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洁  郑迪  刘锦铭 《肿瘤》2010,30(11)
目的:比较顺铂/卡铂联合第三代新药治疗ⅢB/Ⅳ期肺鳞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2年6月-2009年5月299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晚期肺鳞癌患者,分成顺铂联合第三代新药组(A组,225例)和卡铂联合第三代新药组(B组,74例),每21 d为1个化疗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治疗4个周期后确定疗效.主要终点指标为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次要终点指标为有效率(response rate, RR)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RR为31.1%(70/225),B组RR为28.4%(2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8).A组OS较B组明显延长[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分别为328和259 d,P=0.012;风险比(hazard ratio,HR)=0.754,P=0.041].A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48.9%,110/225)高于B组(31.1%,23/74)(OR=2.121,P=0.008).亚组分析表明,A组ⅢB期患者的OS较B组延长(MST分别为347和302 d,P=0.027;HR=0.663,P=0.001);A组Ⅳ期患者的OS较B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T分别为282和253 d,P=0.152;HR=0.859,P=0.24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与性别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ⅢB期(HR=0.879,P=0.025)及女性(HR=1.278,P=0.001)患者的预后更好;年龄与预后无关(HR=0.956,P=0.565).B组的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A组(7.1% vs 16.2%,P=0.020),而恶心和呕吐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16.9% vs 5.4%,P=0.014).结论:顺铂或卡铂联合第三代新药治疗体能状态评分较好的晚期肺鳞癌患者(尤其是ⅢB期),其缓解率接近,但前者的生存获益明显,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则更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以健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辨证治疗对老年胃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的同期对照研究,分层分析、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在临床病理分期、手术和化疗等因素基线均衡的条件下,比较接受健脾为基础的中药治疗组和未接受中药的同期对照组老年胃癌病例的生存期,Kaplan-Meier法估算中位生存时间(OS),组间生存分布差异采用Log-rank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共有404例≥60岁老年胃癌病例纳入研究,包括203例晚期胃癌和201例Ⅰb~Ⅳ(M0)接受根治术(R0)后胃癌病例。203例晚期胃癌的同期对照研究:中药组共78例,对照组共125例。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中药(P=0.000)、化疗(P=0.000)、放疗(P=0.021)是影响老年晚期胃癌患者OS独立的保护性因素。以化疗因素分层:化疗亚组中,中药组(51例)的中位OS19.9个月,较对照组(45例)的14.0个月延长(P=0.015),服用中药的相对危险度为0.544(95%CI:0.331~0.896);非化疗亚组中,中药组(27例)的中位OS17.9个月较对照组(80例)的7.5个月延长(P=0.000),服用中药的相对危险度0.244(95%CI:0.132~0.451)。201例Ⅰb~Ⅳ(M0)期根治术(R0)后老年胃癌的同期对照研究:中药组共80例,对照组共121例。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示,临床病理分期(P=0.000)、中药(P=0.000)是老年胃癌根治术后患者OS独立的影响因素。临床病理分期(P=0.001)、中药(P=0.000)是老年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无病生存(DFS)独立的影响因素。以临床病理分期分层:Ⅲ~Ⅳ(M0)期亚组中,中药组(53例)的OS未达到中位数,对照组(102例)的中位OS31.9个月,生存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服用中药的相对危险度为0.316(95%CI:0.171~0.585)。1年、3年、5年生存率,中药组分别为:100%、79%、67%,对照组则分别为:89%、45%、32%。中药组的DFS未达到中位数,对照组的中位DFS25.7个月,无病生存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服用中药的相对危险度0.367(95%CI:0.206~0.656)。1年、3年、5年无病生存率,中药组分别为:98%、66%、66%,对照组则分别为:81%、43%、35%。[结论]以健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辨证治疗是老年晚期胃癌预后的独立的保护性因素,可延长老年晚期胃癌的生存期;延长Ⅲ~Ⅳ(M0)期老年胃癌根治术后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中医药治疗在改善老年胃癌总体预后方面的作用值得进一步作随机对照研究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胸部序贯放疗与巩固放疗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D-SCLC)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接受胸部放疗的ED-SCLC患者102例。运用Kaplan-Meier法对序贯胸部放疗和巩固放疗的2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序贯放疗组中位PFS、1年PFS率依次为11.0月、39.6%,巩固放疗组依次为9.4月、7.7%(P=0.000)。序贯放疗组中位、1年、2年OS率依次为15.0月、77.7%、4.6%;巩固放疗组依次为14.2月、82.4%、2.4%(P=0.58)。单因素分析发现PS评分=0分,化疗>3程及序贯放疗改善PFS。