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含量变化,以了解ET、NO在HAP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4例HAPC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组,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硝酸还原酶法比色测定NO。结果HAPC组血浆ET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HAPC治疗中,降低ET和提高NO水平,可能对提高HAPC的疗效和预防HAPC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拉萨地区藏族中青年干部的血清尿酸水平与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对拉萨地区400名藏族中青年干部检测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结果血清尿酸水平增高组几种疾病(糖尿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原地区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脑血管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牙龈出血情况的调查表明:HAPC患者牙龈出血非常常见,其发病率高达90%以上,且牙组出血程度较重。讨论HAPC患者易患牙龈出血的原因时,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是(1)高原缺氧所致的微循环障碍直接引起毛细血管壁损害,(2)缺氧使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和管腔扩张,(3)缺氧因素所致凝血机制紊乱引起的出血倾向,(4)牙龈组织损伤修复缓慢继发细菌感染等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4.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是一种高原多发性慢性疾病,在低氧环境下患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发生异常增生(红细胞压积>65%,血红蛋白浓度>200g/L),进而造成多器官功能障碍。在一定海拔高度范围内,发病率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其人群患病率在南美安第斯山区为l%,北美科罗拉多高原地区约1.25%,中国西藏为2.19%。目前普遍认为HAPC的根本原因是高原缺氧,但其发病机理是多样而复杂的。因为高原缺氧,以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相似文献   

5.
高原健康人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EPO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高原人血浆EPO测定,探索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酶标法规定111例血浆EPO。结果:藏族健康者36例,EPO均值为6.13mlU/ml;汉族健康者36例,均值为10.69mlU/ml;藏族HAPC20例,均值为13.06mlU/ml;汉族HAOC19例均值为61.24mlU/ml。结果提示:汉族无论健康组还是HAPC病人组都高于藏族;且HAPC病人EPO含量高于健康者。结论:在高原低氧环境下,EPO增加可使RBC增多,从而引起HAPC,但这不是唯一的因素,有关调控机制正在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那曲部队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altitudepoly-cythaermia,HAPC),是高原缺氧环境中移居与世居者的常见病,该病可引起人体多器官系统损害①。七十年代末西藏医科所曾对西藏三个地区HAPC进行调查②,岑维浚81年对拉萨、安多、土门等部分居民调查③,其后少见对HAPC的调查报告。本文通过98年5月对居住那曲黑河镇(海拔4520米)部分部队干战体检测定血色素进行分析,以了解HAPC患病的一些因素。1.对象及方法1.l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居住那曲部队干战,共计366人,全部为汉族男性,年龄20-M岁,居住时间215年。1.2方法均于上午时间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Graves(GD)病血清尿酸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252例GD病患者、226例对照者分别测定血清尿酸、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GD患者血尿酸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GD的高代谢状态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和胆红素浓度的改变。方法选择9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9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血清尿酸和胆红素浓度并做结果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直接胆红素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尿酸升高、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altitudepolycythemia,HAP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高原病,至今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其人群患病率在南美安第斯山区为1%.在北美科罗拉多高原地区约1.25%,在西藏高原为2.19%,在高海拔的那曲地区为12.95%[2]。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男性高于女性,移居人群高于世居人群,严重影响高原地区生活人群的身心健康,是并发高原脑血栓和脑出血的危险因子。一、近几年来一段研究情况目前普遍认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根本原因是高原低氧,但其发病机理是多样而复杂的。有人研究认为HAPC的发病同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观察组)及同期来我院体检40例(对照组),进行血清尿酸的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急性脑梗死组血尿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测定血尿酸含量有利于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血肌酐、血脂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共抽取9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9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液检测后,比较2组血尿酸、血肌酐、血脂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血尿酸、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 均<0.05)。病例组进行治疗前后各项血液指标比较,治疗后血清中血尿酸、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相反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 P <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发现,糖尿病肾病与血清中血尿酸、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r =0.46,0.43,0.45,0.52,0.48,P <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水平呈负相关( r =-0.44,P =0.030)。结论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血尿酸、血肌酐、血脂水平对患者预后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66例高血压患者及148例正常血压者的血清尿酸水平。结果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压者(P〈0.01),2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1级高血压患者(P〈0.01),3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又明显高于2级高血压患者(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程度与高血压的临床分级有关,动态监测血清尿酸水平有助于了解高血压病的病情发展,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要高度重视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心康泰胶囊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生活在拉萨地区(海拔3658m)57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服用益心康泰胶囊前及服药40天(每日2次,每次2粒)后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服用益心康泰胶囊后全血低切粘度[ηb(低切比)]、全血高切粘度[ηb(高切比)]、血浆粘度(η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总数(RBC)降低明显(P<0.05)。结论益心康泰胶囊具有降低全血低切粘度[ηb(低切比)]、全血高切粘度[ηb(高切比)]、血浆粘度(η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总数(RBC)的作用,在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改善微循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患者血清尿酸水平(BUA)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8例为观察组,80名体检非卒中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BUA,研究BUA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浓度(375.93±42.67)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60.43±24.78)mol/L,P〈0.01;轻、中及重度病情患者血尿酸水平逐渐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异常患者病情未愈及死亡38例,比例为59.3%,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者(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那春燕 《北方药学》2013,(12):125-125
目的:在临床上对脑卒中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进行研究,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并以120例志愿者进行对照。对两组血清中的尿酸水平进行检测,进而探讨尿酸水平和患者临床状况以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患者脑卒中程度越严重,血尿酸水平越高,相比于轻度、中度脑卒中患者,重度脑卒中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有显著提升,P〈0.05;血尿酸水平异常的患者中临床症状无效率为53.5%(31/58)显著大于血尿酸正常患者的12.9%(8/62),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其临床状况和预后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清尿酸水平与肌钙蛋白T(cTnT)的检测。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ACS患者,随机挑选125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析血尿酸水平、肌钙蛋白T与ACS发生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ACS患者的cTnT与U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血尿酸、肌钙蛋白T与ACS具有密切的联系,是A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王红菊  李杰 《北方药学》2011,8(6):94-94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99例为观察组,100名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血清尿酸水平,研究血尿酸水平与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①观察组患者血尿酸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轻、中及重度病情患者血尿酸水平逐渐增高,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血尿酸异常患者病情无明显改善及死亡21例,比例为58.33%,明显高于血尿酸正常者(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与血清尿酸(U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5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对UA、FBG、TC、TG、HDL-C、LDL-C水平进行对照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ACS组血尿酸值为(355.80±59.33)μmol/L,其中血清尿酸〉420μmol/L20例(38.46%);对照组血尿酸值为(307.17±46.62)μmol/L,其中血尿酸〉420μmol/L6例(17.14%)。ACS组血尿酸值及高尿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S组合并高血糖、高血脂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UA及血脂水平的联合检测在ACS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田胜国 《河北医药》2010,32(13):1717-1718
目的探讨血尿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09年10月收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另选同期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10例,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尿酸水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控制病情后,再次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尿酸水平。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血尿酸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心功能3个级别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与其心功能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尿酸作为评价心功能指标和炎症反应激活标志。治疗过程中考虑能够影响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各种因素,积极开展治疗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尿酸与冠心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208 例冠心病患者,其中隐匿型24例,心绞痛型48例,急性心肌梗塞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6例,心肌硬化型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尿酸测定,并以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82例做对比。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含量为408.46±101.67,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较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显著增高(P<0.05),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平均血清尿酸水平与正常冠状动脉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血尿酸的浓度是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血尿酸测定,对提高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