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路俊波 《现代肿瘤医学》2018,(23):3756-3759
目的: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LGR5)及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Cath-D)的表达差异,分析它们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LGR5和Cath-D在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卡方检验分析它们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阳性、局部包膜侵犯、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和Cath-D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和局部包膜侵犯组织中,LGR5、Cath-D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和无局部侵犯者(P<0.05);不同肿瘤大小、不同TNM分期的患者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及Cath-D的阳性表达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不同性别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阳性表达率也有显著差异,而不同年龄LGR5及Cath-D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却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LGR5及Cath-D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GR5和Cath-D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通过检测它们的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判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cadher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检测16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40.6%(67/165),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的90.9%(150/165),P<0.01.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以及AJCC分期密切相关,P值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cadherin表达与PTTC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强相关性,OR=14.935,P<0.01.结论:E-cadher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是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3.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R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72例新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5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石蜡标本中CXCR4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XCR4mRNA及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56/72)、76.6%(95/124),而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均无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XCR4mRNA表达与蛋白表达成正相关关系(r=-0.714,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CXCR4的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但与肿瘤侵犯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且CXCR4蛋白阳性表达组的预后显著差于CXCR4蛋白阳性表达组(P<0.05).结论:CXCR4阳性表达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高侵袭转移潜能,是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CXCR4可作为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Ku80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组织蜡块,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旁组织中Ku80的表达,并分析Ku80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Ku80阳性表达率为63.6%,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u80表达与患者的肿瘤TNM分期中T分期有关(P=0.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发病部位及是否有其他合并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Ku80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高表达,并与肿瘤T分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TAT3、VEGF-C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STAT3及VEGF-C在90例甲状腺癌、30例甲状腺腺瘤和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表达,分析其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组织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STAT3、VEGF-C表达阳性率逐渐增加,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者存在正相关(r=0.704,P<0.01)。STAT3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在不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肿瘤多灶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C在甲状腺癌中表达在不同甲状腺癌大小、肿瘤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多灶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癌进行STAT3和VEGF-C检测,有助于判断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6.
蒋烈浩  殷珂欣  谭卓 《中国肿瘤》2018,27(10):801-806
摘 要:[目的] 通过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AP000472.2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其与PT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qRT-PCR技术检测lncRNA AP000472.2在60例新鲜冰冻PTC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PTC各临床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LncRNA AP000472.2在PTC肿瘤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在包膜侵犯或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lncRNA AP000472.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包膜侵犯或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年龄、腺内播散、砂粒体、肿瘤大小、肿瘤数量之间lncRNA AP000472.2表达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ncRNA AP000472.2高表达可能与PTC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联系,且在PTC包膜侵犯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CNA的表达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中PCNA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对照组(P<0.01);PCNA阳性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组织学分型及颈淋巴结有无转移存在相关性.