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家长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瘫患儿家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家长进行评分。干预组实施专业心理护理,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形式的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干预前)、3个疗程后(干预后)的SAS、SDS评分。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脑瘫患儿治疗时,同时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儿家长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CT扫描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入院CT扫描患者(意识清醒者),以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评估,然后给予心理干预,出院前CT复查时再以SAS,SDS进行评估,两次结果作自身对照比较.结果 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心理干预对CT扫描患者焦虑抑郁心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就护理干预对50例ICU患儿家属焦虑心理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ICU病房2015年1月到2015年5月所收治的50例患儿家属为研究对象,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儿家属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式,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干预,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焦虑评分量表来对ICU患儿家属的焦虑心理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都处于中度焦虑状态,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相比,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分值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ICU患儿家属焦虑心理的影响较大,能够有利于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有利于对护患关系进行改善,有利于最大限度降低焦虑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肖群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3):83-84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在围术期焦虑和抑郁症状,探讨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择期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临床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干预护理后69例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干预后抑郁率、焦虑率以及合并抑郁焦虑率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有利于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忧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改善老年冠心病焦虑抑郁状况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情绪状况。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心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结论:研究证明,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从人院到出院期问进行全程心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对焦虑、抑郁的调节与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乙肝住院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把64例患者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的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两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将测量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入院后2周干预组抑郁状态和焦虑情绪明显减轻,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乙肝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改善其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治疗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儿在入院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在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治疗组患儿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包括采取专人指导家属饮食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措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实施脑瘫患儿全程护理干预后,全程护理干预的治疗组治疗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社区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和家属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225例肿瘤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115例和对照组11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结果:干预前患者及家属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高于常模;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及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及家属不同程度存在焦虑和抑郁。全科模式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社区肿瘤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当患者发生颌骨骨折后,普遍表现出一种负性精神状态,并表现出多种躯体症状,其中以睡眠障碍,尿频,消化不良,头昏,乏力最为常见,直接影响颌骨骨折患者的恢复,因此患者的心理状态要引起重视[1,2]。我院对口腔外科80例住院患者进行心理状况的调查,并对焦虑抑郁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在口腔外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在慢性白血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包含认知心理干预、个体化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及分级.结果 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分级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降低抑郁及焦虑分级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探讨心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SAS)量表和抑郁自评(SDS)量表分别评定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的情绪变化。结果心理干预前和干预后焦虑患者分别为220例和35例,干预后患者焦虑情况明显减少。心理干预前和干预后抑郁患者分别为210例和33例,干预后患者抑郁情况也明显减少。结论心理干预对治疗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有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风偏瘫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调查及其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带英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3):103-105
目的了解中风偏瘫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26例中风偏瘫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然后再测评SAS及SDS1次,并与心理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中风偏瘫患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症状。经过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后,其SAS及SDS评分分别由(48.3±11.5)和(49.8±11.8)降为(41.4±7.2)和(41.9±7.6)(P<0.01)。其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分别由35.7%和48.4%降为9.5%和18.3%(P<0.01)。结论中风偏瘫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及抑郁症状,心理干预可缓解中风偏瘫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早期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焦虑及抑郁状态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0年8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与对照组(88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脑梗死治疗及抗焦虑抑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结果人院时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乃0.05);出院时观察组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人院时两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对促进康复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50例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心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临床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前,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和SDS评分分别为(57.3±1.5)分与(56.9±1.6)分和(55.3±2.3)分与(56.1±3.5)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912、0.955,均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SAS和SDA的评分差值分别为(16.4±0.9)分与(10.1±1.3)分和(14.3±2.1)分与(9.7±1.5)分(t=19.922、8.912,均P<0.05)。结论临床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18.
19.
宋爱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3):124-12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治疗2周。2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7d及14d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2组SAS和SDS评分。结果治疗后7d及14d2组的SAS和SDS评分均小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显著,可改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