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王世振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2,14(4):76-78
近年来,随着神经递质学和神经分子生物学及药理学的进展,谷氨酸及其受体兴奋毒性这一假说的提出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脑缺血性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及其分子变化机制。L-谷氨酸(Glutamate Glu)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现将其与之受体在脑缺血时的变化及病理生理学意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缺血与谷氨酸及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与谷氨酸及抗谷氨酸兴奋性毒性研究进展张郁文综述郭殿林审校缺血神经元大量释放谷氨酸(GLU)引起兴奋性神经毒性损伤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用抑制GLU释放或抗GLU兴奋性的药物如GLU受体抑制剂、γ氨基丁酸及其激动剂、腺苷及其受体激动剂、某些钙离... 相似文献
4.
5.
谷氨酸对培养神经元的兴奋毒性及氯胺酮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6-18d胎龄的大鼠皮层细胞进行分离培养,观察过量谷氨酸对皮层神经元的影响以及氯胺酮的保护作用。表明;培养10d的神经元置于10μmol/L谷氨酸和低糖DMEM培养注中后,随着作用时间延长,乳酸脱氢酶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喹啉酸的螺旋神经节神经兴奋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渗出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及血清中喹啉酸(QUIN)含量及其对神经兴奋的影响。材料和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3例渗出性中耳炎患者单侧中耳积液及其血清中分子量为167的QUIN含量,同时以30例正常血清为对照。结果中耳积液QUIN平均浓度为181±35.8μmol/L,而血清中未能测得。同时分别以5nmol/μl,10nmol/μl,20nmol/μl浓度的QUIN溶液灌注3组9只豚鼠单侧鼓阶,4天后取材。组织病理发现螺旋神经节细胞及其树突呈现明显的细胞溶解、缺失过程,且有浓度梯度依赖特征,而Corti器结构正常。结论继发于渗出性中耳炎的感音神经性聋可能是QUIN结合耳蜗NMDA受体产生神经兴奋毒性,发生神经元凋亡所致。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33℃亚低温对脑缺血及再灌注时细胞外液中谷氨酸的影响,以及脑缺血组织一氧化氮的变化。方法 采用栓线法大鼠大脑中动脉再灌注模型,检测不同时点谷氨酸及一氧化氮的含量。结果 在脑缺血期间,亚低温组不同时点上谷氨酸及一氧化氮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体温组。结论 亚低温时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及一氧化氮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9.
以谷氨酸、NMDA作用原代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随药物浓度递增,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八肽胆囊收缩素对谷氨酸、NMDA诱导的神经元死亡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在其浓度为1×10-7mol/L时其拮抗率为778±44%和754±67%。CCKB受体拮抗剂L-365260可完全阻断八肽胆囊收缩素的保护作用,而CCKA受体拮抗剂L-364718无此作用。应用Fura-2荧光技术测定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八肽胆囊收缩素可明显抑制NMDA诱导的神经元[Ca2+]i升高,在浓度为1×10-7mol/L时其抑制率为957%。结果显示:八肽胆囊收缩素可能通过其B受体产生拮抗谷氨酸神经兴奋毒性作用,抑制Ca2+内流是其产生拮抗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在大鼠急性脑缺血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大脑皮质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R5)在脑缺血不同时段的表达及其动态变化的规律,探讨其在急性脑缺血中变化的意义.方法:3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缺血1h组、3h组、6h组、12h组、24h组(均为手术组)及其相对应的假手术对照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至上述规定时间点取大脑组织,行HE染色,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损伤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判断神经元阳性表达的强弱;用形态分析系统检测各组mGluR.5表达的灰度值.结果:各手术组mGluR5表达均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血1h其表达即有升高,至12h达高峰.而假手术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缺血可引起mGluR5表达上调,提示mGluR5参与了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可能促进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展.但结合以前的研究,我们推测其上调也可能是一种为清除谷氨酸(Glu)而作出的反应性增高,是一种维持机体平衡的自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镁在脑缺血早期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用电凝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在造模前给大鼠注射20g/L硫酸镁,观察镁对脑组织中谷氨酸(Glu)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镁可明显降低脑缺血皮质中Glu、NO含量,在缺血组Glu、NO的峰值浓度分别为9.87、44.97nmol/g,而在加镁组两者浓度分别为7.68、33.92nmol/g。