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环醇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30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应用"2HRZE(S)/6HR"方案进行抗结核化疗,同时,治疗组加用双环醇,对照组加用葡醛内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肝损伤发生情况。结果64例治疗组患者发生肝损伤3例,66例对照组患者发生肝损伤10例,发生率分别为4.7%和15.1%,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肝损害程度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环醇可有效预防抗结核病治疗导致的药物性肝炎。  相似文献   

2.
谭军华 《首都医药》2014,(16):50-50
目的:探讨双环醇在预防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方法将16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两组都采用标准“2HRZE/4HR”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双环醇。对照组加用葡醛内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肝损伤发生情况。结果80例治疗组患者发生肝损5例。80例对照组发生肝功能损伤17例,发生率分别为6.2%和22%,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肝损害程度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环醇可有效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药物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对HBsAg( )患者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112例住院HBsAg( )初治浸润型肺结核随机分为两组,均以2HRZE(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于强化期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出现肝损害时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结果治疗组62例,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增高10例(16.1%),经停肝损药物后转氨酶降至正常.对照组50例,发生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增高19例(38.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19例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后,11例转氨酶降至正常,8例无效,经停肝损药物后转氨酶降至正常.肝损发生前后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无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HBsAg( )患者抗结核治疗中预防性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可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但与出现肝损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无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发生及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月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和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初治肺结核合并HBV感染且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及同期经年龄和性别匹配未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各115例,分别设为肝损伤组和非肝损伤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和治疗情况,对肝损伤组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后的死亡情况进行随访,分析药物性肝损伤发生及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损伤组患者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平、酗酒、HBeAg阳性、HBV-DNA高拷贝和抗结核治疗方案含吡嗪酰胺比例明显高于非肝损伤组,既往接受过预防性抗HBV治疗及预防性护肝治疗比例低于非肝损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未接受预防性抗HBV治疗和抗结核治疗方案含吡嗪酰胺是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对肝损伤组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1(19~83)个月,随访过程中因药物性肝损伤继发死亡8例,死亡率为6.96%。死亡组患者酗酒、合并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环醇在预防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害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64例住院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予双环醇和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后者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 32例治疗组无一例药物性肝损害发生,对照组发生药物性肝损害4例,发生率分别为0%和12.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双环醇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双环醇可有效预防抗结核治疗的药物性肝损害,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疗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环醇对抗结核治疗的药物性肝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对40例住院的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予双环醇和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后者进行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20例治疗组无一例药物性肝炎发生,而对照组发生药物性肝炎3例,发生率分别为0%和1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研究者判断,未发现与双环醇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双环醇可有效预防抗结核治疗的药物性肝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痨合剂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化疗药物服用期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12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初治肺结核患者8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单盲的试验设计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加用抗痨合剂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期间肝损伤发生率、肝损伤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损伤发生率及肝损伤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损伤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痨合剂辅助治疗初治肺结核能减少肝损伤发生率,降低肝损伤严重程度,改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环醇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初治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2例,采用双环醇和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治疗3个月后无肝功能损害人数60例,占96.77%;对照组元肝功能损害人数43例,占69.35%。结果表明,观察组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疗效显著,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可显著降低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同时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安全性好,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对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化疗所致肝功能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例HBsAg阳性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化疗的前2个月给予硫普罗宁片200mg(tid),对照组则不用。治疗期间每周复查1次肝功能。结果治疗组出现药物性肝损害的时间为14~96d,中位52d;对照组为5~56d,中位21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13.33%(4例),对照组则为56.67%(17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化疗强化期采用硫普罗宁联合治疗,能降低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及延缓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时间,保证了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双环醇片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环醇片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5例初治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均应用"2HRZS(E)/4HR"方案抗结核化疗,试验组218例,抗结核治疗同时每日口服双环醇片75mg治疗,对照组217例,抗结核治疗同时每日口服甘草酸二铵胶囊450mg治疗。结果试验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4.1%)及HBsAg阳性病人肝损害发生率(8.0%)均较对照组(12.4%,33.3%)低(P<0.01,P<0.05)。试验组抗结核化疗中断率为2.3%,调整化疗方案率为1.4%;与对照组(6.9%,4.6%)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其他不良事件。结论双环醇片75mg?d-1可显著降低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率,并可减少因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而造成的不规则化疗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宋巍 《中国实用医药》2014,(35):110-111
目的观察双环醇预防性治疗奈韦拉平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8例服用奈韦拉平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随机分为双环醇预防治疗组和还原性谷胱甘肽预防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服用双环醇片,对照组服用还原型谷胱甘片。观察两组患者出现肝损伤情况。结果纳入研究的68例服用奈韦拉平的艾滋病患者,共出现药物性肝损伤15例,其中治疗组出现药物性肝损伤4例,对照组出现药物性肝损伤11例,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预防奈韦拉平引起的肝损伤效果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相关性,了解HBsAg阳性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81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炎及其中14例急性、亚急性暴发型肝炎患者中HBsAg阳性率,比较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两组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在结核病化学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患者,HBsAg阳性者占48%(39/81);急性、亚急性暴发型肝炎患者中,HBsAg阳性者占64%(9/14)。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比较,HBsAg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结论HBV感染或携带者肝脏更易受到抗结核药物的损害,甚至可引发致死性肝衰竭。  相似文献   

13.
