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脐周四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追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腰痛、下肢痛、麻木、腰部活动障碍等一系列神经症状的一种病症。笔者采用脐周四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3例,给予腰椎牵引、推拿手法配合腰部夹脊穴针刺治疗。结果:治愈16例,显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5.7%。结论:腰椎牵引、推拿手法配合腰部夹脊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损伤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胡瑞 《新疆医学》1997,27(1):46-46
使用各种不同的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一定的疗效,因适应证选择不当而导致马尾神经损伤的病人时有发生,本文报告2例,并就使用强手法推拿后造成马尾神经损伤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例1 男,46岁,工人.腰痛伴左下肢间歇性疼痛20年.本次入院前曾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外院进行手法推拿治疗,推拿后次日,腰痛加剧,双腿疼痛明显,双下肢及会阴部出现发热感.并相继出现排尿、大便困难。查体:扶拐行走,腰_5-骶_1部压痛,并向左下肢放射,双小腿肌力减退;直腿抬高,左下肢为3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针刺"腰三针"合中药热敷治疗与常规选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8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针刺双侧肾俞和腰阳关穴,取川芎醋浸液中浸泡过处于半千湿状态的辅料,以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为中心覆盖腰部,然后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仪进行照射,对照组给予针刺S12-L5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阳陵泉、悬钟、昆仑穴常规治疗.以治疗前后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情况积分的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显愈率为75%,优于对照组的47.6%(P<0.05).两组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在腰部疼痛、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度、直腿抬高试验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针刺"腰三针"合中药热敷灸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常规取穴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双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拓展双针疗法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就诊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双针疗法治疗组(治疗组)、普通针刺组(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针刺腰阳关穴及命门穴,右手一次性持两根针同时刺入一个穴位,当针刺双侧肾俞穴、病变节段相应夹脊穴、双侧委中穴、疼痛肢体环跳、承山、昆仑穴时,双手各持一针同时刺入两个穴位。对照组右手持一根针,刺入一个穴位,逐一穴位刺入。两组行针方法均为平补平泻,留针30 min,1次/d。两组在针刺治疗基础上均加上重力牵引,每次20 min。治疗14 d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功能分级评分(FRS评分)、改良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8.3%,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RS及改良JOA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各评分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可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发展运用。  相似文献   

6.
<正> 急性软组织损伤性腰痛是港区职工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近年来应用拔罐和针刺治疗30例急性软组织损伤性腰痛,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70岁,平均49岁。病程最长3天,最短半小时。 诊断: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用力过猛、闪损、工作中用力姿势不当等。查体有单侧或双侧骶棘肌痉挛性压痛,扭转腰部时疼痛剧烈,腰椎X线摄片排除腰椎管内外肿瘤、椎间盘突出症等。 治疗方法:拔罐取腰部压痛明显点为中心,沿椎横突方向,依次用闪火法拔罐5~7罐,留罐10~15min,隔日一次,3次为一疗程。 针刺取双侧第2掌骨侧穴生物全息的腰部及双侧腰穴,选用28号1寸针直刺约0.5~0.8寸,得气后每5分钟强刺激一次,留针60min左左。同时做腰部运动,活动范围由小渐大,并作深呼吸,隔日一次,3次为一疗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运用"烧山火"手法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运用"烧山火"手法深刺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针刺方法针刺夹脊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烧山火"手法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遭受外力后引起腰椎间盘髓核向后方的椎管突出,压迫神经根、硬膜囊或马尾而表现为腰痛或下肢放射性神经痛及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中医认为是由于腰部感受外邪或跌扑闪挫等原因造成腰脊部经络气血闭阻不通或腰部脉络失于濡养而引起的病症,所谓"不荣则痛"或"不通则痛"。2008—2011年笔者  相似文献   

