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雷 《吉林医学》2014,(21):4638-4639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方法:分析大剂量甲泼尼龙加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治疗的短期疗效,并根据治疗效果实施个体化用药剂量。结果:儿童急性ITP通常起病急,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发病时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骨髓涂片检查多见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并伴有成熟障碍,但有少数骨髓巨核细胞减少。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加IVIG治疗短期疗效显著,血小板升高快,可作为儿童急性ITP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20年9月在兴国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ITP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2组患儿均行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2组干预前后的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数量、血小板数量达到常规值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一过性血糖升高、恶心呕吐、腹痛)发生情况,比较2组ITP典型症状(紫癜、瘀斑、黏膜出血)消退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紫癜、瘀斑、黏膜出血等ITP典型症状消退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小板数量高于对照组,血小板数量达到常规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于ITP患儿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的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临床疗效,加快症状控制进程,有助于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网织血小板检测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免疫荧光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FCM)检测50名健康人、48例初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30例抉完全缓解ITP患者的外周血网织血小板(RP)百分率和血小极相关抗体(PAIg),并以RP%和PAIg两种方法配对测定48例ITP患者,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越性。结果:ITP初治组的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绝对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TP缓解组的RP%和绝对值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RP%对ITP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和98%,而PAIg对ITP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8%和80%,RP%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PAIg(P〈0.01)。提示RP%法对ITP的诊断价值较传统PAIg法大,且可作为ITP临床判断疗效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method,FCM)联合检测血小板表面CD 61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FCM法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59例ITP患者和24例继发性血小板减少非ITP患者PAIg(包括PAIgA、PAIgM、PAIgG)表达率、荧光强度和CD 61表达率,并对三组人群结果进行比较;并将ITP患者PAIg、CD 61表达水平与血小板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ITP患者和非ITP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PAIgA、PAIgM、PAIgG表达率和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然而,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ITP组CD 61表达率显著低于非ITP组(P〈0.05),而非ITP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AIgA、PAIgM、PAIgG与血小板计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以PAIgA相关性最强。重度ITP患者PAIg表达率明显高于轻度ITP患者,而CD 61表达率显著低于轻度ITP患者,两组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时检测血小板表面CD 61和PAIg可以用于ITP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流式细胞术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16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甲(IVIG0.4g·kg^-1·d^-1)、乙(IVIG0.2g·kg^-1·d^-1)、丙(地塞米松10mg·d^-1)三组进行治疗,5天后进行疗效对照比较。结果有效率三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甲,乙两组相比,血小板计数上升时间与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小板计数上升时间与峰值丙与甲及丙与乙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VIG与皮质激素比较,有效率接近,但IVIG治疗组血小板上升更迅速,2种剂量的IVIG对ITP治疗疗效基本相似,IVIG总剂量1g/kg可能是治疗ITP的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6.
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20例临床确诊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初诊时及治疗前后不同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的表达。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结果显示ITP患者初诊时PAIgG、PAIgA及PAIgM抗体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AIgG、PAIgM、PAIgA表达水平与血小板数之间均呈负相关。予激素等免疫治疗无效转变为慢性ITP的患者初诊时PAIgM抗体水平要明显高于激素治疗有效的急性ITP患者,并且PAIgM异常增高或联合PAIgG增高的比例要显著多于急性ITP患者(P〈0.05)。35例PAIgG和PAIgM同时升高的ITP患者,在有效治疗血小板升至正常后,PAIgG、PAIgM抗体表达水平均有显著下降。提示ITP的发生与血小板抗体密切相关,初诊ITP患者PAIgM单独或联合PAIgG异常增高常提示预后不良,易转变为慢性ITP。  相似文献   

7.
