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于1988年10月为一肱骨巨大骨囊肿病例,应用脱钙骨及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经4年随访,效果良好,报道如下。患者,男,15。于1988年10月25日因右肱骨中段第2次骨折,诊断右肱骨中段巨大骨囊肿入院。患者1986年8月因扔石块后感右上臂疼痛不能活动,外院诊断右肱骨纤维结构不良伴病理骨折,石膏固定治愈。1988  相似文献   

2.
1例30多岁的女性患者,在一次偶然肩部外伤后,发现右肱骨上段骨肿瘤收入院.患者平时局部及全身均无症状,要不是这次拍片,还不知何时发现肱骨有肿瘤.骨肿瘤累及肱骨头至肱骨中上段,范围较大,从CT与X线平片观察,肱骨皮质菲薄,有随时发生骨折的可能,必须进行治疗.问题是术前诊断尚难确定,从发病年龄、肿瘤近端有皂泡样改变、穿透骺板等特点,有骨巨细胞瘤的可能,单房性骨囊肿有靠近骺板与远离骺板之分,一般都不穿透骺板,随年龄增长,骨囊肿逐渐远离骺板,该例却穿过骺板进入肱骨头,距肱骨头软骨面仅数毫米,这一特点又不像骨囊肿,但发病部位与病变远侧端口又有单房性骨囊肿的可能.骨囊肿是良性骨囊肿,当前尚未见有恶性变的报道.而巨细胞肿瘤则是良性肿瘤中易于恶变的肿瘤,不同的诊断将会有不同的预后,治疗方法与疗效也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3.
骨旁脂肪瘤是一类少见的脂肪瘤,多发生于长骨的干骺端,瘤体刺激常导致骨膜发生异常反应,引起骨质改变.患者常表现为局部肿块和轻微的疼痛不适.自1959年Kenin等[1]首次报道以来,相继有多篇关于骨旁脂肪瘤的报道,综合以上病例,以桡骨、腓骨、及股骨骨旁脂肪瘤多发.少部分病例表现为神经损害表现,最常被累及的神经是骨间背神经、腓总神经[1].本文现将1例巨大的肱骨骨旁脂肪瘤,并因压迫产生尺神经损害,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3例肱骨近端孤立性骨囊肿病理骨折,采用自体髂骨、人工骨植入联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译文摘要     
尽管在骨髓内有着丰富的脂肪结缔组织,但是,骨的脂肪瘤极为罕见。Moorefi-eld等在1976年从文献中仅收集到26例。来自骨邻近软组织的脂肪瘤,甚至明显地来自骨膜或骨膜下,都可能造成骨质侵蚀,但这种情况少见。可能被认为肿瘤的脂肪结缔组织的小集团,多见于脊椎。骨的脂肪瘤是可以产生的,Schwartz等于1970年在文献中描述出14例脂肪瘤,Goldman于1964年仅报告1例,并且对Dawson′s研究所所报道的病例中只承认3例3其中1例是肱骨受脂肪瘤的严重破坏,但是,患者腹膜后有一巨大肿瘤很可能是其原  相似文献   

6.
李业臣  纪亨强 《当代医学》2009,15(12):90-90
1病例报道 某患者,女性,52岁。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左足跟部疼痛,步行时加重,在家中自行用温水泡足,症状稍缓解。几天前左足头疼痛加重,来医院X片检查,考虑为:左足跟骨骨囊肿。行CT检查见:左跟骨内可见约3.4cm×2.5cm大小低密度区,CT值:-109HU,密度均匀,边界清晰,诊断为:左跟骨脂肪瘤(图1)。门诊以“左跟骨脂肪瘤”收入院(住院号607385),手术行病灶刮除人工植骨术。病理为:左跟骨脂肪瘤(图2)。  相似文献   

7.
脂肪瘤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之一,主要发生在皮下,发生在骨内的脂肪瘤却非常罕见;其发病率在国内约为0.14%,国外约为0.5%。1901年Brault报告一例发生在股  相似文献   

8.
苏素联 《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110-1110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肿瘤性良性骨病变,临床上不多见,而发生于跟骨的更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影像学误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跟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相似文献   

9.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良性骨病变,但往往易误诊为骨的恶性肿瘤。现将我院收治经病理证实为动脉瘤样骨囊肿的4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报道2例滑膜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避免临床误诊和误治.方法 报道2例滑膜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诊治过程,通过文献回顾,总结该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滑膜脂肪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依靠滑膜病理,治疗的主要手段是滑膜切除术.结论 滑膜脂肪瘤是非常罕见的病因不明疾病,常表现为关节肿胀和反复积液,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膝关节为好发关节,易误诊为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等常见病.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病例 例 1,男性 ,16岁。右肱骨中上段骨囊肿于两年前在当地医院行骨囊肿刮除骨水泥填塞术 ,术后 1年右臂出现酸痛 ,拍X线片复查见骨水泥与骨交界处骨密度减低 ,骨皮质变薄 ,提示骨囊肿复发。在继续随诊观察中见囊肿复发区域逐渐增大。故于 1996年 6月 2 6日在全麻下行骨囊肿切开骨水泥取出 ,自体髂骨植骨术。术中取骨水泥比较困难 ,因骨水泥在囊肿腔固化形成为不规则的团块 ,只能扩大骨囊肿壁的骨窗 ,逐步咬除之 ,再将复发的骨囊肿彻底刮除 ,取自体大块髂骨植骨。病理报告 :纤维囊壁由成纤维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组成 ,附合复发性骨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1例肱骨上端骨囊肿的患者采用新疗法治疗,随访8个月,骨囊肿愈合良好.肩关节活动正常,似乎较Fahey的方法更为完善.现介绍如下.患者,潘××,女性,20岁,教师,1978年右肩  相似文献   