多因素分析发现化疗>3程及序贯放疗是影响PFS的两个独立预后因子。亚组分析发现无论化疗≤3程还是>3程,序贯放疗组PFS皆延长。结论胸部序贯放疗可延长部分高选择性ED-SCLC患者的PFS。化疗疗程>3程和序贯放疗是其两个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消融序贯三维适形放疗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Ⅲ和Ⅳ期大体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24例行氩氦刀冷冻消融后2周,序贯行三维适形放疗;另一组18例单纯接受三维适形放疗。以胸部CT动态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随访患者生存时间。[结果]治疗结束后1个月CT复查:两组患者的临床受益率基本一致。而术后3个月及6个月CT复查后进行疗效评价则显示:氩氦刀序贯3D-CRT治疗组临床受益率明显优于单纯3D-CRT治疗组。氩氦刀序贯3D-CRT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91.8±15.6d,单纯3D-CRT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54.6±24.5d,前者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氩氦刀序贯3D-CRT组放射性肺损伤及肺纤维化的发生率低于单纯3D-CRT组(P<0.05)。[结论]氩氦刀序贯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大体积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裴可  姬翔  李慧杰 《肿瘤学杂志》2016,22(4):336-338
2012年全球新诊断胃癌90万例,死亡50万例,仅次于肺癌和肝癌,居癌症死因的第3位,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数居世界首位。大型Ⅲ期临床试验To GA研究所得出的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 OS)为13.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m PFS)为6.7个月[1]。根据肿瘤的特征及分期,目前肿瘤治疗包括手术、化疗及放疗等[2],但由于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属进展期胃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靶向药物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6.
Jiang HF  Fang J  Ren J  DI LJ  Song GH  Che L  Yu J  Zhu YL 《中华肿瘤杂志》2011,33(1):58-62
目的 探讨全身化疗同步脑放疗或序贯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采用前瞻对照方法,将60例NSCLC脑转移患者分为全身化疗同步脑放疗组(同步组)和全身化疗序贯脑放疗组(序贯组),每组各30例.结果 共59例患者完成治疗,总体客观缓解率(ORR)为22.0%,脑转移灶的ORR为35.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16个月,1年和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5.0%和24.4%.同步组和序贯组的总体ORR分别为20.0%和24.1%,脑转移灶的ORR分别为43.3%和27.6%,中位PFS分别为3和4个月,MST分别为16和13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步组和序贯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8.5%和52.9%(P=0.365),2年生存率分别为37.2%和18.9%,同步组明显优于序贯组(P=0.011).同步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低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其他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化疗同步脑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可以取得较好疗效,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survival and toxicity in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 from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 NSCLC), treated with concurrent systemic chemotherapy and 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 (WBRT) or sequential systemic chemotherapy/WBRT.Methods A total of 60 NSCLC patients with brain metast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in this 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concurrent systemic chemotherapy and WBRT group (concurrent group ) and sequential systemic chemotherapy/WBRT group (sequential group).Results Of 59 assessable patients,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22.0%, and the brain response rate was 35.6%;the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 was 3.0 months, and the overall 1- and 2-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55% and 24.4%, respectively, with a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16.0 months.