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匀浆膳"均营素"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106例脑血管意外昏迷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营素组53例,以作者医院研制的匀浆膳"均营素"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安素组53例,以安素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记录两组鼻饲前、后第15、30天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淋巴细胞总数、谷丙转氨酶、血尿素氮、血糖的变化及肠内营养所需费用,记录并发症等情况。结果均营素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各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安素组营养支持后,除血糖有升高趋势(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营素组相对于安素组,平均日营养费用显著降低(28.5元/d vs 56.25元/d,P〈0.01)。在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与肠内营养相关的严重腹胀、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无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均营素与安素一样能够满足脑血管意外患者的营养需求,且更加经济。  相似文献   

2.
樊静媛  杨振 《重庆医学》2018,(17):2372-2374
目的 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影响.方法 将90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B组给予肠内营养瑞素治疗,C组给予肠内营养瑞代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主观全面评定量表(SGA)、客观营养状况指标、血气分析、炎症因子和肝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SGA状况和动脉血气分析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B、C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营养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3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SGA状况、营养指标、动脉血气分析、TNF-α、IL-6、肝肾功能、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A组(P<0.05),但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肠外营养,两种肠内营养方式均可在不影响肝肾功能的情况下,有效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症状,两种肠营养方式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乳剂对脑外伤病人术后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乳剂对脑外伤病人术后血糖的影响.方法 86例颅脑外伤病人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33例,均在术后7d给予肠道营养(EN);实验组53例使用糖尿病和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专用型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乳剂(瑞代),对照组使用基本型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乳剂(瑞素).检测EN期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及上臂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空腹血糖及上臂围在EN期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EN期后餐后2h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 瑞代与瑞素均能给予颅脑外伤病人术后足够的肠道营养支持,并具有相对的安全性.瑞代在控制颅脑外伤病人术后血糖的增高方面具有优势,更适合于该类病人的术后肠道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4.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病人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的安全性、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7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术后对照组经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试验组进行早期肠内营养,两组基本等热量营养连续给予7d,对两组病人的术前、术后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并比较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及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等.结果 术后第1天,两组病人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所下降.而术后第8天两组的TSF、AMC、TRF、TLC、DCH、IgG、IgM、IgA、CD3、CD4和CD4/CD8均明显回升,并高于术前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支持后血糖较术前显著增高(P<0.01)而试验组支持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支持前后两组肝功能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人支持后营养指标均有所提高,试验组增高幅度较对照组大,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胃癌病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是有效的,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和病人的免疫功能等,而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4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其中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般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炎症反应情况、肠内营养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第10天APACHEⅡ评分及第10天CT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P<0.05);而且两组血小板计数也均有所升高(P>0.05).结论 尽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及其肠功能恢复、血糖水平、营养改善情况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老年2型糖尿病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0例,术后第2天通过鼻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液,同时静脉泵人普通胰岛素;对照组20例采取肠外静脉营养和糖尿病饮食,以进食后3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2组病人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血糖水平及手术前后体重、前清蛋白、清蛋白变化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分别为(2.21±0.32)d、(2.80±1.01)d(P<0.05);2组患者术后体重均有下降,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8 d清蛋白、前清蛋白较术前升高(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无变化.实验组术后前清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胃癌患者术后早期EN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改善营养状况,对血糖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联合低食物血糖指数(LGI)及低食物血糖负荷(LGL)的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湖南省长沙市金盆岭三真社区3个不同小区,分为全天饮食干预组(A组)、早餐饮食干预组(B组)及对照组(C组),分别在3个小区内各抽取确诊为T2DM且符合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的35例患者,通过3个月分组饮食干预,测定3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干预前后组内和组间差异.结果 ①干预后3组患者FBG(P <0.05)、HbAlc(P <0.01)均差异有显著性,2h PBG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3组患者FBG、2h PBG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HbAlc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3组患者干预前后TNF-α、CRP和IL-6水平的变化,干预后A组的改善程度优于B组、C组(P<0.05),B组TNF-α、CRP水平改善优于C组(p<0.05),但B组和C组IL-6水平改善无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LGI及LGL饮食干预能降低T2DM的FBG、HbAlc及TNF-α、CRP、IL-6水平,并且全天运用LGI和LGL饮食干预较单纯早餐应用LGI和LGL饮食干预更有利于改善血糖和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探讨肠内营养干预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组(肠外营养干预组)与B组(肠内营养干预组),各4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免疫功能.结果 术后8d,B组的NK细胞活性、CD3+、CD4+、IgA、IgM的含量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CD8和IgG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后的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组术后的各项免疫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肠内营养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内毒素、炎症细胞因子和肠黏膜通透性等的影响.方法:符合条件的43例患者入院24~48 h后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22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21例),行营养支持.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和14 d的血清内毒素,炎症细胞因子,淀粉酶等生化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尿液乳果糖与甘露醇排泄率比值(L/M);观察其APACHE-Ⅱ评分、MODS和胰腺及胰周感染发生率.结果:EN组患者均能良好耐受早期EN治疗.两组营养支持治疗前血清内毒素、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PN组相比,EN组3 d、14 d后血清内毒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营养支持治疗后3 d两组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14 d后EN组显著低于PN组(P<0.05).治疗前两组尿中(L/M)比值差异无显著性,14 d后EN组L/M比值较PN组显著降低(P<0.05).