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在痛经症状患者中使用中药封包联合艾灸八髎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救治的106例存在痛经症状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运用舒经颗粒、芬必得片以及田七痛经丸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是实施中药封包联合艾灸八髎穴进行治疗.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效果以及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疼痛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痛经患者使用中药封包联合艾灸八髎穴治疗方式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对于患者的疼痛程度有很大的缓解,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月经期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即刻镇痛效应。方法:将44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治疗组于月经第1天针刺气海、关元、三阴交,留针同时行温针灸,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于月经第1天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1粒,治疗3个月经周期。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各时间段患者的疼痛强度。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温针灸治疗痛经从施治15 min开始起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从30 min开始起效,温针灸施治后30 min镇痛效果最明显,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60 min镇痛效果最明显,两组治疗后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180 min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疼痛强度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86.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起效快。长期疗效优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能代替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联合腹部按摩对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程度、月经期外周血浆中前列腺素E_2(PGE_2)与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八髎穴联合腹部按摩治疗,于月经周期前1周开始治疗,直至月经周期结束。对照组采用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于月经来潮前2d或开始有症状时开始服用,连服3~5d或至症状缓解。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63%)明显优于对照组(78.13%),有显著性差异(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评分显著降低(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治疗组PGF2α含量升高,PGE_2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电针八髎穴联合腹部按摩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与口服布洛芬胶囊比较,具有疗效确切、易于掌握、安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布洛芬,连续治疗5个月经周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安全持久,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周期性针灸疗法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疼痛程度、频率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期间治疗的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针疗组接受周期性针灸疗法,对照组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量表评估疼痛程度,用痛经症状CMSS(The 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CMSS)量表评估痛经症状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针疗组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88. 89%(40/45)明显高于对照组68. 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对照组VAS评分显著高于针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痛经症状严重程度及频率得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对照组痛经症状严重程度及频率得分显著高于针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针疗组不良反应率2. 22%,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5. 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周期性针灸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中医证候消失,降低痛经症状发生评率,缓解痛经症状及疼痛严重程度,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在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其对疼痛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温针灸干预,观察组加用中药穴位敷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干预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血清TNF-α、hs-CRP及IL-8指标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穴位敷贴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炎症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温针灸八髎穴对阳虚型慢性功能性便秘(CFC)患者便秘情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阳虚型CF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2例。2组均选取八髎穴,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治疗组给予温针灸治疗,隔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疗程为4周。采用Cleveland便秘评分系统(CSS)评价患者的便秘严重程度,采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CSS评分、PAC-QOL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为75.00%(24/32),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CSS评分、PAC-QOL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对CSS评分、PAC-QOL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治疗后及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温针灸八髎穴对改善阳虚型CFC患者...  相似文献   

8.
易倩  马长红  李萍  王颖  唐琳 《当代医学》2022,28(8):130-131
目的 探讨温针灸辅助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MPQ评分及颈椎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强度(PP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前屈、后伸、左旋及右旋角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温针灸辅助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采用温针灸法治疗10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诊治的10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服用腰痛宁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温针灸疗法(取肾俞、命门、腰阳关、腰夹脊等穴,肾俞、命门、腰阳关得气后加用艾柱进行灸法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组患者JOA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判断JOA疼痛评分评分状况,观察组在治疗后的分值(8.13±1.25)高于对照组(3.43±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判断有效率,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对照组的6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比较两组疗程长短,治疗组的病程短于对照组,在15d 内的治愈率(78.00%)高于对照组(4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僵硬、屈伸不利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予小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关节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晨僵和日常活动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对不同单穴进行热敏灸来治疗原发性痛经(PD)的即刻止痛效应,探讨其对原发性痛经止痛时效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名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分别选取关元、三阴交和十七椎在痛经发作时进行单穴单次热敏灸治疗,并观察其在治疗10 min、20 min、30 min及治疗完成后3 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伴随症状评分及止痛疗效.