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造影技术因其能动态查看组织的实时灌注状态,成为目前超声医学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也是当前超声界的热门研究课题,超声造影是通过静脉注射微泡造影剂,其直径小于红细胞,使超声对组织器官研究模式有所拓宽,有效地提高了超声对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方法超声造影采用编码相位反转技术,对30例常规超声检查发现附件区囊实混合性肿物或实性肿物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造影增强特征。结果卵巢良恶性肿瘤起声造影增强表现不同,卵巢良性肿瘤显示瘤体均匀性增强,多数从周边向内部灌注,可见血管形态规则;而恶性肿瘤显示瘤体不均匀性增强,多数以血管为中心向瘤体内部灌注,可见粗大、扭曲、走向不规则的供养血管呈蟹足样或树枝状穿入瘤内。结论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不同,有助于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及早期卵巢癌的发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卵巢良性与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6例卵巢包块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判定鉴别结果。结果:13例良性、8例恶性超声造影诊断结果符合病理检查结果;恶性肿块始增时间、达峰时间、渡越时间均明显低于良性肿块,但峰值强度明显高于良性肿块(P<0.05)。结论:在卵巢良恶性肿块鉴别中,超声造影有利于掌握肿瘤内血流信息,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接受超声检查的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77个结节),对结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与术后病理或穿刺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 在77个甲状腺结节中,42个为恶性结节,35个为良性结节。不均匀增强模式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1.4%(30/42)、91.4%(32/35)、80.5%(62/77)。结论 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动态观察184个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CEUS灌注过程,分析CEUS各指标包括造影剂进入结节的快慢、方式、增强强度、达峰时间、造影剂分布是否均匀、边界是否清晰、有否周边环状增强以及结节内造影剂消退快慢。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增强模式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甲状腺良性结节多表现为同步等增强或高增强及周边环状增强;而恶性结节多表现为慢进快退、向心性、不均匀低增强,其中快退对于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最高(92.2%),向心性、慢进及低增强等造影指标的特异度均较高。结论:CEUS增强模式分析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造影剂慢进快退、向心性、不均匀低增强有助于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而环状增强有助于良性结节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吴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8)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盆腔包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行经阴道或经腹常规超声发现盆腔包块的患者62例,共64个包块,常规超声提示为盆腔囊性、囊实混合性、实性包块,对64个盆腔包块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盆腔包块造影剂灌注过程,分析灌注模式和灌注强度及时间强度曲线,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长期随访结果对照,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分析和比较2组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及各造影参数.结果 64个盆腔包块,其中62个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2个经长期随访证实:良性组43个,恶性组21个.良性组包块造影剂多由周边向中心灌注,均匀性等增强,血管走形规则;恶性组多由中心向周边灌注,快速不均匀性高增强,血管走形迂曲.时间强度曲线形态良性组多呈“缓升缓降型”,恶性组多呈“速升速降型”.恶性组上升时间(RS)(7.70±2.56)s,较良性组(11.40±6.77)s早(P<0.05),峰值强度(PI)(16.30±7.41)dB,大于良性组(12.12±6.70)dB(P<0.05)、曲线下面积(AUC)(981.65±548.04)dB s,大于良性组(715.22±651.04)dB s(P<0.05),但峰值强度(TP)、平均渡越时间(MTT)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诊断盆腔包块灵敏度95.2%,特异度93.0%,阳性预测值86.9%,阴性预测值97.5%.结论 超声造影能很好的显示包块的血流灌注情况及血管分布特征,分析其包块造影剂增强模式、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及各个参数指标,能有效提高盆腔包块良恶性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CEUS)与常规超声对胆囊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胆囊病变患者78例,在手术切除前,行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记录常规超声及CEUS的声像图特征,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超声与CEUS对胆囊病变的临床诊断效能。 结果 胆囊恶性病变11例,良性病变67例。胆囊恶性病变在CEUS上具有典型的特征。CEUS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4.1%、95.5%、80.0%、98.8%、95.2%,诊断效能高于常规超声。