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抑凋亡蛋白Survivin,P16基因和细胞周期素蛋白Cy-elin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8例良性卵巢肿瘤、2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58例卵巢上皮性癌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Survivin,P16和CyelinD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Survivin在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组织中的检出率为:16.7%、40.0g、62.1%,在正常卵巢组织无阳性表达.P16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检出率为80.0%,卵巢良性肿瘸,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61.1%、50.0%、22.4%.CyelinD1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检出率为10.0%,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组织中CyclinD1蛋白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27.8%、45.0%、58.6%.结论 对Survivin,P16和CyclinD1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卵巢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并为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抑凋亡蛋白Survivin,P16基因和细胞周期素蛋白CyclinD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18例良性卵巢肿瘤、2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58例卵巢上皮性癌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Survivin,P16和CyclinD1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上皮性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组织中的检出率为:16.7%、40.0%、62.1%,在正常卵巢组织无阳性表达。P16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检出率为80.0%,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分别为:61.1%、50.0%、22.4%。CyclinD1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检出率为10.0%,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组织中CyclinD1蛋白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27.8%、45.0%、58.6%。结论对Survivin,P16和CyclinD1表达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卵巢癌预后,指导临床治疗,并为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RhoC和MMP-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RhoC和MMP-2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为判定卵巢上皮性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12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91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RhoC与MMP-2蛋白的表达,并与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hoC及MMP-2蛋白在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为0,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3%和68.1%,RhoC和MMP-2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卵巢正常组织。中、低分化卵巢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卵巢癌(P<0.05,P<0.005),Ⅲ~ Ⅳ期卵巢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Ⅰ~ Ⅱ期卵巢癌(P< 0.005 ),有转移的卵巢癌RhoC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卵巢癌(P< 0.005,P<0.05),卵巢癌组织中RhoC与MMP-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92,P<0.05)。结论:RhoC 与MMP-2蛋白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无转移密切相关,且两者呈正相关。临床检测卵巢癌RhoC与MMP-2蛋白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卵巢癌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claudin-3和β-连环素(β-catenin)蛋白在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s)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laudin-3和β-catenin蛋白在69例BOTs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其在17例正常卵巢组织、31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39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 BOTs组织中claud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9.4%,41/69)低于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9.7%,35/39),而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率(22.6%,7/31;5.9%,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卵巢组织与良性肿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Ts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2.2%,36/69)低于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4.7%,33/39),而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率(29.0%,9/31;11.8%,2/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正常卵巢组织与良性肿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3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与BOTs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以及腹腔有无种植相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和患者年龄无关(P>0.05).Claudin-3与β-catenin在BOTs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9,P=0.000).结论 Claudin-3与β-catenin在BOTs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BOTs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转移相关基因Notch1和VEGF在15例正常卵巢组织、32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48例卵巢恶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旨在为卵巢癌的病理诊断及发病机制的探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Notch1、VEGF的表达情况和微血管密度(MVD),MVD采用CD34标记。并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关系。结果 Notch1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卵巢恶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3%(2/15)、31.25%(10/32)和81.25%(39/48);VEGF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卵巢恶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3/15)、47.0%(15/32)和83.0%(40/48);CD34主要表达于各种卵巢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MVD值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Notch1和VEGF在卵巢恶性癌组织中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Notch1、VEGF是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指标之一,检测淋巴结转移者中的MVD值对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判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iR-205,Ezrin,Lamin A/C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卵巢癌患者和正常女性血清中VEGF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VEGFR-1),VEGFR-2,Ezrin,Lamin A/C蛋白的表达情况和CD31所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miR-205,Ezrin和Lamin A/C的相对表达量.