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相关因子的收集与评估,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采取前瞻性方法共收集48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患者,应用自编的《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相关因素评估表》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和分析。结果造成住院精神患者攻击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的精神症状,占65%;其次是患者拒绝住院及治疗,占39%。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攻击行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可减少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攻击行为并非少见,尤其是对医护人员的攻击事件时有发生,本院自1993年以来发生了20例住院患者对医护人员严重攻击事件,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1993年~2006年在我院住院的对医护人员严重攻击行为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18a~55a  相似文献   

3.
不同性别住院精神病病人对护理人员攻击行为的特点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分析不同性别住院精神病病人攻击行为的特点。方法收集2002~2004年北京回龙观医院住院精神病病人针对护理人员攻击行为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男女病人攻击行为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女性病人病程短、住院时间短,短期内多次出现攻击行为,发生攻击行为的原因以精神症状支配居多,伤害方式以抓伤为主。而男性病人发生攻击行为原因中治疗护理不合作较女性突出,伤害方式多为拳击。结论年龄轻、文化程度低、首次住院的病人易出现攻击行为。不同性别的住院精神病病人攻击行为发生率无差异,攻击行为发生无昼夜区别,男女护士遭受攻击的几率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4.
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是指精神病患者对他人、自身和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攻击行为,可造成严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对医护人员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对病区管理带来很多困难,也是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就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诱因、临床特征和护理干预等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护理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住院精神病患者8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为护理评估和预警机制组(研究组)和传统护理观察和护理报告组(对照组),每组400例.对两组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发生情况、严重程度、所致损失程度及预测准确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次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再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平均每例发生次数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暴力攻击行为1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级、4级、5级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2级比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暴力攻击行为所致损失程度>50元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预测准确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护理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实施效果较好.从护理管理角度来说,其能够对护理操作进行科学规范,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及护理风险的降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精神病患者由于受兴奋、冲动、易激惹、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的影响,在住院期间常常发生攻击行为。轻者发生口头冲突,如漫骂、威胁、嘲笑,重者发生攻击行为,如用拳头等打人、砸人、踢人、摔东西等。本文对在我院住院的精神病患者中有攻击行为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了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自杀的潜在危险因素,探讨如何从护理角度进一步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的自杀行为。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且在住院前后有自杀史的2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8例患者住院前的自杀方式以服毒、自缢、割腕、跳楼居多,住院后的自杀方式以自缢居多;出院后自杀成功7例,住院期间自杀成功1例。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过增强护理防范意识,及早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预防、降低患者的自杀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行为与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精神疾病是导致自杀的主要原因。自杀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有效预防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内容,可以减少患者生命财产损失和医疗护理纠纷,是患方和医护人员共同期望的目标。现对有关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行为及其干预措施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积极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冲动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4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27例)和对照组(116例),研究组予以积极的护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进行4周的观察。结果入组时两组的NOSI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末研究组NOSIE量表的激惹、精神病理低于对照组,社会能力因子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在观察期间冲动行为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其发生冲动行为的风险,并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整体护理强调以病人为中心,以恢复病人的身心健康为目的,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使整体护理得到更完善的发展,我们调查了166名住院精神病患者对护理行为的需求,旨在更好地了解病人所需求的护理行为,以利于调整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达到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的预测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预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冲动行为,以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应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urses’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中的激惹因子,测评2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激惹因子评分高低将患者分为冲动组和非冲动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冲动行为发生率。结果冲动组患者不耐烦、容易生气、不如意便心情烦躁、易激动发牢骚及容易发怒5个项目评分均高于非冲动组(P<0.01),而拒绝做日常事务项目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冲动组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率为85.54%,高于非冲动组的7.69%(P<0.01)。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NOSIE中的激惹因子测定,有助于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激惹情绪,预测其冲动行为,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疾病严重程度评价量表(DSAS)和简单临床评分(SCS)在住院患者护理分级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出更适用于住院患者的病情评分系统。方法使用横断面调查法,选择我院300例住院患者,采用DSAS和SCS评估患者的病情,通过比较不同评分系统的护理分级得分结果、与护理分级的相关性、与护理级别的一致性、ROC曲线下面积以及2种评分系统在内外科病区患者得分等方面,判断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DSAS和SCS均可划分患者的病情等级,但DSAS优于SCS;2种评分系统与护理分级呈明显相关(P<0.01),但DSAS相关性(r=0.662)高于SCS(r=0.591);DSAS评分划分患者护理分级与护理级别的一致性优于SCS评分;DSAS在一级护理患者中对病情的分辨能力(AUC=0.890)略优于SCS(AUC=0.847);2种评分系统在内外科病区患者得分比较无差异。结论DSAS在护理分级得分结果、与护理分级的相关性、与护理级别的一致性、ROC曲线下面积等方面均优于SCS,并具有较好的普适性,更适用于评估住院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精神科住院患者低血钾情况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科住院患者低血钾的发生情况,总结降低住院精神患者低钾发生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查阅2002年9月~2003年9月在精神科住院的1568例的病史及化验单,筛选出139例血清钾低于正常范围的患者,分析造成低血钾的相关因素。结果精神科住院患者低钾发生情况,在不同性别及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与季节有关(P<0.05)。低血钾发生的相关因素中,饮食不良占69.78%,呕吐腹泻占17.99%,药源性低钾占12.23%。结论饮食不良是精神科住院患者发生低血钾的主要原因,及时发现低血钾早期症状,改善饮食可减少精神科住院患者的并发症,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精神病住院患者创造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16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住院环境需求的调查。结果:病区宜男女患者混合收治,病室的大小以2~3床为宜,病室的设置尽量家庭化为大多数患者所需求,患者及工作人员按照自己喜爱选择服饰也深受住院精神病患者欢迎。结论:精神科护理管理者应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住院精神病患者营造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才能保护患者的隐私与满足患者社会性的需求,减轻住院患者的压抑和戒备心理。  相似文献   