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was 20.0% in the concurrent group and 24.1% in sequential group (P > 0.05 ).The brain response rates of 43.3% in concurrent group and 27.6% in sequential group were also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The 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 for the patients in the concurrent group was 3.0 months versus 4.0 months in the sequential group, and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16.0 months versus 13.0 months ( all P >0.05 ).The 1- and 2-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58.5% and 37.2% versus 52.9% and 18.9%, respectively, wit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2-year survival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P = 0.011 ).In the sequential group, leukopenia was more frequent during chemotherapy than that in the concurrent group ( P = 0.029).Conclusion Concurrent systemic chemotherapy and WBRT is effective with tolerable adverse events in treating brain metastasis from NSCLC with an encouraging survival, and deserves further large sample and randomized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s.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生存情况。方法采用队列性回顾性分析2386例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筛选出BorrmannⅣ型的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2386例胃癌患者中BorrmannⅣ型者363例(15.21%)。与非BorrmannⅣ型胃癌相比,BorrmannⅣ型患者的同时性肝转移率、异时性肝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率、脉管浸润发生率更高,同时发病年龄更趋于年轻化,病理类型更趋于低分化-未分化类型(均P<0.05)。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49.32%,5年无病生存率为44.61%,其中BorrmannⅣ型患者5年OS、DFS和非BorrmannⅣ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亚组分析显示,同为pT2-pT4a或pN0~pN3a期时BorrmannⅣ型与非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5年OS、D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学类型为低分化-未分化类型、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为T4a~pT4b期、存在淋巴结转移、肿瘤pTNM分期为ⅢA~ⅢC期、术后出现肝转移及术后发生腹膜转移(均P<0.05)是影响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BorrmannⅣ型胃癌具有易发生肝转移、淋巴结转移、腹膜转移且预后差的特点,其预后受多种独立危险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蛋白在Ⅲ期胃癌中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二步法检测477例Ⅲ期胃癌组织中ERCC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ERCC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7.1%(320/477).ERCC1阳性表达的320例患者中,化疗组中位生存期(MST)为30.9个月,5年生存率为30%;未化疗组MST为26.3个月,5年生存率为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4).ERCC1阴性表达的157例患者中,化疗组MST为33.0个月,5年生存率30%;未化疗组MST为18.5个月,5年生存率为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未行术后辅助化疗的131例患者中,ERCC1阳性表达者生存时间长于阴性者(P=0.034).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块大小、浸润深度、有无脉管神经受侵、淋巴结转移、化疗与否为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ERCC1阴性表达者可从含铂方案辅助化疗中获益;ERCC1阳性可能是预后良好的指标,但应用含铂药物化疗后患者似乎未能显著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手术切除+辅助化疗序贯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并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33例接受新辅助化疗+肺癌根治性切除术+辅助化疗序贯治疗的局限期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局限期SCLC患者的预后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局限期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33例局限期SCLC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DFS)为39个月(95%CI:15.013~62.987),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44个月(95%CI:28.418~59.582),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37%、53.44%、42.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吸烟量、术前N分期、术前临床分期局限期SCLC患者的中位D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吸烟量、术前N分期、术前临床分期、辅助化疗周期数局限期SCLC患者的中位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临床分期为Ⅲ期和辅助化疗周期数﹤4期或﹥4期是局限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胸腔镜手术方式是局限期SCLC患者OS的独立性保护因素(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手术切除+辅助化疗序贯治疗有望延长局限期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术前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和辅助化疗周期数均是局限期SCLC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杜鸣宇  尹丽  解鹏  邢鹏 《肿瘤学杂志》2022,28(11):908-915
