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接受三维适形放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放疗计划中各参数指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件分析接受放射治疗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体力状况评分、吸炯情况、肺部合并症和肿瘤的位置、临床分期、放疗方式等;收集所有患者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各参数指标,包括不同剂量(Gy)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Vdose:V10、V13、V15、V25、V30、V35、V40、V45)、全肺平均剂量(LMD)、大体肿瘤靶区(GTV)、两肺容积等。分析临床和放疗参数指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结果30例中11例发生放射件肺炎,其中5例发生于放疗中,6例发生于放疗后3个月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有与无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患者之间,两肺V10、V13、V15、V20、V25、V30及LMD、肺容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f临床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未发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的因素(P〉O.05)。结论评估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两肺V10、V13、V15、V20、V25、V30及LMD、肺容积等指标。  相似文献   

2.
PET/CT减轻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性肺炎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靶区勾画中的作用及其对NSCLC的3D—CRT所致放射性肺炎(RP)预测的影响。方法2002年10月~2004年6月,对拟行根治性放疗或手术治疗的34例NSCLC行PET/CT检查。分别以CT图像、PET/CT融合图像勾画肉眼靶区(GTV),原发灶GTV外放15mm作为计划靶区1(PTV1),转移淋巴结GTV外放7mm作为PTV2,分别制定3D—CRT计划。选择VPTV(PTV体积,VPTV=VPTV1+VPTV2)、受照量≥20Gy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的比例(V20)、平均全肺受照射剂量(MLD)、肿瘤控制概率(TCP)、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脊髓受照射剂量(Ds)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评价PET/CT对靶区勾画及RP预测的影响。结果PET/CT使13例(38.2%)患者的临床分期发生改变,其中分期升高者8例,下降者5例。10例(29.4%)的治疗计划因而发生改变。16例手术患者中,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PET/CT分期一致者14例,假阴性、假阳性各1例,PET/CT分期的敏感性为93.3%,准确性为87.5%。PET/CT融合图像勾画靶区制定的放疗计划与CT图像勾画靶区制定的放疗计划之间VPTV(P=0.019)、V20(P=0.000)和MLD(P=0.000)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前者小于后者,而Ds、TCP、NTCP(左肺、右肺、皮肤、脊髓)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ET/CT对NSCLC的临床分期、靶区勾画及其治疗计划有重要影响;与CT比较,在伴有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时,PET/CT勾画靶区可明显减小PTV,V20和MLD,从而可有效降低RP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更好地保护正常肺组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适形放疗(3DCRT)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32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3DCRT。结果放疗止血率100%,疼痛缓解率91.6%,肺部肿块完全缓解CR25%,部分缓解PR56.2%,总有效率81.25%,稳定18.75%,全组生存时间为3个月至6年,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19/20),47%(8/17),38%(5/13),20%(1/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能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控制率继而减少远处转移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组(单纯放疗组,45例)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组(同步化疗组,45例).放疗一般设定照射剂量DT 60~68 Gy,1.8~2.0 Gy/次,5次/周,共30~34次.化疗方案采用NP方案,21 d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化疗与放疗同时开始.结果 同步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 %(39/45)和57.8%( 26/45)( x2=9.36,P< 0.01).同步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7.8%( 35/45)和55.6 %(25/45)(x2=5.00,P< 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46.7%(21/45)和26.7%( 12/45)(x2=3.88,P< 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加NP方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毒副反应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对进行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对5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分期为Ⅰ~Ⅲ期;接受放疗或放化综合治疗;治疗前检测CEA、CA125,放疗总剂量≥50 Gy.结果 55例患者1、3、5年总生存率依次为68.8%、28.7%和17.9%,中位生存期是18.6个月;1、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7.8%、13.3%和1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放疗方式、CEA、CA125水平与总生存率有显著相关性(P< 0.05或<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放疗方式和CA125水平既是总生存率的预后因子,也是无进展生存率的预后因子.结论 血清CA125水平是未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放疗剂量和肿瘤体积对非小细胞患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0例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析,利用CT扫描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制作出相应的靶区,为每一个靶区定名为GTV-T、GTV-P及GTV-N。结果全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5.0cm者生存率高于≥5.0cm者;GTV-P<90.00cm3者生存率高于≥90.00cm3者等,经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GTV-T、放疗疗效、N分期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独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GTV-T是预测进行过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所以以后再为肺癌患者分析时应加入这项可靠的指标;本次研究表明对于体积较小的肿瘤加大放疗剂量可能有益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的定位及摆位技术。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和上海拓能公司三维适形放疗系统,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果: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体位固定好、易重复,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减少了放疗副作用的发生。