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中药单味药及其提取物和中药复方两个方面对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采取单味中药或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具有用药方便、疗效稳定、针对性强等优点;中药复方则从不同途径、不同环节起到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发挥多靶点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颜新林  韩星星  陆峰  曹琦  朱景玉 《河南中医》2019,39(10):1615-1620
中医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主要以清热解郁、健脾化痰、理气活血、补脾益肾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多以中药汤剂联合二甲双胍,不管西医或是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皆有其局限性。中药降血糖幅度小,疗效确切,重复性差,各家经验难以借助《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糖尿病(2017版)》加以推广,对糖尿病的分型、治则各家不尽相同,难以统一。今后,期望有大样本循证医学证据来提供支持,采用严格的科学方法开展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长期系列临床研究,评估中药降血糖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重复性。同时要扩展思路,不要把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的作用仅仅限于降血糖和增加胰岛素分泌,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诱导β细胞再分化等方面寻找一些新的药物。另外,关于肠道菌群和糖尿病的关系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中药的优势在于其作用的多途径、多靶点,在改善菌群结构及数量,增加肠道有益菌,降低有害菌等方面,期待有进一步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从经方、自拟方、中成药、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四个方面总结近年来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发现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包括改善血流动力学、胰岛素抵抗和糖脂代谢,减弱氧化应激反应,抑制蛋白激酶C激活,减少炎症渗出,中药在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化指标、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当前研究多因样本量不足或研究方案受限而未能明确中药干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活性成分和具体作用机制。参考文献34篇。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之一,中医中药作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中药外洗疗法在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回顾近5年来中医中药外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最新进展,重点包括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医治疗理论进展、中药外洗疗法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芮菁 《中药材》2004,27(4):299-30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药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主要介绍了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学、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心肌病变等方面的概况,并对中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研究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之一,且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复杂,早期不易被发现,在临床治疗上容易错过最佳干预时期,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作为中药有效成分的多糖类成分,具有抗肿瘤、降血糖、免疫调节、抗氧化、抗病毒等生物活性。近年来,众多研究表明中药中的多糖成分可有效干预糖尿病肾病。中药多糖干预糖尿病肾病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和显著效果,在干预糖尿病肾病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虽然中药多糖干预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众多,但缺乏对中药多糖干预糖尿病肾病作用机制系统的、细致的综述,故该文参考近几年关于中药多糖干预糖尿病肾病的动物实验,进行分析、归纳,阐述中药多糖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反应、保护肾脏和改善肠道菌群5个途径方面进行阐述,并总结作用机制涉及的信号通路及指标,对比中药多糖干预效果及多糖结构解析,以期为中药多糖干预糖尿病肾病的基础研究、新药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肾病领域研究的热点。西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副作用,且胰岛素的使用较难控制,因此学者们转向中药领域寻找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中医药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多靶点、多途径、多方式是中药的作用优势,能从多个致病环节对糖尿病肾病起到调控作用,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查阅、归纳整理近5年的相关文献资料,对皂苷类化合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治疗糖尿病肾病中药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菌类中药多糖降血糖效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目前仅次于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菌类中药多糖是极性生物大分子,毒性低,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改善肝肾功能等广泛的生物活性.近些年来,菌类中药多糖在降血糖及预防糖尿病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结果提示,菌类中药多糖具有良好的降血糖和抗糖尿病效应,其主要经由促肝糖元合成,促糖酵解或抑制α-糖苷酶的活性等途径影响糖代谢,也可直接作用胰岛β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以及增强抗氧化应激而发挥降血糖功能.因此,菌类中药多糖降血糖作用机制呈多效应、多靶点、多途径等特点,是一类创制抗糖尿病新药的优势资源.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医药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中药及中药活性成分被证实具有抗糖尿病作用,越来越多的降糖中药广泛地应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文章对近年来抗糖尿病中药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多糖类、苷类、生物碱类等进行分类概述,以期为糖尿病的临床合理用药及抗糖尿病天然活性产物或先导化合物的研究发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抵抗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安全、多靶点等优势,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药可以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其中中药通过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干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在阐明中药作用机制方面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信号通路对IRS、PI3K/Akt、AMPK、GLUT、GSK-3、NF-κB、p38 MAPK、JNK、Nrf2、PPARs、PTP1B等主要靶标对在中药干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作了总结,以期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在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方面具有多靶点、多通路、联合增效、协同交互的特点。近年来,中医药在探索糖脂代谢紊乱机制研究方面不断深入和细化,实验设计更加系统化,并且紧密结合了包括转录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等先进的研究技术,为阐释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此外,近年微生物组学也成为糖脂代谢紊乱机制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生物学基础,为明确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的干预靶点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作者系统梳理了近3年中医药防治糖脂代谢紊乱的相关研究,针对其现状及特点予以总结和述评。  相似文献   

12.