摘 要:[目的] 评估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中放疗序贯免疫治疗和放疗同步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同时接受免疫治疗和放疗的晚期胸段食管鳞癌病例118例,根据联合治疗的时机及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序贯组为先放疗后序贯免疫治疗,同步组为放疗同步免疫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差异。采用Log-rank法比较生存曲线。[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6个月(1~3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 7个月(1~43个月)。放疗序贯免疫治疗和同步免疫治疗两组的1年PFS 及OS分别为26.8%、27.4%和51.6%、48.3%。亚组分析显示:放疗序贯免疫治疗组,二线使用对比三线使用的中位OS分别为17个月、10个月(1年OS分别为56.9%、44.4%,P=0.039;1年PFS为19.3%、14.7%,P=0.049)。但是,在二线治疗中,放疗序贯免疫治疗组、放疗同步免疫治疗组两组1年OS 分别为56.9%、56.0%(P=0.556);在三线治疗中,两组1年OS分别为43.5%、33.3%(P=0.744)。出现3级以上副反应5例(4.1%),1~2级副反应43例(35.5%),主要是肺炎29例(24.6%)。[结论] 免疫治疗联合放疗对于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疗效肯定;治疗时机放在一线、二线使用能带来更多生存获益;在治疗顺序上,二线或三线使用序贯或同步治疗无统计学意义生存差异;两组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GEM与放疗同步/序贯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56例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的初治局部晚期不可手术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KPS≥70分,经过2个周期吉西他滨联合治疗顺铂(GP)方案诱导化疗后,非随机分为两组,序贯组(SCRT):26例,放疗后续2个周期GP方案巩固化疗.同步组(CCRT):30例,放疗同步应用单药吉西他滨(G)化疗,放疗后续2个周期GP方案巩固化疗.其中GP化疗方案:吉西他滨1 000 mg/m2 d1,d8,顺铂25 mg/m2 d1~3,21天为1个周期;同步G方案:吉西他滨600 mg/m2,1次/w,共6周.放疗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DT 60~66Gy/30~33f/6~6.5 w.评价疗效、不良反应和长期生存.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8.5个月,序贯组vs 同步组,总有效率:53.85% vs 73.33%(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18个月vs 11.31个月(P<0.05=,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61.5% vs 80.0%,23.08% vs 46.67%(P>0.05),中位生存期14.6个月vs 19.2个月(P<0.05).不良反应以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为主.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23.08% vs 33.34%(P>0.05),Ⅲ~Ⅳ度血小板减少23.08% vs 23.34%(P>0.05),≥Ⅲ级放射性食管炎19.23% vs 23.33%,放射性肺炎15.39% vs 26.67%P>0.05.结论:吉西他滨与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略优于序贯治疗,不良反应略有增加,但有较好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健脾为基础的辨证治疗方案对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同期对照研究方法,将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病例,以是否自愿接受基于健脾为基础的辨证治疗方案分为中药治疗组和非中药治疗组.以DFS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DFS的预后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估算中位无病生存时间.[结果]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中药治疗(P=0.035)是影响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DFS的独立预后因素.中药组的中位DFS为36.67个月,非中药组为21.47个月(P=0.016),接受基于健脾为基础的辨证治疗方案的相对危险度为0.593 (95%CI:0.365~0.964).中药组的1、2、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59%、49%、34%,非中药组分别为74%、44%、28%、18%.