结论 PCNA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Fascin蛋白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良性病变及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该蛋白对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2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4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20例取自甲状腺良性病变旁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中Fascin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分析Fascin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Fasc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率(71.67%)明显高于良性甲状腺病变组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组,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较,Fasc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为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组中,Fasc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91.30%,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9.4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scin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为甲状腺病变的良、恶性诊断,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提供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p53和hMSH2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和错配修复基因hMSH2 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简称结甲)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6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其21例癌旁结甲、14例单纯性结甲和7例甲状腺瘤组织中p53和 hMSH2 蛋白的表达.结果: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率35.38%明显高于癌旁结甲9.52%和单纯结甲7.14%(P<0.05),但与甲状腺瘤42.86%无显著性差异; p53 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53.85%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0.77%(P<0.05).hMSH2 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表达率72.31%明显高于癌旁结甲52.38%(P<0.05)、单纯结甲21.43%(P<0.01)和甲状腺瘤28.57%(P<0.01);hMSH2 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表达率76.92%与无淋巴结转移组71.15%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 蛋白阳性组甲状腺乳头状癌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82.61%,阴性组66.67%,两种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癌细胞的异常增生可能导致碱基错配的增多继而导致p53突变的积累,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原因之一,hMSH2 蛋白高表达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生的一个早期标志.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分析侵袭性伪足关键蛋白cortactin、N-WAS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保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癌旁组织89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ortactin、N-WASP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cortactin和N-WAS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30%和59.55%,高于癌旁组织的5.62%和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rtactin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N-WASP与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cortactin、N-WASP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与侵袭性伪足形成相关的cortactin、N-WASP呈高表达,且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和淋巴结转移相关。Cortactin与N-WASP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在颈部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的4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年龄、性别、术前TSH水平、肿瘤最大径、多灶病变、被膜侵犯、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因素与颈部不同区域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时,多数转移至中央区,其次为颈侧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中Ⅲ区和Ⅳ区转移率相当,且明显高于Ⅱ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肿瘤最大径、多灶病变、被膜侵犯、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与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而年龄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年龄<45岁、肿瘤最大径>1cm、多灶病变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多灶病变、被膜侵犯、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是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年龄<45岁的男性患者、肿瘤最大径>1cm、多灶病变可增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而表现为多灶病变、被膜侵犯、合并桥本甲状腺炎、可疑跳跃性转移及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风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E-cadherin、PDPN、TLR4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2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内粘附分子E(E-cadherin)、平足蛋白(PDPN)、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同时与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E-cadh...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TNM甲状腺癌分期系统中将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风险分层的年龄节点从45岁增加到55岁后对PTC患者风险分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收治的127例PTC患者。根据PTC诊断时的年龄将患者按照两个年龄节点(45岁和55岁)分为两组:<45岁组53例,≥45岁组74例;<55岁组91例,≥55岁组36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前超声特征的差异。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年龄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结果≥55岁组与<55岁组pTNM分期、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5岁组与<45岁组的p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5岁组中局部晚期肿瘤(pT3+pT4)和淋巴结转移(pN1)的风险程度与<45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5岁组中局部晚期肿瘤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明显高于<55岁组(P<005)。同时根据术前彩超的特征,年长组(≥45岁和≥55岁)患者中存在肿块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微钙化、高血供及TI RADS高等级的比例均高于年轻组(<45岁和<5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5岁组的肿块纵横比≥1和肿瘤直径<2 cm的比例高于<5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两项特征在≥45岁组与<45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55岁作为PTC患者风险分层的年龄节点,可以更好地对不同预后的患者进行分层,在临床分期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4.
MMP-9及TIMP-1 mRNA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MMP-9及TIMP-1 mRNA在不同类型甲状腺肿瘤组织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甲状腺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原位杂交法检测了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例甲状腺腺瘤,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MP-9、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与癌旁正常甲状腺比较各类型肿瘤组织中MMP-9 mRNA杂交信号均呈增强的趋势(P<0.01),与甲状腺癌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组织中MMP-9 mRNA杂交信号均呈减弱的趋势(P<0.05);同时,MMP-9 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预后指数呈正性调节关系(MMP-9 mRNA表达高者恶性度高、预后差,P<0.05或P<0.01).TIMP-1 mRNA在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良性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比较各类型肿瘤组织中TIMP-1 mRNA表达均呈增加的趋势,但只有甲状腺癌组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差异有显著(P<0.05);与甲状腺癌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组织中TIMP-1 mRNA表达没有明显改变(P>0.05);同时TIMP-1 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呈负性调节关系(TIMP-1mRNA表达低者恶性度高、预后差,P<0.05或P<0.01).