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5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源菌检测及药敏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明确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源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加强临床抗生素应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5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病源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检出率94.94%,细菌占96.67%,真菌占3.33%;共培养分离出致病菌176株,排序前4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15.91%),铜绿假单胞菌27株(15.3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2株(12.50%),变形杆菌20株(11.36%);致病菌对青霉素和第一代头孢类药物敏感性较低.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的敏感性达100%。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为主要致病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5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6份标本中检出病原菌127株,其中,细菌119株,真菌8株;前4位细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1株(32.23%)、铜绿假单胞菌19株(15.0%)、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14.2%)、变形杆菌11例(8.7%);敏感药物因菌种而异。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为主,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分泌物病原微生物类型及致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纳入患者555例,共计571耳,其中男性272耳,女性299耳)耳分泌物,经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率的排序,检测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结果 571耳中培养有微生物生长379耳(占66.37%),其中细菌334耳(占88.13%)、真菌47耳(占12.40%).细菌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1耳(占57.19%)、金黄色葡萄球菌58耳(占17.37%)、铜绿假单胞菌31耳(占9.28%).药物敏感性因菌种而异.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耳分泌物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药敏试验对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15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源菌检测及药敏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明确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源茼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加强临床抗生素应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5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进行病源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 病原茵检出率94.94%,细菌占96.67%,真菌占3.33%;共培养分离出致病菌176株,排序前4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8株(15.91%),铜绿假单胞菌27株(15.3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2株(12.50%),变形杆菌20株(11.36%);致病菌对青霉素和第一代头孢类药物敏感性较低,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的敏感性迭100%.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金黄色葡萄球茵,铜绿假单胞茵,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变形杆茵为主要致病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5.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引起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4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分离的主要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46份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率为78.1%(114/146);分离出致病菌(包括真菌)15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占44.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感染占51.3%,以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洁霉素、氨苄西林、氯霉素耐药率高,分别为43%、43%、37%、37%,对喹诺酮类、头孢类、万古霉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磺胺类、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率高,分别为87.9%、87.9%、87.9%,对头孢类、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是本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均对青霉素高度耐药,对喹诺酮类、万古霉素敏感;真菌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作用不容忽视. 感染占44.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感染占51.3%,以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洁霉素、氨苄西林、氯霉素耐药率高,分别为43%、43%、37%、37%,对喹诺酮类、头孢类、万古 素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磺胺类、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率高,分别为87.9%、87.9%、87.9%,对头孢类、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变形杆菌是本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均对青霉素高度耐药,对喹诺酮类、万古霉素敏感;真菌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作用不客忽视. 感染占44.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感染占51.3%,以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耳脓性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12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23耳的中耳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23耳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03耳,其中细菌99耳,真菌4耳;无细菌生长20耳.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1耳)和铜绿假单胞菌(19耳)为主,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13耳)和肺炎克雷伯杆菌(10耳)等.不同的细菌有各自的敏感药物谱.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耳脓性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对123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23耳的中耳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23耳标本中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03耳,其中细菌99耳,真菌4耳;无细菌生长20耳.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1耳)和铜绿假单胞菌(19耳)为主,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13耳)和肺炎克雷伯杆菌(10耳)等.不同的细菌有各自的敏感药物谱.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致病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方法:取108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外耳道深部或中耳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08例中培养分离出9种细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26.85%,金黄色葡萄球菌23.15%,变形杆菌20.37%,其他25.92%,混合感染2.78%。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病例中,亚胺培南和多粘菌素敏感试验均为阳性。结论:为避免产生耐药菌株,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和细菌耐药性监测研究。方法选取血、尿分泌物标本,应用Kirby-Bauer方法采取药敏试验,根据相关标准鉴定分析。结果本组290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25株(43.10%),革兰阳性球菌165株(56.90%)。常见菌种包含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枸椽酸菌属、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肠球菌。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好抗菌活性,耐药率低,可用于临床治疗。结论细菌耐药率的升高,多重耐药严重,监测细菌耐药与临床微生物检验,了解细菌耐药性情况,对院内感染控制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春燕  陈童 《海南医学》2009,20(12):142-143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10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脓性分泌物进行培养(需氧)及药敏试验。结果有微生物生长88例,其中,细菌生长83例,真菌生长5例;无细菌生长18例。病原菌分布占前三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其对头孢类药物和喹诺酮类以及氨基糖甙类药物敏感性较高,对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敏感率极低。结论本地区儿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临床医师在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治疗时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用药,准确有效的治疗,以防耐药菌株的发生。此外,真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Two hundred Sudanese children (105 males, 95 females) with otitis media (OM) were studied. Their age range was from 3 months to 15 years, with 41.5% being below 2 years of age. The presenting symptoms included ear discharge in 96% and pyrexia in 26.5% of patients. Ear ache and itching were reported in 22.5% and 7.0% respectively and impaired hearing in 7.0%. Bacterial pathogens were isolated from 115 (70.1%) of 164 cultures from children with chronic discharging ears. Organisms isolated in order of frequency were: Proteus species, Klebsiella with other coliforms, Staphylococcus aureu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and Escherichia coli. Sixty of 84 (71.4%) cultures from children with acute OM grew pathogenic bacteria.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Klebsiella with other coliforms were the commonest pathogens. Proteus species and Pseudomonas aeruginosa were less frequent but beta-haemolytic Streptococcus,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nd Escherichia coli were the least common. Antibiotic sensitivity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jority of isolates from children with discharging ears were sensitive to Gentamicin, followed by Co-trimoxazole and Streptomycin. The majority of organisms showed poor sensitivity to Ampicillin and Penicilli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cotrimoxazole is the drug of choice for treating children with OM.  相似文献   

12.