高智  蒋之  万轲 《安徽医药》2012,16(12):1853-1854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肺结核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以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该院治疗肺结核疾病的431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结核病患者HBVM是否阳性将431例患者分为两组,HBVM(+)组和HBVM(-)组,HBVM(+)组共97例,HBVM(-)组共33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出现肝损伤的例数,ALT值、TBL值、肝损伤出现的时间和肝损伤恢复时间。结果 HBVM(+)组肝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BVM(-)组(P<0.05);HBVM(+)组出现肝损伤的时间明显比HBVM(-)组快,而肝损伤的恢复时间也明显较长(P<0.05)。结论 HBV阳性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后更易发生肝功能损伤,HBV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时应密切监测患者肝功能,预防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临床上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肝损伤及如何抗HBV治疗。方法从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合并肺结核患者中选取198例,并随机分为A、B、C、D四组,人数分别为57人、51人、48人、42人。分别对四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并检测其肝功能。结果 A,B,D三组患者的肝损伤发生率均在20.00%左右,明显低于C组的肝损伤发生率,通过数据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次研究成果表明对于感染了肺结核且HBsAg阳性、HBV-DNA阳性的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同时应用核苷类似物进行抗HBV治疗。而对于患有肺结核且HBsAg阳性、HBV-DNA阴性患者,可暂不进行抗HBV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李扬  刘佳 《抗感染药学》2019,16(10):1679-1682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伴慢性肝病患者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被确诊为初发初治肺结核患者926例资料,分析其患者按正规抗结核方案(2HREZ/4HR)治疗过程中致药物性肝损害与有无慢性肝炎、合并不同类型慢性肝炎、肝损害程度及其临床分型的相关性,以及对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影响。结果:926例初发初治肺结核患者(其中236例患者伴有慢性肝炎,690例无肝脏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690例无肝脏基础疾病患者出现药物性肝损害213例(30.87%);236例伴有慢性肝炎患者治疗中出现肝损害104例(44.07%);有慢性肝病的肺结核患者肝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肝脏基础疾病患者(P<0.05);伴有慢性乙型肝炎的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高、肝功能损害程度重;药物性肝损害较易出现在抗结核药物治疗强化期内。结论:有慢性肝病的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应密切监测其肝功能的变化,尤其是在抗结核强化期内,必要时调整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或停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以免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6.
护肝宁片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肖梅 《海峡药学》2009,21(11):163-164
目的观察护肝宁片对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300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应用"2HRZE(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154例加用护肝宁片,对照组146例加用护肝片。结果观察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7.8%,未完成抗结核化疗率为0,调整治疗方案率为1.3%;与对照组为31.5%,4.79%,6.84%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护肝宁片能有效防治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双环醇片与水飞蓟宾胶囊在治疗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河南省鹤壁市传染病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门诊治疗的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逐一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服用双环醇片,对照组服用水飞蓟宾胶囊,于治疗1、2、4周末复查肝功能,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治疗1 w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治疗1周末及2周末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第4周末两组均可达到较高的有效率,疗效相当。结论:双环醇片与水飞蓟宾胶囊对治疗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伤效果明显,但用药后早期双环醇片降酶效果优于水飞蓟宾胶囊,后期治疗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预防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强化期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江汉大学附属黄陂区人民医院感染科诊治的老年人继发性肺结核初治涂阳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2组强化期均采用2HRZE抗结核方案,同时治疗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预防肝损伤,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片预防肝损伤。比较2组肝脏功能、电解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9.12%低于对照组的54.41%(χ~2=18.218,P<0.05)。治疗组更换抗结核治疗方案5例(7.35%),对照组调整或停止抗结核治疗29例(42.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8,P<0.05)。治疗组出现下肢轻度水肿2例,轻度低钾2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消失,未影响治疗。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能有效预防老年涂阳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的一线抗痨药物引起肝损害的状况。方法对比分析乙肝病毒感染单纯HBsAg(+)、HBsAg(+)和HBeAb(+)及HBcAb(+)、HBsAg(+)和HBeAg(+)及HBcAb(+)、肝炎病毒阴性患者之间经过抗痨治疗后肝功能损害状况。结果384例病例中,肝功能损害总的发生率为19%(73/384),乙月十大三阳和乙肝小三阳几组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比率明显高于乙肝病毒阴性和单纯HBsAg(+)组,乙肝病毒阴性和单纯HBsAg(+)组发生肝功能损害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还发现,大于60岁年龄组发生肝功能损害的几率要明显高于小于60岁的年龄组。结论合并肝炎病毒感染、老年是抗痨药物引起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用抗痨药物时,针对此类病人需密切关注其肝功能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及HBV DN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护肝+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观察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HBV DNA含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及HBV D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可明显改善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并降低HBV DNA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