韦松盛 《广西医学》2011,33(7):855-857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地塞米松冲击治疗急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 45例急性ITP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单用地塞米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疗程3~4周。结果治疗组血小板(PLT)计数≥50×109/L、PLT≥100×109/L和PLT达峰值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PLT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相似(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冲击治疗ITP,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环孢菌素A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长垣县人民医院接诊的98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环孢菌素A治疗,观察组予以环孢菌素A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血小板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小板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患儿予以环孢菌素A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患儿的血小板水平,改善临床症状,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李杪 《中外医疗》2014,(25):32-33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患病时PAIg的表达评价其在ITP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IT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门诊体检正常儿童2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A、PAIgG)、采取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法)测定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抗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GPIIb/IIIa、GPIb/IX),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 PAIgA、PAIgG、GPIIb/IIIa、GPIb/IX、血小板计数对照组分别为(4.22±0.78)ng/107PA、(23.17±3.46)ng/107PA、(0.33±0.01)A值、(0.31±0.01)A值、(137.82±42.37)×109/L,ITP组分别为(45.58±5.32)ng/107PA、(243.34±12.21)ng/107PA、(0.42±0.06)A值、(0.41±0.05)A值、(35.50±21.35)×109/L,两组以上各项指标之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血小板计数与特异性抗体GPIIb/IIIa、GPIb/IX之间具有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P〈0.05)、-0.31(P〈0.05)。结论在ITP患儿中血小板相关抗体及特异性抗体均有明显升高,呈现阳性表达,ELISA法、MAIPA法联合检测有助于鉴别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型紫癜,能提高早期诊断率,并且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小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将64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3例,治疗组采用激素联合小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对照组采用激素联合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种方案治疗第3天比较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到治疗第6天,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方案出血倾向消失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发生。结论激素联合小剂量IVIG治疗重症ITP能达到迅速提升血小板计数,控制出血症状,且具有剂量小、费用少、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成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血小板(PLT)与自然杀伤T(NKT)细胞的变化及关系。方法:利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外周血NKT细胞,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计数检测PLT。结果:慢性ITP组PBMNCs中NKT细胞的比例为0.13%±0.03%,对照组NKT细胞比例为0.07%±0.0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慢性ITP组患者依据PLT计数进一步分组,PLT计数〈20×109/L的慢性ITP患者组NKT为0.22%±0.05%,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07%±0.01%(P〈0.05)及PLT计数〉20×109/L的慢性ITP患者组的0.05%±0.01%(P〈0.05);PLT计数〉2×109/L ITP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NK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ITP患者外周血PLT计数与NKT细胞水平间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r=-0.373,P=0.033。结论:NKT细胞在血小板重度减少的慢性ITP患者中可能发挥作用,NKT细胞、PLT在慢性ITP患者中的变化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杨威  随素敏  魏广友 《医学综述》2022,(7):1425-1429
目的 分析甲泼尼龙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冲击疗法治疗儿童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亳州医院收治的135例难治性ITP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甲泼尼龙组、rhTPO组、联合组,各45例。其中,甲泼尼龙组应用甲泼尼龙治疗,rhTPO组应用rhTPO皮下注射治疗,联合组应用甲泼尼龙联合rhTPO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P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临床疗效以及恶心呕吐、头晕、嗜睡、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不同时点间、组间PLT、TNF-α、IL-6水平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TNF-α、IL-6水平的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1、2、3、4周,三组患儿的PLT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TNF-α、IL-6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联合组的PLT水平均高于甲泼尼龙组与rhTPO组,TNF-α、IL-6水平均低于甲泼尼龙组与rhTPO组(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83例不同类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包括24例急性白血病(AL),2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3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初诊时ITP、AL和MDS患者的PTJT和PC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ITP患者的MPV和PDW明显高于AL、MDS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P〈0.01),AL和MDS患者的PDW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二者的MPV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ITP、AL和MDS患者缓解后PLT和PCT明显上升,而PDW下降,与未缓解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ITP缓解组的MPV明显低于未缓解组(P〈0.01),而AL和MDS缓解组的MPV值与未缓解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于明确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其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平均费用、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上升时间及治疗有效率。方法将137例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均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A组应用标准剂量,0.4g/(kg.d);B组应用亚标准剂量,IVIG0.2g/(kg.d),均5d.2组均联合甲基泼尼松龙1mg/(kg.d)静滴。结果 2组患者治疗第3,9,14天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2组同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上升时间及治疗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费用明显下降。结论亚标准剂量IVIG是治疗ITP的有效方法,切实可行,同时降低了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6例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及血小板恢复时间。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65.22%(P〈0.05);观察组出血控制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剂量激素联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ITP,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B1细胞水平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94例ITP患者分为初治和难治两组,初治ITP组患者又分为甲泼尼龙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选择健康体检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19细胞、B1细胞、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PAIgG)、血小...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检测在血小板减少症中的l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0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及10例外周血系均在正常范围的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采用ELSIA法进行PAIgG、PAIgA、PAIgM3项联合检测。结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血液系统肿瘤、肝病患者PAI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TP、AA、血液肿瘤组及肝病组患者的PAIgG、PAIgA、PAIgM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Ig的检测有助于了解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103例ITP为研究对象,68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ITP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并比较治疗后不同疗效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ITP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出现降低,重度组降低程度高于轻中度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出现升高,重度组升高程度高于轻中度组;治疗前后不同疗效ITP患者血小板参数比较,治疗后PLT、PCT出现升高,MPV、PDW及P‐LCR出现下降,治疗无效组ITP患者治疗前后PLT、MPV、PCT、PDW及P‐L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各参数改善不明显。结论血小板参数对ITP病情严重程度预判及疗效观察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冲击疗法配合维生素C方案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33例慢性ITP患者均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治疗,并于停用的第2天起开始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维持8w,于第2、8及16周末比较血小板水平。结果治疗后第2周末患者血小板接近正常,与治疗前比较,P〈0.01;治疗至第8周末患者均已恢复正常,但与第2周末比较,P〈0.05;治疗至第16周末患者血小板水平较第8周末上升,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疗法配合维生素C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疗效稳定持续、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 对45例ITP患者治疗前后和30例血小板数值正常的住院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BP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测定.结果 治疗前,ITP组的BPC、PCT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ITP(AITP)的PDW、MPV明显增加(P<0.05),慢性ITP(CITP)组PDW、MPV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AITP组PDW、MPV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CITP组BPC、PCT仍明显减少,MPV呈明显增大(P<0.05),PDW呈分布宽度差异性变大.结论 血小板参数可作为ITP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