结论MMP-9及TIMP-1 mRNA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MMP-9及TIMP-1 mRNA表达有望成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浸润、转移和预后较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miRNA-45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外侵的关系。方法:收集150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石蜡组织,用miRNA芯片技术分析比较miR-451在有无淋巴结转移间,转移淋巴结数≥3个与<3个间,癌组织有无外侵间的表达差异。结果:相对于无淋巴结转移,伴有淋巴结转移的PTC中miR-45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在颈部转移淋巴结≥3个PTC中较<3个表达下调更显著(P<0.05)。相对于无外侵,miR-451在有外侵的PTC中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NA-451在PTC中表达显著下调,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PTC中下降更加显著,可能有助于诊断PTC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肿瘤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危险因素,为规范手术清扫范围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至2018年4月在解放军第960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行甲状腺全切+颈部中央区和侧区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的685例肿瘤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及侧区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中央区及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685例肿瘤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有542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总转移率为791%;其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715%(490/685),侧区淋巴结转移率为552%(378/685),“跳跃性”转移率为267%(52/195)。在中央区转移的490例患者中,有326例(665%)出现侧区淋巴结转移。患者男性、年龄<55岁、肿瘤直径大、侵犯包膜、多灶性、双侧肿瘤和不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患者的肿瘤直径大、侵犯包膜、多灶性、双侧肿瘤和不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颈部侧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55岁、男性、双侧性、侵犯包膜是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侵犯包膜、不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直径>1 cm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应在常规进行规范的治疗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同时,积极行预防性侧区淋巴结清扫,尤其是对于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侵犯包膜、多灶癌、双侧肿瘤、不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乳头状甲状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 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 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 例乳头状甲状腺癌及28 例相应癌转移淋巴结MMP-9 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性的关系。结果 乳头状甲状腺癌MMP-9 阳性表达率为79. 0 %(49/ 62) ,并且随着浸润程度的加深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而逐渐增强(均P < 0. 05) ;癌转移淋巴结MMP-9 阳性表达率为100. 0 %(28/ 28) ,与相应原发癌灶同步表达。结论 MMP-9 过度表达与乳头状甲状腺癌的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刘雷  吴志宏  章载良 《中国肿瘤》2014,23(4):333-337
[目的]探讨ARHI蛋白及E钙粘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56例经病理确诊的乳头状甲状腺癌患者人组,并取其距癌组织边缘〉2cm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HI蛋白及E钙粘蛋白的表达。[结果]ARHI及E钙粘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48.2%V,q80.4%,51.8%VS91.1%.P均〈0.05)。ARHI、E钙粘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ARHI与E钙粘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Kappa=0.287,P=0.023)。[结论]ARHI、E钙粘蛋白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表达降低,提示其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E-cadherin蛋白和Snai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54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E-cadherin蛋白和Snai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33.33%)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00.00%,P<0.05),而Snai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61.1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0.37%,P<0.05);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0.564,P<0.01)且均与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胃癌组织中Snai2蛋白阳性表达且E-cadherin蛋白阴性表达者为78.57%,而淋巴结转移阴性者为26.9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nai2蛋白阳性且E-cadherin蛋白阴性与淋巴结转移阳性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Snai2和E-cadherin在胃癌发生演进过程中有重要作用,Snai2可能抑制E-cadherin表达导致上皮—间质转化而促进胃癌浸润转移.联合检测Snai2与E-cadherin表达情况对术前评估胃癌琳巴结转移状况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Lim YC  Koo BS 《Oral oncology》2012,48(3):262-265
Skip metastasis, referred to as leaping metastasis to the lateral neck without associated lymphadenopathy in the central compartment (level VI), can occur in patients with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on its predictive value in PTC patients. We reviewed the medical records of 9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imultaneous central and lateral neck lymph node dissection for the primary treatment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the lateral neck of PTC patients. No patient was suspected of having metastasis in the central compartment by preoperative imaging study. The frequency of skip metastasis to the lateral neck compartment without central neck metastasis was 19% (17/90). The number of metastatic lymph nodes dissected in the lateral neck of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skip metastasis was 5.1±2.7 and 9.5±2.6, respectively (P<0.001). Skip metastasis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fewer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P=0.009) and extracapsular spread (P=0.035). Skip metastasis can occur significantly frequently in PTC patients. The presence of lymphovascular invasion, extracapsular spread, and number of positive lymph nodes dissected were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skip metasta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