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咽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特征是以咽喉瘙痒、干咳无痰,或极少白痰,日间常有清嗓动作为主。大多数患者,可见咽峡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并以咽喉瘙痒,不痒不咳,干咳无痰为主要症状。该证不同于一般外感咳嗽,故按照解表宣肺止咳法治疗,往往无效,只有用清咽利喉之品,使药力直达病所,才可使咳嗽咽痒症状迅速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2.
咽喉源性咳嗽多为感冒、流感、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引发,以咽喉瘙痒、干咳少痰、常有清嗓动作为其临床特征。本人运用清咽利喉搜风之品,治疗咽喉源性咳嗽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喉源性咳嗽是指平素有慢性咽喉或鼻咽部疾患,受寒、感冒或其它诱因致咳嗽;主证以干咳或咳而少痰、咽痒微痛;或伴有吸冷空气、油烟及其它异味刺激时咳嗽加重。西药抗炎止咳等治疗不理想。1992~1998年3月笔者自拟利咽止咳方共治疗45例,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
慢性咽喉源性咳嗽系指咽喉疾病所致咳嗽。用抗生素及一般止咳化痰药疗效欠佳,常迁延难愈。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施治以利咽止咳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喉源性咳嗽是由咽喉部疾患引起的咳嗽,特点为咽喉作痒之后即咳,而且连咳不息,饮水可暂时缓解,少痰,不伴全身症状[1] .多由长期食用辛辣食物或反复外感致咽部慢性充血,黏膜干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造成敏感度增强所致.笔者采用咽壁封闭加自拟止咳方治疗喉源性咳嗽5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喉源性咳嗽为临床常见病,以咽喉部作痒,阵发性干咳为特点。属中医久咳范围,临床常久治不愈。笔者用清咽汤合止咳Ⅰ号治疗该病,临床颇为应手。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治疗组80例,男45人,女35人,年龄14~74岁,以30~45岁为最多;对照组60例,男32人,女 28人,年龄30~42岁为最多。两组病例基本条件相当,有可比性。患者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主要症状为:咽喉干痒如蚁行,或如有异物阻塞,咽痒必咳,甚则呛咳连续不断,或咳出少量痰液,受风冷后加重。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服止咳Ⅰ号(止嗽散加减,制成瓶装剂型)50 ml,日2次。治疗组在服止咳Ⅰ号基础上加服清咽汤(组成: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栀子、桔梗、甘草、牛蒡子、玄参、生大黄、薄荷、瓜蒌、大贝、僵蚕、竹叶、枳壳、板兰根、大青叶。由我院制剂室制成袋装剂型,每袋100 ml),每次1袋,日2次。1周后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7.
史济招教授治疗咽源性咳嗽用药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咽源性咳嗽临床表现为咽部疼痛或不适发痒 ,异物感 ,干咳无痰或少量痰 ,病人常作“吭”、“喀”动作 ,希将咽部分泌物排除 ,而引起刺激性咳嗽。本病多见于急、慢性咽炎 ,其病因多由风、火、燥及异气侵袭咽喉所致。1 分型用药1 1 宣肺散邪法  适用于内有郁热 ,外感风寒之邪上犯咽喉 ,以致肺失宣降。患者可有鼻塞流涕 ,咽痒干咳 ,或有少量痰液等症状。方用自拟诃子清咽汤。方药组成 :诃子肉 1 0~ 1 5g ,蝉衣 6~ 1 0 g ,苦梗 6~ 1 0g ,生甘草 3~ 6g ,金银花 1 0 g ,连翘 1 0g。临证加减 :咳嗽重者加杏仁 1 0 g ,苏叶 1 0 g ;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古方清咽宁嗽汤治疗喉源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古方清咽宁嗽汤加味治疗 12 6例 ,对照组采用头孢克洛或左氧氟沙星 (根据年龄和病情适当调整剂量 )、止咳糖浆等治疗 12 3例。结果 :治疗组治愈 88例 ,好转 2 0例 ,总有效率 86 .5 % ,治愈后 1年的复发率仅为 15 .1%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加味清咽宁嗽汤具有明显的解毒利咽、化痰止咳作用 ,且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喉源性咳嗽是内科门诊常见病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利咽止咳方治疗本病 ,收到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42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3 1例 ,女 1 1例 ,年龄最小 9岁 ,最大 6 9岁。咳嗽病程最长 2年多 ,最短 1周。本组病例在治疗前均分别用过抗生素及止咳糖浆、喷喉等治疗。本组病例均曾感冒 ,经治疗后其他症状消失 ,但咳嗽经久不愈 ,咽痒则作 ,不痒不咳。咽部遇烟气刺激则诱发咳嗽 ,似有异物 ,痰粘在喉 ,痰少 ,咯痰不畅 ,或干咳无痰。X线摄片或透视无异常 ,少数X线胸透见肺纹理增粗。咽部粘膜慢性充血 ,或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甚则咽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疏风利咽止咳汤治疗咽喉源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择咽喉源性咳嗽患者112例,分为2组,治疗组72例,运用自拟疏风利咽止咳汤治疗,对照组40例,内服阿莫西林胶囊及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7.5%,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疏风利咽止咳汤治疗咽喉源性咳嗽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总结史锁芳教授辨治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史教授认为风痰留伏、咽喉不利是本征的主要病机,疏风宣肺、化痰利咽法为其主要治法,并自拟疏风宣肺止咳方,据兼夹证候加减化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咽合剂的利咽、抗炎和止咳作用。