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业余爱好对军队离退休疗养员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的业余爱好对军队离退休疗养员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及自编的军队离退休疗养员一般情况调查表对324名军队离退休疗养员进行调查,疗养员按业余爱好类型的不同分为三组:体力活动为主组(P组,喜欢旅游或以体力活动为主的体育运动)、脑力活动为主组(B组,喜欢写作、下棋等以脑力为主的活动)、体力和脑力活动都有组(综合组)。结果P组和综合组疗养员的生存质量总分[(72.29±10.97)分,71.13±9.20)分]和各领域得分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该2组的生存质量总分和各领域得分普遍高于B组的生存质量总分[(65.16±7.06)分]和各领域得分(均P>0.05)。结论与体力活动相关的业余爱好有利于提高军队离退休疗养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离退休老年病患者期望性支持和获得性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和美国Michigan大学编制的评定期望性支持和获得性支持的条目对324名离退休老年病人进行评定.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期望性支持低分组、中间组、高分组在WHOQOL-100心理领域[(13.26±1.75)分,(14.46±1.60)分,(15.27±1.78)分]、社会关系领域[(13.03±1.89)分,(14.54±1.53)分,(15.75±1.77)分]、环境领域[(12.58±1.41)分,(13.88±2.03)分,(14.86±2.22)分]、精神/宗教信仰[(10.74±3.17)分,(12.83±2.87)分,(13.81±3.28 )分]、总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12.38±2.54)分,(13.98±2.08)分,(15.02±2.22)分]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期望性支持高分组生活质量高于中间组,中间组高于低分组;在WHOQOL-100生理领域和独立领域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WHOQOL-100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精神/宗教信仰、总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与期望性支持、获得性支持高度相关(P<0.01 );WHOQOL-100生理领域与期望性支持、获得性支持之间相关不明显(P>0.05).结论 离退休老年病人期望性支持和获得性支持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获得性支持和期性支持对维护老年病人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总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有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家庭关怀度、自我效能等社会心理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家庭关怀度问卷(APGAR)、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35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根据APGAR得分,将患者分为家庭关怀度差组和家庭关怀度好组,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GSES得分,将患者分为高自我效能组和低自我效能组,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最后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考察多因素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家庭关怀度差组和家庭关怀度好组在DSQL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分上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2组总分分别为[(78.41±21.96)分,(54.29±17.45)分],生理功能维度分分别为[(32.57±9.48)分,(23.49±7.55)分],心理/精神维度分分别为[(24.62±5.47)分,(17.56±4.89)分],社会关系维度分分别为[(12.39±4.12)分,(8.48±3.23)分],治疗维度分分别为[(8.83±2.89)分,(4.76±1.78)分];高自我效能组和低自我效能组在DSQL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分上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对生存质量影响的多元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有4个因素,按标准回归系数实值大小依次为家庭关怀度总分、病程、自我效能感总分和年龄.结论 家庭关怀度、自我效能感等社会心理因素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关注这些社会心理因素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失言识别和信念理解两个维度出发,探究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理论能力损伤的认知特点.方法 在41名早发性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40名正常青少年(对照组)被试中进行失言识别任务(faux pas recognition task)和心理理论图片(ToM-PST)任务,测定早发性分裂症患者在完成有关社会认知任务时的认知特点.结果 ①在失言情景识别测试中,患者组失言问题总分[(16.11±6.34)分]和理解失言得分[(9.88±4.11)分]与对照组[(20.86±7.79)分,(13.27±6.07)分]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失言识别问题[(6.72±2.60)分]和对照控制问题得分[(9.83±0.44)分]与对照组得分[(7.58±2.20)分,(9.97±0.1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ToM-PST任务中,患者组ToM-PST总分[(17.29±3.3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1.48±1.73)分,P<0.01],初级信念、初级错误信念、次级信念、次级错误信念、理解三级错误信念、理解现实感问题、理解互惠性问题、理解欺骗问题、理解个人对欺骗的察觉能力各因子分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③患者组PANSS总分和病程与社会认知任务各项总分和因子分没有相关性(P>0.05),除了理解初级信念的分任务(P<0.01).结论 早发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理论多方面能力受损明显,与精神症状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5.