结果:VEGF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为(116.10±11.94),高于正常女性(40.04±4.97,P<0.05);VEGFR-1和VEGFR-2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9%和91.4%,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VEGFR-1和VEGFR-2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VD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计数为(7.56±0.51),高于正常卵巢组织(1.22±0.56,P<0.05),MVD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iR-205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106±0.035),高于正常卵巢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0.0007±0.0005,P<0.05),miR-205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0002±0.0003),高于正常卵巢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zrin和Lamin A/C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和60.3%,低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Ezrin和Lamin A/C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RT-PCR结果显示:Ezrin和Lamin A/C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相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LA-G、HIF-1α在58例上皮性卵巢癌、3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它们与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与卵巢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相比,上皮性卵巢癌组织HLA-G和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都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A-G和HIF-1α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69,P<0.05),HLA-G阳性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病理分期相关(P<0.05)。结论:HLA-G和HIF-1α在卵巢癌生长、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可作为判断卵巢组织恶性程度及评估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Survivin和CyclinD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卵巢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15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和40例卵巢癌组织中Survivin和CyclinD1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卵巢癌组织中、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6.7%、0%,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CyclinD1在卵巢癌组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20%、10%,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在卵巢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随着临床分期和组织分级升高、有淋巴转移而增强,CyclinD1阳性表达随着组织分级升高、有淋巴转移而增强。CyclinD1表达与Survivin表达存在正相关性。结论:Survivin和CyclinD1可能促进卵巢癌发生浸润、转移。两者可能在卵巢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鸟氨酸脱羧酶(ornithine decarboxylase,ODC)基因在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卵巢良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ODC过度扩增在卵巢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40例卵巢癌组织、15例癌旁正常卵巢组织、15例卵巢良性肿瘤中ODC基因的表达,比较ODC在不同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结果ODC在癌旁正常卵巢组织中表达率为26.67%,在15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均无表达,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率为6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ODC在卵巢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DC在浆液性癌表达阳性率为83.33%,较其他类型卵巢恶性肿瘤的50.00%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在Ⅰ,Ⅱ期患者ODC阳性率为54.55%,其中强阳性2例;Ⅲ,Ⅳ期患者ODC阳性率68.97%,其中强阳性17例,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9),而强阳性率Ⅲ,Ⅳ期为58.62%明显高于Ⅰ,Ⅱ期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在中、高分化癌组织中ODC强阳性表达率为20%,低分化癌组织中强阳性表达率为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在癌旁正常卵巢组织中ODC表达较卵巢良性肿瘤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ODC过度扩增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uPA及其PAI-1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及其1型抑制因子(PAI-1)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uPA、PAI-1在40例卵巢恶性肿瘤、20例卵巢良性肿瘤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①uPA、PAI-1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②在临床分期Ⅲ~Ⅳ期者其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uPA、PAI-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③uPA、PAI-1表达阳性者,平均生存时间分别均为29.32、31.78个月,明显低于uPA、PAI-1表达阴性者的49.0、52.23个月(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PAI-1表达为影响卵巢癌预后的独立因子。结论:uPA、PAI-1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及侵袭、转移相关,并与卵巢恶性肿瘤的不良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癌缺失基因-1(DLC-1)、粘着斑激酶(FAK)及p130Crk相关底物(p130Cas)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卵巢和卵巢癌组织中DLC-1、FAK和p130Cas蛋白的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中DLC-1蛋白表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FAK和p130Cas蛋白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DLC-1蛋白的低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腹水和淋巴结转移相关。FAK蛋白的高表达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腹水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130Cas蛋白的高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卵巢癌中DLC-1与FAK和p130Cas的蛋白表达之间均呈负相关。结论:DLC-1低表达或表达缺失和FAK及p130Cas的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DLC-1和FAK及p130Cas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2.
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CD147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贺书云  辛晓燕  王健 《医学争鸣》2001,22(5):435-438