提示:镁对脑缺血早期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与其降低脑组织中Glu及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90 只健康 SD 大鼠随 机分为 3 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50 mg·kg-1),每组各 30 例,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均采用颈总动脉 阻断的方法建立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阿司匹林组造模前 5 天连续给予 50 mg·kg-1 剂量的阿司匹林灌胃,第 6 日处死 3 组大鼠,TUNEL 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 Bcl-2、 Bax 蛋白表达及 Cyt-C 释放情况。结果:TUNEL 法检测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率明显少 于模型组,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结果显示阿司匹林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 Bcl-2 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模型组,而 Bax 蛋白表达及 Cyt-C 释放量显著低于模型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能够有效减轻因 缺血性脑梗死引发的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线粒体 Cyt-C 释放,同时升 高 Bcl-2 蛋白表达量以及降低 Bax 蛋白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验证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是否能改善局灶性脑缺血糖尿病大鼠的神经功能,并观察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复制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rhG-CSF干预组连续皮下注射rhG-CSF,50μg·kg-1·d-1,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UNEL染色计数脑缺血周边区神经细胞凋亡数。结果rhG-CSF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hG-CSF干预组缺血周边区的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rhG-CSF可拮抗糖尿病脑缺血之后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七叶皂甙钠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比较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3h组、缺血3h再灌注3h/6h/12h/24h/48h/72h组、缺血3h再灌注β-七叶皂甙钠药物干预后3h/6h/12h/24h/48h/72h组等大鼠脑组织中的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七叶皂甙钠干预治疗后,缺血组缺血侧凋亡阳性细胞减少。结论:七叶皂甙钠有明显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脑缺血早期阶段不同脑区NO和cGMP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大鼠脑缺血后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和小脑一氧化氮(NO)和cGMP的变化。方法 采用荧光法和放射免疫分别测定了SD雄性大鼠(n=10)脑缺血不同时点4个脑区NO代谢产物NO2和cGMP的含量,结果 各脑区NO2的含量在脑缺血5min开始升高,持续到缺血15min缺血30~60min开始下降,cGMP的含量在大脑皮质于缺血5~15min明显升高,在海马,纹状体和小脑于缺血10~30min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艾灸疗法对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的细胞损伤及海马谷氨酸转运体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采用改良四血管阻塞法制备全脑缺血模型后分组:模型组、假手术组、艾灸组、艾灸+假手术组,每组10只.艾灸组和艾灸+假手术组予艾灸百会穴治疗.采用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通过结扎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20分钟,再灌流7天内,动态观察背侧海马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光镜观察表明:海马各区对缺血的反应性不同,其中以 CA_1区锥体细胞对缺血最为敏感,并且 CA_1区神经元的损伤是迟发性的,再灌流4天后才出现大量神经元的坏死、消失,即“迟发性神经元死亡”(NDN)。电镜下发现:缺血再灌流早期(1~2天),CA_1区神经细胞质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增多。本实验结果表明:短暂性脑缺血所致的海马损伤与脑组织其他区域神经元损伤不同。 相似文献
18.
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病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观察不同时期的大鼠全脑缺血期与再灌流期神经元的选择性损害,其结果大脑皮层第Ⅲ、Ⅴ层、海马H_1段等神经元对缺血最敏感;再灌流时,膜结构改变颇为突出,还呈现严重的脑水肿等改变,讨论了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9.
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的突触活化能诱发N-甲基-D-门冬氨酸活化,耦联G蛋白,与磷酯酶C相结合,通过蛋白激酶C磷酸化与Ca2+动员,产生跨膜Cl-流,同时介导生长锥的改变,参与了长时程(电位)增强的发生及其作用。代谢性谷氨酸受体5则以Ca2+非依赖方式介导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激活,促进环磷酸腺苷反应成分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了长时程增强,在学习和记忆分子机制中参与了重要的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谷氨酸钠(GluNa)致痫时大鼠大脑皮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的表达变化。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GluNa致痫组。在GluNa诱导大鼠癫痫发作2h后,进行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各层均有丰富的mGluR5表达,特别是第V层锥体细胞。生理盐水组mGluR5表达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改变。而GluNa致痫组mGluR5表达明显下调。结论在癫痫发作早期mGluR5表达下降可能是神经细胞的一种自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