均与宿主骨愈合,无骨块吸收现象,未见假体松动,关节疼痛缓解,活动功能满意.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5.6分,术后平均91.3分.结论 采用自体股骨头及髂骨结构性植骨,旋转中心内移重建髋臼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创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强直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13例(21髋)髋关节强直患者在微创入路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年龄20~66岁(平均46岁),病因为:强直性脊柱炎5例(10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6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继发严重骨性关节炎2例(3髋),髋关节感染后遗强直畸形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陶瓷对陶瓷(COC)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COC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3例髋关节疾病患者,观察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24~49个月,平均34.7个月。术前Harris评分为(27.48±11.76)分,低于末次随访的(92.66±3.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优57例,良10例,优良率为100%。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折,术后无切口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切口感染、假体松动移位、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出现术侧髋部肿胀伴术肢麻木,1例出现轻度关节异响,2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给予患者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 COC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解剖学重建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生物力学重建情况及其对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功能影响.方法 2005年1月~2008年1月对30例30髋患者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所有患者均行术前后HARRIS评分、X线检查及解剖学重建评估.结果 术后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患者下肢平均短缩2.4mm,股骨偏心距短缩约5.45mm,与健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髋关节脱位,术前和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36.69±7.16.和89.63±3.36(P<0.01).结论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可达到良好的生物力学重建,同时其大假体设计可有效保证关节置换术后的稳定性及良好的关节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