结论 CEUS可为胆囊病变良、恶性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信息,提高恶性病灶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结节性甲状腺肿背景下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中的105个可疑结节均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其增强特点,所有病灶均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结果恶性结节主要呈低增强(44.8%,30/67),良性结节主要呈等增强(39.5%,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结节均以不均匀增强表现为主(60.5%、6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结节主要呈慢进同出(62.7%,42/67),良性结节主要呈同进同出(50%,1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造影对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背景下良、恶性结节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和参数图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85个经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定量分析,选取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峰值强度(Imax)及曲线下面积(AUC)5个定量参数和动态血管模型(DVP)曲线图描述其灌注特点,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甲状腺恶性结节的Imax明显低于周围甲状腺组织(Z=-7.08,P=0.01),甲状腺良性结节的Imax明显高于周围甲状腺组织(Z=-1.35,P=0.02),良恶性结节间的I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6,P=0.00);甲状腺恶性结节的AUC明显小于周围甲状腺组织(Z=-2.03,P=0.04),甲状腺良性结节的AUC明显大于周围甲状腺组织(Z=-0.21,P=0.02),良恶性结节间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1,P=0.01)。RT(Z=-0.28,P=0.62)、TTP(Z=-0.10,P=0.89)和mTT(Z=-0.79,P=0.05)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DVP曲线图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和参数图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有一定价值,Imax和AUC两项定量指标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于该院就诊的61例患者(67个病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为≤1 cm小肿块组,>1 cm肿块组,>1 cm非肿块组,分别观察每组的增强特征.结果 ≤1 cm恶性肿块主要超声表现为高增强,放射状边缘,强化后病灶范围扩大;>1 cm恶性肿块超声多表现为不均匀快速高增强,放射状边缘,强化后病灶范围扩大,并可见滋养血管;>1 cm非肿块型恶性病灶超声主要表现为高增强,而放射状边缘是其重要增强特征.增强后边界清楚,增强前后病灶范围没有明显改变,这是乳腺良性病灶最显著的表现.结论 超声造影对不同大小的乳腺肿块、非肿块型乳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9月—2009年12月在吉林油田总医院就诊并有病理诊断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8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4例,年龄23~56岁,平均(31.7±2.6)岁,对其超声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仪器与方法采用东芝Aplio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日本TOSHIBA公司),具备脉冲减影谐波成像技术,探头中心频率3.5 MHz,机械指数0.07~0.10。造影剂采用声诺维(SonoVue,意大利Bracco公司),造影微泡为磷脂包裹的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妇科盆腔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08年8月-2009年12月肿瘤妇科收治的43例盆腔肿块患者53个肿块的超声造影检查资料,探讨盆腔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表现及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43例患者53个肿块均经手术病理证实。良恶性肿块的超声造影形态学表现不同。26个良性肿块,大多表现为无增强或自周边向内部逐渐增强,血流规则;27个恶性肿块,多数表现为周边与内部几乎同步充盈,血管粗大扭曲。超声造影检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96.2%,准确性94.3%,阳性预测值96.2%,阴性预测值92.3%。结论超声造影提供了丰富的肿块血流灌注方面的信息,对于盆腔肿块具有较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超检查对胆道疾病的漏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293例胆道疾患进行术前B超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2.8%(272/293),漏误诊率为7.2%(21/293),漏误诊21例中肝外胆管结石占80.9%(17/21)。结论:明确B超检查的漏误诊原因,提高肝外胆管显示率对提高超声诊断符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肾囊性病灶良恶性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鉴别诊断肾囊性病灶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39例45个肾囊性病灶(22个病灶为病例组,23个病灶为对照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显示肾囊性病灶内部血流信号、分隔及实性结节的不同。并将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的结果与金标准进行对照,计算并比较2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超声造影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清晰显示肾囊性病灶内复杂结构,血流显示率由44.4%提高至77.8%。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91.0%和68.2%)、特异性(95.5%和73.9%)和诊断准确性(93.3%和71.7%)。