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40只健康豚鼠分为两组,致石组和对照组各20只,于饲养25天和60天后分两批处死,分别豚鼠的血液粘度,饲养60天后,除血浆比粘度外,胆结石豚鼠的全血比粘度和全血还原比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这种改变处在饲245天后就已发生,之后几乎保持稳定,直到60天。  相似文献   

2.
胆囊结石患者的血液粘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兵  周程 《微循环学杂志》2011,21(1):26-27,80,84
目的:观察胆囊结石患者血液粘度变化。方法:检测胆囊结石男、女性患者各40例血液表观粘度和血浆粘度,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胆囊结石患者无论男、女,全血表观粘度及血浆粘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粘度增高可能与胆囊结石形成有一定关系;血液粘度检查可以作为临床胆囊结石防治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闫辉  章岳山 《中国微循环》1998,2(3):166-167
本文观察94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血液粘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全血高切粘度(200s-1)、全血还原粘度同正常值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全血中切粘度(30s-1)、全血低切粘度(3s-1)、血浆粘度均明显高于正常(P<0.01)。提示血液粘度指标的检测可作为评价肿瘤分期的参考指标,并对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患者血液粘度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华  张宗杰 《中国微循环》2002,6(4):248-248
高血脂、高血粘度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为了探讨高脂血症患者血液粘度与血脂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将98例高血脂患者血流变检测指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液粘度与临床的联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血液粘度与临床的联系文\邹其俊著者简介邹其俊,男,57岁,深圳市人民医院内科教授、主任医师。他对血液流变学临床的研究有较深造诣,曾在我国首先对益母草静脉注射液的制剂工艺流程、实验室及临床应用等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在美国及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曾获1989...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性质。方法 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液还原粘度、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存在高粘血症,推测可能与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7.
不同温度对血液粘度测定的影响文/魏茂元,张荣霞,李荆云,徐丽萍,姜坤血液粘度的测定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若不严加控制,则可给检测结果带来极大的影响,为观察不同温度对血液粘度测定的影响,我们分别采取25℃和37℃不同环境,对病人血液样本同时平行进行全血粘...  相似文献   

8.
对1119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血液粘度分级和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定量分析表明,随着血液粘度等级的上升,其个体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呈递增趋势,差异极其显著(P<0.01)。因此认为,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定量分析可作为一项反映血液粘度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胆囊结石患者应用开腹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进行胆囊结石治疗的患者中抽取30例,对30例患者均采用开腹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在术后的病情、伤口疼痛和营养饮食等进行护理,观察记录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结果。结果30例患者经过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均痊愈出院。结论护理干预开腹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可以有助于手术切口的早日愈合,有利于患者机体的早日康复,对临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 反映血液流变特性的诸多指标中 ,全血粘度占有重要地位[1] ,因此我们必须把好全血粘度检测的质量关。但目前由于市场的质控物 (标准油 )价格昂贵 ,每毫升约 5 0元左右 ,这样每天都做质控不太可能。为此我们自行配制了一种质控物 :丙三醇 乙醇混合物 ,认为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使用性。本文对自配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配制质控物配二种不同浓度的质控物 ,分为二组 ,即质控物A组和质控物B组。质控物A组 :取丙三醇 90ml加乙醇 2 10ml充分混匀 ,比例为 3∶7。分装于 10ml小瓶中加盖置 2℃~ 8℃保存备用。质控…  相似文献   

11.
血液粘滞性是血液流变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血液流变学在医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人们愈来愈重视对血液粘滞性的研究。但是,对于血液粘滞性与ABO血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一问题,目前,尚无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根据各方面的资料,从血液流变学角度论证了以血液粘滞诸因素为变量的血液粘滞性与ABO血型具有相关性,即血液粘滞诸因素在不同血型中的表现是不同的。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还是血液流变遗传学这一新学科的补充与完善。为此,笔者在文中提出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方向及展望。  相似文献   