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摆位技术在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共300例放疗病人入组行前瞻性分析,所有病人接受综合治疗,对各因素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结束、6个月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是8%,28%。6个月后放射性肺损伤评估:全组0级216例,1级36例,2级31例,3级17例,无4级放射性肺炎发生。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和放射性肺炎无明显相关性,同步治疗及放射剂量与放射性肺炎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了解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控制治疗因素对放疗的影响,适当采用一定的药物预防手段,从而提高放疗疗效和剂量,并尽量减轻放疗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共300例放疗病人入组行前瞻性分析,所有病人接受综合治疗,对各因素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结束、6个月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是8%、28%。6个月后放射性肺损伤评估:全组0级216例,1级36例,2级31例,3级17例,无4级放射性肺炎发生。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和放射性肺炎无明显相关性,同步治疗及放射剂量与放射性肺炎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了解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控制治疗因素对放疗的影响,适当采用一定的药物预防手段,从而提高放疗疗效和剂量,并尽量减轻放疗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肿瘤体积和放疗剂量对于应用三维适形进行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5例应用三维适形进行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以及CT扫描系统制作出相应的三个靶区,这三个靶区分别命名为GTV-T、GTV-P以及GTV-N,研究每个靶区肿瘤体积和放疗剂量对于应用三维适形进行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GTV-T<100.00cm3的患者生存率明显的高于GTV-T>100.00cm3的患者,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以及CT扫描系统勾画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并适当加大放疗剂量有益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放疗、化疗、手术等因素对放射性肺炎(RP)的影响。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10月共300例放疗患者入组行前瞻性分析,所有患者按NCCN标准接受综合治疗,对各因素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放射性肺损伤评估:全组0级216例,1级36例,2级31例,3级17例,无4级放射性肺炎发生;化疗>5周期,同步治疗,放疗中使用氨磷定及放射剂量与放射性肺炎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全肺照射平均计量(MLD)、肺V10、V20在RP的发生上相关性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有明显下降,但转化生长因子β、血小板衍生因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后患者的NK细胞较放疗前增加明显,CD3+、CD4+、CD8+、CD4+/CD8+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周期、同步治疗、放疗中使用氨磷定、放射剂量、放射因素(MLD、肺V10、V20)及细胞因子ACE与RP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吉西他滨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吉西他滨与常规放疗同步治疗。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350mg/m^2。第1、8、15、22、29、36天。放射源为6MV或15MVX线,照射靶区包括转移淋巴结及原发灶和预防性淋巴引流区。结果两组的近期疗效: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11.1%),有效28例(62.2%);治疗组完全缓解13例(28.9%),有效38例(84.4%);治疗组的肿瘤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8.9%(13/45)、35.6%(16/45),明显高于治疗组的11.1%(5/45)、17.8%(8/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急性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 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吉西他滨与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吉西他滨与常规放疗同步治疗.化疗方案为吉西他滨350mg/m2,第1、8、15、22、29、36天.放射源为6 MV或15 MV X线,照射靶区包括转移淋巴结及原发灶和预防性淋巴引流区.结果 两组的近期疗效: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11.1%),有效28例(62.2%);治疗组完全缓解13例(28.9%),有效38例(84.4%);治疗组的肿瘤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28.9%(13/45)、35.6%(16/45),明显高于治疗组的11.1%(5,45)、17.8%(8/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形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急性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常规放疗同步吉西他滨化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临床实施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采用体部伽马射线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系统.对9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探讨临床上质量控制的切实可行的方法。结果:CR(完全缓解)34.1%(31/91),PR(部分缓解)61.5%(56/91),NC(无变化)4.4%(4/91),有效率95.6%(87/91),临床疗效满意。结论:临床上一些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可以达到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过程中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肺癌三维适形放疗(3D-CRT)并化疗导致放射性肺炎(RP)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自2010年1-10月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ⅢA期、ⅢB期的58例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剂量为4000~6600 cGy,随机将患者分为3D-CRT放疗并常规化疗28例作为对照组,30例在放疗并化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作为治疗组;放疗及前后测定患者IL-6和IL-10水平、TNF-α、hs-CRP、外周白细胞(WBC)数量,连续7d后评价血清因子的变化程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RP的发生率为35.7%,治疗组RP的发生率为2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中IL-6、IL-10、TNF-α的含量及WBC数量均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hs-CRP与WBC呈正相关性(r=0.998,P<0.05).结论 对由3D-CRT引起的IL-6、IL-10、TNF-α的含量及WBC数量的升高,给予盐酸氨溴索气雾剂后水平改善显著,表明炎症反应参与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并化疗的发展变化过程,监测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可以为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并化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蓝川  韦嵩 《现代预防医学》2012,(5):1314-1315,1317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开展适形放疗在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IIIa或者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与经治医师、责任护士共同探讨病例,探讨适形放疗在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近期疗效:原发灶总体有效率为93.15%,纵隔转移淋巴结总体有效率为100.00%,腺癌总体有效率为96.77%,鳞癌总体有效率为80.56%。