13.
骨内腱鞘囊肿是一种罕见病,伴病理性骨折者尚未见报道,我院于1986年12月收治一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21岁。右上臂肿痛一年伴功能障碍两个月。检查发现右上臂局部肿胀,肱骨中、上1/3处有压痛,右肩关节活动正常,双上肢肢体等长。X线示右肱骨中,上1/3处可见7×3cm大小的椭圆形密度减低区,呈多房性改变,周围骨皮质变薄,有硬化带,其外侧骨皮质断裂,有骨痂形成。诊断为右肱骨上端骨囊肿伴病理性骨折入院。于1986年12月29日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病灶刮除加带臀上动脉深上支髂骨瓣游离移植术,术中发现右肱骨  相似文献   

14.
杨彬 《四川医学》2003,24(10):1034-1034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肱骨近端巨大骨囊肿刮除术后修复的方法,并总结其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肱骨近端≥6cm的骨囊肿,经手术刮除病灶取自体腓骨移植克氏针内固定,通过术前、术后X线片比较和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经2~4年随访,X线片显示骨缺损修复,成骨良好,病变无复发,肩关节功能正常。结论:腓骨移植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巨大骨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上皮样骨囊肿内称“植入性骨囊肿”,系因外伤上皮组织植入松质骨内经增殖生长而成。现将误诊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47岁,右食指末节远端肿痛增粗一年余,末端呈杆状轻,压痛皮色正常。外伤史记不清。X线见右食指末节远端内侧0.5×1.5cm骨缺损,界限清,有硬化缘,无骨膜反应,邻近关节正常。软组织肿胀,皮色正常。诊断骨单生:软内发瘤。手术及病理诊断:上皮样骨囊肿。讨论外伤性上皮样骨囊肿较少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岁以上多见,男多于女。最常见于指(趾)骨末端,以指骨最多见,偶见于颅骨。外伤史为诊断依据之一,由于病程长、生长慢,病程可几个月至十几年。临床易误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无痛性肿胀,囊肿大时可有局部疼  相似文献   

16.
<正> 动脉瘤性骨囊肿是骨的一种膨胀性溶骨性病变,1942年Jaffe和Lichtensten在叙述骨囊肿的X线表现时,曾指出了该型囊肿的特点。1950年Jaffe从临床病理证实了该囊肿的性质。并且发现两例病人的囊肿内含有流动的血液,X线片具有“气球”样特点,从而称之为动脉瘤性骨囊肿。1958年Bernier和Bhaskar报告了两例下颌骨的动脉瘤性骨囊肿。1959年Bhaskar等人报道了五例,四例位于下颌骨,一例位于上颌骨。1971年Daugherty和Eversole又报道了17例发生于颔骨。自Bernier等人报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4例继发于骨巨细胞瘤的动脉瘤样骨囊肿.患者年龄28~46岁(平均40岁).病变位于干骺端和骨端,X线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1例见骨膜反应,1例有软组织肿块.组织学上,除动脉瘤样骨囊肿外,尚有典型的骨巨细胞成分,两者间有移行关系.4例囊腔内血压均显著升高,术中失血量大.2例载肢.另2例行搔刮和植骨术,2.5—3年后X线复查见植骨片已被溶解吸收.此启示单纯搔刮和植骨不适用于治疗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  相似文献   

18.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为一种较少见的骨良性肿瘤,起源于成软骨的结缔组织。Jaffe等于1948年首先报告并命名。至1970年国外共报告215例,国内至1979年仅报道35例。既往对本病认识不足,X线检查常误诊为巨细胞瘤,骨囊肿,软骨瘤等。最近我院外科遇到一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普国 《广东医学》1994,15(4):266-267
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已有应用,但在骨科临床应用方面则鲜有报道,并只局限于疗效的初步报告。从1987年3月~1993年1月我科应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填充骨腔38例,做了12~70个月的临床观察和X片检查,现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本组采用的生物活性玻璃陶瓷人工骨,是由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同四川大学物理系合作研制的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微粒人工骨。 二、本组38例,年龄5~70岁,平均年龄35岁,其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38例中:骨纤维异样增殖症16例,骨囊肿13例,巨细胞瘤Ⅱ级8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多发性长管状骨骨囊肿1例,此例并发股骨干病理性骨折。本组随访时间12~70个月,平均49个月。16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的发病部分分别为胫骨上中段6例,股骨下段7例,肱骨上段3例。骨囊肿13例的分布为:肱骨下段2例,股骨上段3  相似文献   

20.
骨囊肿为骨的瘤样病变,又名孤立性骨囊肿、单纯性骨囊肿(simple bonecyst),约占骨瘤样病变的22.68%[1]。好发于4-20岁,多见于5-15岁儿童,好发于股骨颈、股骨上端和肱骨上端。随着年龄增长,囊肿逐渐向骨干方向移动。一般无明显症状,多数因病理性骨折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而就诊,X线摄片才发现此病[2]。本文报告1例12岁患者,因外伤、扭伤致左股骨中段骨折就诊,门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