[结论]基于健脾为基础的辨证治疗方案是影响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在延长ⅢC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序贯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对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序贯组(接受化疗序贯纵隔淋巴结放疗)与同步组(接受化疗同步纵隔淋巴结放疗),每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同步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15/20),高于序贯组患者的35%(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序贯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步组患者血清中的CEA、CYFRA21-1、SCC-Ag水平均低于序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患者的PFS、OS均长于序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序贯放化疗相比,同步放化疗对于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优,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模式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治疗模式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edian survival time,MST)、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time,PF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综合治疗组(规范性化疗+同步放化疗+预防性脑放疗)患者MST显著优于不规范治疗组(P<0.05);规范性化疗组患者MST优于不规范性化疗组(P<0.05);同步放化疗组与序贯放化疗组患者M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预防性脑放射组患者MST优于未行预防性脑放射组(P<0.05);综合治疗模式规范组患者PFS亦优于不规范组(P<0.05)。结论规范性综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MST和PFS。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活化自体淋巴细胞过继性免疫治疗(adoptive immunotherapy,AIT)是否有助于改善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确诊的6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通过分层随机法分为免疫治疗组(n=29)和对照组(n=35)。免疫治疗组患者取60 ml外周血分离制备单个核细胞并在含OKT-3和IL-2的培养基中活化培养,回输前进行质控检测。免疫治疗组中的Ⅰ~Ⅲ期患者(n=14)于一线治疗后接受自体淋巴细胞输注(3个月内输注6次),Ⅳ期患者(n=15)仅接受自体淋巴细胞输注;对照组患者接受肝细胞癌相关的其他治疗。疗效评估的主要终点是2 年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 survival,RFS)率,次要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入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8年(0.2~4.2年)。免疫治疗组29名患者共接受了167次(计划174次,完成率96%)预定淋巴细胞输注(平均每人次回输9.30×109个细胞,其中CD3+HLA-DR细胞约占63%),治疗期间未观察到3级或4级不良反应发生。与对照组相比,免疫治疗组患者2年RFS率显著升高(62.1% vs 22.9%,OR=0.181,95%CI:0.06~0.54,P=0.002),中位PFS(28 vs 8个月,P=0.004)和中位OS(38 vs 34个月,P=0.915)均显著延长。在Ⅰ~Ⅲ期患者中,免疫治疗组(n=14)2年RFS率较对照组(n=18)显著升高(92.9% vs 33.3%,OR=0.38,95%CI:0.004~0.368,P=0.005),中位PFS明显延长(38 vs 14.5个月,P=0.005),而两组OS间无显著差异;Ⅳ期患者两组间PFS(P=0.077)及OS(P=0.994)均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活化自体淋巴细胞AIT为安全可行的肝细胞癌辅助性治疗方法,可提高Ⅰ~Ⅲ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后RFS率、延长患者RFS时间,而对进展期肝细胞癌患者的PFS和OS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或紫杉醇序贯替吉奥(S 1)方案辅助化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166例胃癌D2根治术后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108例接受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或紫杉醇双周方案(对照组),58例接受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或紫杉醇双周方案序贯S 1(观察组),采用 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比较两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果全组随访99~92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03个月。观察组的中位DFS和OS分别为525和639个月,长于对照组的352个月和49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是否序贯S 1与预后有关,而性别、年龄、ECOG评分、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状态、原发灶部位、化疗方案及化疗周期数与预后无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期、是否序贯S 1治疗均是影响OS和DFS的独立因素。 结论胃癌术后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或紫杉醇序贯S 1方案辅助化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病理分期、是否序贯S 1治疗可作为独立预后指标用于指导胃癌D2根治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γ-刀放疗在晚期复治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83例晚期肺癌复治患者依据再次接受主要治疗方法,分为同步化放疗组(35例)、序贯化放疗组(26例)、单纯化疗组(22例)。放疗均采用γ-刀,总剂量35~50Gy。结果同步化放疗组、序贯化放疗组及单纯化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7,1%、11.5%及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者以同步化放疗组略高(23.1%),Ⅳ期患者以单纯化疗组较高(38.5%)。总平均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以单纯化疗组最高,分别为14.2个月及9.3个月。