结果:(1)不同时段VAS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0 min时,三阴交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20 min时,三阴交、关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min和治疗完成后3 h时,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比较,三阴交组VAS评分下降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时段伴随症状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0 min时,三阴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min、30 min和治疗完成后3 h时,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比较,三阴交组伴随症状评分下降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完成后3 h时止痛疗效比较:三阴交组总有效率为92.5%,与关元组、十七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交穴为热敏灸治疗PD(寒凝血瘀型)即刻止痛的首选腧穴.热敏灸单穴治疗PD疗效显著,但选取不同的有效腧穴进行热敏灸治疗,其止痛时效和临床疗效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温经散寒、活血通脉止痛中药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为91.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灸合暖宫贴对寒湿凝滞型痛经女大学生痛经症状、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寒湿凝滞型痛经女大学生8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艾灸合暖宫贴组,每组40例,共观察4个月经周期。采用中医痛经症状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定患者治疗前、第3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第4个月经周期(停止治疗)的痛经症状、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的第3个月经周期,两组的中医痛经症状评分、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P<0.05)。第4个月经周期,停止治疗后,西药组的中医痛经症状评分、VAS评分较第3个月经周期上升(P<0.05),但较治疗前评分降低(P<0.05);艾灸合暖宫贴组中医痛经症状评分、VAS评分和PSQI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艾灸合暖宫贴可以改善寒湿凝滞型痛经女大学生的痛经症状、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疗效具有持久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定痛温经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血清内啡肽、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于大连市妇产医院门诊收治的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温经汤治疗,治疗组给予温经汤联合温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经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痛经积分、子宫动脉搏动指数(A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S/D)、血清α-内啡肽(α-EP)、β-内啡肽(β-EP)及疼痛相关介质P物质(SP)、多巴胺(DA)、五羟色胺(5-HT)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API、RI及S/D值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SP、DA及5-HT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0x09α-EP及β-EP含量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痛温经汤联合温针灸对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降低患者外周血疼痛相关介质,升高内源性阿片肽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灸量混元灸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疼痛的影响及与常规止痛药疗效对比,以寻找治疗本病最佳的方法和灸量.方法:按照入组标准随机分组,共纳入合格有效病例90例,分为对照组(口服芬必得)、观察1组(混元灸30 min)、观察2组(混元灸60 min),比较各组VAS评分、RSS评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各项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35-138
目的 探讨腹针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7 月我院针灸科、妇科收集的60 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观察组采用腹针联合温经汤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艾附暖宫丸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0 d 为1 个疗程,每次月经前7 d 开始治疗至经期第3 天,共治疗3 个疗程,3 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疼痛症状积分比较及安全性评价;治疗结束后随访时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患者远期疗效,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痛经症状积分为(5.91±1.43)分,低于对照组的(7.01±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血脂血糖检测无异常。观察组有2 例患者出现所针刺部位疼痛感、少许淤青现象,4 d后自行消失,对照组患者无不适。结论 腹针联合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安全性高,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青春期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法将7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对照组35例予以传统针刺疗法治疗;分别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后,评价其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壮医药线点灸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壮医药线点灸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5.71%、97.14%,传统针刺疗法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1.3%、9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青春期原发性痛经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见效快,疗效稳定,方便易操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3项中医适宜技术在江西农村推广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TOPSIS法对中医适宜技术在江西省县、乡、村推广的供、需双方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推广绩效进行排序。结果 3项中医适宜技术中,"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推广绩效排在首位,其次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瘀滞型肩周炎"和"热敏灸治疗颈椎病"。结论 "隔物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综合绩效位列第一,适合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隔药灸神阙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机制。方法:把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各30例,分别是隔药灸组、隔盐灸组、西药组,并设正常空白对照组。结果:隔药灸组(总有效率96.7%)与隔盐灸组(总有效率90.0%)、隔盐灸组与西药组(76.7%)疗效比较,P〈0.05;隔盐灸组与西药组疗效比较,P〈0.01。隔药灸组与隔盐灸组、隔盐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F2α比较,P〈0.05;隔药灸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F2α比较,P〈0.01。隔盐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E2比较,P〈0.05;隔药灸组与隔盐灸组、隔药灸组与西药组治疗后PGE2比较,P〈0.01。隔药灸组、隔盐灸组、西药组治疗前的PGF2α、PGE2指标与正常空白组比较,P〈0.01。结论:灸法治疗痛经的疗效优于口服药物,且隔药灸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经期外周血PGF2α含量,升高PGE2含量,降低PGF2α/PGE2有关。  相似文献   

20.
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与对照组25例(口服消炎痛),观察治疗3个月的疗效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治疗效果情况优于口服消炎痛,治疗组2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88%,对照组25例患者中,总有效率24%,P〈0.05。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穴位埋线配合艾灸是治疗原发性痛经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