截至2010年12月,73例患者获得完全随访,随访率达到为100%。全组患者1、2年局控率分别为63.01%和41.11%,全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8.91±1.12)个月,1、2年生存率分别为75.34%(55/73)和46.57%(34/73)。其中,Ⅲa期平均时间为(25.33±2.12)个月,1、2年生存率为84.63%、64.12%;Ⅲb期中位生存时间(13.39±2.12)个月,1、2年生存率为66.77%、27.37%。主要毒性表现为白细胞下降,总发生率为94.52%(69/73),其中Ⅲ、Ⅳ度白细胞下降为35.62%(26/73),其次为恶心、呕吐,总发生率为32.88%(24/73),多为Ⅰ、Ⅱ级;急性放射反应主要表现为I、II级放射性食管炎、肺炎,其发生率分别为53.42%(39/73)和12.33%(9/73),未见有Ⅲ、Ⅳ级放射性食管炎、肺炎发生。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低密度化疗对III期非小细胞肺癌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We aimed to assess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modified Glasgow prognostic score (mGPS)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ho underwent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records of 207 patients, with a median age of 79 years. The pretreatment mGPS was calculated and categorized as high (mGPS = 1–2) or low (mGPS = 0). The median follow-up duration was 40.7 months. The five-year overall survival (O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and time to progression (TTP) rates were 44.3%, 36% and 54.4%, respectively.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GPS was independently predictive of OS (hazard ratio [HR] 1.67;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14–2.44: P = 0.009), PFS (HR 1.58; 1.10–2.28: P = 0.014) and TTP (HR 1.66; 1.03–2.68: P = 0.039). Patients who had high mGPS showed significantly worse OS (33.3 vs 64.5 months, P = 0.003) and worse PFS (23.8 vs 39 months, P = 0.008) than those who had low mGPS. The data showed a trend that patients with high mGPS suffered earlier progression compared to those with low mGPS (54.3 vs 88.1 months, P = 0.149). We confirmed that mGPS is independently predictive of prognosis in NSCLC patients treated with SBRT.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EP方案治疗老年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EP方案化疗;对照组41例,先行EP方案化疗2个周期,再行三维适形放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5.2%(19/42)和17.1%(7/41),客观有效率分别为81.0%(34/42)和51.2%(21/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4).随访2年,治疗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1例.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87.5%(35/40)和60.0%(24/40),2年生存率分别为65.0% (26/40)和32.5%(13/40),两组的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4).治疗组白细胞下降、贫血、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2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7.5%(7/40)和42.5%(17/40),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2.5%(13/40)和62.5%(2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007).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EP方案治疗老年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可提高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可作为老年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特征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COX-2和HIF-1α的表达,并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NSCLC组织中COX-2及HIF-1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55%,71.11%,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组COX-2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病理分级中Ⅱ-Ⅲ级组COX-2阳性表达率高于Ⅰ级组;肺腺癌组COX-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肺鳞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IF-1α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与肿瘤的大小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COX-2与HIF-1α、MVD,HIF-1α与MVD的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r=0.417,0.673,0.448,P均〈0.01)。结论COX-2和HIF-1α的增强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浸润性发展和肿瘤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COX-2和HIF-1α可作为判断肺癌转移潜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前后肺功能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方法68例未手术的肺癌患者,男42例,女26例,中位年龄52岁,KPS评分≥80分,均行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前及放疗后1、3个月检查肺功能主要参数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量(FEV1)、肺一氧化碳弥散量(CLCO),同时观察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及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剂量为60~70Gy。24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放射性肺炎,其中I级11例,Ⅱ级7例,Ⅲ级3例,Ⅳ级3例,无V级病例。FVC放疗前与放疗后3个月0级(n=44)和I+Ⅱ+Ⅲ+Ⅳ级(n:24)放射性肺炎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EVl.0和DLCO放疗前与放疗后3个月的0级(n=44)和I+Ⅱ+Ⅲ级+Ⅳ级(n=24)放射性肺炎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20,V30及MLD平均值越大,放射性肺炎程度越高: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DLCO水平显著降低,放射性肺炎患者FEVl和DLCO放疗后显著降低。V20,V30,及MLD可预测放射性肺炎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