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害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后继发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的非外伤性出血,起病凶险,预后差,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其最重要的病理改变是血肿形成、扩大及其周围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水肿.本研究拟就以下3个方面对脑出血的病理损伤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ICH急性期脑组织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包括原发性损伤如血肿机械压迫、血肿增大,继发性损伤如血红蛋白毒性作用、凝血酶释放、局部脑组织血流量减少、炎性反应等。虽然ICH急性期的内外科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近年来治疗理念未见明显改观,治疗效果仍不理想,目前  相似文献   

4.
自发性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水肿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鑫  赵继宗  赵元立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9):1365-1368
脑水肿是脑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脑出血后血肿周围存在一个组织损伤和水肿形成进行性加重的区域,该区域内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在一定时间内是可逆的,如果能明确其病理发展过程,在此时间窗内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是十分有意义的。脑出血后水肿形成是导致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水肿产生迅速,在脑出血后1~2h即可出现,并呈进行性加重,24h达高峰,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发生的脑水肿、脑血流代谢及生化改变、细胞死亡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 ,日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继发性脑损害的概况作以综述。1 脑出血后脑血流、代谢的改变1.1 脑出血后脑血流的改变及影响 近几年来 ,许多实验研究显示脑出血后在血肿周围、相邻部位甚至远隔区域会出现广泛的脑血流 (cerebralbloodflow ,CBF)下降 ,有学者认为CBF下降不足以产生脑缺血 ,但多数学者则认为CBF下降将引起持续的脑缺血损害 ,即使清除血肿亦难以消除这一变化的影响。这一系列变化已引起人们…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后血肿周边继发性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春艳  孟志勇  李小刚 《医学综述》2008,14(8):1218-1220
脑出血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脑出血后血肿周边组织损伤机制十分复杂,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研究发现,血肿周围继发性缺血,凝血酶的释放,血红蛋白分解,炎性细胞浸润及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等均可能是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触发因素。另外年龄和细胞凋亡也可能导致继发性脑损伤加重。探讨脑出血后血肿周边继发性损伤机制,可为出血性脑卒中寻找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李龙斌  郝洁 《农垦医学》2011,33(3):250-252
脑出血病理生理机制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既往认为,活动性脑出血是一次性的,脑出血后血肿压迫微循环是引起脑组织损害的主要因素。但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脑出血患者于发病后有继续出血现象,这种现象可导致早期病情恶化,脑出血后血肿分解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对脑组织具有损害作用,可表现为局部组织血流和代谢的变化、脑水肿、血脑屏障的损害和脑细胞的损伤等诸多方面。因此,对脑出血病理生理的进一步研究可临床治疗提供新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脑出血(ICH)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脑出血后脑水肿是患者症状加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刘聚巧  卢献彬 《中外医疗》2009,28(24):83-83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经头颅CT证实的起病3d内急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治疗,治疗前后比较2组病人的颅内血肿、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结果尼莫地平组较对照组血肿带体积差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均非常明显(P〈0.05),且应用尼莫地平愈早,效果愈明显。结论尼莫地平早期治疗脑出血可明显改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脑出血的病理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医学综述》2004,10(3):173-174
脑出血(ICH)是人类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以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健康。脑出血最重要的病理改变是血肿本身及其引发的继发性周围脑缺血和脑水肿及细胞毒性损伤。深入探讨脑出血的病理损伤机制,有助于在合适的时机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逆转或减轻脑组织的损伤,进而最大程度改善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所致脑水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比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控制。方法 39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依照病人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分为三组:11例以药物治疗(A组).15例以立体定向抽吸加尿激酶治疗(B组),13例以开颅手术去除血肿(C组)。利用头颅CT扫描影像来测量血肿及脑水肿的体积:血肿体积系于手术前(发病1—3天内)测量,而脑水肿体积则于脑出血后每隔5—7天测量1次。以统计学方法比较三组病例的血肿及最大水肿体积的不同,藉以评估三种治疗的疗效。结果 病人脑水肿最严重的时间是在脑出血后5—15天。最大水肿体积与血肿体积呈现高度相关性(P<0.05)。计算最大水肿体积与血肿体积的比值,三组分别为:A组3.280,B组0.745及C组0.863.A组数值明显比B、C两组大,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 以立体定向法及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皆可明显减轻继发性脑水肿,而前者更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有利于深部脑出血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王柯  宁显忠 《医学综述》2008,14(14):2162-2165
脑出血是脑卒中的一个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脑出血的有害效应可以分为原发和继发性损伤,继发性损伤(例如脑水肿)既可以在脑出血后立即出现,也可在脑出血2周以后发生。血肿旁水肿的形成过程始于脑出血的早期。凝血酶在促成血肿周围水肿上的中心作用已经得到证明,并且已有证据表明使用凝血酶抑制剂后减少了水肿形成。此外,在脑出血的并发症和结局上起重要作用的标志物是基质金属蛋白酶。  相似文献   