与PN组相比,EN组14 d后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P<0.05),MODS和胰腺及胰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期EN可促进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恢复,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缓和急性期炎症反应,降低MODS和胰腺及胰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餐后高血糖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分析血糖波动加剧炎症反应及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 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103例,根据合并微血管病变情况分为三组:DM组,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DA1组,合并单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包括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A2组,同时合并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结果 DA1组、DA2组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各点血糖值、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分别较DM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A1组、DA2组空腹及餐后2 h hs-CRP水平均较DM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hs-CRP差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hs-CRP差值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随微血管病变的加重,血糖波动幅度、炎症反应水平都相应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波动对机体短时间内的炎症反应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肠梗阻手术联合肠内营养对十二指肠先天性梗阻新生儿肠功能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2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十二指肠先天性梗阻新生儿103例。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52例、51例。两组均给予腹腔镜下肠梗阻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给予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7 d体格指标、营养指标、生长调节因子、炎症因子、免疫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喂养达到40 mL/3 h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前后体重、身高、头围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血清PA、ALB、TP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前后血清GH、IGFBP-3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IGF-1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前后TNF-α、IL-6、CRP的差值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手术前后CD4+、C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访2年期间认知功能进展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93例老年T2DM患者进行随访2年,期间失访4例,获得随访的189例患者根据糖尿病病程、用药方法及血糖控制情况分组比较随访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LDL、HDL、TG]、认知功能量表测评结果的差值。结果新诊断、<1年、1~5年、>5年的4组患者随访前后发生认知障碍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病程延长,发生认知障碍的比例明显增加;除HbA1C外,4组患者随访前后其余7项临床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两组患者随访前发生认知障碍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前后临床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糖控制或控制不良的两组患者随访前后发生认知障碍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控制不良组高于血糖控制组;除FPG外,随访前后其余7项临床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随访2年期间,包含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等有利于避免或减少老年T2DM患者出现认知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效果及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72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对照组(B组),分别于入院72h内、7d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入院3周末测量两组病人多项营养指标,同期观察并发症腹胀、腹泻、应激性溃疡、吸人性肺炎、死亡发生人数(发生率).结果:3周末A组各营养指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各并发症出现数低于B组,其中应激性溃疡、吸入性肺炎人数(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川芎嗪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疗效.方法 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观察组在持续服用口服厄贝沙坦片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静滴,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片口服,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值(S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血压治疗前后自身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BUN在治疗后均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Scr在治疗后均有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G、TC在治疗前后自身配对t检验: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UAER治疗前后自身配对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厄贝沙坦川芎嗪联用治疗DN可以降低血压,减轻蛋白尿,降低 TG、TC、UAER,稳定肾功能,疗效优于单用厄贝沙坦,是治疗DN的较好组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观察胰岛素泵及皮下注射胰岛素两种不同方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3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16例)和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组(16例)进行治疗及护理,比较处理前后血糖变化、平均血糖控制天数、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黎明现象和局部炎症反应.结果 胰岛素泵组与胰岛素注射组比较,胰岛素泵组血糖控制较快且更稳定,平均血糖控制天数显著缩短,平均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低血糖及黎明现象发生次数显著减少(P<0.05),但局部炎症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安全、方便,是精确、灵活的胰岛素供应系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肠内营养在脑血管意外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县人民医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的5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观察组以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的方式治疗,对比两组营养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w后,血红蛋白(HGB)和转铁蛋白(TF)、淋巴细胞总数(TLC),以及血浆总蛋白指标(TP),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8%,P0.05。结论早期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实行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营养的状况,同时并发症情况较少,对于脑血管意外患者来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多项目观察二种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糖尿病的利弊.方法 将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应用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70/30治疗,B组应用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25,观察两组体重指数及血糖控制情况等.结果 (1)治疗后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胱抑素、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变化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2)二种胰岛素类似物之间多项目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体重指数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多项目观察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的优势.(2)胰岛素类似物仍可增加体重.  相似文献   

18.
邓小敏  周卫惠  唐爱华 《广西医学》2006,28(8):1189-1190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对糖尿病脑卒中昏迷期患者的不同鼻饲法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选择63例糖尿病脑卒中昏迷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联合持续滴注鼻饲营养液,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联合传统方法 鼻饲营养液,观察1周.结果 血糖控制观察组比对照组控制得好(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滴注鼻饲营养液联合胰岛素泵可安全用于糖尿病脑卒中患者昏迷期,血糖可控制良好且对维持胃肠道结构和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营养状态恢复和改善预后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和血糖异常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BG),探讨糖尿病患者HbA1c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确诊的糖尿病患者235人,血糖异常者58人,正常者48人,分别测定HbA1c和FBG,并记录临床并发症.结果 糖尿病组的HbA1c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血糖异常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的HbA1c和FBG均高于血糖异常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并发症组的HbA1c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者间FBG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HbA1c较FBG更能真实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血糖稳定控制及提示并发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等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甘舒霖30R在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10月诊治的98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其临床疗效、血糖波动指标变化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末梢血糖样本标准差(SD)和极差(A)较对照组SD和△低,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甘舒霖30R后,血糖的波动幅度更小,更有利于抗感染治疗,发挥抗生素的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