【方法】采用体积分数15%氨水喷雾复制SD大鼠急性咽炎模型观察清咽合剂利咽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复制小鼠炎症模型观察清咽合剂抗炎作用,采用浓氨水喷雾引咳小鼠法观察清咽合剂止咳作用。【结果】(1)利咽作用:空白对照组均无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均见有中至重度炎症细胞浸润;阳性对照组10例中有6例无炎症细胞浸润、4例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清咽合剂低剂量组有1例无炎症细胞浸润、9例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清咽合剂中、高剂量组均有4例无炎症细胞浸润、6例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清咽合剂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均P0.01),且与阳性对照药桂林西瓜霜效果相仿。(2)抗炎作用:阳性对照组抑制率为69.8%;清咽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抑制率分别为27.3%、60.4%、60.0%。清咽合剂中、高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均P0.01),且与阳性对照组效果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止咳作用:阳性对照组与清咽合剂低、中、高剂量组镇咳率分别为42.6%、139.0%、64.3%、104.0%。清咽合剂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和减少咳嗽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清咽合剂具有利咽、抗炎和止咳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急慢性咽炎及由其所致的咳嗽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作为对照,观察清咽利膈汤在治疗肺胃积热、咽喉肿痛、痰涎壅盛之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把115例急性扁桃体炎病人分成二组,治疗组服用清咽利膈汤,对照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1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二之间无显差异(P>0.05)。结论:清咽利膈汤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总结常克教授自拟咳嗽1号方治疗小儿咽源性咳嗽经验。常克教授认为小儿咽源性咳嗽病位在咽喉,基于小儿"纯阳之体""邪从热化"的特殊生理病理,热毒熏灼咽喉,肺之门户不利而咳,以"解毒利咽"为主要治则,在银翘马勃散基础上自拟咳嗽1号方治疗小儿咽源性咳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川贝粉止咳合剂治疗小儿痰热咳嗽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止咳合剂由枇杷叶、苦杏仁、桑白皮、桔梗、百部、连翘、金银花、陈皮、麻黄、氯化铵等药物组成,用于咳嗽痰多之证。笔者根据小儿感受外邪易于化热的特点,在临床上,以咳声重浊、痰液粘稠、咳痰不爽、咽喉红肿,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指纹青紫等为主证,用川贝粉配合止咳合剂治疗小儿咳嗽19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喉原性咳嗽系指喉咽疾病所引起的咳嗽1其主要症状是咽异物感,喉痒如蚁行,呛咳难愈。我院自1996年6月以来采用微波加清咽饮治疗喉原性咳嗽138例,经临床观察及随访,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多为风邪上壅,阴虚肺燥,痰凝咽喉所致.大部分患者基本愈后,咽痒咳嗽经久不愈,咽喉不利,肺失清肃,故出现咽干喉痒、咳嗽之症.杏苏散温而不燥,润而不凉,故取之化裁用治本证.2005年4月到2008年12月,利用杏苏散补肺利咽祛痰止咳,治疗咽痒久咳,咳痰不爽之症,疗效可法.  相似文献   

18.
清咽汤治疗喉原性咳嗽100例李光曙张炳秀(安徽省六安地区中医院237006)关键词:清咽汤;喉原性咳嗽中图法分类号:R767.1近10年来,笔者运用自拟清咽汤治疗因咽喉慢性炎症引起的咳嗽10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00例中,男8...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验方清咽汤加味治疗阴虚邪滞型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阴虚邪滞型喉源性咳嗽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王玉林经验方清咽汤加以创新,水煎慢咽频服,每天1荆,配合辨证施护.对照组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复方可待因溶液,两组患者均以7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症侯量化评分和不良反应,检测血清IgE、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68.97%;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症候总评分分别为(5.50±2.93)、(10.46士3.92)分,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咽痒、咽干、咽部异物感、咽部充血及淋巴滤泡增生(LFH)、大便干燥各症侯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大便干燥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情IgE、痰EOS计数均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后未见肝、肾功能受损.结论 清咽汤加味能明显改善阴虚邪滞型喉源性咳嗽患者的症侯,可作为治疗阴虚邪滞型喉源性咳嗽安全有效的方剂.  相似文献   

20.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中医证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咳痰、鼻塞、咽痒、鼻后滴流感、频繁清嗓、咽后黏液附着)有明显的病位(鼻、咽喉)特征,认为本病虽有鼻源性、咽喉源性不同病因,却有风痰留伏、咽喉不利、肺气上逆的共性病机,提出疏风宣肺、化痰利咽是其基本治法,介绍了本病依据鼻、咽喉不同兼证的证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