13.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变化规律及其行为学改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研究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变化规律和脑水肿对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 ,用大鼠自体尾动脉不抗凝动脉血液 5 0 μl缓慢注入大鼠尾壳核 ,制成中等量脑出血 ,动态观察脑水肿的变化规律和脑水肿对其行为学的影响 ,脑水肿的测定应用干 /湿重法 ,行为学评分采用Longa评分法、肢体对称试验评分法、Berderson评分法和平衡木评分法。结果 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含水量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与出血对侧脑组织含水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以出血后 4 8~ 72h最明显 ,至脑出血后第 7d大致恢复正常。 4 8h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为 (79 4 9± 0 2 5 ) %,出血对侧为 (78 33± 0 0 3) %;72h出血侧为 (78 4 7± 0 2 7) %,出血对侧为(77 97± 0 2 5 ) %;假手术组手术侧为 (77 6 9± 0 38) %,手术对侧为 (77 11%± 1 12 ) %。大鼠脑出血后其行为学改变以出血后 72h内最明显 ,至脑出血后第 7d大致恢复正常 ,与脑水肿的规律一致。结论 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规律和行为学改变一致 ,提示脑出血后脑水肿是导致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补体C3表达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补体激活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立体定向注血制作脑出血动物模型,在手术后6h、12h、24h、48h、72h、7d分别处死动物,干湿重法测量脑含水量,免疫组化法测量血肿周围补体C3阳性细胞数,观察血肿周围炎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血肿周围补体C3表达于6h开始增多,72h达到高峰,7d仍高于假手术组,血肿周围炎细胞浸润和脑水肿也于出血后48—72h达到高峰,提示补体C3表达与炎细胞浸润及脑水肿有关。结论 补体C3参与了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红素结合蛋白(Hx)对脑出血(ICH)后自由基生成和脑水肿形成的影响。方法 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对照组、Hx去除组、Hx干预组,每组25只,分为术后1 d、3 d、7 d、14 d、21 d等5个观察点,每个时间点均为5只大鼠;采用立体定向注射技术,向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射去除或外加Hx后的自体全血制作ICH模型。ICH对照组注入自体全血50 μL;Hx去除组注入采用亲和层析法去除Hx后的自体全血50 μL;Hx干预组注入外加0.25 mg(5 μg/μL)Hx后的自体全血50 μL;假手术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按照Bederson评定方法进行模型成功评价,并对造模失败的模型以备用大鼠补充;采用Garcia法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采用干湿法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力;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光镜观察各时间点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Hx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采用双评半定量法进行免疫组化评分,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3~21 d,与假手术组相比,ICH对照组、Hx去除组及Hx干预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脑组织含水量、Hx蛋白免疫组化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21 d,与假手术组相比,ICH对照组、Hx去除组和Hx干预组SOD活力、MD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Hx去除组上述指标均差于ICH对照组( P<0.05),Hx干预组均优于ICH对照组( P<0.05)。结论 血红素结合蛋白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自由基生成和脑水肿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立体定向技术于大鼠尾壳核注射自体尾动脉血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动态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动态观察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脑出血后VEGF在脑组织内的表达。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脑含水量于24h开始明显升高。48h达高峰并持续到72h,与病灶对侧及假手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脑出血后脑内VEGF阳性细胞数随时间逐渐增多。以24h,48h,72h最为显著,7d时呈现血管样结构。结论 脑出血后脑内VEGF的表达与脑水肿相关,且VEGF可促进血肿周围组织的血管增生,可能对脑出血后的组织修复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的病理与临床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栋才  刘秀丽  王晓莉  郭力 《医学综述》2006,12(10):633-635
高血压脑出血是发病率很高的急、危、重症,与同等体积的脑梗死相比,致残率和病死率都较高。资料显示脑出血发病后1个月病死率35%~52%,其中半数死于48h内,6个月幸存者仅有20%能够生活自理。近年来在脑出血病理研究方面,如脑出血的继发性损伤、继续出血、脑水肿、脑出血后脑血流改变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因而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也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安宫牛黄丸治疗组(治疗组)、脑出血组(ICH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分为6h、12h、24h、48h、72h等5个时点,每个时点5只大鼠。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各组的神经功能状态、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及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2h~72h各时点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ICH组(P<0.05)。治疗组12h~72h各时点脑组织含水量均低于ICH组(P<0.01)。结论安宫牛黄丸能明显降低大鼠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同时神经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提示安宫牛黄丸对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红波  丰宏林 《医学综述》2012,(18):2956-2958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缺氧环境的重要调节因子,对低氧反应性基因的转录有调控作用,并参与低氧反应的信号转导过程。轻度缺氧时,HIF-1产生缺氧耐受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长期重度缺氧时,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具有神经毒性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脑出血后随着局部脑血流量下降,HIF-1表达增加。现就HIF-1概况、低氧活性调节以及与脑出血的可能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脑水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断尾取自体血法制备大鼠ICH模型,治疗组于造模1h后腹腔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60μg/kg。3组大鼠于术后6h、12h、24h、48h、72h、7d处死,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MP-9的动态表达。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造模后48h、72h最明显,且与6h、12h、24h、7d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脑组织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MMP-9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G-CSF可减轻ICH后脑水肿程度,其机制可能与G-CSF抑制MMP-9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