结论超声造影较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敏感检出肾囊性病灶血流、分隔及实性结节,是一种简便、安全的鉴别肾囊性病灶良恶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2 年12 月- 2013 年5 月就诊于我院60 例(95 枚) 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甲状腺结节的血流灌注分布类型并对其时间- 强度曲线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照。 结果 超声造影显示,良性结节造影以环状强化(30/40) 及高增强(29/40) 为主;恶性结节以不均匀性强化(50/55) 及低增强(38/55) 为主,恶性结节达峰时间短于良性结节,曲线尖度、曲线下面积高于良性结节。95 枚结节穿刺或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结节40 枚,恶性结节55 枚。常规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78.2%,特异性为82.5%,准确性为80% ;超声造影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95%,准确性为94.5%。 结论 超声造影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康医学》2016,(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65例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术前行二维超声、彩色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对结节的二维图、血流分布及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结节性甲状腺肿造影后多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呈同步增强,腺瘤多表现为环状高增强,甲状腺乳头状癌小于1 cm表现为不均匀低增强,1~2 cm表现为少许点状强化,大于2 cm表现为弥漫性增强。与常规超声相比较,超声造影及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的成像效果有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患者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良恶性鉴别诊断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分析超声弹性成像(UE)和超声造影(CEUS)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鄢陵县人民医院的7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接受UE、CEUS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UE、CEUS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结果,统计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不同超声造影参数及模式对胰腺原发性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期能为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3年6月赤壁市人民医院常规超声、CT等检查初步拟诊为胰腺原发性占位性病变的患者64例,其中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胰腺恶性病变者48例,良性病变者1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造影检查参数在良恶性病灶间的差异性;比较超声造影下胰腺原发性良恶性病灶与正常胰腺组织时间-强度曲线的不同参数指标.结果 ①超声造影低增强模式下进行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100.00%(48/48)、特异性为50.00% (8/16)、阳性预测值为85.71%(48/56)、阴性预测值为100.00%(8/8);超声造影晚增强模式下进行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敏感性为75.00%(36/48)、特异性为12.50%(2/16)、阳性预测值为94.74%(36/38)、阴性预测值为53.84%(14/26).②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比较:恶性病变相对上升时间、相对平均渡越时间、相对最高增强百分数为(-1.27±4.03)s、(6.37±18.37)s、(3.84±23.24)%,良性病变为(0.97±3.12)s、(-7.50±20.18)s、(-32.37±42.1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2.55、4.33,P<0.05);相对达峰时间、相对到达时间恶性病变为(-1.10±4.80)s、(-0.61±5.31)s,良性病变为(1.73±6.86)s、(1.02±6.30)s,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1.01,P>0.05).结论 超声造影检查能通过观察时间-强度曲线参数对胰腺原发性占位病灶进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胆囊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病理为标准,对97例胆囊肿瘤样病变患者进行超声造影,其中良性组68例,恶性组29例,观察胆囊肿瘤的超声造影灌注模式;对胆囊肿瘤进行时间-强度(TIC)曲线分析,记录以下定量指标:始增时间AT、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廓清起始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半洗出时间、半降支斜率、上升时间。结果 29例胆囊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灌注模式多表现为动脉早期快速不均匀增强,病灶基底部增宽,外形不规则,胆囊壁增厚,部分囊壁可见连续性中断,动脉中晚期或静脉早期快速廓清,呈"快进快退"。除6例胆泥表现为始终无增强,62例良性肿瘤超声造影灌注模式多表现为动脉早期快速均匀性增强,形态多规则,胆囊壁呈连续性增强,病灶基底部较窄或无基底部,静脉期缓慢廓清,呈"快进慢出"或"快进同出"。恶性组TIC曲线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半降支斜率绝对值均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半洗出时间均小于良性组(P<0.05)。结论胆囊肿瘤的超声造影模式及TIC曲线定量参数在胆囊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