目的:了解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CD147在卵巢良、恶性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癌转移发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47例卵巢癌组织、19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17良性上性卵巢肿瘤组织中MMP-2及CD147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MMP-2在恶性及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42%,明显高于良性组织阳性表达率30%(P<0.05),在卵巢癌中MMP-2的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卵巢癌强阳性表达率71%,明显高于Ⅰ-Ⅱ期卵巢癌强阳性表达率375(P<0.05),与分化程度无明显关联,但有淋巴细胞转移的病例强阳性表达率87%,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CD147在恶性及交界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为64%,57%,而良性组则未见CD147的表达,在卵巢癌中,CD147的强旨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有前,Ⅲ-Ⅳ期的癌组织强阳性表达率74%,明显高于Ⅰ-Ⅱ期强阳性表达率45%,在不同分化程度卵巢癌组织中CD147的强阳性率无明显差异,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CD147强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结论MMP-2及CD147均与卵巢癌的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CD147与MMP-2的产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探讨乙醛脱氢酶(ALDH1)、Polo样蛋白激酶4(PLK4)的表达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关系。收集本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卵巢癌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技术分析两种标本中的ALDH1和PLK4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卵巢癌不同FIGO分期、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ALDH1和PLK4蛋白表达有关。结果显示,与良性组卵巢肿瘤组织相比,卵巢癌组织中的ALDH1和PLK4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增高;卵巢癌组织中的ALDH1和PLK4蛋白在不同FIGO分期、不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ALDH1和PLK4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的恶性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p16的表达。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 40例卵巢上皮性癌、12例良性卵巢肿瘤和 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yclinD1、p16的表达 ,并对二者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时间之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①CyclinD1阳性表达多见于临床期别晚、伴有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短的病例组 (P <0 0 5 ) ,低分化者阳性表达高于高分化者 ,Ⅲ级与Ⅱ级、Ⅰ级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②p16阳性表达多见于临床期别早、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长的病例组 ,阴性多见于临床期别晚、低分化、伴有淋巴结转移和生存期短的病例组 (P <0 0 5 )。③p16表达与CyclinD1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CyclinD1过表达和p16失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病理指标有关 ,在其发病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HER2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322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HER2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状态(其中卵巢上皮性癌242例,交界性上皮性肿瘤65例,良性上皮性肿瘤15例)。结果 HER2在卵巢交界性肿瘤及上皮性癌中的过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但前两者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上皮性癌中HER2在激素受体表达、组织学分型和组织学分级的各组表达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在透明细胞腺癌中表达率最高(42.11%);HER2表达与FIGO分期、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发生侧别无关(P〉0.05)。结论 HER2在各型卵巢上皮性癌中表达不同,HER2可能成为卵巢上皮性癌,特别是透明细胞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 RhoA 蛋白和驱动蛋白 Kif2A 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 化学法检测正常卵巢组织 20 例、卵巢上皮良性肿瘤 25 例以及卵巢癌 45 例中的 Kif2A、RhoA 蛋白表达,观察 RhoA、Kif2A 在 3 组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卵巢上皮 良性肿瘤、正常卵巢组织比较,卵巢癌组织中 Kif2A、RhoA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更高( P <0.05) ; 正常卵巢组织 与卵巢上皮良性肿瘤间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卵巢癌分期、淋巴结转移与 Kif2A 蛋白的表 达密切相关( P <0.05) ; 与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以及年龄无关( P >0.05) 。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与 RhoA 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P <0.05) ; 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年龄无关( P >0.05) 。Kif2A、RhoA 在卵巢癌中 的表达呈正相关( r =0.801, P <0.05) 。结论??Kif2A、RhoA 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 ; 两者可能共同参与 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为临床靶向治疗卵巢癌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2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的表达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腔镜活检正常胃黏膜20份(正常胃组织)作为对照组,手术切除胃癌标本60份(高‐中分化、低分化)作为胃癌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Smad2、CyclinD1正常胃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GF‐β1及CyclinD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对照组,Smad2在胃癌组中的表达低于对照组;TGF‐β1及CyclinD1在低分化胃癌组中的表达高于高‐中分化胃癌组;TGF‐β1及CyclinD1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中的表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TGF‐β1、CyclinD1在胃癌组中的表达随着TNM分期的提高而升高,高‐中分化胃癌组Smad2较低分化胃癌组表达升高,Smad2的表达在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中的表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Smad2在胃癌中的表达随TNM分期的提高而降低,TGF‐β1、Smad2及Cy‐clinD1的表达与患病年龄、性别无关;TGF‐β1与Smad2呈负相关,TGF‐β1与CyclinD1呈正相关,CyclinD1与Smad2呈负相关。结论TGF‐β1、Smad2与CyclinD1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转录因子E2F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中E2F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技术对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卵巢肿瘤、原发上皮性卵巢癌中E2F1的表达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其表达情况,以及其与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交界性卵巢肿瘤及与原发上皮性卵巢癌的分期、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交界性卵巢肿瘤及原发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1/6)、40%(4/10)、60%(6/10)、81·3%(26/32),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E2F1的表达在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上皮性卵巢癌中E2F1属于癌基因,其超表达和反常表达与原发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Most members of 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shave been identified since1994.Alot of evidence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MTA1were elevatedin human metastatic breast cell lines and metastaticcancer tissues,such as breast,colorectal,gastric,and esophageal carcinomas.MTA2,which is ho-mologous to MTA1,is a component of the NuRDATP-dependent chromatin remodeling and histonedeacetylase complex.Specifically,MTA2modu-lates the enzymatic activity of the histone deacety-lase core complext[1].Alth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