12.
血液粘度与电阻率关系的微观流变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首次将以前我们用毛细管血液粘度和常规电导仪测量所得到的,血粘度(η)与其电阻率(ρ)之间的关系、推广到用旋转式血粘度计与自行研制的电阻抗法红细胞流变特性仪所测得的η-ρ曲线的动态函数关系。即考虑到切变流场中(切变率γ变化范围0-300s~(-1))血液粘度与其电阻率的关系。为了深入理解血液粘度的微观流变特性,我们利用Fricke的悬浮液电导理论以及本文作者对血液电流变特性研究的一些结果,建立了宏观流变学量──血液粘度与血球压积和切变流场中红细胞聚集一解聚、取向、变形等流变学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从而提示出血液粘度的微观流变学机理。  相似文献   

13.
血液Casson粘度和屈服应力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NXE-1型锥板粘度计,在25℃条件下,由高切向低切测量204例正常人和病人全血七个切变率下的切应力,分别用Casson图法和计算机线性回归分析,两种方法获得的Casson粘度(Cv)和屈服应力(Cy)配对T检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另取5例正常人全血,分别由高切向低切与由低切向高切测量十二个切变率下的切应力,用计算机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测量过程测得Cv和Cy的值经配对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分析Cv和Cy测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建议在临床Cv和Cy的测量中统一测量过程。  相似文献   

14.
1.IntroductionBloodviscosityisoneofblood'smostimportalparametersthatreflectsitsfundamentalrhetoricalpropertiesl'1.Ingeneral,bloodpresentsobviousnon-Newtonfluidcharacteristics,anditsviscosityhasanon-linearrelationshipwithshearrate.Inordertoreflectthisnon-linearrelationship,itisrequiredthatduringmeasuremefit,therangeofshearrateshouldbewideandthefluidfieldshouldbeeven.However,currentmeasurementmethodscouldnotmeettheserequiremellts[""'l']Inaddition.theyareout-bodyandaresusceptibletotheinfluenceso…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已有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能同时反映血管内径和流出血球压积对表观粘度的影响模型。该模型适合于血管内径为2.7<d<500μm,流出血球压积为5%<Hd<60%的情况。与其它模型相比具有d>300μm时,表观粘度趋向预料的有限值,血管内径由d<7μm向d>7μm的转变中,粘度值的变化较为连续、平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OBSERVATIONS ON THE EFFECT OF MAGNESIUM ON BLOOD COAGUL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Previous observations on the effect of oral magnesium and peptone on thrombin generation time are examined. The smallest amounts of magnesium and peptone regularly producing a significant shift demonstrable after one hour are 0.25 g. magnesium and 15 g. peptone.  相似文献   

17.
锥板式粘度计测量血液粘度的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锥板式粘度计测定血液粘度的重复性及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实验观察。方法:采用锥板式粘度计测定SD大鼠、金黄地鼠分别于不同温度及不同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结果:切变率在11.25~455s(-1)时,SD大鼠与金黄地鼠全血表观粘度随切变率的增加迅速下降,在150s(-1)以上时,两组粘度值都趋于恒定;金黄地民全血高切(225s(-1))粘度、低切(11.25s(-1))粘度在低于37℃时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高于43℃时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37~43℃之间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43℃的粘度则低于37℃之检测值;血浆粘度与温度变化呈负相关(r=-0.96,p=0.01);一些其它因素如测试过程中出现的血沉也对测试结果有影响。结论:使用锥板式粘度计测量血液粘度时,测量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裸鼠、金黄地鼠及SD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正常值。方法:采用锥板式粘度计对裸鼠、金黄地鼠、SD大鼠全血粘度进行同步检测,并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求出各组Casson粘度(CV)及Casson(CY)屈服值。结果:三种鼠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检测值相近,裸鼠组检测值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粘度有较明显差异(p<0.01),大鼠值最高,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显著意义。三种鼠Casson粘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Casson屈服应力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结果提示三种动物红细胞变形能力基本相似,但涉及多种细胞外因素的红细胞聚集性,三种动物间则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下肢静脉造影确诊后,全部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患者的全血粘度增加,红细胞弹性减低及触变性-滞环各个点的数值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x±S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滞环的面积-能量的消耗,两组相比(x±SD)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的改变是参与了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7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下肢静脉造影确诊后,全部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测定。测定结果显示,患者的全血粘度增加,红细胞弹性减低及触变性-滞环各个点的数值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x±S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滞环的面积-能量的消耗,两组相比(x±SD)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全血粘度、红细胞粘弹性和触变性的改变是参与了血栓形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