各组先前曾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后续复治中,生存期均长于非手术者。结论对于晚期复治肺癌患者,化疗联合γ-刀放疗同步治疗在Ⅲ期者中肿瘤缓解率略高,Ⅳ期者以单纯化疗有效率高,但各组相近。单纯化疗更有利于延长生存期。手术后复治患者生存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行手术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与同期单纯手术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期了解HIPEC对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行HIPEC的80例Ⅲb期胃癌患者与同期单纯手术90例Ⅲb期胃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使用腹腔热灌注化疗分为HIPEC组(研究组)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研究组:印戒细胞癌24例,非印戒细胞癌56例;BorrmannⅠ型12例,BorrmannⅡ型28例,BorrmannⅢ型23例,BorrmannⅣ型17例。对照组:印戒细胞癌26例,非印戒细胞癌64例;BorrmannⅠ型15例,BorrmannⅡ型30例,BorrmannⅢ型26例子,BorrmannⅣ型19例。两组患者术后4周均予以SOX方案化疗8个疗程。分析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及Borrmann分型的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6.25%和28.89%(P<0.05);印戒细胞癌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5.00%和15.38%(P<0.05);非印戒细胞癌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1.07%和34.38%(P>0.05);BorrmannⅠ型胃癌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41.67%和40.00%(P>0.05);BorrmannⅡ型胃癌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5.71%和33.33%(P>0.05);BorrmannⅢ型胃癌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9.13%和26.92%(P<0.05);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29.41%和15.79%(P<0.05)。两组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HIPEC安全可行,有利于提高患有印戒细胞癌、BorrmannⅢ型及BorrmannⅣ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 评价中医药辨证治疗对年龄≥65岁老年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以老年晚期胃癌病例总生存期(OS)为主要疗效观察指标,并预设分层,化疗亚组(中医药辨证治疗+化疗组、化疗组)和非化疗亚组(单纯中药组、最佳支持治疗组),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各组老年晚期胃癌生存期的因素,在基线均衡的条件下应用Kaplan-Meier法估算中位生存期,组间差异采用Log-rank 进行显著性检验。两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共有255例老年晚期胃癌病例纳入本项研究,全组分析:中药组中位OS较非中药组延长(14.60个月 vs 8.68个月,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腹膜转移(P=0.016)、放疗(P=0.031)、中医药辨证治疗(P<0.001)是老年晚期胃癌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化疗因素分层分析,化疗亚组中中医药辨证治疗+化疗组93例,化疗组81例,中医药辨证治疗+化疗组中位OS较化疗组延长(14.79个月vs 9.01个月,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部位数目(P=0.031)、中医药辨证治疗(P=0.001)是化疗亚组老年晚期胃癌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中医药辨证治疗+化疗组白细胞减少(P=0.006)、中性粒细胞减少(P=0.010)、血小板减少(P=0.030)、出血(P=0.021)、恶心呕吐(P=0.036)、发热(P=0.020)的发生率均低于化疗组。非化疗亚组中单纯中药组32例,最佳支持治疗组36例,单纯中药组中位OS较最佳支持治疗组延长(11.11个月 vs 6.05个月,P=0.00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中医药辨证治疗(P=0.003)是非化疗亚组老年晚期胃癌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放疗、腹膜转移、转移部位数目是影响老年晚期胃癌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中医药辨证治疗可延长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较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器官和病灶联合定义寡转移Ⅳ期NSCLC原发灶3DRT剂量及其相关因素对生存的影响。方法 定义单器官和2个器官中每器官1个转移病灶为寡转移,共115例,分析剂量及相关因素与总生存的关系, 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并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15例中位生存期(MST)为14个月,1、2、3年OS率分别为55.7%、18.3%、11.5%。原发灶剂量≥和<63 Gy的OS比较,全组、2周期化疗获益、放化疗获益MST延长,分别为17个月和13个月(P=0.046)、17个月和13个月(P=0.037)、18个月和14个月(P=0.022);转移灶放疗、原发灶有效有延长生存的趋势,MST均为17个月和13个月(P=0.055和P=0.065);4~6周期化疗的MST为16个月和13个月(P=0.165)。放化疗有效、原发灶体积<120.1 cm3、治疗后KPS改善比无效、大体积、KPS降低患者的MST延长(15个月比12个月,P=0.036;17个月和11个月,P=0.002;14个月和10个月,P=0.031)。多因素分析原发灶剂量和体积(P=0.020和P=0.001)、治疗后KPS变化(P=0.021)显著影响生存。结论 联合器官和病灶定义的寡转移Ⅳ期NSCLC化疗同期原发灶根治剂量放疗的生存期显著延长,原发灶体积、治疗后KPS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