程丽  汤观秀  秦楠  王云  曹逸  雷俊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278-1281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女性不孕症患者抑郁的影响.方法 将两个时间段收集到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随机确定两组干预实施的先后顺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自评抑郁量表、医学应对问卷、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量表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自尊得分[(26.8±3.5)分和(30.1±2.9)分]、面对得分[(20.0±2.7)分和(22.8±3.0)分]、社会支持总分[(35.8±5.5)分和(40.8±5.8)分]、主观支持得分[(20.4±4.2)分和(23.9±3.2)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6.8±1.4)分和(8.4±1.9)分]均低于干预组,屈服得分[(11.2±2.9)分和(8.5±2.6)分]、抑郁得分[(56.3±7.2)分和(44.6±7.7)分]均高于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女性不孕症患者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状况,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APGA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湛江市3所医院237例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37例COPD患者APGAR得分(7.07±2.42)分;SSRS总分(39.82±8.81)分,其中客观支持得分(9.17±3.59)分,主观支持得分(23.24±5.45)分,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7.41±1.84)分;WHOQDL-BREF4个领域得分分别为生理领域(59.57±15.73)分,心理领域(56.99±13.01)分,社会关系领域(64.28±14.82)分,环境领域(58.70±11.53)分.家庭功能良好患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SRSS总分更高(P<0.05);家庭功能良好患者WHOQDL-BREF心理领域得分更高(P<0.05);SSRS得分高的患者WHOQOL-BREF生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生存质量得分更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月收入水平、疾病程度、对支持利用度、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是生存质量自我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对COPD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水平,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北京市西城区2 342名60~75 岁社区老年人按系统抽样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取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观察其自然变化,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理领域[(15.4±2.0)分 比(14.7±2.3)分]、心理领域[(15.4±1.4)分比(14.7±1.6)分]、独立性领域[(15.5±1.9)分 比(14.7±2.2)分]、社会关系领域[(15.1±1.3)分比(14.5±1.5)分]、环境领域[(15.5±1.4)分 比(13.7±1.6)分]和总的生存质量评分[(14.9±1.9)分比(14.1±2.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心理干预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老年失禁性皮炎(IAD)综合护理的干预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4月11日至2017年4月11日来我院接受救治的70例老年失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70例老年患者分为常规组(35例,应用常规护理)、综合组(35例,应用综合护理)。研究对比综合组和常规组患者IAD发生率、IAD严重程度评分、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综合组患者IAD发生率(14.29%)、IAD严重程度评分[(2.36±0.45)分]相比常规组[45.71%、(4.02±0.32)分]明显更低,且满意度评分[(8.27±0.45)分]相比常规组[(6.74±0.30)分]明显更高,P0.05;综合组患者护理后舒适度评分[(105.27±4.32)分]、生活质量评分[(103.85±4.47)分]相比常规组[(82.74±5.30)分、(92.13±4.31)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老年失禁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切实可行,有助于减少失禁性皮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合并生物反馈疗法对医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 58名社交焦虑的医学生,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即对照组、行为组、反馈组、综合组.其中对照组未干预,行为组采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反馈组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综合组采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与肌电生物反馈相结合的方法 分别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对各组学生社交焦虑水平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后行为组、反馈组和综合组社交回避及苦恼问卷(SAD)总分[(11.33±5.43)分、(10.75±3.57)分、(7.50±3.42)分]和因子分分别低于对照组[SAD总分(18.08±3.82)分].差异具有显著性(F=13.81,7.80,10.22,P<0.01).干预后综合组SAD总分下降最为明显,与行为组和反馈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F=10.74,P<0.01).综合组和行为组下降的社交回避因子分高于反馈组(F=7.46,P=0.01).综合组和反馈组下降的社交苦恼因子分高于行为组(F=15.49,P<0.01).结论 3种干预方法 对于降低社交焦虑水平均有一定疗效;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合并生物反馈疗法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强迫与分裂症状的相关性及其自知力特点.方法 采用强迫症状评定量表(Y-BOCS)、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52例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Y-BOCS总体严重程度条目得分[(26.7±4.78)分]与PANSS总分[(86.9±13.4)分]之间无显著相关(r=0.191,P>0.05),Y-B0CS第11条自知力得分[(2.65±0.81)分]与PANSS总分[(86.9±13.4)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6,P<0.01),Y-BOCS第11条自知力得分[(2.65±0.81)分]与Y-BOCS总体严重程度条目得分[(26.7±4.78)分]呈显著正相关(r=0.387,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强迫症状与分裂症状无显著相关,强迫症状并非精神分裂症的固有症状;自知力与强迫及分裂症状均有相关,针对这类患者进行抗强迫及抗精神病治疗应均能有效改善自知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