15.
高职护理专业教师行为与护生护士行为相关性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在校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教师行为的评价及对教师行为与护生行为进行相关性的分析,从而为教学管理部门更好地评价护理教师行为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教师个人提供努力的方向。方法:应用调查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某校136名即将实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Pearson的相关分析,在27项教师行为中,高职护生对满意和不满意教师行为与护士行为的相关性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目分别为18项和20项,满意和不满意教师行为共同具有相关性的项目为13项。结论:护理教育中除要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队伍学历等专业知识方面的建设外,还应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以利于学生良好护士行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宣力  尚磊 《护理学报》2003,10(1):27-28
目的:预测未来脑血管病住院病人数。方法:对某医院神经内科11年来的脑血管病住院人数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运用医学统计预测方法对未来住院人数进行预测。结果:发现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住院人数呈上升趋势,2001年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基本一致。结论:回顾以前几年住院人数可以客观评估以后住院人数变化趋势。对脑血管病住院人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生理与心理干预现状及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澶 《护理研究》2007,21(9):2363-2364
介绍了围绝经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概念。从生理、心理方面阐述了围绝经期妇女健康问题,综述了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心理干预现状及护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李澶 《护理研究》2007,21(26):2363-2364
介绍了围绝经期、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概念,从生理、心理方面阐述了围绝经期妇女健康问题,综述了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心理干预现状及护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Aim and objectives

To examine associations between risk of aggress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s designed to prevent aggression.

Background

There is scarce empirical research exploring the nature and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designed to prevent inpatient aggression. Some strategies may be effective when patients are escalating, whereas others may be effective when aggression is imminent. Research examining level of risk for aggression and selec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interventions and impact on aggression is necessary.

Design

Archival case file.

Methods

Data from clinical files of 30 male and 30 female patients across three forensic acute units for the first 60 days of hospitalisation were collected. Risk for imminent aggression as measured by the Dynamic Appraisal of Situational Aggression, document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llowing each assessment, and acts of aggression within the 24‐hours following assessment were collected. Generalised estimating equation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were associated with reduction in aggression.

Results

When a Dynamic Appraisal of Situational Aggression assessment was completed, nurses intervened more frequently compared to days when no Dynamic Appraisal of Situational Aggression assessment was completed. Higher Dynamic Appraisal of Situational Aggression assessments were associated with a greater number of interventions. The percentage of interventions selected for males differed from females; males received more pro re nata medication and observation, and females received more limit setting, one‐to‐one nursing and reassurance. Pro re nata medication was the most commonly documented intervention (35.9%) in this study. Pro re nata medication, limit setting and reassurance we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likelihood of aggression in some risk bands.

Conclusions

Structured risk assessment prompts intervention, and higher risk ratings result in more interventions. Patient gender influences the type of interventions. Some interven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ggression, although this depends upon gender and risk level.

Relevance to clinical practice

When structured risk assessments are used, there is greater likelihood of intervention. Intervention should occur early using least restrictive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健康相关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为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对12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应用自行设计的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表分别于入院当日和出院3个月后对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其健康相关行为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病人建立健康行为的比例从22.97%上升至86.80%,其危险行为的比例从68.28%下降到7.58%;比较干预前后病人的10项健康行为及危险行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的实施,能有效促进病人建立健康行为,必要时在某些方面需要医疗干预的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