胃肠动力紊乱是多种胃肠功能失调疾病的总称,症状多样,机制复杂,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造成一定负担。近年来,随着对胃肠动力紊乱机制的深入研究,新的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传统中药由于其多组分、多靶点的特点,多被用来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本文对近年来用于治疗胃肠动力紊乱疾病的中药及其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进行了总结,发现其作用靶点主要有以下几种:改善胃肠道病理形态及化学物质,包括激素、肽、神经递质等的表达;改善炎症状态;调控胃肠道自主节律细胞和平滑肌的收缩舒张;调节代谢通路;改善肠道微生物;调节信号通路。本文的综述将为后续深入研究中药治疗胃肠动力紊乱疾病提供参考,为中药在临床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导引功法治疗认知障碍的现代研究及古典文献中记载的治疗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导引功法治疗认知障碍疗效较好,可操作性强,且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但尚需大量设计合理的临床实验和基础研究以进一步明确疗效;同时在无特效药的情况下,导引功法治疗认知障碍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可以为认知障碍的治疗提供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针灸联合药物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出现认知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A组患者单纯给予药物进行治疗, B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2.9%,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6%, B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A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药物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韩冰  李静娜  吕西雨  陈明月  杜德峰  李菲  张超 《中草药》2023,54(20):6922-6932
近年来,肠道菌群代谢转化中药皂苷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中药皂苷类成分口服后难以直接在肠道中吸收,生物利用度低,肠道菌群产生的代谢酶可参与中药皂苷的代谢转化,使其生成低极性的次级苷、苷元或其他代谢物而发挥药理作用。通过综述中药皂苷在肠道菌群下的代谢反应、参与中药皂苷代谢转化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活性、影响肠道菌群代谢转化中药皂苷的因素,为后续中药皂苷类成分在肠道中的代谢转化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春期以及孕龄期的妇女常见的生殖功能障碍合并代谢障碍的内分泌失调类疾病,亦属常见难治性妇科疾病,在青春期及育龄妇女中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本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分析;并从肾虚证、痰湿证、血瘀证、肝郁证等证及其兼证方面,对其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中医常用治法有中药内服、针灸中药结合等。以期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中医阴阳消长理论,结合月经周期的月节律性,制定中医周期疗法,观察该法对黄体不健性月经失调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采用中医周期疗法,经后期予以滋阴补肾,方用左归二至加减 经间期加用柴胡,香附,丹参,赤芍理气活血通络 经前期,予以温阳补肾,方用寿胎二至加减.西药组采用常规西药周期疗法.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4.44%,西药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周期疗法顺应月经的月节律,具有调节阴阳之作用,对黄体不健性月经失调是从整体调整,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毛丽军  鲁喦  孙伟 《光明中医》2012,27(3):603-60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将63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辨证中药组给予辨证中药汤剂每日一剂,并药随证变;西药组给予帕罗西汀口服;中药加西药组给予中药每日一剂及帕罗西汀每日一片,疗程6周,判定疗效。结果三组治疗有效率相当,中药组与西药组治愈率相当,中西药组治愈率优于西药组,中药组与中西药组治愈率相当。结论辨证使用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帕罗西汀),且不良反应少。提示中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医系统整体观是中医理论的基本世界观。代谢综合征(MetS)是一组复杂的多因素聚集出现的严重危及机体健康的临床症候群。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多是针对其中的单一因素进行干预,没有多靶点起效的干预措施。本文探讨中医整体观在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辨证、中医治疗等方面的运用,希望为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三要素"的中药药性认知模式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基本理论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药性概念、构成及表征的复杂性长期困扰着研究人员,亟需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从认知科学角度看,中药药性理论的产生就是人们在与疾病斗争的医疗实践中面对中药及其作用的感官信息,在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指导下进行储存、提取、重建、总结,进而形成有关药物疗效性质概念的认知学过程;中药药性认知过程具有其特殊的认知要素和认知策略。本研究遵循中药临床应用特点,明晰其特殊认识要素,结合现代化学、生物学、数学研究手段,在本室5年前期工作基础上,构建基于"三要素"的中药药性认知模式,并以辛热药为示例进行实践,以期实现传统中药药性的现代科学解读,为阐明药性本质提供思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