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缺血性心肌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2例(厄贝沙坦150mg,qd,PO,加常规处理),对照组20例(常规处理)。详细记录入院时和治疗4周临床症状体征、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及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治疗4周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心功能改善程度较对照组大(P<0.01),治疗组LVEF改善较对照级更明显(P<0.01),两组均无咳嗽及其他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厄贝沙坦能够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可明显提高LVEF,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学忠  高月亮 《中外医疗》2008,27(30):67-68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心肌缺血是一种与代谢有关的疾病,而缺血性心肌病是心表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缺血性心肌病属于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缺血性心肌病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也日渐严重.心肌缺血所致心室重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充分了解并掌握各种原因所致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能帮助我们认清这一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性,对临床合理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对我们收治的42例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就其临床特点加以分析和总结. 1临床资料 收集1999年1月~200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42例ICM患者,其中男32例,女10例,年龄(67±7.2)岁.42例均符合ICM的诊断:(1)有明确的冠心病证据:心绞痛、心肌梗死、冠脉造影阳性;(2)明显的心脏扩大;(3)充血性心力衰竭;(4)排除冠心病合并重度二尖瓣反流、室间隔缺损、室壁瘤及心律失常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其他病因导致的大心脏及心力衰竭患者.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gopathy,ICM)是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某些临床状态组成的综合在。以心脏扩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要表现。虽然按国际规定的心肌病定义并不包括缺血性心肌病,但这一新疾病名称在临床上逐渐被采用,其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有很多相似之处,常易混淆,本文就此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3例ICM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发生在老年人,均并发血脂异常,21例并发原发性高血压,17例并发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病,10例并发糖尿病。所有病例均并发各种心律失常,以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均伴随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按NYHA心功能分级多在Ⅲ级以上,且呈多支血管病变。结论:该病多发生在老年人,冠状动脉病变广泛。病史、超声心动图及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对诊断具有意义,而冠状动脉造影对该病诊断具有决定性价值。治疗上主要是改善心功能及、心肌缺血、控制心律失学、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必要时可考虑行冠脉搭桥术及心脏移植术。  相似文献   

7.
石文华 《中外医疗》2009,28(8):46-46
缺血性心肌病通常认为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长期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弥漫性纤维化所致;但ICM也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的心脏扩大。AMI后的左心腔容量扩大,梗死区与非梗死区心肌长度均增加;发病2周后心室造影即可表现左室舒张和收缩终末容积增大。核素心肌显像对于诊断ICM有重要意义,诊断ICM在经双核素或正分子发射断层检查(PET)明确有存活心肌后,行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可挽救冬眠心肌。  相似文献   

8.
孙世祯 《当代医学》2011,17(17):123-123
ICM的发病与冠心病病史有关,发病年龄较晚,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而DCM发病年龄则较年轻,无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心脏扩大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心肌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国良 《海南医学》2002,13(12):9-11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 ,缺血性心肌病一直是全世界心血管专家集中研究和探讨的难题 ,这类患者生存时间比非缺血性心衰短 ,药物治疗效果差 ,对于LVEF≤ 0 .35~ 0 .4患者 ,四年存活率仅为35 %~ 6 0 %。广泛的冠状动脉病变是其生存期缩短的独立因素 ,而昏晕心肌和冬眠心肌的发现是缺血性心肌病各种血管重建治疗方法的共同理论依据。因此传统的血管重建治疗对于延长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生存期 ,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仍存在相当一部分患者冠状动脉纤细或病变弥漫或心绞痛顽固 ,而不适于CABG或PTCA ,另外 ,晚期的缺血性心肌病即使经过积极…  相似文献   

10.
李少波 《海南医学》2009,20(12):1-3
缺血性心肌病是终末期冠心病的一种类型,预后极差,现有的各种治疗手段都不能取得最令人满意的效果,故防治该病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临床上针对这类患者,应首先充分评价存活心肌的范围及数量,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目前治疗方法进展很多,通常是几种方法的联合应用。本文综合近年国内外对缺血性心肌病治疗方法的研究,主要介绍:①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冠脉搭桥、血管再生;②心肌再生: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③改善心功能:药物治疗、左室减容术、聚质网心室包绕术,心脏再同步化;④心肌能量代谢改善;⑤终末期的心脏移植等方面的治疗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方法不断涌现,将有助于提高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心肌病(ICM)临床以胸闷且痛、心悸气短、喘息肿胀等为主要表现.晚期则以心功能不全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悸、喘咳、水肿"范畴.  相似文献   

12.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玉春  陈娟 《安徽医学》2002,23(2):27-28
目的探讨老年缺血性心肌病(ISCM)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4~2001年收治14例ISCM的临床资料进行筛选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发现,选择14例患者中均有明确心肌梗死史,心电图显示不同部位病理性Q波,易患因素包括原发性高血压6例,糖尿病3例,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病5例,14例均并发血脂异常,所有病例均有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多见,按NYHA心功能分级多在Ⅱ级以上.结论该病多为冠状动脉病变广泛.病史、超声心动图及放射性核素心肌显象对诊断有意义,而冠状动脉造影对该病诊断具有决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国宏 《中国医刊》2013,48(2):11-14
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包括冠脉介入治疗、二级预防及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自2001年首例报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患者,至今已经历10年发展历程,目前干细胞治疗临床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①急性心肌梗死;②陈旧心梗伴心功能异常和(或)缺血性心肌病;③慢性心绞痛不适合再血管化治疗、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微波照射治疗缺血性心肌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随机选择按照西医诊断标准确诊为缺血性心肌病门诊或住院病人。采用微波照射P6治疗缺血性心肌病 90例。经三个疗程治疗后 ,对其疗效总结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自觉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其中显效 70例 ,改善14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为 97 66% ,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 微波辐射疗法治疗缺血性心肌病 ,手法简便 ,疗效迅速 ,取穴少 ,施术安全 ,是临床上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心脏病是因心肌供氧和需氧之间不平衡而导致心肌细胞减少、心肌纤维化、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的一种疾病,可由功能性改变和器质性病变引起,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和猝死.其严重、持续的心肌缺血使心肌氧供明显减少,能量代谢底物严重缺乏,导致心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7.
定义目前缺血性心肌病的定义尚待统一,但是可概括为两种:Raftery和Burch等学者认为缺血性心肌病系心肌缺血致弥漫性心肌纤维化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借此区别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少见原因例如冠脉痉挛、冠脉栓塞、冠脉先天性异常或冠状动脉炎。  相似文献   

18.
本期专题讲座邀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研究所医学博士周京敏副教授和本刊特邀编辑郭艾武同志共同组织编写。周京敏副教授从事心血管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2000年在德国做访问学者一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脏疾病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9.
叶少武 《广西医学》2010,32(8):983-986
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eardiomyopathy,ICM)于1970年由Burch等。正式提出,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心肌长期血液供应不足,心肌组织发生营养障碍和萎缩,导致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临床特征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pathy,ICM)与缺血性心脏病不是同义词,前者是后者的一个类型,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肌病;而ICM则是冠状动脉动力性或(和)阻力性病变引起的慢性心肌缺血,导致严重的心肌损害、心脏收缩性或(和)舒张性功能障碍。1995年WHO/ISFC工作组将ICM的定义为“表现类似扩张性心肌病,伴心功能损害,但不能用冠状动脉病变或缺血损伤程度来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