孙淑红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7):118-118,137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种类,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采取中耳脓性分泌物进行需氧菌、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观察病原菌。结果179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分离出病原菌216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o5株,铜绿假单胞菌69株,真菌18株。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本地区慢性化脓性的中耳炎主要致病菌,二者均对氟喹诺酮类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细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抗胆脂瘤型中耳炎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74例到该院就诊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耳部流脓标本进行培养,获得患者致病菌组成分布。对获得的菌株进一步进行生物膜半定量检测和药敏试验检测,分析其耐药性。结果所有观察对象中所获得的胆脂瘤型中耳炎致病菌从高到低分布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有生物膜的细菌普遍比无生物膜的细菌耐药率高。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致病菌发生率高低可因"三间"不同而有差异,并且有生物膜的细菌比无生物膜的细菌耐药率高,值得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4.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慢性化脓中耳炎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16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耳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病原菌183株,以金黄金葡萄球菌(63株)和铜绿假单胞菌(57株)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经分别为100%和71.4%,对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和头孢头抗生素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对氟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敏感。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济南地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二者对青霉素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率。临床医师不仅凭经验,而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用药,以防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15.
孙天钢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4):1900-1901
从我院193例院内感染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阴沟杆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粘质沙雷氏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白色念珠菌等10种193株细菌,其中金黄葡萄球菌66例,占院内感染病例的34%;大肠杆菌32例,占院内感染病例的16%;腐生葡萄球菌28例,占院内感染病例的14.5%;绿脓杆菌19例,占院内感染病例的10%;其他菌48例共占院内感染病例的25.5%。  相似文献   

16.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分析,以指导抗生素在该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对148例患者,采取中耳脓性分泌物进行需氧菌、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病原菌154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57株)和铜绿假单胞菌(32株)为主,真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万古霉素和喹诺酮敏感,敏感率分别为100%、100%和87.7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氨基糖甙类和喹诺酮类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0.62%、87.50%和90.62%。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本地区慢性化脓性的中耳炎主要致病菌,二者均对喹诺酮类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HRCT表现,以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50耳)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胆脂瘤型中耳炎的HRCT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HRCT表现:(1)上鼓室、鼓室、乳突区及外耳道软组织肿块影为50耳(100%);(2)骨质破坏,其中包括听小骨破坏为39耳(78%)、盾板破坏26耳(52%)、面神经管破坏16耳(32%)、乙状窦前壁破坏3耳(6%);(3)骨质破坏累及外耳道4耳(8%);(4)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膜炎2耳(4%)。结论: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具有特征性HRCT表现,HRCT对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它是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青橄榄叶提取物及大孔树脂AB-8不同极性洗脱产物对供试菌株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96孔板微量稀释法测定青橄榄叶总提取物及不同极性洗脱产物对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大孔树脂水洗极性部位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20.62 g/ml,50%乙醇洗脱部分对铜绿假单胞杆菌的MIC为82.5 μg/ml,90%乙醇洗脱部分对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41.25,20.62,20.62,10.32,165.0和2.58μg/ml.[结论]青橄榄叶洗脱产物的水、50%乙醇及90%乙醇洗脱部分对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白色念珠菌、酿酒酵母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尤其是90%乙醇洗脱部位的抑菌范围广,活性强且呈现量效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并且在分离病原菌后进行药敏学鉴定,分析各类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100例痰样本中共分离出158株病原体,其中革兰阴性菌115株,革兰阳性菌26株,真菌17株。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29株(25.22%),大肠埃希菌22株(19.13%),克雷伯菌22株(19.13%),鲍氏不动杆菌27株(23.48%),其他15株(13.04%);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1株(42.31%),肺炎链球菌15株(57.69%);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11株(64.71%),光滑假丝酵母菌5株(29.41%),克柔假丝酵母菌1株(5.88%);革兰阴性菌的总占比为72.78%,比革兰阳性菌的16.46%和真菌的10.76%高(P<0.05);革兰阴性菌对各种抗生素均具有较好的耐药性;革兰阳性菌除了对万古霉素不耐药外,对其他抗生素也具有一定的耐药性。结论进行下呼吸道细菌培养后发现革兰阴性菌的比例相对较高,通过药敏实验可以针对不同细菌耐药性的特性来选择相应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周秀文  王云凤  刘奕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623-1624
目的了解医院血培养阳性病原菌的科室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NET 5.6软件对2010年6月-2011年7月血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95件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98株,阳性率为21.0%,其中革兰阳性球菌占79.9%,革兰阴性杆菌占16.8%,真菌占3.3%。表皮葡萄球菌主要分布在围产儿科和重症医学科,溶血葡萄球菌主要分布在围产儿科,人葡萄球菌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泌尿科和血液肿瘤科,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泌尿科、血液肿瘤科和内分泌肾科,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重症医学科。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率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的葡萄球菌;未分离出耐亚胺培南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在不同科室的分布和抗菌药物敏感性不同,医生应了解本科室细菌分布及药敏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