9.
黄梅 《华夏医学》2005,18(5):780-78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了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综合征。其主要症状为腰痛及一侧或双侧下肢痛,或合并腰部及下肢感觉异常。轻者仅有腰部酸胀不适,重者下肢麻痛如刀割或针刺、抽痛、电击样痛,夜间加重。此病约80%~85%的患者采用非手术疗法治愈。但对于疼痛严重、多次反复发作、经多种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失败者、神经功能障碍持续不减或进行性加重、甚至出现马尾神经症状者如大小便失禁则需尽快手术治疗。现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退变后凸起或破裂,压迫脊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腰痛、下肢痛或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2001~2002年我科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田增英  朴美  崔立敏 《吉林医学》2006,27(12):1502-15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致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马尾神经受压迫等症状,是腰腿痛最常见病因。采用物理和手术治疗,效果一般不理想,复发率高。腰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是通过椎间盘造影在突出的腰椎间盘内加压注射3~20ml生理盐水,压力低于3kg/m3,使纵韧带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进入硬膜外腔后接触血液系统,逐渐被血液系统中的T细胞及单核细胞消除吸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的微创疗法[元虎.腰部椎间盘造影及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组成成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被破裂处突出于后方椎管内,从而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和脊髓等受到刺激或压迫,产生腰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我院从2004年开始采用腰部椎间盘造影及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络辨证选穴针刺及平衡针灸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经络辨证选穴针刺及平衡针灸结合麦肯基疗法,对照组32例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并应用下腰痛评价表进行评分。观察2组治疗前后评分及疗效比较。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下腰痛评价评分(25.06±3.13)分;对照组下腰痛评价评分(22.69±4.01)分。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络辨证选穴针刺及平衡针灸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优于推拿手法结合麦肯基疗法。  相似文献   

14.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骨伤科常见病之一,多由髓核突出刺激马尾神经以及神经根、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造成[1]。其临床表现为腰痛、合并下肢放射痛和马尾神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临床治疗过程中,多采取保守治疗及手术等方式,其中手术治疗为开放性治疗,具有一定风险,保守的中医疗法疗效理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血瘀气滞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中医辨证分型[3]。挑刺法属于传统针灸治疗的一种特殊方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消炎解毒、清热消肿等功效。故本文旨探讨背部膀胱经挑刺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很多人长期腰部用力不当、用力过渡、姿势或体位不正确,这些动作日积月累、周而复始,加重了椎间盘的退变程度,使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就会出现一系列腰腿痛的症状。一般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L4-S1、L5-S1突出占90%以上,年龄一般以20-50岁为多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 ,下肢放射性疼痛 ,行动障碍 ,主观有麻木感等。根据临床实际情况 ,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三种类型 :1气滞血瘀型。在基本临床表现的基础上 ,兼有腰痛如刺 ,痛有定处 ,俯仰不变 ,甚至不能转侧。2寒湿阻滞型。腰部冷痛 ,转侧不利 ,逐渐加重 ,静卧时痛不减 ,阴雨天也加重。 3肝肾虚弱型。腰部酸软 ,喜按喜揉 ,腿膝无力 ,遇劳更甚 ,卧时减轻 ,常反复发作。气滞血瘀型治则 :疏通经络 ,化瘀止痛 ,行气活血。手法 :在基本手法的基础上 ,重点采用滚法和拿法 ,主要在压痛点周围施术 ,时间不应少于 15分钟 ,并适当配…  相似文献   

17.
牟春梅  李吉平  王岩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821-2821,2848
目的:观察定位整脊手法配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定位整脊手法配合针刺腰三针治疗。推拿方法采用矢状位整脊法、冠状位多角度整脊法,每周一次。针刺方法采用主穴为腰三针,寒湿腰痛加命门、腰阳关;肾虚腰痛加志室、太溪;湿热腰痛加阴陵泉、太冲;瘀血腰痛加膈俞、次髎,针刺每日一次。治疗30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愈95例,显效28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95.3%。结论:腰椎定位整脊手法配合腰三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50岁.因持续性腰痛伴右下肢间歇性跛行,于1999年 5月11日入院.6年前在一次重体力劳动后,突然感觉腰部疼痛,继而出现右下肢放射性疼痛 .查体:脊柱向右侧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加强试验阳性,L4~5压痛明显,进一年来下肢疼痛加剧,出现间歇性跛行.CT显示:L4~5及L5S1椎间盘突出,L5 椎管狭窄,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19.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青壮年矿工中是多发病,因劳动强度大,腰部损伤等因素致使椎间盘退变、白核水分减少而发病,它严重影响青壮年矿工的身体健康。正确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好各项辅助检查,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前提。本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各项辅助检查报告如下。1诊断程序1.1症状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有较长时间的腰腿痛病史。腰痛伴一侧下肢痛者占80%,两侧下肢痛占10%,单纯腰痛占10%,且反复发作。腰部活动时疼痛加剧,以腰防部为主。下肢痛则是沿坐骨神经走向。针灸、按摩、牵引、肌往维生素BI、B12,疼痛有一…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病因是椎间盘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或髓核脱出等,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群,临床主要以腰背疼痛、下肢疼痛或麻木为主要表现。本病归属于中医"腰痛""腰腿痛"范畴。目前的中医治疗方法有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封闭、穴位埋线等,针灸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肢疼痛麻木具有独特疗效。本文就电针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